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分娩方式
常见的分娩方式
分娩方式有自然分娩、剖腹分娩、无痛分娩、水中分娩。
1、自然分娩:胎儿发育正常,孕妇骨盆发育也正常,孕妇身体状况良好,靠子宫阵发的有力节律收缩将胎儿推出体外,这便是自然阴道分娩。自然阴道分娩是最为理想的分娩方式,因为它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对母亲和胎儿都没有多大的损伤,而且母亲产后很快能得以恢复。
2、剖腹分娩:如果骨盆狭小、胎盘异常、产道异常或破水过早、胎儿出现异常的孕妇,需要尽快结束分娩时应采取剖腹分娩方式,以确保母子平安。剖腹产手术对母亲的损伤较大。手术本身就是一种创伤,产后的恢复远比阴道分娩慢,而且还会有手术后遗症发生。
3、无痛分娩:通常所说的无痛分娩”,在医学上其实叫做分娩镇痛”。是用各种方法使分娩时的疼痛减轻甚至使之消失。是指在分娩期间使用解除疼痛的方法,意味着对于即将成为人母的你,能有一个愉快及有意义的生产过程。
目前通常使用的分娩镇痛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药物性的,是应用麻醉药或镇痛药来达到镇痛效果,这种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无痛分娩。另一种方法是非药物性的,是通过产前训练、指导子宫收缩时的呼吸等来减轻产痛;分娩时按摩疼痛部位或利用中医针灸等方法,也能在不同程度上缓解分娩时的疼痛,这也属于非药物性分娩阵痛。
4、水中分娩:新生儿娩出时完全浸没在水中。在此过程中新生儿的头部必须是完全浸没在水中直到身体全部在水下娩出,随后立即将新生儿抱出水面。产妇在充满温水的分娩池中自然分娩,由于分娩池中的水温、生物指标等与母亲子宫内的羊水环境类似,使胎儿在离开母体后很适应,产妇也在水的浮力下减少了生产痛苦。新生儿在母体羊水中是通过胎盘、脐带提供呼吸养料的,水中分娩产出的一刻,分娩池中环境与羊水环境相似,新生儿肺叶仍然没有打开,所以完全不会呛水。
分娩方式的选择
分娩的过程中子宫有规律的收缩能使胎儿肺脏得到锻炼,肺泡扩张促进胎儿肺成熟,小儿生后很少发生肺透明膜病。有统计资料表明剖宫产儿肺透明膜病率是阴道分娩儿的20倍。而严重的肺透明膜病会导致小儿呼吸困难,甚至死亡。同时有规律的子宫收缩及经过产道时的挤压作用,可将胎儿呼吸道内的羊水和粘液排挤出来,新生儿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可大大地减少。
经阴道分娩时,胎头受子宫收缩和产道挤压,头部充血可提高脑部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有利于新生儿出生后迅速建立正常呼吸,是有利于优生的过程。
分娩时腹部的阵痛使孕妇大脑中产生内啡肽,这是一种比吗啡作用更强的化学物质,可给产妇带来强烈的欣快感。另外,产妇的垂体还会分泌一种叫催产素的激素,这种激素不但能促进产程的进展,还能促进母亲产后乳汁的分泌,甚至在促进母儿感情中也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由此可见,孕妇在妊娠后应有充分的思想及心理准备,如果没有异常的情况或医生的建议,为了母婴的安康与优生,应尽量采取阴道分娩。已有证据表明,正常阴道分娩对母婴短期和长期都更为安全,并且剖宫产无论近期还是远期都会消耗更多的卫生资源。剖宫产毕竟是一种外科干预,必定会产生一些手术并发症。如出血、器官损伤、麻醉意外、伤口愈合不良、剖宫产儿综合征、湿肺等等。剖宫产术后避孕方法的选择也会受到限制,甚至会浪费大量的卫生资源,选择剖宫产一定要有医学指征,如头盆不称、巨大胎儿、骨盆异常等如头盆不称、巨大胎儿、骨盆异常等,或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
哪种分娩方式安全
头胎剖宫产,第二胎能顺产吗?
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第一胎是剖宫产,第二胎也得剖吗?专家认为,理论上不是,只要子宫之前恢复得好、胎儿体重控制好,再次妊娠无阴道分娩禁忌症时孕妇可以自然分娩,但生产中子宫破裂的风险会相对较高。而且随着剖宫产次数的增加,子宫破裂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所以,临床上第一胎剖宫产的孕妇再选择自然分娩需要严密地全程监控,但孕妇和家属时常为了“保险”起见,最终选择剖宫产,这种比例占绝大多数。
妇幼保健院主任表示,从临床来看,不少女性生头胎时,因为年轻,不太了解生育过程,对生孩子的分娩疼痛感到恐惧焦虑或完全听从亲友的意见,在没有任何剖宫产手术指征的情况下,就选择要求剖宫产了。到生第二胎时,又产生自己生产的意愿,但因为子宫已经有了疤痕,顺产风险增加,内心就会很纠结。
第一胎是剖宫产,第二胎如果选择顺产,在产程的观察中医生会尤其注意子宫破裂的先兆症状,如果头胎经过试产后出现难产而改剖宫产的产妇,再次生孩子时宫口可能会开得快一些,但如果第一胎连试产都不试,直接选择剖的话,这样的孕妇在生二胎时子宫颈口还是相当于初产妇的状态,产程时间会较长,对子宫下段疤痕处压迫和拉伸时间加长,那么相对风险就会增高。
因此,头胎生产时,只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自己生。一般来说,符合经阴试产条件的孕妇要认识到,剖宫产手术只是用来解决难产问题的,没有胎儿窘迫和产程异常或意外等手术指征的情况不能去要求手术。国内产科专家对近十年的剖宫产产妇所做统计学调查显示,剖宫产对母亲和孩子所造成的远期不良影响比我们目前意识到的要多得多,所以,怀头胎的孕妇从进门诊检查那天起,我们医护人员都在做宣教,特别是我们的孕妇学校,从孕前知识一直讲到产褥期知识,宣传自然分娩的好处和剖宫产的弊端,严把剖宫产这一关。
为什么有的产妇出现难产又改为剖宫产?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有的产妇顺产过程中出现难产又改为剖宫产,受两茬罪?对此,王翔主任表示,生孩子的过程人各不同,千人千样,其中很多事情都是随时可能变化的,这些变化不可预知,不能预测。所以每一个孕妇的生产都叫试产,大部分孕妇妈妈都可以顺产,但有小一部分在顺产过程中,会出现异常变化,如胎头方位、胎头下降、胎心、宫口扩张和宫缩的异常变化,以及胎盘早剥、脐带脱垂、羊水栓塞(发生率虽然低,但死亡率非常高)等意外变化,逐渐就会把一个顺产变成难产或瞬时对母婴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那时医生就会把自然分娩立即改成剖宫产了。还有极个别因难产定了剖宫产手术的孕妇,在手术准备期间宫缩紧胎位正了,胎头下来了,在手术室里又会很快顺产了。所以,生产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医生和助产士持续地关注监测,不时地检查评估。
王翔主任说,我们产房医生和助产士会对每一位孕妇妈妈在产前产时的每一步进行仔细观察监护和个体化评估,看她下一步能不能自己生,不会轻易决定剖宫产。同时还会对产程中孕妇妈妈进行全方位周到服务,从宫口开大3个以上开始有一对一的助产士陪伴分娩直至产后2小时,对孕产妇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疏导,指导饮食休息,鼓励和帮助自然分娩。
第一胎顺产,第二胎会像第一胎那样痛吗?
从分娩阵痛来说,很多有生二胎经验的妈妈都反映,第二次的自然分娩会很轻松,因为从分娩产程来说,阴道有过第一胎分娩时的扩张,第二胎总体看会比第一胎快很多,但第二胎也有难产情况发生,需要看具体情况。从分娩疼痛感来说,第二次分娩虽然仍会痛,但因疼痛的时间缩短,痛感也会比第一胎轻一些。因此,自然分娩是对妈妈和宝宝最好的分娩方式是有理由的。
快到预产期早住院可以吗?
临近预产期的孕妇,内心总是不由得开始焦虑和紧张,既希望能快些看到宝宝解除自己臃肿笨拙的身形,又担心分娩会给自己和宝宝带来的风险,有些孕妇妈妈会在产检时央求医生提前住院。有必要为此提前住院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提前住院的孕妇妈妈多数会因为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影响饮食睡眠,结果有可能引起胎动和胎心的异常变化。正常情况下出现临产征兆后可入院待产,医学上规定正常待产者超过41周后方可入院引产,过早要求引产,很容易造成人为的引产失败而增加剖宫产率。
分娩方式
1.自然阴道分娩
自然阴道分娩是指在胎儿发育正常,孕妇骨盆发育也正常,孕妇身体状况良好,同时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通常不加以人工干预手段,让胎儿经阴道娩出的分娩方式。孕妇在决定自然分娩时,应先了解生产的全过程。自然阴道分娩是最为理想的分娩方式,对产妇和胎儿没有多大的损伤,并且产后恢复得也比较快,并发症少,生产当天就可以下床走动。而且对宝宝来说,从产道出来时肺功能得到锻炼,皮肤神经末梢经刺激得到按摩,其神经、感觉系统发育较好,具有更强的抵抗力,宝宝经过产道时头部受到挤压也有利于新生儿出生后迅速建立正常呼吸。
(1)自然分娩的优点和缺点
1)优点①胎儿经过产道自然挤压,可以排出积存在肺间质里的羊水,避免新生儿患“湿肺”症等。②可以减少产妇手术并发症,还能减少创伤。③自然分娩的宝宝身体行动的协调能力比其他分娩方式的小孩要好。④可以增进母子的沟通和配合,增强女性当母亲的幸福感以及责任感。⑤还有利于产后恶露排除,子宫复原,产后恢复快,而且完全不会影响以后的生育,另外,出奶也比较快。
2)缺点①对阴道有一定的损伤。②宫缩疼痛比较严重。③遇到难产的话,可能需要转成剖腹产,从而造成双重伤害。
(2)自然分娩(顺产)的条件
首先产妇的年龄在25~29岁生育,顺产的可能较大。年龄越大,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并发症的几率也较高,因此剖宫产的几率也增高。
其次就是产妇的营养是否合理,体重是否合格,最理想的怀孕体重是:在孕早期怀孕(3个月以内)增加2千克,孕中期怀孕(3~6个月)和孕晚期(怀孕7~9个月)各增加5千克。即前后共增加12千克左右为宜。如果整个孕期增加20千克以上。就有可能使宝宝长得过大,这时不宜选择顺产。
除此之外还要看产妇是否具备分娩力量,一般产程在14个小时左右,需要有足够的体力才能完成,系统的锻炼对保证分娩时的体力会有很大帮助。最后要看产妇是否有承受分娩疼痛的心理准备了,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对顺产不利。
2.剖宫产分娩
常称为剖腹产,就是剖开腹壁及子宫,取出胎儿。是骨盆狭小、胎盘异常、产道异常或破水过早、胎儿出现异常的孕妇,需要尽快结束分娩时常采取的分娩方式。若病例选择得当,施术及时,可挽救母子生命。剖腹产可以免去母亲遭受阵痛之苦,如果腹腔内有其他疾病时,也可一并处理,不过剖腹产手术对产妇的损伤较大,产后恢复得比较慢,而且还可能会有手术后遗症发生。
剖腹产术后护理:
(1)术后应该多翻身
麻醉药物可抑制肠蠕动,引起不同程度的肠胀气,因而发生腹胀。因此,产后宜多做翻身动作,促进麻痹的肠肌蠕动功能及早恢复,使肠道内的气体尽快排出,术后12小时,可泡一些番泻叶水喝,以帮助减轻腹胀。
(2)注意做健身锻炼
剖腹产术后10天左右,如果身体恢复良好,可开始进行健身锻炼。方法为:仰卧,两腿交替举起,先与身体垂直,后慢慢放下来,两腿分别做5次;仰卧,两臂自然放在身体两侧,屈曲抬起右腿,并使其大腿尽力靠近腹部,脚跟尽力靠近臀部,左右腿交替做,各做5次;仰卧,两膝屈曲,两臂交叉合抱在胸前,后慢慢坐成半坐位,再恢复仰卧位;仰卧,两膝屈曲,两臂上举伸直,做仰卧起坐;俯位,两腿屈向胸部,大腿与床垂直并抬起臀,胸部与床贴紧,早晚各做1次,每次做时,从2~3分钟逐渐延长到10分钟。
(3)卧床宜取半卧位
剖腹产术后的产妇身体恢复较慢,不能与阴道自然分娩者一样,在产后24小时后就可起床活动。因此,剖腹产者容易发生恶露不易排出的情况,但如果采取半卧位,配合多翻身,那么就会促使恶露排出,避免恶露淤积在子宫腔内,引起感染而影响子宫复位,也利于子宫切口的愈合。
(4)尽力早下床活动
只要体力允许,产后应该尽量早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这样,不仅可增加肠蠕动的功能,促进子宫复位,而且还可避免发生肠粘连、血栓性静脉炎。
(5)产后注意排尿
为了手术方便,通常在剖腹产术前要放置导尿管。术后24~48小时,麻醉药物的影响消失,膀胱肌肉才又恢复排尿功能,这时可以拔掉导尿管,只要一有尿意,就要努力自行解尿,降低导尿管保留时间过长而引起尿路细菌感染的危险性。
(6)保持阴部及腹部切口清洁
术后2周内,避免腹部切口沾湿,全身的清洁宜采用擦浴,在此之后可以淋浴,但恶露未排干净之前一定要禁止盆浴;每天冲洗外阴1~2次,注意不要让脏水进入阴道;如果伤口发生红、肿、热、痛,不可自己随意挤压敷贴,应该及时就医,以免伤口感染迁延不愈。
(7)不要进食胀气食物
剖腹产术后约24小时,胃肠功能才可恢复,待胃肠功能恢复后,给予流食1天,如蛋汤、米汤,忌食牛奶、豆浆、大量蔗糖等胀气食物。肠道气体排通后,改用半流质食物1~2天,如稀粥、汤面、馄饨等,然后再转为普通饮食。
(8)要少用止痛药物
剖腹产术后麻醉药的作用逐渐消失,腹部伤口的痛觉开始恢复,一般在术后数小时,伤口开始剧烈疼痛。为了能够很好休息,使身体尽快复原,可请医生在手术当天或当夜给用一些止痛药物。在此之后,最好不要再过多使用药物止痛,以免影响肠蠕动功能的恢复。一般来讲,伤口的疼痛在3天后便会自行消失。
(9)产褥期绝对禁止房事
剖腹产术后6周,如果阴道不再出血,经医生检查伤口愈合情况良好,可以恢复性生活。但是,一定要采取严格的避孕措施,避免怀孕。否则,有瘢痕的子宫容易在做刮宫术时而发生穿孔,甚至破裂。
分娩方式大揭密
Part1:四种常见的分娩方式。
1、自然分娩:也就是所谓的顺产,在外科手术没有引入国内之前,女性朋友们都是采取这种方式产子的。胎儿在产力的作用下,通过阴道的挤压被排出体外的那一刻,既是女人升级为妈妈的光荣时刻。这种瓜熟蒂落般的分娩过程是种自然的生理现象,对母体和胎儿是最好的。
2、剖腹产:通过手术的方式划破产妇的腹腔和宫腔,将宝宝取出。这种生产方式对于母体的伤害比较大,一般来说,只有在顺产会危及母婴生命或是其他一些异常状况下,医生才会建议准妈妈们选择。
3、无痛分娩:又可分为药物性分娩镇痛和非药物性分娩镇痛。前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药物的方式暂时抑制住疼痛,通常医生所指的无痛分娩就是这种方式。而后者则是指通过锻炼肌肉、学习呼吸方式、按摩或针灸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或者转移疼痛感。不管怎么说,你的产程都等因此变的稍微好受一些。
4、水肿分娩:这是一种比较新潮的分娩方式,说到底也是自然生产,只不过是从手术室移到了水中。在浮力的作用下,宫缩带来的疼痛感会相对减少,生产的过程会相对顺利一些。关于宝宝出生后浸泡在水里会不会有危险这个问题,准爸准妈们大可不必担心,医院提供的分娩环境必定与羊水环境类似,刚分娩出体外的宝宝肺叶没有完全张开,不会有危险。
Part2:怎样选择分娩方式。
1、听从医生的建议。
能不能自然分娩,需要考虑诸多因素,比如产程、产力、产道等等,根据产检的结果,医生能够全面了解你的身体状况,适合怎样的生产方式,医生也会给出自己的专业判断,关于这一点,产妇切勿逞强独断。
2、拥有自己的主见。
医生给出的建议客观性比较强,最合理、最安全、最科学,但是生孩子是实际生活中的事,科学的建议是很好的参考,但并不是影响决断的全部因素。每个准妈妈自身和家庭的情况各不相同,或许在选择分娩方式上有不同的顾虑,一定要及时和医生沟通,看看能不能找到好的解决方式。
3、考虑新兴有个性的生产方法。
回归自然是分娩的永恒主题,现在很多个性化的分娩方法正在不断的开发和创新中。比如家中生产、陪产等等,能改善分娩过程的舒适程度,也可以作为选择分娩方式的重要考量因素。
4、减少外部干预。
生孩子是中生理现象,不是一种疾病,能不用药尽量不用药,能不做手术尽量不做手术。不少年轻女士会因为怕疼等非常小的原因就放弃顺产,孰不知会给身体带来更大的伤害,不仅母体会被手术后的各种并发症缠上,对于胎儿来说也不是很好的选择。
Part3:四种分娩方式大PK
1、自然分娩。
优点:对母体的伤害小、产后恢复比较迅速,花费也相对较低。对于宝宝来说,经过产道的挤压,神经系统和肺部功能受到刺激,会开发的比较好。
缺点:宫缩阵痛难忍,产程比较痛苦,而且容易出现危险。生完宝宝后可能会出现盆骨宽大、阴道松弛等后遗症(可通过锻炼缓解)。
2、剖腹产。
优点:急救性比较强,能处理多种危险情况,一般来说生产过程比较顺利,准妈妈不用忍受撕心裂肺的阵痛。如果有其他妇科问题,在剖腹产的同时可以一并通过手术解决。
缺点:对身体伤害比较大,手术后恢复的较慢,不利于再次怀孕。
3、无痛分娩。
优点:显然是无痛,整个产程会过的比较愉快,产妇不用忍受剧烈的阵痛和宫缩等等。
缺点:花费较高、如果使用止痛药物可能会伤害到神经系统。
4、水中分娩。
优点:减轻阵痛、缩短产程,可以帮孕妇节省体力,有利于帮他们维持情绪稳定。
缺点:部分产妇可能会缺乏安全感。
最佳分娩方式是怎样的
最佳的分娩方式
目前最常见的分娩方式是仰卧式。产妇在进入待产室直到分娩结束都是仰卧式,这种方式便于医生对孕妇进行观察,以及出现危急情况及时加以救治。不过这种方式并不是最佳的分娩方式,最科学的方式应该是跪式。这是由于分娩的过程一般要持续到12—16个小时,如果产妇从头到尾都仰卧在床上,会对脊柱和盆地造成压迫,使孕妇疲劳,并且从重心引力的作用来讲,也不是最合理的方式。同时,仰卧还容易对身体各项器官造成压迫,使产痛更加剧烈。
而如果是自由体位分娩,产妇则可以选择各种姿势进行生产,并不需要一直仰卧在床上。产妇可以坐着、蹲着、站着、跪着、趴着等舒服的姿势进行分娩,全程都会有医护人员在身边监督与帮助。
跪式分娩与宝宝在产道中的转动方向最为契合,同时也会使产妇盆骨开到最大程度,因此便于生产。不过由于这种姿势会比较累,严重考验产妇的膝盖支撑力,因此也需要量力而为。
自由体位分娩方式将成为趋势
自由体位分娩方式由于具有很大的选择空间,而受到了国际医学界的认可。这种分娩方式在国外并不罕见,很多医院都不再受分娩体位的限制,让产妇更加轻松的分娩,同时配有适合于竖式分娩的产椅,已受到广泛的关注。
自由体位分娩使得生孩子更具有独特的个性,不再拘泥于惯有的模式,产妇可以用自己最舒服的姿势生孩子。不过即使自由体位分娩将成为趋势,产妇在选择分娩方式的时候还是应该咨询自己的医生,因为医生对自己在产期的情况比较了解,他会根据产妇以及胎儿的情况给以相关的建议。
分娩方式 如何选择恰当的分娩形式
常见的分娩方式
自然分娩法
自然分娩法是中国目前采用多的分娩方式,它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卧式待产法。也就是准妈妈平卧于产床,靠准妈妈自己努力,收缩腹肌以“逼”出胎宝宝,这种方法有可能因准妈妈的生理或心理因素而力不从心,使产程延长而有碍优生。
据国外资料,近年发达国家的孕妇很乐意选用立式或坐式的自然分娩法,也称佳自然分娩;去一一就是临产准妈妈在腹痛、下坠发作时,没有特别用力去收缩腹肌以“逼”出胎宝宝,而是利用重力作用对胎宝宝的垂直引力加速分娩,或利用准妈妈来回走动及坐蹲产生的体内压力来娩出胎宝宝。
这种分娩往往用时不太长,大都在准妈妈腹痛开始后平均不到2小时的时间内自然娩出宝宝,胎宝宝在产道内的时间长不超过15分钟,产出的宝宝胎心却很平稳。
家庭式分娩法
这是目前日本流行的一种家庭式分娩法。在准妈妈有正规宫缩后,立即送进医院的待产室,待产室像家一样布置得清洁雅致,并摆放着鲜花,准妈妈的丈夫及其他家人可以在里面陪伴。
然后经检查准妈妈无难产时,医务人员就离开,由丈夫守在妻子旁边陪伴妻子生产。当然,准妈妈的腹部包着胎心监护仪的探头,经电脑系统随时把准妈妈的血压、胎心率和宫缩强度报告医务人员,这样准妈妈不仅有安全感,还有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鼓励,反倒降低了生产的风险。
水中分娩法
水中分娩法是让准妈妈在一个大温水池中进行分娩.水的深度可以让她们进行呼吸,宝宝在水下出生。由于临产时准妈妈浸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可减少甚至完全消除临产前的精神和肌肉紧张,很利于顺利分娩。这种分娩法轻快、无痛,很少发生并发症。
全程陪伴分娩法
陪伴分娩方法是指准妈妈在产程早期,可以在普通病房开展各项正常的活动,并有家人陪伴,使其精神放松。
而当准妈妈有分娩前兆进入分娩待产室后,由一名助产师实行“一对一”全产程陪伴分娩,以谈心方式与准妈妈亲切交谈、沟通,做好心理及生活护理,并允许护理和照顾她们的丈夫或一位亲属陪伴,共同帮助准妈妈建立对自然分娩的信心。
全程陪伴分娩可使准妈妈保持在佳状态,避免造成胎宝宝在体内缺氧;同时,由于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助产士全程陪伴,可以及时发现异常,及早处理,从而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手术分娩法—剖宫产术
剖宫产术是指经腹部切开完整的子宫壁娩出能存活的胎儿及其附属物的手术。近年来,随着麻醉术的改进及抗生素的应用,剖宫产术得以广泛应用。
指征明确、手术时机掌握恰当的现代剖宫产术是抢救母婴的有效手段,但是剖宫产术毕竟是一个较大的手术,术中的出血、脏器损伤、子宫疲痕及感染等并发症同样威胁母婴生命安全。
如何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
分娩方式不好选择,无论选择何种分娩方式都要从自身出发,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那么该怎样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呢?
分娩方式不好选择,怕疼的妈妈选择了剖腹产,可是剖腹产的风险太高,对您的孩子和身体都有很多不良影响,为了健康希望选择自然分娩,但是自身的疾病会直接让您面对难产的危机。所以选择一个人性化的分娩方式,不如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分娩方式。
目前国际上围产技术的潮流是回归自然的“人性化分娩”,比如分娩过程中增强产妇的主动性以及分娩过程中家庭式服务,让分娩的操作更科学、产程更顺畅、产妇更轻松、母婴更健康。
但是每一个分娩方式都有着自己的禁忌,如果一个普通的孕妇,她要求做剖腹产,作为医生,要先与孕妇沟通,因为剖腹产毕竟是一个手术,对母亲有一定程度上的伤害。
如果没有剖腹产的指征的话,这样的损伤是不值得的。如果医生实在劝阻不了,就会满足孕妇的要求。因为《母婴保健法》上有一条就指明:孕妇有选择分娩方式的权利。
在选择分娩方式前,医院会对产妇做详细的全身检查和产妇检查,检查胎位是否正常,估计分娩时胎儿有多大,测量骨盆大小是否正常等。如果一切正常,孕妇在分娩时就可以采取自然分娩的方式;如果有问题,则会建议采取剖腹产。
自然分娩的产妇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决定是否选择无痛分娩。剖腹产手术作为一种手术,不但有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对新生儿亦有一定的影响,决不可因怕疼或为挑选吉日而要求手术。
分娩方式的选择
分娩方式
1. 自然阴道分娩 是指靠产妇子宫阵发的有力节律收缩将胎儿由阴道推出体外的分娩方式。适用于胎儿发育正常,孕妇骨盆发育也正常,孕妇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
自然阴道分娩是最为理想的分娩方式,因为它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对母亲和胎儿都没有多大的损伤,母亲产后身体很快能得以恢复。
2. 人工辅助阴道分娩
当自然分娩过程中出现子宫收缩无力或待产时间拖得过长时,医生会适当添加一些加速分娩的药物以增加子宫的收缩力,缩短产程。当遇到胎儿太大或宫缩无力、产妇体力不够时,就要采用会阴侧切、胎头吸引器帮助分娩。
人工辅助阴道分娩比自然分娩稍困难些,但在医生的帮助下一般也会顺利分娩。
3. 剖宫分娩 选择剖宫分娩取决于两方面,即产妇和胎儿。 产妇因素-- * 产道异常,如骨盆狭窄、畸形、骨盆与胎头大小不相称等。 * 先兆子宫破裂。 *
重度妊娠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心脏病等。 * 临产前宫缩无力、经使用催产素无效、产前发生严重出血,如前置胎盘早剥等。 * 产程超过30个小时。 *
初产妇年龄大于35岁。 * 产妇患有急性疱疹或阴道性病等。
通过上面的分娩方式介绍之后,希望孕妇们对于这个问题可以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当然每一个孕妇的身体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说分娩方式的选择也不是一个统一的问题,应该及时的做产前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分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