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如何调理
月经期间如何调理
Day1泡脚
虽然中医更建议经期不要做足部SPA,但是如果你是经血不畅、体寒型,美国纽约大学的医学研究发现,在月经期间第一天泡脚但是不按摩,可使排毒速度增加9%~15%,并有效减少痛经!而且此时还能更快地帮你排出体内毒素,让皮肤变得红润。
Day2和Day3巧补维生素
这两天,你应该额外注重饮食营养,多吃含维生素、含铁丰富的食物,补充流失血液必然会带走的微量元素。此外,口服一些维生素弥补剂、深海鱼油类保养品,会对预防感冒、衰老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Day4减肥最当时
此时,你的身体正在勉力排除经前由于激素水平过高而引起的积水,这时你会欣喜地发现,即使只是快步走半小时路,身体发汗的速度也比平时快很多,瘦身效果更明显。
Day5精油美肤调气色
由于雌激素水平低到极点,此时也会使头发失去光泽、面色苍白,这一天不妨使用一些月见草、玫瑰、天竺葵等能调节经期综合症,还能让气色好起来的复方精油,去嗅闻或者将调理油涂于腰腹部,并按照顺时针打圈按摩。
产后月经调理方案
处方1:红鸡冠花、白鸡冠花各9克
用法:水煎,日1剂,月经来潮前6天,日服2次
疗效:用药6天见效
处方2:丹参20克,当归、党参、玫瑰花、女贞子、广木香各15克,赤芍、旱莲草、延胡、香附各10克,红花、核桃仁各9克,川军6克。
随症加减;经期错后腹痛加炒茴香10克,元桂6克。经期提前加益母草15克。
用法:水煎,日1剂,服2次
疗效:服药5-7剂,有效率达98.7%
产后保健要点:
环境:休养环境要清洁、安静,空气流通。温、湿度适中。夏天要防暑,可使用空调,避免穿堂风。
饮食: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食谱要广,不挑食、偏食。产后可吃新鲜蔬菜、水果,注意营养均衡。
卫生:产褥期(俗称“月子”)产妇出汗多,应经常沐浴(禁盆浴),勤换内衣;保持口腔清洁,应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洗发后最好用吹风机吹干。产后恶露持续时间一般为3~4周,要勤换卫生巾及内裤。大小便后会阴要用温水清洗,从前(会阴)向后(肛门)清洗,避免将肛门的细菌带到会阴伤口和阴道内。
大小便:顺产分娩后4~6小时内应排小便,排小便时需有人陪伴,防止晕厥。若解小便不通畅请通知护理人员协助。剖宫产术后一般24小时可拔除尿管,应尽早排小便,防止尿潴留的发生。便秘者可适当使用开塞露协助排便。
活动:适当活动可减少便秘的产生,利于子宫复旧及恶露的排出,尽早恢复体形。
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学会与婴儿的同步休息(抓紧孩子睡觉的时候休息),以利于乳汁的分泌。
藏红花调理月经不调吗
有一定帮助。
月经不调是许多女性都有的问题,主要表现月经周期时间异常或是经血异常,甚至出现小腹疼痛等问题。
藏红花味甘性平,能活血化瘀,散瘀开结,止痛,常用于帮助治疗妇女经闭、血滞月经不调,瘀血作痛等症状,所以藏红花对于女性月经调理有一定帮助,但如果仅仅只单用藏红花调理月经,治疗效果有限;而且引起月经不调的原因有很多,藏红花并不能调理所有的月经不调。
按摩哪个部位调理月经 调理月经特效穴按摩
关元为小肠之募穴,是补养肾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首选要穴,也是妇产科疾病的常用特效穴。
腧穴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按摩手法:用手掌贴于穴位上,顺时针按揉,至发热为度,每次10分钟。
本穴位于小腹部,为胞宫所在之处,该穴具有良好的活血调经,理气止痛之功,常用于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盆腔炎等症。
腧穴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3寸。
按摩方法:将食指和中指并拢,按摩穴位,力度适中,至发热为度,每次5分钟。
本穴是足太阴脾经腧穴,为脾经所生之血的聚集之处,具有活血化瘀,补血养血,引血归经之功,月经不调者可常按摩此穴进行调理。
腧穴定位: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按摩方法:膝关节弯曲,用拇指用力按揉穴位,可以将两手同时按揉两条腿上的穴位,每天1次,每次5分钟。
月经不调脸上长斑怎么办 要月经调理
月经调理才是改善脸上长斑的根本方法,有些女性粗心大意,或者毫不重视月经不调,甚至认为来不来无所谓,直到引起严重后果,才着了急。
要重视月经改变。尤其是出现月经减少—月经稀发—闭经的变化过程必须及时调养和咨询医生。
想生个胖娃 先把月经调理好
一、月经不规律的影响
1.影响女性怀孕
女性的月经不规律,可能是患有某些妇科疾病或者是生殖系统出现问题,而这些都可能会影响到女性正常受孕怀孕,导致其出现不孕不育的现象。
2.导致女性头疼
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发现女性头疼的几率要比男性高,这多半与月经不规律是有所关系的。如果女性长期出现月经不规律的现象,那么就很可能经常感觉头疼。
3.引发妇科炎症
一些妇科炎症往往也是由于月经不规律引起的。常见的妇科炎症包括宫颈炎、月经性哮喘等,而不规律的月经则是患上妇科炎症的一大征兆。
4.不利女性的容颜
女性都有爱美之心,而一旦出现月经不规律的现象,那么可能会导致容颜受损,脸上经常长出色斑。虽然这些容颜上的问题可以使用化妆品来涂抹解决,但是如果发现有容颜上的严重变化,那么平时就要留意自己的月经问题,必要的时候最好到医院做身体健康检查,以保证身体的健康状况。
二、如何调整月经规律
如果平时有月经不调的情况,那么备孕期间就要开始调整自己的月经规律。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相应的系列检查,查明原因后对症治疗,调整自己的身体状况,从而保证不影响到正常的生育能力。如果是女性有生殖系统病变或其他妇科问题,那么就要及时就诊治疗。当然,平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放松心情,不要给自己太大的精神压力,避免对怀孕也造成了影响。
月经不调影响生育吗
1、外界因素导致的月经不调经调理后不影响生育:如果女性是因为情绪、压力、生活习惯改变等导致月经不调,出现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可伴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等,经过治疗和调理后不影响正常怀孕和生育。
2、器质病变或功能失常导致的月经不调间接影响生育:如果是因器质病变或功能失常导致月经不调,这种类型的月经不调本身不会导致不孕,但是往往会引发一些妇科疾病,如子宫发育不全、急慢性疾病等,这些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导致不孕。
女性月经调理血虚诊断介绍
血虚是中医的讲法,西医是月经不调,女性的月经受丘脑-垂体 -卵巢性腺轴的调节,除怀孕外,精神因素、情绪波动、环境的改变、妊娠、疾病、药物以及营养状况等因素,都可以引起这一性腺轴的功 能异常。月经不调有很多的原因,一般来说都是气血虚引起的,不过 有时是身体的其他机能退化引起的,有时是身体太虚了阳气不足引起,这都有可能,而且这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调理过程。
(1)对于月经提前、量多、色淡质清稀者,多为气虚,
(2)对于经期延后,经色暗红量少、小腹绞痛、畏寒肢冷者为寒, 如果月经错后伴有色淡、小腹空痛者为血虚,
(3)对于不按周期行经,伴有行经不畅,乳房胀痛、两胁胀满、小 腹痛硬者对于月经或前或后,量少色淡质稀,伴有头晕耳鸣、 腰痛者,多为肾虚。
血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苍白,头晕乏力,眼花心悸,失眠多梦,大便 干燥,妇女经量少色淡等进补宜采用补血、养血、生血之法,补血的药物可选用 当归、阿胶、熟地、桑椹子等。 补血虚食品乌骨鸡、黑芝麻、胡桃肉、龙眼肉、鸡肉、猪血、猪肝、红糖、赤豆 等; 血虚忌食物品荸荠、大蒜,少食白酒、菊花、槟榔、生萝卜等; 相应膳食当归熟地乌骨鸡、玫瑰怀菊露。
月经调理要分清体质
第一种体质:怕冷型体质。这种人一到经期,腹部就有受寒的感觉,经痛严重,一受寒会更严重,但是保暖会觉得舒服一点。经期通常都迟来,经期常会持续七天以上,经血暗红色,会夹杂像猪肝色般的血块流出。特别怕冷,并发虚弱型的几率很高。
调理方法:要做好保暖功夫,可以穿厚内衣或厚袜。不要穿裙子,因为要是下半身受凉,经痛会更严重。建议吃温性食物。平常可以盆浴或泡脚来驱寒气。建议可喝姜母茶与肉桂茶。
推荐食疗:杜仲腰花。杜仲12克,猪腰2只。先将猪腰剔去筋膜,切十字形花纹,并切小块,水中焯一下,再用盐稍渍,洗净;杜仲洗净,另煎取汁,备用。炒锅放油,,至7成热,猪腰入锅,溜炒3分钟,起锅。倒入杜仲汁,加盐、味精、料酒少许,待煮沸10分钟,再倒入腰花,沸5分钟,湿淀粉勾芡,即可食用。
第二种体质:虚弱型体质。这种人一到经期前,脚就会浮肿,容易疲劳,且腰酸背痛,不太有食欲,容易感冒或拉肚子。几乎不会有经痛现象,经血是浅红色,有时量多有时量少,呈两极化。经期短,若是并发贫血,月经就容易迟来。新陈代谢差,水肿严重,尤其下半身更是肥胖。
女性月经量少怎么调理
1、喝红糖水。
许多女性朋友痛经时会喝一杯暖暖的红糖水,其实月经量少的女性在月经来的时候也最好每天喝一杯红糖水,帮助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让月经量趋于正常。
2、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
既然作息无度是导致月经量少的原因之一,那么要把月经调理正常,就要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不要熬夜。
3、注意饮食。
月经来潮前一周左右,女性要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多饮水,摄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来月经时可以通过喝红糖水调理身体。
月经调理注意事项
1、保持精神愉快
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个别在月经期有下腹发胀、腰酸、乳房胀痛、轻度腹泻、容易疲倦、嗜睡、情绪不稳定、易怒或易忧郁等现象,均属正常,不必过分紧张。
2、注意卫生,预防感染
注意外生殖器的卫生清洁。月经期绝对不能性交。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避免过劳。经血量多者忌食红糖。
3.内裤要柔软、棉质
通风透气性能良好,要勤洗勤换,换洗的内裤要放在阳光下晒干。
4.不宜吃生冷、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月经期间吃过分生冷的食物会降低血液循环的速度,进而影响子宫的收缩,导致经血排出不利,引起痛经。多饮开水,保持大便通畅。血热者经期前宜多食新鲜水果和疏菜,忌食葱蒜韭姜等刺激运火之物。
冬季月经调理的饮食方法
饮食一、归地烧羊肉
1、组成:羊肉500克,当归、生地各15克,干10克。
2、用法:羊肉洗净,切块,放砂锅中,并入洗净之药及酱油、盐、糖、黄酒,清水各适量,红烧至肉烂,可常服。
3、作用:温中补虚,益气摄血;适用于气虚所致月经量多,色淡质虚,面色无华,神疲气短,懒言,舌质淡,脉弱无力。
饮食二、乌骨鸡汤
1、组成:乌骨鸡1只,当归、黄芪、茯苓各9克。
2、用法:将鸡洗净,去脏杂,把药放入鸡腹内用线缝合,放砂锅内煮熟,去药渣,加入调味品后食肉喝汤,分2—3次服完。月经前每天l剂,连服3—5次。
3、作用:健脾养心,益气养血;适用于气血不足而致月经过少,经色稀淡,眼花,心悸怔仲,面色萎黄,少腹空坠,舌质淡红,脉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