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胃疼推拿方法图解 小儿胃疼捏脊法

小儿胃疼推拿方法图解 小儿胃疼捏脊法

推拿方法:患儿取俯卧位,推拿者两手掌贴附于脊柱两侧, 以大鱼际肌部为着力,由大椎穴两侧沿足太阳膀胱经由上而下连推带按揉至腰骶部,重复10遍,以腰背部肌肉放松无紧张感为宜;然后从骶部沿脊柱两侧捏脊至大椎穴,重复10遍。接着推拿者右手虚掌,运动手腕关节,由上而下拍打胸腰部和腰骶部10遍,每日进行1次即可。

作用:有健运脾胃,增进食欲,调畅气机之功效,适宜于脾胃虚弱之脘腹胀满疼痛,久泻久痢,食欲减退等病症;长期采用此法亦有健身防病之作用,尤其对预防感冒有良好的效果。

小儿推拿捏脊的作用 小儿推拿捏脊宜忌

适应证:疳积,消化不良,腹泻,佝偻病,厌食,小儿保健。

禁忌证:急性传染病,出血性疾病,皮肤破损处,极度虚弱的患儿,严重的心脏,肝,肾疾病。

小儿推拿胃经图片 小儿推拿清胃经手法

按摩者一手持患儿拇指以固定,另一手从拇指指端自掌根推向指根方向,直推100-500次。清胃经和补胃经统冲推胃经。

小儿胃疼推拿方法图解 温通摩腹法

患儿取仰卧位,推拿者双手合掌,互相摩擦,然后用右手掌紧贴患儿腹壁,左手按于右手被上,以掌心着力,在胃脘部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摩擦,每次40-50圈,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宜,每日可进行1-2次。

作用:具有温阳散寒,理气活血,缓急止痛之功效。适用于脾胃久病,阳虚寒盛之脘腹冷痛,泄泻等。

小儿胃疼怎么办

首先判断一下孩子的腹痛是不是在胃脘区,如果是可能是胃有一定的问题。原因有很多种,但最常见的应该是浅表性胃炎、胃溃疡、功能性腹痛、寄生虫等等。胃镜检查稍有痛苦,所以可以先检查一下胃电图,必要时再查胃镜。我推荐几个方法先可以试一试,首先可以先口服一次驱虫药,如肠虫清口服两片,晚上睡觉前一次性服完。再一些调理胃肠的药物,如中药或西药。另外可以口服几天大山楂丸。

考虑是胃炎治疗胃炎,饮食健康是治疗胃病的首要措施。

1、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或睡前进食。

2、多食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少吃刺激性食物,避免烟酒、生冷等对胃的损害。

3、 调节工作节奏,保证充足睡眠,以缓解工作压力。放松保持平和心态。

浅表性胃炎的药物治疗:

1、奥美拉唑 20mg 1/日,抗酸、抗幽门螺杆菌;

2、铝碳酸镁(威地美),制酸效果好,治疗烧心、胃烧灼感,作用快而持久,、有利于粘膜修复。1.0(2片)日3次,饭后1小时服。

3、吗丁林10mg ,餐前15~30分钟服。或莫沙比利(贝络纳5mmg日3次),可增加胃动力。

小儿积食推拿手法图解 捏脊5~10遍

捏脊对治疗小儿积食等消化疾病很有疗效,同时捏脊还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等保健作用。

操作方法:用食指指侧横抵在皮肤上,大拇指放在旁边的皮肤上。两个手指共同拿捏皮肤,边捏遍前进。

小儿疝气推拿手法图解 捏脊5-6次

患儿俯卧位,推拿者双手食指抵于背脊之上,再以两手拇指伸向食指前方,合理夹住肌肉,捏起,采用食指向前,拇指后退之翻卷动作,双手交替向前移动,自长强穴(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中点处)起一直捏到大椎(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为1次,如此反复操作5-6次。注意要直线捏,所捏皮肤的厚,薄,松,紧应适宜,捏拿速度要适中,动作轻快,柔和,避免肌肤从手指尖滑脱。

中医教你补脾胃

“在所有儿童疾病当中,脾胃疾病紧随呼吸系统疾病高居第二位,包括厌食、食积、腹泻、腹痛、呕吐等。脾胃疾病的高发年龄阶段,主要是在幼儿。”杨祥正介绍,由于小儿生长发育迅速,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而脾胃功能相对来说较弱,生长发育的需要常常超过脾胃代谢能力,中医称之脾肠不足。

那么,宝宝们脾胃虚弱有哪些症状?杨祥正表示,如宝宝面色发黄或面部色素沉着不均匀(花斑),头发稀疏,消瘦,指甲脆薄,经常发作性地脐周疼痛。脾胃虚弱偏内寒的宝宝,除了上述症状外,还有食欲很好,但是大便次数多、量大,食后即拉。脾胃虚弱偏内热的宝宝则食欲不佳,大便干(两三天一次),此类小儿的患病原因多数为过多食用零食或过量饮用牛奶所致。

如何改善儿童的脾胃呢?杨祥正教广大家长几个方法,进行中药口服、中医特色推拿捏脊、穴位贴敷、雾化吸入等方法辅助治疗,配合胃肠电图检查评估患儿消化功能,达到较好的预防及治疗效果。

中药:中药多选用质轻味薄、轻灵平和,既不伤正,又能令脏气调和、药味清淡甘平的药物,易为小儿接受而获佳效。

推拿疗法:推拿可调整胃肠机能,使人体经络得以疏通,气血周流如常,机体抗病能力增强,达到防病治病目的。捏脊有健脾助消化和强壮作用,可以改善食欲、预防感冒、增强体质。对孩子来说,痛苦少,易接受。手法分有摩腹法、推脾法、推三关、捏脊法等。

穴位贴敷:针对不同病情选择医院自制特效中药敷贴。如温运散、腹俞等贴于消化系统常用穴位,合谷、脾俞、胃俞、神阙、天枢穴等,以起到健脾和胃、消胀止痛作用。

胃肠电图检查:胃肠电的产生就是胃肠运动(蠕动)的结果。根据胃肠电波形及参数的改变,可对患儿作出胃肠疾病的诊断参考,亦可对治疗和药物效果作出评估,是检查胃肠功能性、器质性疾病的重要诊断仪器。

小儿胃疼怎么办呢

1.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2.少吃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4.规律饮食: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5.定时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3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

6.温度适宜: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

7.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8.饮水择时: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晨起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用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9.注意防寒:胃部受凉后会使胃的功能受损,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10.避免刺激:不吸烟,因为吸烟使胃部血管收缩,影响胃壁细胞的血液供应,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诱发胃病。应少饮酒,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

11.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维生素C的含量,能有效发挥胃的功能,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病能力。因此,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胃痛是胃部疾病最常见的症状,疼痛的程度、性质、发作时间都可以因为病情的不同而有区别。

当胃收缩过于亢进或进食过多时,可在上腹部(心窝部)出现紧张性或压迫性疼痛的感觉;胃下垂或胃扩张时,由于收缩减弱或者消失,可出现沉重或膨胀的感觉;慢性胃炎常常表现为进食后上腹部不适、胀闷或者疼痛;溃疡病时胃痛则表现为周期性的饥饿痛或夜间痛;溃疡穿孔的疼痛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刀割样剧痛。

小儿推拿揉板门作用 揉板门有什么好处

揉板门的方法温和,有助于调理小儿胃口不开,厌食,腹胀,嗳气等问题,配合小儿推拿中的补脾经,运外劳宫,揉中脘,正捏脊,逆运八卦,健脾和胃,温中散寒的效果更好。

手足口病推拿管用吗 手足口病厌食推拿图解

手足口病的患儿会因病情或是口里疱疹疼痛而产生厌食症状,此时可以通过以下推拿方法调理脾胃,帮助健脾消食,和胃开胃。

1、运八卦10分钟,清胃10分钟,推天河水10分钟,推大四横纹10分钟。如图所示。

2、对症加减,如患者本身属于脾胃虚弱者,可去清胃,改用清补脾10分钟,加捏脊5—7遍。如图所示。

备注:捏脊背手法——用拇指与食指、中指自下而上相对提捏脊背正中肌肉,从大椎至长强。一般捏5—7遍即可。

相关推荐

中医“捏脊”可治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主要症状为腰或腰骶部疼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时轻时重,缠绵不愈。 中医“捏脊”可治腰肌劳损 在中医儿科,有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是“捏脊”,通过提捏小儿脊柱两旁的肌肉,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湖北省中医院推拿康复科主任赵焰说,其实,不仅是小儿疾病,成人也可以用捏脊来治疗背部疾病。 其中,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腰肌劳损,功效更为显著。因为捏脊可以刺激背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来治疗腰肌劳损,着重刺激脾俞穴、胃俞穴、肾俞穴等背俞穴。 温馨提示:晨起或是睡前捏脊

秋季小儿腹泻的推拿

中医认为:小儿腹泻是脾胃功能失调或外感时邪所致,临床可分为伤食泻、惊吓泻、风寒泻、湿热泻和脾虚泻,小儿秋季腹泻以脾虚泻最为多见。小儿腹泻除有大便不正常外,还可出现许多兼加证:如发热、呕吐、口渴、流涕、咳嗽、腹痛、厌食、面黄、疲乏无力等。 对于小儿腹泻,中医常采用中药内服、膏药贴脐、饮食疗推拿捏积等方治疗。吃中药需要请大夫根据症状体征、舌苔脉象进行辨证施治。贴脐的膏药,目前市面上有一些品种,可酌情选用。腹泻小儿的饮食疗,可选用山药、生薏米、莲子等加在大米中煮粥,要求粥中的米要煮烂,其米汤也可给小儿

利用推拿可以治疗佝偻病吗

佝偻病是婴儿时期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临床上多见于3岁以下的小儿,其中6-12个月之内的乳儿发病率较高。推拿治疗佝偻病的原则是脾胃虚弱宜健脾和胃,肾气不足宜补肾益气。其操作方如下: 1、脾胃虚弱 ①患儿取仰卧位,术者位于一侧,补脾经,运八卦,推三关,运水人土,按摩腹部,揉中脘。取俯卧位,按揉脾俞、胃俞,捏脊。 ②方解:补脾经、推三关、揉中脘、捏脊温中健脾,益气补血;运八卦、揉外劳温阳助 运,理气和血;按揉脾俞、胃俞、运水入土健脾助运。 2、随症加减 易受惊惕加揉小天心,揉五指节镇惊安神;形体瘦弱加按揉足三

小儿推拿健脾胃手小儿推拿对脾胃的好处

运用有关推拿推拿保健穴位,具有健脾和胃,增强食欲,调理气血,增强抗御疾病能力的作用。并能提高小儿身体素质,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可用于脾胃虚弱,食少吐泻,营养不良等病症。小儿推拿健脾胃的主要手可以采用以下几种。

小儿胃疼的常见因素是什么

便秘是腹痛的常见原因 便秘可能不明显,可能重复发生,也可能突然发作、非常痛(尽管便秘也可能突然消失)。疼痛经常在饭后更厉害。便秘可能发生在训练一个初学走路的婴儿用便壶的这段时期内,他正在抑制粪便的时候。当孩子喝的液体减少或当活动使孩子“忘记”去洗手间的时候,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也会出现便秘的情形。 许多不同类型的胃和肠道传染病都能引起胃痛,有时伴有呕吐,有时伴有腹泻,有时则两者都有。对于这些的医学术语是急性胃十二指肠炎。它们经常被称为“胃流感”或“肠流感”,意思是由不知名的病毒或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这些传染

如何调理孩子脾胃

1、饮食:杂粮健脾和胃 脾胃虚弱的小儿,夏季饮食应以清淡,富有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易消化食物为主,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品。烹调采用汤、粥、羹、膏等情势,以利于脾胃消化和吸收。家长要注意食有控制,避免过饱伤及脾胃。要给小儿多吃些五谷杂粮,如小米有健脾和胃作用,合适脾胃虚热有反胃的小儿。小米粥上的一层黏稠的“米油”营养极为丰盛,对恢复胃肠消化功能很有辅助。此外,玉米有健脾利湿,开胃益智功能,多吃玉米可进步小儿胃肠功能及助智力开发;薏米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作用,其含蛋白质高,且易消化。 另外,还要多吃一些豆

小儿推拿治腹泻常见手

1、推:用拇指面(正侧两面均可)或食、中指面,在选定的穴位上作直线推动,称直推;用双手拇指面从同一穴位起,向两端分开推,称分推。 2、揉:用指端(食、中、拇指均可)或掌根在选定的穴位上贴住皮肤,带动皮肉筋脉作旋转回环活动,称揉。治疗部位小者用指端揉,大者用掌根揉。 3、捏脊: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病儿皮肤,拇、食指前移,提起皮肉。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两旁,算作捏脊一遍。此多用于小儿疳积,故又称“捏积”。 4、推脊:用食、

小儿推拿捏脊时间

捏脊时间以早上或空腹时最为合适。 如果刚吃完东西,要休息30分钟后再捏脊,一般一天捏一次,6天为一疗程。 如果小儿身体改善状况不明显,需要继续治疗,可间隔半个月到一个月,再进行第二个疗程。

宝宝胃疼怎么推拿

宝宝胃疼可以采用以下推拿: 消导摩腹 患儿取仰卧位,推拿者用双手掌微屈,紧贴小儿腹壁,先沿正中任脉及两侧足阳明胃经,连推带摩由上腹推摩至丹田部,每次均由上向下进行,用力宜稍沉,但勿使过重,每日进行2遍,每遍上下推摩20次。 作用:具有消食导滞,健脾开胃之功效。适宜于脾胃运化不健,食积而致之胃疼,腹胀诸症,亦可用于通导大便。 温通摩腹 患儿取仰卧位,推拿者双手合掌,互相摩擦,然后用右手掌紧贴患儿腹壁,左手按于右手被上,以掌心着力,在胃脘部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摩擦,每次40-50圈,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宜,每

小儿推拿脊柱的图解 小儿推拿脊柱的好处

1.和阴阳,理气血,通经络,调脏腑,补元气。 2.是小儿保健常用手,具有强身健体的好处,对于先天不足和后天获得的一些慢性病症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