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呼吸暂停怎么办
宝宝呼吸暂停怎么办
1、睡眠中的呼吸暂停
正常1岁以内的宝宝在睡眠中,可发生短暂(一般不超过15秒)的呼吸暂停。如果宝宝在睡眠中呼吸暂停持续的时间超过20秒,或虽然不到20秒,但已经引起宝宝口唇、指甲和面部紫绀,即为异常的呼吸暂停,要积极到医院就诊。
处理方法:妈妈可以计数一下宝宝的呼吸暂停时间是否超过20秒,每天、每周的发生次数,如出现频繁,应及时去医院检查。简单的处理方法是,当妈妈发现宝宝出现呼吸暂停时,应碰一碰他的身体,使他迅速恢复规律呼吸。
2、哭闹中的呼吸暂停
有些2岁以内的宝宝在哭闹时突然发生屏气、呼吸暂停,口唇由红色变为青色最后转成紫色,同时有的宝宝还会出现四肢僵直,甚至四肢抽动,发作时间可以十几秒钟至2乣3分钟不等,然后再重新开始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神态逐渐恢复。
处理方法:宝宝发生屏气发作时,最好将宝宝平放在床上,解开衣领扣,保持呼吸道通畅,使其尽快恢复。切忌将宝宝紧紧搂抱强屈成团,特别是不要搂住宝宝的脖子,以免造成宝宝窒息。如果宝宝屏气发作较频繁,可到医院接受专科医生的治疗。
导致孩子出现呼吸暂停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原发性
早产出生的孩子,由于呼吸中枢没有发育成熟,所以会出现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症状。
二、症状性
1.缺氧:孩子有窒息的情况,得了肺炎、贫血等;
2.感染:孩子得了败血症、脑膜炎等疾病;
3.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孩子脑室出血或者得了缺氧缺血性脑病等;
4.周围环境温度不适宜,温度偏高或偏低;
5.孩子的代谢出现紊乱:有低血糖、低血钙等症状;
6.孩子出现胃、食管反流,或者得了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7.孩子因为脖颈向前弯曲得太厉害,导致气流阻塞。早产儿出现呼吸暂停的几率比较大,发病的几率可以达到55%左右,而且早产时间越早,发病几率越大。
宝宝缺铁会怎么样 呼吸暂停
少数患儿在哭闹时哭声突然减弱的状态下随即呼吸渐止,面部逐渐有青紫现象,约10~25秒左右意识丧失,且角弓反张并伴有尿失禁、抽搐等症状。约1~3分钟后恢复正常,渐有呼吸,青紫渐渐消失,意识也慢慢恢复,肌肉逐渐松弛。
宝宝出生9天呼吸急促 宝宝出生9天呼吸急促怎么办
宝宝出生9天有呼吸急促的症状,家长不要惊慌,可按照下面的步骤来进行处理:
很多家长看到宝宝呼吸过快,就觉得不正常,但实际上多数宝宝偶尔呼吸过快是正常现象,首先爸妈要正确计算宝宝的呼吸频率,看宝宝是不是真的有呼吸明显增快的现象。
如何计算宝宝呼吸是否急促
1、计算次数:以两次以上为宜。
2、计算时间:1分钟,在宝宝安静时数,不在哭闹、吃奶或刚吃奶后数,否则不准确。
3、计算方法:家长数宝宝呼吸时以一次呼吸为一次,即一吸一呼算一次,不能算两次,由于宝宝以腹式呼吸为主,家长数次数时观察宝宝腹部运动的次数数出来的呼吸次数会更准确。
4、计算依据:正常呼吸次数在40—45次每分钟,如宝宝每分钟呼吸次数大于或等于60次,即为呼吸急促。
1、如果正在喂奶的话,那么要停止喂奶,观察孩子的反应,看下自己的抱姿是不是正确的,注意宝宝吃奶的速度是不是正常的,自己的出奶量是不是太多了,如果是出奶量太多的话,可用两指夹着,这样可以控制妈妈乳汁的分泌,更有利于宝宝吸吮。
2、如果是因为呼吸急促出现呛奶,一定要将宝宝立起来,不要把宝宝放倒,并且轻轻的拍宝宝的背部。
3、如果宝宝在睡觉时呼吸急促,尽量保持周围空气的清新,如果有必要的话,还要及时的实行人工呼吸,供氧等,要尽量的避免会引起宝宝呼吸暂停的动作。
4、如果宝宝是早产儿或肺部发育较差的宝宝因缺氧而脸色发青时,可以刺激宝宝哭泣,促使肺泡张开,增加换气量。
正常情况下如果不是疾病引起的宝宝的呼吸急促的话,那么通过这样的调理就可以了,而如果是疾病性引起的宝宝呼吸急促,并且伴有脸色苍白、咳嗽、发烧、喉鸣等病症的话,那么最好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做相关的检查确诊,然后尽快治疗。
新生儿呼吸暂停怎么办
1女儿的诞生比预产期提前了一个星期,也可以说是半个早产儿了。她刚出生的那会,忽然有那么一瞬间,停止了她的呼吸,把我们吓得半死,后来医生说女儿这是新生儿呼吸暂停。
2记得当时看到,女儿的脸色都发青了,医生马上给她戴上了头罩,对她进行供氧,氧气的浓度要十分精确,否则很有可能出现高氧血症。过了一会,女儿的呼吸开始正常,脸色也慢慢好转了。
3可是到了晚上,女儿又出现这种症状,医生说这是并发症,不能继续输氧气,于是就见他把孩子托起来,然后用手指小心的弹着女儿的足底,刺激她的感觉。孩子停下来后,医生又把她送到了振动水床,增加刺激来减少呼吸暂停的发作。
4差不多在医院呆了一周,宝宝就安全的出院了,医生说这种情况新生儿挺常见的,经过这次的折腾,我们全家人都更珍惜女儿的到来。
婴儿睡觉呼吸急促怎么办
宝宝呼吸急促,爸妈素手无策?干巴巴等着也是很焦心。根据宝宝呼吸急促不同表现,分别采取不同的自助措施哦,例如如果小宝宝因为呼吸促进,而导致面色发青,甚至是呻吟样的呼吸,宝宝的情况不容乐观呢,一定要及时带娃去医院。
第二种情况是,宝宝呼吸急促导致呼吸暂停,也就是呼吸停止10-15秒甚是时间更长一些,心率也变慢的话,爸妈们记住人工呼吸哦,如果家里有氧气的话,可以给宝宝戴上面罩呼吸氧气。
第三种情况是,如果宝宝出现窒息的话,1分钟内无呼吸,或者是间歇性、浅表呼吸,那么可以判断是窒息呢,爸妈做人工呼吸,而且及时打120救助。
带过娃的可能也是经历过娃呼吸急促的场景,如果只是偶尔的,例如在一个玩耍的时候出现呼吸急促,而且呼声很大,但是安定下来后又维持正常呼吸的话,是没问题的哦,宝妈们不要太过紧张了。最后,如果是因为呼吸急促出现呛奶,一定要将宝宝立起来哦,不要把宝宝放倒,并且轻轻的拍宝宝的背部。
婴儿可爱的呼吸隐藏健康信号
>>呼吸的频率
妈妈可以观察宝宝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正常宝宝在出生后1个月内的呼吸频率约为35—45次/分钟,在初生2周内呼吸往往有波动,会有短暂的呼吸频率增快甚至超过80次/分,这是新生儿的正常现象。随着宝宝的成长,呼吸频率会慢慢下降,婴幼儿期呼吸频率降为20—30次/分。如果宝宝的呼吸频率超过以下次数,则为呼吸增快。
2个月以内的宝宝,呼吸频率≥60次/分钟;2—12个月的宝宝,呼吸频率≥50次/分钟;1—5岁的宝宝,呼吸频率≥40次/分钟。
当然,如果宝宝出现呼吸过慢,甚至呼吸暂停,这也属于呼吸异常。
>>呼吸的节律和深度
宝宝在安静的状态下,呼吸平顺而有规则,并且有一定的深度。如果看到宝宝呼吸不规则,呼吸费力,鼻翼扇动,喘息式呼吸,甚至看到宝宝的胸壁下部在吸气时出现凹陷,即为呼吸异常。
呼吸的声音 宝宝在正常情况下呼吸没有声音,宝宝出现呼吸异常时,呼吸的声音会变得很大、嘈杂,甚至可以听到喘鸣声、哮鸣声等。
2回顶部
通过呼吸判断宝宝是否有
1、宝宝的呼吸频率紊乱:通过一份参考数据,父母可以从宝宝的呼吸频率判断他们是否出现肺部感染,两个月以内的新生儿每分钟的呼吸频率是小于等于60次;2-12个月的婴儿每分钟呼吸小于等于50次。
2、婴儿呼吸困难:当宝宝患有肺炎,除了上述提到的呼吸加快之外,还有另一种现象:随宝宝吸气,他们的肋骨与肋骨之间、锁骨窝,以及胸骨窝出现明显的凹陷,事实上,这是宝宝严重缺氧,所以动用了一切可动用的呼吸肌肉,非常用力呼吸的一种表现,换言之,也是小儿肺炎的一类严重现象。
呼吸暂停的护理
1.帮助孩子呼吸恢复正常
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帮孩子及时恢复正常的呼吸。有一种方法不仅简单易学,而且安全有效。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呼吸突然暂停了,可以给孩子的皮肤一定的刺激(例如用手指弹孩子的脚底),如此一来孩子便会哭闹,呼吸很快就会恢复正常了。
2.寻找病因
家长需要好好听从医生的嘱咐,帮助医生寻找孩子呼吸暂停的病因,从而采取正确的方法来治疗。
如果是因为缺氧,那么需要给孩子吸氧;如果是因为环境温度过高,那么需要降温;如果是因为败血症,那么需要给孩子服用抗生素。
3.药物治疗
如果孩子经常出现这种不适,可以给孩子服用氨茶碱,按孩子体重每千克每次2-3毫克来计算,而且每过六个钟头就要服用一次。
因为氨茶碱可以直接对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有效果,并且使心肌兴奋,所以对呼吸暂停会有效果。
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小朋友肌内或者静脉注射咖啡因。对于新生宝宝来说,每次按照体重8毫克/千克左右来注射。如果呼吸暂停经常发作,而且以上方法都没有效果,那么孩子需要住院进行治疗。
新生儿呼吸急促要怎么办
首先如果正在喂养的话,那么要停止喂奶,观察孩子的反应,尽量保持周围空气的清新,注意孩子的呼吸是否通畅,如果有必要的话,还要及时的实行人工呼吸,供氧等。要尽量的避免会引起婴儿呼吸暂停的动作。
再者还要及时的找出为什么孩子在吸奶的时候会呼吸急促,看下自己的抱姿是不是正确的,注意宝宝吃奶的速度是不是正常的,自己的出奶量是不是太多了,如果是出奶量太多的话,可用两指夹着,这样可以控制妈妈乳汁的分泌,更有利于宝宝吸吮。
正常情况下如果不是疾病引起的宝宝的呼吸急促的话,那么通过这样的调理就可以了,而如果是疾病性引起的宝宝呼吸困难的话,那么最好带宝宝到医院去检查一下,然后再治疗。
因为引起新生儿急促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对于准妈妈来说,如果可以在孕期做好产检,孩子出生后又做好心肺功能的筛查的话,就可以减少这类问题的发生,但是如果已经发生婴儿呼吸急促的问题的话,一定要开放气道,要提供足够的氧气,避免新生儿窒息。
什么是呼吸异常
呼吸的频率
妈妈可以观察宝宝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正常宝宝在出生后1个月内的呼吸频率约为35-45次/分钟,在初生2周内呼吸往往有波动,会有短暂的呼吸频率增快甚至超过80次/分,这是新生儿的正常现象。随着宝宝的成长,呼吸频率会慢慢下降,婴幼儿期呼吸频率降为20-30次/分。如果宝宝的呼吸频率超过以下次数,则为呼吸增快。
2个月以内的宝宝,呼吸频率≥60次/分钟;2-12个月的宝宝,呼吸频率≥50次/分钟;1-5岁的宝宝,呼吸频率≥40次/分钟。
当然,如果宝宝出现呼吸过慢,甚至呼吸暂停,这也属于呼吸异常。
呼吸的节律和深度
宝宝在安静的状态下,呼吸平顺而有规则,并且有一定的深度。如果看到宝宝呼吸不规则,呼吸费力,鼻翼扇动,喘息式呼吸,甚至看到宝宝的胸壁下部在吸气时出现凹陷,即为呼吸异常。
呼吸的声音
宝宝在正常情况下呼吸没有声音,宝宝出现呼吸异常时,呼吸的声音会变得很大、嘈杂,甚至可以听到喘鸣声、哮鸣声等。
新生儿呼吸暂停
呼吸暂停是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病率很高。约40~50%的早产儿在新生儿期出现周期性呼吸。有周期性呼吸的早产儿约半数发展为呼吸暂停。这是因为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易引起呼吸调节障碍。新生儿呼吸暂停还可由缺氧、体温变化、低血糖、酸中毒等引起。
呼吸暂停指一段时间内无呼吸运动,即呼吸停止20秒或更长多伴有青紫和心率减慢(<100次/分)。呼吸暂停是一种严重现象,如不及时处理,长时间缺氧可引起脑损伤甚至死亡。
家长要经常注意孩子的呼吸,当孩子呼吸正常时可见胸廓和腹部上下有节奏的起伏,面色红润;当呼吸暂停发生时,首先发现婴儿胸廓和腹部不动了,继而面色青紫,如果摸脉会发现孩子脉搏细弱,渐渐缓慢甚至停止,此时家长不要惊慌,你只要轻轻拍打婴儿一下,他的呼吸会很快恢复,如果还不恢复呼吸则表明呼吸停止时间过长,或由于奶液吸入引起窒息,此时需要把孩子的头偏向一侧,并给予更强烈的刺激如用力拍打足跟,吸出口鼻内奶液,直至到医院由医生进行人工呼吸。
当心宝宝睡眠中呼吸暂停
近年的研究表明,睡眠时脑神经过程并不全部转入抑制,某些神经组织还呈现主动的兴奋活动。睡眠具有两种不同的时相状态,一种是脑电波呈现同步化慢波,称为慢波睡眠;另一种则相反,脑电波出现去同步快波,称为快波睡眠或异相睡眠,成年人在睡眠一开始时,先进入慢波睡眠,慢波睡眠持续80~120分钟后,转入异相睡眠,异相睡眠持续20~30分钟又转入慢波睡眠,以后再转为异相睡眠。
整个晚上,正常成人两种睡眠反复转化约为4~5次,在婴儿表现往往不甚明显,特别是新生儿和乳幼儿的睡眠时间很长,且以异相睡眠占优势。其对外周刺激的反应却受到极深的阻抑,呼吸和心血管活动都变得较不稳定,说明乳幼儿在熟睡期间,心肺功能的适应能力降低。
近十几年,陆续有关报告指出,一些外表似乎完全健康的婴儿在睡眠中突然意外死亡,死后病理尸检亦缺乏特异性病变。这种情况被定名为"婴儿猝死综合症"。
有人认为乳幼儿软腭与颅底之间的呼吸通道比成人狭窄,在异相睡眠期,颜面肌肉松弛使下颌向后移动,喉部肌肉张力减退,加上婴儿舌体大,就加重了狭窄;而这时咳嗽等保护性反射又处于深抑制状态,因此缺氧不能唤起代偿性通气加强,相反会导致中枢抑制,呼吸停止,以致窒息死亡。
初生婴儿呼吸急促
宝宝呼吸急促是怎么回事呢?新生宝宝正常的呼吸速度是为每分钟40~60下,随着他的成长,呼吸速度会慢慢下降,婴幼儿20~30下,到了成人大约是15下。呼吸速度有异常可能是太快造成呼吸急促,或是太慢造成呼吸暂停、呼吸迟缓等。
新生儿的呼吸次数本身就要比成人要偏快一些,如果爸爸妈妈不放心的话,可以在日常多注意观察,经常数一下新生儿的呼吸频率,如果发现异常的话,需要及时就医。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鼾症有什么区别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鼾症都是属于人在睡觉时的一种异常的表现,这两种异常表现的出现都会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那么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鼾症有什么区别呢?这是很多人都弄不清楚的问题,今天专家就带大家具体的了解。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指成人于7小时的夜间睡眠时间内,至少有30多次呼吸暂停,每次呼吸暂停时间至少10秒以上;和呼吸暂停指数(即每小时呼吸暂停的平均次数)大于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由于上呼吸道阻塞性病变“(含咽部粘膜塌陷)引起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此类病人若以每次呼吸暂停时间10秒计算,则30次呼吸暂停为300秒,也就是在七小时的睡眠时间,至少有5分钟的呼吸暂停,亦即呼吸暂停时间至少占整个睡眠时间1.2%。但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病人,夜间出现呼吸暂停的次数远较30次为多,每次呼吸暂停时间可达20~90秒,且往往多于30次。个别病人呼吸暂停时间竟占睡眠时间的一半。
上述的内容就是专家针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鼾症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给大家作的大概的分析与介绍,相信大家现现也知道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鼾症分别是什么样的表现了吧,不过专家提醒大家,不管是哪种症状的出现都希望大家重视,及时的治疗。
初生婴儿呼吸急促原因
1、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感染可以发生在出生前、挽出时及出生后,所以发病的早、晚不一。患儿的反应差,食欲不佳、吸吮无力、口吐泡沫,常有呼吸艰难、青紫等表现。有的患儿有咳嗽症状,有的则有呼吸暂停。大部分患儿肺部有细水泡音,但有部分小儿并无明显体征,需经X线检查才被证实。除根据病原体选用抗菌药物外,气急、青紫者尚需供氧,营养维持和保暖亦很重要。
大部分患儿要住院治疗。母亲临产有感染或羊膜早破者,可酌情给新生儿用抗生素预防,新生儿有上呼吸道感染时应及时治疗。
2、吸入性肺炎
指吸入羊水或胎粪引起的肺炎。胎儿在宫内或娩出过程中如有缺氧会出现呼吸运动以致吸入羊水或带有胎粪的羊水。足月小样儿及过期产儿相对较易发生这种情况。一般在生后即有气急、青紫等症状,肺部听诊可闻及水泡音。
胎粪吸入者较易并发气胸。病情轻者1~2天内症状即 可减轻,重症会导致呼吸衰竭。避免宫内缺氧是预防本病的关键,若已有羊水或胎粪吸入,在刚挽出时即应尽量将吸入物吸出。
3、可能湿肺引起
又名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增快。较多发生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出生时有窒息史或剖腹产的小儿较易发病。小儿在生后2~5小时出现呼吸急促:呼吸60次/分以上,有时伴青紫和呻吟,但小儿一般情识尚佳。本病为一自限性疾病,一般在2~4天内恢复正常,有气急、青紫时可给氧气吸入。
4、可能过敏引起
如宝宝于新生儿期就常有气喘或是喘鸣声就可能为过敏;
5、先天性结构异常
如因血管结构异常,压迫到呼吸道,使食道阻塞;或是气管先天性异常;
6、横隔膜疾病
如肺部发育不良引起的横隔膜疝气。
初生婴儿呼吸急促怎么办
1、呼吸困难。
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早期表现为呼吸次数增加、呼吸浅表、急促,进而表现鼻翼翕动,再重时可以看到三凹征(即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及肋间隙3个部位同时凹下),同时小儿出现面色及口击发青,严重时出现呻吟样呼吸,吭吭样呼吸或呼吸暂停,这些均表示病情进一步恶化。
2、呼吸暂停。
正常新生儿有时可以出现不规则的呼吸,有时两次呼吸间隔5—10秒钟,但不伴心率和面色改变,称周期性呼吸。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10—15秒钟甚至更久,同时心率减慢,每分钟少于100次,还出现紫绀和肌张力减低。呼吸暂停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怎么办:发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吸高浓度氧气,人工呼吸,尽量避免可诱发呼吸暂停的动作,插胃管动作要轻,喂奶时注意奶量、吃奶的速度和姿势,以免胃液返流引起呼吸暂停。对频发的呼吸暂停,可采取面罩给氧及采用机械辅助呼吸。同时应治疗原发病,纠正低血糖、低血钙等。
怎么预防婴儿睡觉呼吸急促
1、宝宝呼吸急促,也有可能是鼻子有异物堵塞,一定要及时清理干净。
2、要保证室内空气流通,给宝宝营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呢。
3、宝宝体内保持足够的水分,多喂宝宝喝水;睡觉的时候,被子不要盖得太厚,衣服也不宜穿得太多。
4、不要让宝宝趴着睡哦,相信没有宝妈如此任性让宝宝有如此个性的睡姿哦。
5、爸妈多学习一些护理的常识,尤其是在宝宝生病时候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6、宝宝咳嗽发热时,应少食多餐,并注意以流质、半流质、营养丰富且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