甲亢中医疗法怎么样
甲亢中医疗法怎么样
(1)取毫针刺激人体的一定穴位,调整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中度刺激。取穴及配穴:①臑会、气舍、间使、太冲、太溪,可滋阴降火,平肝潜阳,适用于阳亢火旺者。若突眼者,可加取天柱、风池;失眠者、加胆俞、心俞;潮热者,加大椎、劳宫;盗汗者,加阴郄、后溪;易饥、消瘦者,加三阴交、足三里。每次留针20分钟。②合谷、天鼎、水突、关元、照海、有益气养阴的作用,适用于气阴两虚者,若心悸怔忡者,加取内关、神门;便溏、呕吐者,加取内关、公孙、脾俞、天枢。每次留针15分钟。
(2)处方:肝俞、气瘿、合谷、内关、足三里。瘿肿较大者加刺肿块局部;烦躁失眠者加神门。操作:以上诸穴均用泻法,强刺激留针30分钟。针气瘿穴(相当水突穴,视甲状腺肿大程度,而定位稍有出入)时,针体呈45°角自腺体边缘刺进肿块中心,作小幅度的捻转、提插,轻刺激,留针30分钟。烦躁失眠加泻神门,中等刺激留针30分钟。隔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
(3)处方:风池、睛明、攒竹、鱼腰、太冲、瞳子髎、三阴交。便秘者加支沟;心悸者加内关。操作:刺睛明时用32~34号细针,用左手食指把眼球向外轻轻压开,注意进针时避开浅表血管,进针一寸左右后作小幅度的捻转,出针后用干棉签压迫局部1~2分钟。攒竹透鱼腰,鱼腰透丝竹空,瞳子髎透太阳,均用平补平泻法,太冲、风池用泻法进行强刺激,三阴交用补法,中度刺激。便秘、心悸分别加泻支沟、内关。每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
(4)处方:心俞、肝俞、肾俞、太冲、太溪、三阴交、内关。多汗配阴郄;心悸配神门;眼突明显加刺目眶周围腧穴。操作:肾俞、太溪、三阴交用补法,中等刺激;心俞、肝俞、太冲、内关用泻法,强刺激;多汗阴郄用平补平泻法;心悸加泻神门;眼突明显加攒竹透鱼腰,鱼腰透丝竹空,四白穴针尖略向上斜,均用平补平泻。得气后可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
甲亢西医治疗方法
甲亢西医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诊断后在甲亢病情尚未得到控制时,尽可能取得病人的充分理解和密切合作,合理安排饮食,需要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和低碘的饮食;精神要放松;适当休息,避免重体力活动,是必需的、不可忽视的。
(二)药物治疗
硫脲嘧啶类药物,这是我国和世界不少国家目前治疗甲亢主要采取的治疗方法。本治疗方法的特点:为口服用药,容易被病人接受;治疗后不会引起不可逆的损伤;但用药疗程长,需要定期随查;复发率较高。即便是合理规则用药,治后仍有20%以上的复发率。硫脲嘧啶类药物的品种:临床选用顺序常为,甲硫咪唑(他巴唑,MMI)、丙基硫氧嘧啶(PTU) 、卡比吗唑(甲亢平)和甲基硫氧嘧啶。PTU和甲基硫氧嘧啶药效较其它小10倍,使用时应剂量大10倍。
药物选择:不同地区不同医生之间依据其习惯和经验有其不同的选择。在美国常选用PTU,而在欧洲首选MMI的更多。在我国,选用PTU和MMI都不少,选用前者考虑其可减少循环中的T4转换为T3,孕妇使用更为安全,而选用后者则认为该药副作用更小,对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具有较长时间的抑制作用,有经验显示该药每日给药1次即可,病人的依从性较好。
辅助药物:普萘洛尔(心得安),碘剂以及甲状腺制剂的使用。
(三)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后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效果良好,治愈率达到90%以上,但有一定并发症的发生机率。
(四)放射性碘治疗
此法安全,方便,治愈率达到85%-90%,复发率低,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用此种方法治疗甲亢。治疗后症状消失较慢,约10%的病患永久的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这是安全的治疗,全世界采用此种治疗方法的几十年中,对选用的患者尚未发现甲状腺癌和白血病比未选用者有增多。
(五)甲状腺介入栓塞治疗
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治疗Graves病的一种新方法,自从1994年首例报道以后,我国部分地区已开展此种治疗。方法是在数字减影x线的电视之下,经股动脉将导管送入甲状腺上动脉,缓漫注入与造影剂相混合的栓塞剂量—聚乙烯醇、明胶海绵或白芨粉,至血流基本停止。一般甲状腺栓塞的面积可过80%-90%,这与次全手术切除的甲状腺的量相似。此种治疗方法适应证是甲状腺较大,对抗甲状腺药疗效欠佳或过敏者;不宜采用手术或放射性碘者;也可用于甲状腺非常肿大时的手术前治疗。而初发的甲亢,甲状腺肿大不明显,有出血倾向及有明显的大血管硬化者应为禁忌之列。
温馨提示:在众多的治疗方法中,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选择治疗方法才是上策。
甲亢的中医治疗法
1、气郁痰阻
【主证】:颈前正中肿大,质软不痛,颈部觉胀,胸闷、喜太息,或兼胸胁窜痛,病情常因情志波动有关,苔薄白,脉弦。
【病理】:气机郁滞,痰浊壅阻颈部,故致颈前正中肿大,质软不痛,颈部觉胀,因情志不舒,肝气郁滞,故胸闷,太息,胸胁窜痛,且病情常随情志而波动。苔薄白,脉弦,为肝郁气滞之象。
【治法】:理气舒郁、化痰消瘿。
【方药】:四海舒郁丸加减。胸闷、胁痛者,加柴胡、郁金、香附理气解郁。咽颈不适加桔梗、牛蒡子、射干、木蝴蝶等利咽消肿之品。
2、痰结血淤
【主证】:颈前出现肿块,按之质地较硬或有结节,肿块经久不消,胸闷,纳差,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涩。
【病理】:气机郁滞,津凝成痰,痰气交阻,日久则血行不畅,血脉淤滞。气、痰、淤壅结颈前,故瘿肿较硬或有结节,经久不消。气郁痰阻,脾失健运,故胸闷、纳差。苔白腻、脉弦或涩,为痰结血淤之象。
【治法】:理气活血,化痰消瘿。
【方药】:海藻玉壶汤加减。结块较硬及有结节者,可酌加黄药子、三棱、莪术,露蜂房、山甲片、丹参等,以增强活血软坚,消瘿散结的作用。郁久化火而见烦热、舌红、苔黄、脉数者,加夏枯草、丹皮、玄参以清热泻火。纳差,便溏者,加白术、茯苓、淮山药健脾益气。
3、肝火旺盛
【主证】:颈前轻度或中度肿大,肿块柔软。烦热,自汗,多食易饥,性情急躁易怒,面部烘热,口苦等症。肝火亢旺致胃热炽盛,故腐熟过甚,而见多食易饥。火热迫津外泄,故自汗出。肝火上炎;风阳内盛则致眼球突出、手指颤抖。舌红、苔黄,脉弦为肝火亢旺之象。
【治法】:清肝泄火
【方药】:栀子清肝汤合藻药散加减。烦躁易怒,脉弦数者,可加夏枯草、龙胆草清肝泻火。凤阳内盛,手指颤抖者,加石决明、钩藤、白蒺藜、牡蛎平肝熄风。多食易饥加生石膏、知母清泄胃热。
4、心肝阴虚
【主证】:瘿肿或大或小、质软,起病较缓,心悸不宁,心烦少寐,易出汗,手指颤动,眼干,目眩,倦怠乏力,舌质红,舌体颤动,脉弦细数。
【病理】:痰气郁结,故见瘿肿。火郁伤阴,心阴亏虚,心失所养,故心悸不宁,心烦少寐。肝阴亏虚,筋脉失养,则倦怠乏力。肝开窍于目,目失所养则眼干目弦。肝阴亏虚,虚风内动,则手指及舌体颤抖。舌质红,脉弦细数为阴虚有热之象。
【治法】:滋养阴精,宁心柔肝。
【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胁肋陷痛者,可信一贯煎加枸杞子、川楝子养肝疏肝。手指及舌体颤抖者,加钩藤、白芍平肝熄风。大便稀溏,便次增加者,加白术,苡仁、淮山药、麦芽健运脾胃。耳鸣、腰酸膝软者,酌加龟板、桑寄生,牛膝、菟丝子滋补肾阴。病久正气伤耗、精血不足而见消瘦乏力,妇女月经量少或经闭,男子阳痿者,可酌加黄芪、山茱萸、熟地、枸杞子、制首乌等补益正气、滋养精血。
甲亢的中医辨证治疗
1、气郁痰结型
症见心情焦虑不安,心悸,失眠,易出汗,多食善饥而消瘦,口干,妇女月经不调,结喉两旁腺体或肿大,舌红、少苔,脉弦数或细数。
治法:本证多见于早期甲亢病人。治以解郁柔肝,养心肾之阴,佐以化痰散结。
2、阴虚火旺型
症见性情暴躁,手颤动,失眠多梦,胸闷心悸,汗出如流,消谷善饥,消瘦甚,面色潮红,五心烦热,口干少津,多痰,结喉两旁腺体或明显肿大,或眼球突出,脉多弦数或滑数。
治法:治以壮水之主,养心、肝、肾,佐以化痰散结。
3、气阴两虚型
症见:心悸、神疲、口干少津,易出汗,胃纳差,面色淡黄,脉浮大而虚或细稍数。
治法:治以养心肾,益气阴。方用生脉散合甘麦大枣汤化裁。
甲亢中医叫什么
专家介绍,甲亢不仅是一种高发的慢性内分泌疾病,更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如精神受到刺激、心理过大压力、受到感染等均是造成甲亢的病因。以上是西医认为该疾病病因的观点,下面,我们介绍一下,中医认为甲亢的病因有哪些?病因一:痰通常情况下,如果饮食失调或因水土不适,从而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形成脾失健运、聚湿生痰、、气血运行不畅、痰与气结,从而导致疾病发生。病因二:邪在生活和工作中,如果长期忿郁恼怒、情志不舒、致肝郁气滞、凝聚成痰、痰气交阻,从而导致该疾病的发生。因此,中医提醒大家,一定要保证每天都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保持愉悦的心情,从而能够有效预防该疾病。病因三:虚如果患者属于肝火亢盛、耗伤阴血,或者女性患者出现经、带、胎、产、乳等特点也易致阴血不足,成阴虚火旺之体;加之“壮火食气”,火旺日久则伤气,导致气阴两虚之证,从而很容易导致使甲亢的发生。以上就是中医认为导致甲亢的病因,分别从痰、邪、虚三个方面对于该疾病的病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大家在平时生活中能够加强注意。
甲亢中医如何治疗
一、白虎汤合知柏地黄汤:生石膏先煎好备用,取知母,甘草,生地,山药,太子参,萸肉,麦冬,生牡蛎,五味子,玄参,香附,丹皮。加水进行煎服,每天使用一剂。对于甲亢患者有滋阴泻火,软坚散结的功效。比较适用于阴虚头旺,症见面红,心悸,汗出,急躁多怒,纳亢消瘦,舌红苔黄,脉弦数者的甲亢患者。
二、黄芪生脉饮合杞菊地黄汤:黄芪,党参,麦冬,五味子,枸杞子,生地,山药,萸肉,白芍,香附,制首乌,生牡蛎,甘草。用水煎服,每天1剂。这具有益气养阴,平肝潜阳的功效。一般适用于患者表现出心悸怔忡,怕热多汗,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者等气阴两虚的甲亢患者。
中医如何治疗甲亢
亢的全称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这种疾病多发于中年女性身上,是一种内分泌方面的疾病,患者患病后会出现机体代谢的亢进,也就是能吃饭也能上厕所,但是人是逐渐的消瘦,另外是因为甲状腺合成太多甲状腺激素所导致的疾病,患者会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的情况,另外还会有心悸出汗等症状,并且患有突眼症,治疗方面中医也是可以治疗的,那么,中医是怎么治疗甲亢呢?利用中医治疗这个甲亢疾病的话,对于患者的身体是有很多的好处的,因为中医讲求的是调养。
甲亢的治疗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心肝阴虚型
外气进行甲亢的治疗:心肝热盛则灼阴伤津,心阴虚则烦热失眠,头晕汗出,取曲泽、天突、天容、翳风、合谷、足三里,用点法发凉气,以滋养心肝之阴,用剑指向甲状腺发凉气。
肝胃火旺型
外气进行甲亢的治疗:肝郁火盛而犯胃,则消谷善饥,性急易怒,取天突、天容、天鼎、合谷、足三里,用点法发凉气,以清泻肝胃之火,用抓法抓甲状腺10次,用剑指向甲状腺发凉气。
气郁痰结型
外气进行甲亢的治疗: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郁久而痰结成瘿,治取天突、天鼎、足三里、翳风。用点法发凉气,以调肝理脾、解郁散结,用抓法对准甲状腺连抓10次,用导引法作全身性导引,以期疏通经络、祛痰散结、消除瘿气。方可治疗甲亢。
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甲亢可能也有一些局限,如果患者病情需要可以选用中医治疗,当然需要到医院经过中医望闻问切来诊治病情,另外抓的药方一定要经过医生的同意,自己不要随意抓药服用,另外患者需要吃西药或者进行西医治疗的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治疗甲亢,除了中医调养之外,饮食也是需要注意的。
怎样检查甲减呢
怎样检查甲减呢?甲减的俗称就是甲减,当今,好多年轻人不注意正确的生活起居方式,消极的情绪、愤怒和忧郁,自然环境的不断破坏,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甲减的产生,对于甲减的检查项目也要特别注意,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甲亢中医治疗方剂:要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检查甲减。
怎样检查甲减呢?
1、血清总甲状腺激素(T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指标稳定,重复性好,但易受甲状腺结合球蛋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影响。
2、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中未与蛋白质结合的游离激素,较TT3和TT4测定能更准确地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但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测定结果的稳定性不如TT4和TT3。
3、促甲状腺激素(TSH)、敏感促甲状腺激素(sTSH):TSH由脑垂体分泌,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经技术改进,提高测定方法灵敏度后测得的TSH为敏感TSH(sTSH),sTSH的灵敏度较TSH增高10倍左右。
4、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微粒体抗体(McAb):
均为甲状腺的自身免疫抗体,均反映甲状腺疾病的自身免疫病因。
5、甲状腺球蛋白(Tg):由甲状腺细胞分泌,血清Tg升高见于甲状腺组织的炎症和损伤以及TRAb和TSH的刺激。
6、降钙素(CT):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该激素主要调节钙磷代谢,为甲状腺髓样癌的重要标志。
甲减: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TSH、sTSH和TT4、FT4是诊断甲减的首选必需指标。出现原发性甲减时,其TSH、sTSH水平增高,TT4、FT4水平降低,并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疾病早期TT3、FT3可正常,晚期降低。TPOAb、TgAb、McAb阳性,提示病因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继发性甲减,TSH、sTSH及TT4、FT4水平均降低甲亢中医治疗方剂。
甲亢中医治疗方剂以上所介绍的这些内容就是关于的知识甲亢中医治疗方剂。相信您现在对于甲减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希望以上的介绍可以给更多的患者带来一定的帮助,祝愿所有的人都可以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甲亢中西医治疗方法大全
一: 西医治疗方法
1: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适应范围广,无论大人小孩,男性还是女性,轻症或者重症甲亢,首次发病还是甲亢复发,孕妇或哺乳女性甲亢都可以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适合甲亢孕妇、儿童、甲状腺轻度肿大的患者,治疗一般需要1~2年,治疗中需要根据甲状腺功能情况增减药物剂量。
2: 放射碘治疗和手术治疗都属于破坏性治疗,甲亢不容易复发,治疗只需要一次。放射碘适合甲状腺中度肿大或甲亢复发的患者,医生根据患者甲状腺对放射碘的摄取率计算每个患者需要的放射剂量。放射碘对孕妇和哺乳妇女是绝对禁忌证。
3: 手术治疗适合那些甲状腺肿大显著,或高度怀疑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或甲状腺肿大有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者。手术前需要用药物将甲状腺功能控制在正常范围,术前还需要口服复方碘溶液做术前准备。
二: 中医偏方治疗
1: 生石膏100克,大黄18克(后下),玄明粉12克(研,分冲服),知母15克,枳实、厚朴各10克。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对匀,每日1剂,2次分服。
2: 白芍、乌梅、木瓜、沙参、麦门冬、石斛、扁豆、莲肉各10克,柴胡、桑叶、栀子各5克。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3: 川贝海带粥原料方法:海带、丹参各15克,薏苡仁30克,冬瓜60克,红糖适量。烹制方法:将川贝、丹参先煎汤后去渣,然后加入海带、薏苡仁和冬瓜等共同煮粥。食用方法:每日晨起空腹温服,连服15~20天,用于颈部肿大、恶心、便溏等症。
4: 昆布海藻牡蛎煎原料:昆布、海藻、牡蛎各15克。烹制方法:将上3物洗净,放入沙锅同煮。也可适当加入猪瘦肉共煎。食用方法:喝汤食昆布、海藻、牡蛎,每日1次,连服数日。
5: 四味粳米粥原料:柴胡9克,郁金15克,佛手9克,海藻15克,粳米60境,红糖适量。烹制方法:将前4味洗净,加水煎汤,去渣留汁,放入粳米、红糖煮粥食用。食用方法:当早餐食用,每日1剂,连服10~15天。
中医治疗甲亢采取哪些方法
(1)肝郁脾虚痰结型
肝郁脾虚痰结型治疗时宜健脾解郁,化湿豁痰,软坚消瘿。可选用逍遥散合六君子汤加减:柴胡、当归、白术、茯苓、甘草、制半夏、陈皮、香附、白芍、白蒺藜、夏枯草、白芥子、泽漆等。
(2)阴虚阳亢型
阴虚阳亢型治疗时以益气养阴,滋肾潜阳为主。基本方可用黄杞、党参、生地、枸杞子、制首乌、山药、龟板、白芍、鳖甲、夏枯草、香附等。甲状腺肿大明显者可加白芥子;心悸失眠加远志、灵磁石;手震颤剧者加珍珠母,钩藤;胃热重、易饥者加生石膏、知母;伤阴明显者加天花粉、麦冬、玄参等。
(3)气阴两虚型
气阴两虚型治疗时宜益气养阴。可选用用生脉饮合六味地黄汤加减:党参、麦冬、五味子、生地、山药、萸肉、白芍、黄杞、枸杞子、生牡蛎、制首乌、生甘草等。
中医治疗除此之外,多汗患者,可加用牡蛎散,或用大剂量的黄芪、浮小麦。心悸、失眠、多梦等心神不宁患者,可在一般性治疗的基础上用酸枣仁、远志、龙骨、夜交藤、珍珠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