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怎么得的 黄曲霉毒素
肝癌是怎么得的 黄曲霉毒素
食物中的的黄曲霉毒素(霉变的花生、玉米等)可以诱发肝癌。黄曲霉毒素是在霉菌毒素中致癌能力最强的一种,可以从消化道随食物进入人体内,少数可以从呼吸道或者皮肤粘膜吸收到人体内。在体内有可能转化为致癌物进入细胞,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
干香菇发霉还可以吃吗 发霉的干香菇有什么危害
发霉食物中的霉菌能产生毒素,这些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都有很强的致癌作用。并且,不同的霉菌毒素的毒性作用不同,有的能对肝脏、肾脏造成损伤,有的能引起神经系统的症状,有的能导致皮肤炎症。就拿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黄曲霉素来说,实验证明,黄曲霉毒素导致肝癌的能力比致癌物二甲基亚硝胺强数十倍。
什么是小肝癌
小肝癌小肝癌又称为亚临床肝癌或早期肝癌,临床上无明显肝癌症状和体征。一般指肝细胞癌中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不超过3厘米或两个癌结节直径之和不超过3厘米的肝癌称为小肝癌。
小肝癌又称为亚临床肝癌或早期肝癌,临床上无明显肝癌症状和体征。小肝癌一般指肝细胞癌中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不超过3厘米或两个癌结节直径之和不超过3厘米的肝癌称为小肝癌。患者常无临床症状。瘤结节多呈球形,边界清楚,切面均匀一致,无出血及坏死。我国的小肝癌标准是: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不超过3厘米;多个癌结节数目不超过两个,其最大直径总和应小于3厘米。
病因
1.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感染
研究表明,HBV与小肝癌有密切关系,两者相关率高达80%。人群HBV感染率与小肝癌地理分布一致。全球范围内的多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小肝癌多发的地区,发病率一般在30/10万以上,这些地区正好也是HBV感染高流行区。有数据表明中国台湾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儿童普遍接种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后,小肝癌发病率也随之下降。所以说小肝癌的形成因素是病毒性肝炎。
2.黄曲霉毒素
进食黄曲霉毒素,也会引发肝癌。黄曲霉毒素是因谷类和豆类食物在炎热环境下霉变而产生,人通过进食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或者黄曲霉毒素污染谷物喂养的动物制品而摄人该毒素。黄曲霉毒素致小肝癌机制可能与影响正常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抑制免疫系统等有关。所以说黄曲霉毒素是小肝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3.水污染
饮水污染一直是小肝癌的致病因素之一。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已发现饮水污染与小肝癌密切相关。有调查显示:饮用宅沟水、塘水者其小肝癌死亡率明显高于饮用井水者,饮用深井水者小肝癌死亡率最低。水中的致癌物质,目前尚未完全弄清。饮水中的有机致癌物有六氯苯、苯并芘、多氯联苯、氯仿、二溴乙烷、二溴乙烯等。
4.过度劳累等相关因素
现代人的生活中,由于繁重的工作,上班一族和年轻的人们经常会熬夜,这就导致肝脏正常代谢的紊乱。夜晚10——11点是肝脏进行代谢的主要时间。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肝脏功能的紊乱,再加上每日繁重的工作,会导致肝脏疾病的发生,这也就是小肝癌的形成原因。
小肝癌形成原因
一、HBV感染:HBV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缩写。医学范畴的研究表明,HBV与小肝癌有密切关系,两者相关率高达80%。人群HBV感染率与小肝癌[1]地理分布一致。全球范围内的多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小肝癌多发的地区,发病率一般在30/10万以上,这些地区正好也是HBV感染高流行区。有数据表明中国台湾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儿童普遍接种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后,小肝癌发病率也随之下降。所以说小肝癌的形成因素是病毒性肝炎。
二、黄曲霉毒素:进食黄曲霉毒素,也会引发肝癌。黄曲霉毒素是因谷类和豆类食物在炎热环境下霉变而产生,人通过进食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或者黄曲霉毒素污染谷物喂养的动物制品而摄人该毒素。黄曲霉毒素致小肝癌机制可能与影响正常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抑制免疫系统等有关。所以说黄曲霉毒素是小肝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水污黎:饮水污染一直是小肝癌的致病因素之一。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已发现饮水污染与小肝癌密切相关。有调查显示:饮用宅沟水、塘水者其小肝癌死亡率明显高于饮用井水者,饮用深井水者小肝癌死亡率最低。水中的致癌物质,目前尚未完全弄清。饮水中的有机致癌物有六氯苯、苯并芘、多氯联苯、氯仿、二溴乙烷、二溴乙烯等。
四、过度劳累等相关因素:现代人的生活中,由于繁重的工作,上班一族和年轻的人们经常会熬夜,这就导致肝脏正常代谢的紊乱。夜晚10-11点是肝脏进行代谢的主要时间。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肝脏功能的紊乱,再加上每日繁重的工作,会导致肝脏疾病的发生,这也就是小肝癌的形成原因。
除了以上介绍的小肝癌的形成原因,还有不规则的饮食和工作时间,这也都是小肝癌的形成因素。人们忙碌于应酬,忙碌于工作学习,可是却忽视了长期的熬夜生活和忙碌的工作,让人们的身体越来越糟糕。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定要注意这些小肝癌的形成因素。
肝癌的病因病理虽然尚未完全澄清,但是,中医认为肝癌是由七情、劳倦内伤,外感六淫疫疠,饮食不洁或失调,脏腑虚损、气血不和,导致气滞血瘀、痰气凝聚日久而形成的。也就是说肝癌的形成因素与体内正气不足和外来的邪气滞留有关。
警惕坚果里隐藏的致癌物质
霉变导致的致癌危险
很多坚果容易受到霉菌的侵染,如:花生,腰果。其对人的健康危 害风险最高的是黄曲霉引发的霉变。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的代谢产物,最重要和毒性最大的是黄曲霉毒素Bl,其半数致死量仅为0。36毫克/公斤体重,属特 剧毒的毒物范围。它的毒性比氰化钾大10倍,比砒霜大68倍。
黄曲霉毒素引发的急性中毒,主要是损害肝脏,诱导发生肝炎、肝硬变、肝坏死等。临床表现有胃部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及肝区触痛等;严重者出现水肿、昏迷,以至抽搐而死。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致癌物质。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能诱使动物发生肝癌,也能诱发胃癌、肾癌、直肠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的癌症。
肝癌是怎么引起的
肝癌是怎么引起的?肝癌即肝脏恶性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的上皮或间叶组织,前者称为原发性肝癌,是我国高发的,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后者称为肉瘤,与原发性肝癌相比较较为少见。继发性或称转移性肝癌系指全身多个器官起源的恶性肿瘤侵犯至肝脏。一般多见于胃、胆道、胰腺、结直肠、卵巢、子宫、肺、乳腺等器官恶性肿瘤的肝转移。肝癌是怎么引起的?
(一)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 乙型肝炎病毒和肝癌关系的研究发现:①肝癌患者血清中惭型肝炎标志物高达90%以上(对照组仅约15%);②肝癌高发区HBsAg阳性者发生肝癌机会比阴性者高6~50倍;③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我国肝癌病人中单纯整合型HBV-DNA占51.5%;④HBV的X基因可改变HBV感染的肝细胞的基因表达与癌变可能有关。以上说明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关系密切,是肝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丙型肝炎与肝癌关系引起注意。我国资料显示肝细胞癌中5~8%患者抗HCV阳性对照组为0~2%,肝癌病例中抗HCV与HBV合并感染者多HCV与肝癌的关系在日本极为重要,在中国还有待证实。肝硬化与肝癌关系亦令人注目:在500例肝癌尸检材料中,肝癌和肝硬化合并率为83.6%,肝硬化与肝癌伴发率为49.9%。其中大结性肝硬化占73.3%,显示肝癌与肝硬化关系密切。在合并肝硬化者中56.5%有不同程度的慢性活动性肝炎病变,说明肝硬化尚在进行中。以上结果提示惭肝病毒持续感染与肝细胞癌有密切关系,推测其过程可能是乙型肝炎病毒引起肝细胞损害,继而发生增生或不典型增生,从而对致癌物质敏感。在多病因参与和阶段的发病过程中,可能有多种基因发生改变即一群原癌基因被激活为癌基因,以及一个或多个抗癌基因失活,其结果引起细胞生长的失控肝细胞,出现持续增殖最后导致癌变。
(二)黄曲霉毒素 在肝癌高发区,尤以南方以玉米为主粮地方,调查提示肝癌流行可能与黄曲霉毒素对粮食的污染有关;人群尿液黄曲霉毒素B1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M1含量很高,而黄曲霉毒素B1是动物肝癌最强的致癌剂,但与人肝癌的关系迄今尚无直接证据。
(三)饮水污染 江苏启东饮用沟溏水者肝癌发病率为60~101/10万,饮用井水者仅0~19/10万,饮用沟水者相对危险度为3.00。调查发现,沟溏水中有一种兰绿藻产生藻类毒素,可能是饮水污染与肝癌发生的有关线索。
肝癌不能吃什么 禁食霉变食物
肝癌患者不能吃霉变食物及被污染的食物,如霉变的花生及玉米等还有黄曲霉毒素B1,而黄曲霉毒素是肝癌最强的致癌剂。
肝硬化与肝癌的关系
肝硬化与肝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我国,肝癌病人80%以上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大多数肝硬化是由慢性乙肝发展而来的。长期肝炎病毒的感染致使机体的免疫力下降,不能消除病毒,引起反复的肝细胞坏死、增生,最终演化成肝硬化。在肝细胞增生的过程中,可出现局灶性腺瘤样增生,易受致癌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癌变,从而演变为肝癌。当然,并非肝硬化患者都会发生肝癌,只有当机体的免疫力低下,而不足以消除恶变的肝细胞时,才会发生肝癌。
发霉的食物能否引起肝癌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肝癌多发于温暖、潮湿、容易滋生黄曲霉菌的地区,尤其是食用玉米、花生多的地区。动物实验证明,被黄曲霉素污染产生的霉玉米和霉花生能引起肝癌,这是由于黄曲霉素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b1(afb1)有强烈的致癌作用。用elisa方法检测afb1和afm1提示,afb1、 afm1与肝癌死亡率相关。而afb1的主要来源是玉米和花生油。食谱调查显示,肝癌死亡率与进食玉米、花生及花生油相关,而与大米、水果、蔬菜、蛋白质及纤维素无关。由于黄曲霉毒素(aft)具有致突变、致畸、致癌作用,1990年国际癌症中心将aft正式定为致癌剂。值得重视的是黄曲霉毒素不是肝癌唯一致癌因素,不少资料显示,黄曲霉毒素与hbv有协同作用。如国内用树鼩作实验,hhbv阴性、afb1阴性对照组未发现肝癌(0%);hhbv阴性、 afb1阴性组1/9肝癌;hhbv阴性、afb1阳性组125%有肝癌;而hhbv阳性、afb1阳性组则529%发现肝癌。除黄曲霉毒素外,黄米霉、杂色曲霉、乌青霉等的毒素均有一定的致癌作用。
黄曲霉素为什么会导致肝癌
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公布了对全国液体乳产品的抽检结果,蒙牛乳业被检出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M1超标。专家表示,黄曲霉毒素是致癌物质,或诱发肝癌问题。牛奶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引发争论。
蒙牛纯牛奶被检出致癌物 或诱发肝癌
质检总局的公告显示,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标准值:≤0.5μg/kg/,实测值:1.2μg/kg)。
据了解,本次抽查对液体乳产品的铅、无机砷、总汞、铬、黄曲霉毒素M1、三聚氰胺等18个项目进行了检验。抽查发现有2种产品黄曲霉毒素M1项目不符合标准,除了蒙牛眉山工厂2011年10月18日生产的250ml纯牛奶以外,还有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生产日期为2011年10月8日的250ml长富纯牛奶(精品奶)(标准值:≤0.5μg/kg,实测值:0.9μg/kg)。
黄曲霉素是怎样诱发肝癌的?
专家指出黄曲霉素被人体吸收后会在肝脏代谢但是黄曲霉素的毒性会杀死大量的肝细胞导致肝损害,肝脏损害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发展为肝硬化继而形成肝癌。
黄曲霉素诱发肝癌的过程有以下几个时期:
1.肝细胞出现水样变性。
2.出现增生性嗜碱细胞,此性状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与水样变性并存。
3.有实质性细胞的结节再生。
4.出现转变细胞;
5.形成肝细胞癌。
黄曲霉素的生化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RHN的聚合酶,使核糖体和核的RHN合成受阻;抑制DNA前体,改变DNA的模板性质,干扰DNA的转录;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作用。发生霉变的食物很容易被黄曲素污染,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食用被黄曲霉素污染过的食物。
肝硬化与肝癌的关系
肝癌病人80%以上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大多数肝硬化是由慢性乙肝发展而来的。长期肝炎病毒的感染致使机体的免疫力下降,不能消除病毒,引起反复的肝细胞坏死、增生,最终演化成肝硬化。在肝细胞增生的过程中,可出现局灶性腺瘤样增生,易受致癌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癌变,从而演变为肝癌。当然,并非肝硬化患者都会发生肝癌,只有当机体的免疫力低下,而不足以消除恶变的肝细胞时,才会发生肝癌。发霉的食物能否引起肝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肝癌多发于温暖、潮湿、容易滋生黄曲霉菌的地区,尤其是食用玉米、花生多的地区。动物实验证明,被黄曲霉素污染产生的霉玉米和霉花生能引起肝癌,这是由于黄曲霉素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b1(afb1)有强烈的致癌作用。用elisa方法检测afb1和afm1提示,afb1、afm1与肝癌死亡率相关。而afb1的主要来源是玉米和花生油。食谱调查显示,肝癌死亡率与进食玉米、花生及花生油相关,而与大米、水果、蔬菜、蛋白质及纤维素无关。由于黄曲霉毒素(aft)具有致突变、致畸、致癌作用,1990年国际癌症中心将aft正式定为致癌剂。值得重视的是黄曲霉毒素不是肝癌唯一致癌因素,不少资料显示,黄曲霉毒素与hbv有协同作用。如国内用树鼩作实验,hhbv阴性、afb1阴性对照组未发现肝癌(0%);hhbv阴性、afb1阴性组1/9肝癌;hhbv阴性、afb1阳性组125%有肝癌;而hhbv阳性、afb1阳性组则529%发现肝癌。除黄曲霉毒素外,黄米霉、杂色曲霉、乌青霉等的毒素均有一定的致癌作用。
小肝癌的病因
1.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感染
研究表明,HBV与小肝癌有密切关系,两者相关率高达80%。人群HBV感染率与小肝癌地理分布一致。全球范围内的多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小肝癌多发的地区,发病率一般在30/10万以上,这些地区正好也是HBV感染高流行区。有数据表明中国台湾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儿童普遍接种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后,小肝癌发病率也随之下降。所以说小肝癌的形成因素是病毒性肝炎。
2.黄曲霉毒素
进食黄曲霉毒素,也会引发肝癌。黄曲霉毒素是因谷类和豆类食物在炎热环境下霉变而产生,人通过进食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或者黄曲霉毒素污染谷物喂养的动物制品而摄人该毒素。黄曲霉毒素致小肝癌机制可能与影响正常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抑制免疫系统等有关。所以说黄曲霉毒素是小肝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3.水污染
饮水污染一直是小肝癌的致病因素之一。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已发现饮水污染与小肝癌密切相关。有调查显示:饮用宅沟水、塘水者其小肝癌死亡率明显高于饮用井水者,饮用深井水者小肝癌死亡率最低。水中的致癌物质,目前尚未完全弄清。饮水中的有机致癌物有六氯苯、苯并芘、多氯联苯、氯仿、二溴乙烷、二溴乙烯等。
4.过度劳累等相关因素
现代人的生活中,由于繁重的工作,上班一族和年轻的人们经常会熬夜,这就导致肝脏正常代谢的紊乱。夜晚10~11点是肝脏进行代谢的主要时间。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肝脏功能的紊乱,再加上每日繁重的工作,会导致肝脏疾病的发生,这也就是小肝癌的形成原因。
乙肝患者不能吃什么 霉变食物不能吃
大米、麦子、大豆、花生、玉米、菜籽油都是容易发霉的食物,这些食物发霉后会产生一种叫黄曲霉毒素的物质,对肝脏有强烈的毒性,食用了黄曲霉毒素的食物,曲霉毒素被肝脏吸收,容易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继而诱发肝癌。
哪些人易患上肝癌
专家介绍说:免淘米可能引发肝癌。免淘米要谨慎食用,在塑料袋里如果遇到高温和潮湿的环境,粮食里的温度高,水分大于16%,就易于滋生霉菌。免淘米变质会产生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致癌性极强,是导致肝脏损害、诱发肝癌的重要因素。不仅免淘米,花生油、豆油,其他米、面、酸菜,发酵过的食物,馊的饭菜等,放置时间过长,发生霉变,都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值得注意的是,夏季天气炎热潮湿,黄曲霉繁殖更加活跃。
从另一个角度讲,其保质期被相对缩短了。现在年轻人普遍不做饭,有时一袋米,一桶油要吃上差不多半年时间,为黄曲霉生长并产生黄曲霉毒素营造了良好的生存空间,这对健康来说是非常不可取的。建议吃贮存一夏天的免淘米时还是要仔细清洗,尽可能保证米不被黄曲霉毒素污染,如果发现霉变,即使煮熟也无济于事,一定停止食用,千万别舍不得丢掉。
嗜烟酒者:有酗酒嗜好者,肝硬化的发病率很高,而肝硬化和肝癌的关系又非常深切。如果再加大量吸烟,就会加快、加重肝硬化的形成,促进肝癌的发生。
严格地讲,饮酒不是患病的直接原因,但饮酒是致癌物的助手或推销员,能促进致癌物的致癌作用,还能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另外,酒精可以刺激垂体的分泌,加快细胞分裂的速度,增加癌症发生的易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