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栀黄口服液的简介
茵栀黄口服液的简介
【处方】茵陈提取物 12g 栀子提取物 6.4g 黄芩甙 40g金银花提取物 8g
【性状】茵栀黄口服液为棕红色液体;味甜、微苦。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茵栀黄口服液有退黄疽和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用于湿热毒邪内蕴所致急性、迁延性、慢性肝炎和重症肝炎(Ⅰ型)。也可用于其他型重症肝炎的综合治疗。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规格】每支10ml(含黄芩甙0.4g)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黄疸退了后还需继续吃吗 新生儿黄疸吃茵栀黄最多吃几天
宝宝在服用茵栀黄的时候需要严格遵守医嘱执行,且不可独自改变用量或者延长服用时间。
一般情况下,茵栀黄口服液服用一周就差不多了,若是宝宝服用一周后退黄效果并不明显,考虑是病理性黄疸,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治疗才对。
早产儿黄疸不退怎么办
如果早产儿黄疸一直不退,爸爸妈妈们就要提高警惕,注意做好仔细观察宝宝的工作了。一般新生儿黄疸在出生后的2-3天出现,5-7天最重,10-14天消退,如果是早产儿可延长至3-4周消退,但是宝宝的一般情况良好,食欲也正常,建议妈妈在观察几天,如果不退,可能到医院查一下血清胆红素,平时多给宝宝喝点糖水,多晒晒太阳。
早产黄疸不退,宝宝妈妈们需要根据宝宝的黄疸程度采取相应处理。比较轻的黄疸,可以加强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还可以多晒太阳(在室内隔着玻璃就可以,尽量多的暴露皮肤,遮挡住生殖器和眼睛,只要不冷不热,累积晒的时间越长越好)。如果程度比较重,还可以吃点茵栀黄口服液(每次1/3支,一天三次)。如果程度很重,需要住院光疗。具体程度划分,需要到医院测一下黄疸值,听从医生建议,采取相应治疗。
脂肪肝如何治疗较有效
肝胃不和型:症见肝区胀痛,肝脏肿大,脘闷食少,或有恶心,腹胀,舌苔薄白,舌质淡,脉弦。治宜疏肝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用柴胡、香附、佛手、枳壳、丹参、枳实、姜黄、郁金、法夏、陈皮、茯苓、厚朴各10克,泽泻、山楂、荷叶各1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中成药可选用调胃舒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加味左金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沉香化气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肝胆湿热型:症见肝区胀痛,肝脏肿大,脘闷食少,口苦口干,或有恶心,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治宜清热利湿,方用小柴胡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减。药用法半夏、黄芩、大枣、泽泻、草决明、竹茹、枳壳、黄连、茯苓、陈皮、郁金、丹参、姜黄各10克,荷叶15克,生姜3片,甘草5克。中成药可选用龙胆泻肝口服液,每次一支,每日3次,口服;茵栀黄口服液,每次一支,每日两次,口服;晶珠降脂排毒胶囊,每次两粒,每日两次,口服;茶多酚降脂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口服;大黄醇片,每次3片、每日一次,空腹口服。
脾虚湿盛型:症见乏力,纳少,餐后腹胀,或伴胸闷,恶心,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连有齿印,脉濡细。治宜健脾化湿,方用六君子合平胃散加减。药用木香、党参、茯苓、白术、陈皮、苍术、大枣、泽泻、胆星、山楂、扁豆各10克,甘草、砂仁各5克,荷叶15克。中成药可选用脂必妥片,每次3片,每日两次,口服;参苓白术丸,每次9克,每日两次,口服;香砂六君子丸,每次9克,每日两次,口服。
新生儿黄疸常用的治疗方法
1.光照疗法
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2.换血疗法
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指征。
3.药物治疗
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
4.现代的中药制剂
如:茵栀黄口服液,其主要成分为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已经成为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首选安全制剂,被广大患者接受,联合光疗。
茵栀黄口服液几天能退黄
如果是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处理就可以自行消退。如果是病理性黄疸,茵栀黄口服液恐怕多长时间也退不了。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不深,其特点:①黄疸一般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②黄疸逐渐加深,在第4~6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轻。③足月出生的新生儿,黄疸一般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一般在生后3周消退。④黄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肤颜色呈淡黄色,黄疸常只限于面部和上半身,黄疸时孩子的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正常,大小便的颜色正常,生长发育正常。⑤化验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2mg/dl(34.2μmol/L),但小于12.9mg/dl(221μmol/L)。如果孩子的黄疸属于这种情况,父母即不必担心。病理性黄疸①黄疸出现时间过早,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②黄疸消退时间过晚,持续时间过长,超过正常的消退时间,或黄疸已经消退而又出现,或黄疸在高峰时间后渐退而又进行性加重。③黄疸程度过重,常波及全身,且皮肤黏膜明显发黄。④检查血清胆红素时,胆红素超过12.9mg/dl,或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5mg/dl。⑤除黄疸外,伴有其他异常情况,如精神疲累,少哭,少动,少吃或体温不稳定等。
新生儿黄疸该怎么办
怎么观察宝宝是否黄疸:
选择一个较好的光源,比如自然光或者房间内的明灯,仔细观察宝宝的皮肤是否有黄疸:用手指轻轻地按压住宝宝的额头或鼻子,如果皮肤显现黄色,则说明孩子可能出现了黄疸。黄疸通常从宝宝的脸部开始出现,然后扩展至胸部、腹部、上肢及下肢。(如果手心和脚心明显发黄,应及时就医。)
宝宝黄疸如何处理:
1.如果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发生黄疸,属母乳性黄疸,通常出现在出生后的4~7天,并可能持续数周时间。妈妈需要增加每天给宝宝喂养母乳的次数,通过更多的喂养来促进宝宝大便排出,有利于宝宝更快地排出胆红素,也就是说宝宝排便越多,黄疸消退越快。
2.如果是夏天,有条件的话,多带宝宝出去晒下太阳,避免直射,应在树荫下,记住要将宝宝的眼睛遮挡好,并给宝宝及时补充水分。(注:隔着玻璃晒是没有效果的),这也是最佳的去黄疸方法。
3.如果宝宝就医时测得黄疸指数在8~13mg/dl之间,可服用茵栀黄口服液,加速宝宝的胆经素排出。(因为茵栀黄口服液起轻泻作用,所以宝宝的排便会增加,因为胆经素排出,所以颜色发黄绿色。)
4.如果宝宝的胆经素达到15mg/dl以上,需及时就医,并照射蓝光治疗,通过光化作用,使胆红素变成不伤害脑部的结构代谢。
新生儿黄疸吃茵栀黄最多吃几天 黄疸退了后还需继续吃吗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在退黄后一般不会再复发,也就不需要再服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巩固之类的治疗了。
若是病理性黄疸,没有进行彻底治疗的情况下即使退黄了也有可能复发,此时应当进行相应治疗,也不需要继续服用。
若新生儿黄疸的宝宝是由于母乳的原因反复复发黄疸,黄疸退了后也可以适当服用茵栀黄进行预防巩固性治疗,具体服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5天小宝贝黄疸正常指数是多少
黄疸的素质应该是在12以下,如果这个时候的宝宝黄疸数值偏高的话,最好还是给他服用茵栀黄口服液。
茵栀黄口服液的鉴别
(1)取[含量测定]项下溶液,照分光光度(附录Ⅴ)测定,在276±2nm和317±2nm波长处应有最大吸收。
(2)取本品10ml,加稀盐酸1ml,加热至约80℃,放冷,滤过,滤液移置分液漏斗中, 加醋酸乙酯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醋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茵陈对照药材3g,加水50ml,煮沸5~10 分钟,放冷,滤过,滤液加醋酸乙酯1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2μl,对照药材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丙酮(5:3: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荧光斑点。
(3) 取栀子甙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鉴别](2)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及上述对照品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水(10: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新生儿一天溶血黄旦270偏高吗
这个情况应该考虑是出现了病理性的黄疸建议可以口服点茵栀黄口服液,同时注意观察,如果持续增高的话,建议可以照蓝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