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的中医疗法
落枕的中医疗法
落枕的治疗方法很多,手法理筋、针灸、药物、热敷等均有良好的效果,尤以理筋物法为佳。
落枕热敷局部家人可帮助落枕者进行按摩、热敷以减轻痛苦
1.按摩
立落枕者身后,用一指轻按颈部,找出最痛点,然后用一拇指从该侧颈上方开始,直到肩背部为止,依次按摩,对最痛点用力按摩,直至感明显酸胀即表示力量已够,如此反复按摩2~3遍,再以空心拳轻叩按摩过的部位,重复2~3遍。重复上述按摩与轻叩,可迅速使痉挛的颈肌松弛而止痛。
2.热敷
采用热水袋、电热手炉、热毛巾及红外线灯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必须注意防止烫伤。
3.选用痛处擦揉,每天2~3次,有一定效果。
4.星附膏、外贴颈部痛处,每天更换一次,止痛效果较理想,但病人自感贴膏后颈部活动受到一定限制,孕妇忌用。
5.耳针
耳针埋穴于颈、枕区,以食指尖按压上述耳穴5~10分钟,或以食指端按摩上述耳穴。
6.针刺
不能前后俯仰者,取大抒、京骨穴、昆仑穴;不能左右回顾者,取肩外俞、后溪、风池穴。一般可取悬钟穴,位于足外洞上三寸,针4~5分,灸3~7壮,亦可按摩此穴,每次15分钟。
7.口服去痛片1片,有临时止痛之效。
8.改变睡眠姿势,调整枕头高低,自己扭动脖子。
9.如为颈椎病引起,在体疗科医师指导下,进行家庭自我疗法。
10.落枕严重者,局部注射0.25%奴夫卡因10毫升,止痛效果明显。
另外,有一部分中成药亦具有不错的疗效,是结合了针灸与药物的原理,在临床上具有不错的疗效。
中医4方法能预防落枕
一、简易保健操
1.将左手或右手中、食、无名指并拢,在颈部疼痛处寻找压痛点(多在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处),由轻到重按揉5分钟左右,可左右手交替进行。
2.用小鱼际由肩颈部从上到下,从下到上轻快迅速击打两分钟左右。
3.用拇指和食指拿捏左右风池穴、肩井穴1-2分钟。
4.以拇指或食指点按落枕穴(手背第2、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5分处),待有酸张感觉时再持续2-3分钟。
5.最后进行头颈部前屈、后仰、左右侧偏及旋转等活动,此动作应缓慢进行,切不可用力过猛,预防落枕,主要注意睡眠姿势和枕头不宜过高。
二、按摩内关穴位
内关穴位于前臂屈侧,腕横纹上二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内关穴的主要功效是宁心安神、疏肝和胃、止痛。
操作方法:首先,操作者先将自己的右手拇指指甲剪短,然后,操作者左手握住患侧的手背,使其腕关节适当屈曲,以便使腕部的腕屈肌群的肌腱松弛。随即,将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4指放在内关穴位的背侧,拇指用力掐住内关穴位,使患者感到上肢、肩及颈部有酸、沉、困之感。
三、热敷
采用热水袋、电热手炉、热毛巾及红外线灯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必须注意防止烫伤。
四、贴药膏
伤湿止痛膏、膨香止痛音外贴颈部痛处,每天更换一次,止痛效果较理想,但病人自感贴膏后颈部活动受到一定限制,孕妇忌用。
中医针灸如何治疗“落枕”
一:颈百劳穴
位置:在颈部,第7颈椎棘突直上2寸(约患者3横指宽),再向左右旁开1寸(约患者1拇指宽)处。左右各1穴。
主治:落枕、颈部僵硬、咳嗽、气喘、颈淋巴结肿块等。
推拿按摩法:以拇指向下直按(与皮肤垂直))30秒后放开,重复几次。左右穴都做。
针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中医针灸治疗落枕的常用的两个穴位是外劳宫穴和颈百劳穴。除了可以对这两个穴位施针外,直接按摩推拿也同样起到治疗落枕的功效。
二:外劳宫(落枕)穴
位置:在手背,第2、3掌骨间,约掌指关节后0.5寸(约患者1小指宽)处。左右各1穴。
主治:落枕、肩背痛。
推拿按摩法:以手指向下按压30秒后放开,重复按几次。左右穴都做。
针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落枕了什么办法最有效
(一)治疗落枕的方法
(1)局部热敷,用热毛巾敷患处,一天多敷几次,效果较好
(2)按摩、推拿局部痛点,同时配合慢慢活动
(3)贴伤湿止痛膏,必要时针炙,效果都比较好。
(二)穴位按摩
讲到落枕治疗之法,各书不一,归纳起来是按摩天牖、风池、哑门、天柱、肩中俞、肩并、秉风,或乳突、发后、手三里等,经我实践,肿下是最佳穴位,用指压法指压,手到病除,如再配以上述穴位,疗效更为理想,遇到有人落枕,多次使用此法,效果亦佳。
(三)防治脖子痛的简易保健操
①将左手或右手中、食、无名指并拢,在颈部疼痛处寻找压痛点(多在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处),由轻到重按揉5分钟左右,可左右手交替进行
②用小鱼际由肩颈部从上到下,从下到上轻快迅速击打两分钟左右
③用拇指和食指拿捏左右风池穴、肩井穴1-2分钟
④以拇指或食指点按落枕穴(手背第2、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5分处),待有酸张感觉时再持续2-3分钟
⑤最后进行头颈部前屈、后仰、左右侧偏及旋转等活动,此动作应缓慢进行,切不可用力过猛,预防落枕,主要注意睡眠姿势和枕头不宜过高。
中医教你按摩穴位治疗落枕
位置
落枕穴在手背侧,当第二、第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约1厘米处。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一压,有强烈压痛之处。
方法
用拇指的指尖切压揉按落枕侧的“落枕穴”,并同时活动被切压手的手指,以加强穴位的指压感觉。按摩手部的同时,缓慢活动颈部:将头稍向前伸,由前下方缓缓缩下去,使下颌向胸骨上窝靠近,颈部肌肉保持松弛,然后将头轻轻缓慢地左右转动,幅度由小逐渐加大,并将颈部逐渐伸直到正常位置。转动时以基本不出现疼痛的最大幅度为限。
功效
约5-10分钟,疼痛则可明显缓解。这个方法既能治疗落枕,又能预防颈椎病。另外也能缓解手臂痛和胃痛。
注意
应注意鉴别落枕与早期颈椎病,后者最好到医院治疗。
大人落枕了怎么办
宝宝落枕需要得到爸爸妈妈的重视,当然达人落枕也应该得到及时的治疗。落枕是一种常见病,虽没有过多的危害,一般当天就可以自愈,严重点2-3天内也可以恢复正常。不过及时治疗落枕是相当有必要的,那么,大人落枕要怎么治疗呢?
中医疗法中以按摩筋骨的效果最佳,一般1到2次的治疗就可以缓解头颈的疼痛感,轻者也可治愈。通常是按压颈部,找到最痛点后用拇指从该侧颈上方开始,直到肩背部为止,依次按摩,对最痛点用力按摩,反复2-3遍即可。也可以将左手或右手中、食、无名指并拢,在颈部疼痛处寻找压痛点,由轻到重按揉5分钟左右。针灸疗法和拔罐疗法也是中医疗法中常见的治疗落枕的方。同时,也可以通过药物的治疗来治愈落枕,落枕多采用药物外用来治疗,其中最常见的方法就是贴膏药。不过贴膏药后颈部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并且某些膏药中的成分可能对孕妇有限制,所以孕妇需忌用。
另外,落枕还可以采用一些更为简单便捷的方式来治疗,热水袋、热毛巾都可以起到止痛作用,不过需注意的是要防止温度过高而烫伤,食醋加热然后用纱布蘸湿敷在颈部也可以很好的缓解落枕带来的疼痛感。另外,也可以采用运动疗法来治疗落枕。坐在椅子上重复低头抬头动作20次左右,每次时间间隔为3秒;全身放松,手臂自然下垂,头部左右来回摆动,反复20次;伸缩颈部连续20次等动作也可以缓解落枕。
超有效治疗落枕中医疗法
一、中草药内服疗法
材料:葛根、赤芍各12克,麻黄6克,桂枝10克,甘草4克,生姜3片,大枣3枚。
做法:将上述材料用水煎汁,分2次服用,每日1剂。
二、抚摸疗法
患者正坐,医者立于一侧。先用双手从患者头顶分别向左右抚摸,到耳尖为止,再用双手从两鬓角向后抚摸,到耳尖为止,然后用双手从两耳尖开始,沿着耳前向颌骨方向抚摸,最后用双手从太阳穴开始,沿耳尖、耳后、颈部方向抚摸,到冈上肌为止。抚摸时手法要轻柔,遇到痛点时,轻柔按压10余下,以增强效果。
三、按摩疗法
患者正坐于方凳上,医者立于病人背后,先用双手从颈后起,分别向两肩及背部轻抚几遍,使颈部肌肉放松,再按压、拿揉肩井、风池、大椎、身柱等穴各30下,最后在颈部涂红花油或风油精,用烤热的木梳背沿患测斜方肌及胸锁乳突肌自上而下梳熨30下,帮助疏通经络、调畅气血。
四、拔罐疗法
首先在颈、肩、背部找出两三个压痛点,在压痛点上用三棱针划痕,然后拔火罐,待出血少许即起罐。
五、耳穴压豆疗法
取耳穴颈、神门穴及耳部敏感点,把绿豆压在选定的穴位上,用0.8x0.8厘米伤湿止痛膏粘贴固定。每日按压3次,每次2分钟。
六、运动疗法
坐在椅子上,胸部挺起,头先向下低,以下颌骨挨着胸部为止,然后向上仰头,眼睛看向天花板。停留3秒钟后再低头,如此反复20次。
中医支招治疗落枕
治疗方法
1.手法治疗
①拇指按揉肩井、肩中俞等,以酸胀为度,同时令患者缓缓转动颈项,使肌肉放松。
②用小幅度捏揉法捏揉颈项及患肩,或弹拨紧张的肌肉,重点为压痛点,使肌肉逐渐放松。
③gǔn颈项及肩背部肌肉,进一步缓解肌痉挛。
④按揉、弹拨、gǔn动过程中,适当配合数次颈部屈伸、侧屈及左右旋转等被动活动,以改善颈部功能。旋转活动可在用双手用力拔伸颈项的状态下进行,缓慢左右旋转头颈10次,以活动颈椎小关节。
⑤颈椎斜扳法,适用于椎旁压痛明显和棘突偏歪者,以纠正颈椎小关节错缝。
2.汤剂 羌活胜湿汤加减。羌活9克,独活9克,藁本6克,防风6克,甘草6克,川芎9克,蔓荆子6克,葛根9克,桂枝9克,防风9克。每日1剂,分2次温服,连服3剂。
3.中成药 七厘胶囊,每次0.5-1克,每日2~3次。三七伤药片,每次3-6片,每日3次。活血止痛胶囊,每次0.5克,每日2次。
4.贴敷疗法 选用701跌打镇痛膏、奇正消痛贴膏、麝香壮骨膏等敷贴患处。
5.拔罐疗法 在项背部闪罐或留罐20分钟。注意不要出现烫伤及起疱。
生活调护
1.一般落枕经1-2次治疗即可治愈。但部分患者实际上是在颈部长期病变的基础上发病,如颈部肌肉长期劳损或颈椎有退行性病变等,在一定条件下诱发本病,即使通过治疗使紊乱的关节复位,但颈部软组织的充血、水肿、增厚等炎性变化也会继续造成颈部不适,需要2周甚至1个月以上的治疗、休息才能痊愈。
2.扳法是治疗外伤型落枕的有效方法,只在颈椎棘突有偏歪时使用。操作时用力要求稳而有突发性,以听到有弹响声为佳,但切不可强求有弹响声,要适可而止,不能粗暴用力。行扳法前要明确诊断,排除骨折、脱位或肿瘤等疾病,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头痛严重、颈部不能转动者,可先按揉患侧肩井穴2-3分钟,并嘱患者缓缓转动颈项,当疼痛稍减后,再行治疗。
4.颈项部保暖,避风寒,以免影响疗效。
5.不宜睡高枕,枕头要富有弹性,高度以侧卧位时头部与身体能平直为佳。
中医教你按摩穴位治疗落枕
晚上睡觉的不注意,再加上睡觉姿势的固定,就容易发生落枕。落枕,不仅让你感觉脖子异常的酸痛,同时还给你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小烦恼。中医穴位按摩方,专门帮你治落枕。
位置
落枕穴在手背侧,当第二、第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约1厘米处。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一压,有强烈压痛之处。
方法
用拇指的指尖切压揉按落枕侧的“落枕穴”,并同时活动被切压手的手指,以加强穴位的指压感觉。按摩手部的同时,缓慢活动颈部:将头稍向前伸,由前下方缓缓缩下去,使下颌向胸骨上窝靠近,颈部肌肉保持松弛,然后将头轻轻缓慢地左右转动,幅度由小逐渐加大,并将颈部逐渐伸直到正常位置。转动时以基本不出现疼痛的最大幅度为限。
功效
约5-10分钟,疼痛则可明显缓解。这个方法既能治疗落枕,又能预防颈椎病。另外也能缓解手臂痛和胃痛。
注意
应注意鉴别落枕与早期颈椎病,后者最好到医院治疗。
中医治疗落枕的八个方法
一、按摩疗法
患者正坐于方凳上,医者立于病人背后,先用双手从颈后起,分别向两肩及背部轻抚几遍,使颈部肌肉放松,再按压、拿揉肩井、风池、大椎、身柱等穴各30下,最后在颈部涂红花油或风油精,用烤热的木梳背沿患测斜方肌及胸锁乳突肌自上而下梳熨30下,帮助疏通经络、调畅气血。
二、拔罐疗法
首先在颈、肩、背部找出两三个压痛点,在压痛点上用三棱针划痕,然后拔火罐,待出血少许即起罐。
三、耳穴压豆疗法
取耳穴颈、神门穴及耳部敏感点,把绿豆压在选定的穴位上,用0.8x0.8厘米伤湿止痛膏粘贴固定。每日按压3次,每次2分钟。
四、运动疗法
坐在椅子上,胸部挺起,头先向下低,以下颌骨挨着胸部为止,然后向上仰头,眼睛看向天花板。停留3秒钟后再低头,如此反复20次。
五、抚摸疗法
患者正坐,医者立于一侧。先用双手从患者头顶分别向左右抚摸,到耳尖为止,再用双手从两鬓角向后抚摸,到耳尖为止,然后用双手从两耳尖开始,沿 着耳前向颌骨方向抚摸,最后用双手从太阳穴开始,沿耳尖、耳后、颈部方向抚摸,到冈上肌为止。抚摸时手法要轻柔,遇到痛点时,轻柔按压10余下,以增强效果。
六、药枕疗法
用葛根100克,威灵仙60克,独活、羌活、防风、苏木各30克,一同打碎,加晚蚕砂200克掺匀,用白酒炒热,装入布袋内,枕于颈部疼痛处。
七、中草药内服疗法
材料:葛根、赤芍各12克,麻黄6克,桂枝10克,甘草4克,生姜3片,大枣3枚。
做法:将上述材料用水煎汁,分2次服用,每日1剂。
八、刺灸疗法
针刺大椎、风池、天柱、外观、肩外俞、绝骨等穴,并可加灸。每次5穴,每日1次,交替针刺。
中医治疗落枕的八个方法,选择您觉得合适、方便的进行治疗,小编建议您落枕了之后千万不能过于用力,要慢慢调理。
中医治疗落枕
中医认为,如果长期超负荷工作,劳累会导致机体脉络空虚。同时,夜间阳气渐衰、阴气渐盛,如果夜间睡眠时不注意保暖,便极容易受邪导致脉络受阻进而出现落枕。一般来讲,如果一个月中偶尔出现一两次落枕,不必放在心上,只要改变长时间伏案的工作方式、增加运动即可。另外,经常用热毛巾热敷颈部,也会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
值得强调的是,如果病人一个月中出现落枕达到3次以上,甚至频繁发作时就要有所警惕了。这时可能与病人体内瘀血太重有关。此时一定要从颈椎找原因。临床统计发现,落枕病人多与每天长时间伏案工作导致机体透支引发气虚有关。
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当气无法推动血运行时,颈部再感受寒邪,必然会导致落枕。因而,此类病人除了常常出现落枕外,还多会伴有精神疲惫、精力不集中、乏力、头晕、记忆力差等气虚的症状。此类病人除了要到正规的中医院接受针灸、理疗外,最好配服中药进行调理。可选用党参、当归、元胡、川芎、桃仁等中草药进行益气、活血、扶正等治疗,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