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早产的原因
早产儿早产的原因
早产儿早产的原因
1.孕妈咪在怀孕期间的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用药、营养不良或没有达到足够的体重等所引起。
2.也有一些原因并不受孕妈咪的控制,比如荷尔蒙分泌不平衡、子宫畸形,或者一些自身疾病、细菌感染等等,也都会导致早产。
3.孕妈咪的年龄大于35岁,或者小于18岁,也会增大早产几率。
4.孕妈咪身材太矮(低于150厘米)或体重太轻(低于45千克)。
5.一直有吸烟、酗酒的习惯。
6.曾有过流产或早产史。
7.双胎、胎位不正、羊水过多。
8.怀孕晚期(妊娠8个月以后)过于劳累、发生外伤或者性生活不当。
早产的高危因素
1.前次早产史和或晚期流产史者:有早产史的孕妇早产再发风险是没有早产史孕妇的孕妇6~8倍。
2.宫颈手术史及宫颈机能不全:宫颈锥切、LEEP术后、反复人工流产扩张宫颈、子宫畸形等病史者早产风险增加。孕妇有宫颈机能不全,或妊娠期14-28周,宫颈长度《30mm者,早产和晚期流产率增加。
3.多胎妊娠,一般双胎妊娠早产率为50%,三胎为75%。
4.生殖道炎症,如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衣原体感染、淋病、梅毒等。
5.泌尿系统感染、无症状菌尿。
6.全身感染性疾病。
7.阴道出血。
8.羊水过多/过少者。
9.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后妊娠者。
10.孕妇有合并症,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甲状腺疾患、哮喘等。
11.有不良嗜好者如吸烟酗酒或吸毒者。
12.孕妇《18岁或》35岁。
13.体重指数《19,营养状况差,每周站立时间》40h/周。
14.反复出现规则宫缩,如宫缩≥4次/h。
15.妊娠22-34周,阴道后穹窿分泌物中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阳性者。
16.其他因素:如未常规孕期保健、流动人口等。
早产的症状
先兆早产的主要症状为怀孕早期间(3个月以内),阴道少量流血,可伴有下腹部疼痛,但无组织物排出。经一般治疗及卧床休息后,再禁止夫妻生活,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妇科检查,大多数孕妇都能安然渡过孕期。
1、阴道流血,在妊娠3个月内流产者,开始时绒毛和蜕膜分离,血窦开放,即开始出血。当胚胎全部剥离排出,子宫强力收缩,血窦关闭,出血停止。故早期流产的全过程均伴有阴道出血。晚期流产时,胎盘已形成,流产与早产及足月产相似,一般流血不多。
2、腹痛,早期流产开始流血后,宫腔内存有血液特别是血块,刺激子宫收缩,呈持续性下腹疼痛。晚期流产则先有阵发性子宫收缩,然后胎盘剥离,故阴道流血前即有腹痛,这也是先兆早产的症状的一种表现。腹痛与流血多数是进行性的,与其临床经过及进度有关。
3、剧烈的呕吐不能进食,也是先兆早产的症状表现也应该去医院就诊,因为妊娠剧吐会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危及孕妇生命。
4、保护胚胎免受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影响,如噪音、高温、射线。同时还要维护孕妇本身作为胚胎发育的小环境的良好,特别是预防感染和谨慎用药,因为感染性疾病可引起:流产、早产、死胎、新生儿畸形,孕期用药可能发生流产、死胎、致畸。
5、对先兆早产的症状、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等妊娠并发症的识别,停经后有腹痛、阴道流血的,应随时就诊。当出现先兆早产时,若不积极调治,使保胎失败,久而久之可造成习惯性流产,将产生不孕的后果。因此如果有以上情况的一定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
婴儿需要补钙吗 早产的宝宝需要补钙吗
需要补钙。
一般来说,早产儿出生时从妈妈体内摄入的钙量就是不够的,出生后又长得特别快,所以比起正常婴幼儿,早产儿更容易出现缺钙的现象。为了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当增加其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量。
什么是早产儿
通常约有7~8%的婴儿在怀孕37周之前出生,这种婴儿就被称为早产儿。妊娠期< 32周(224天)则为极度早产儿。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其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少数早产儿体重超过2500g,其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为差者,仍应给予早产儿特殊护理。
引起早产的原因:
1.母亲因素。一般孕妇患有子宫畸形等先天发育不全症,容易使胎儿早产,因为子宫是胎儿生长的地方,如果子宫的肌肉不能很好地伸展,便容易出现早产。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等宫内感染,均可导致早产。
2.妊娠合并症。如果母亲患有急性传染病,如风疹、流感、急性传染性肝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妊娠高血压症、心脏病等也容易导致早产。母亲的内分泌失调,如孕酮或雌激素不足、糖尿病等也能引发早产。
3.社会因素。早产容易发生在经济收入低的人群中,这是由于这些人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工作时间过长。早产也容易发生在现代城市母亲身上,她们有较多的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情绪经常波动,精神过度紧张。
有早产家族史女性易生早产儿
一项研究发现,早产出生的女人或者有同胞早产出生的女人在生产时婴儿早产的风险也更大。
这项研究对在20世纪70年代到2008年生产的近14000名女性进行了探究,这一研究结论为早产(在孕期37周前出生)与基因有关的说法增添了新的证据。研究人员发现,与没有早产家族史的女人比较,早产出生的女人或者有同胞早产出生的女人在生产时婴儿早产的风险高35%到49%。
一般而言,专家相信,早产是由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以及行为方式等综合因素造成。其中一些因素已得到证实,例如,研究显示,吸烟和毒品使用以及某种感染——尤其是生殖感染——可增加婴儿早产的风险。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早产原因仍是未知数。
一些新研究结果也支持有关基因在早产上扮演一定角色的说法。例如,在对瑞典近100万例婴儿出生的分析显示,与没有家族史的女人相比,早产出生的女人的姐妹在生产时经历早产的风险高达80%。在这项新研究中,英国阿伯丁大学的索希尼·巴哈塔查雅和同事用到了20世纪50年以来阿伯丁地区的女性分娩数据库的资料。他们聚焦数据库中13845名包括母女在内的女性的生产状况。在这些女性中有471人发生早产。
研究人员发现,通常,与足月女性相比,早产出生的女性生产时婴儿早产的概率高49%。研究还考虑了包括年龄、体重、吸烟习惯和社会经济学等因素。同样,如果母亲曾发生早产,那么女儿的早产风险也较大,与无家族病史的女性相比,她们发生早产的概率大35%。研究人员不知道基因可能影响早产风险的准确方式。例如,在孕期调节子宫环境的基因可能影响早产风险,但是,除此之外别无所知。
要想明确在早产中扮演一定角色的准确基因还需要更多研究。如果研究人员能识别这些参与基因,那它们就会为早产的潜在原因提供更多线索,并可能导致推出预防早产的新方法。
为何要避免早产
在我国规定妊娠满28周至36周前(即少于259天)出生的婴儿为早产,如新生儿体重不足2500克者称低体重儿(未成熟儿)。而在37周以上的婴儿体重仍低于2500克者,则称小于胎龄儿(成熟不良儿),也属宫内发育迟缓儿。
早产儿不仅只是体重小,且生存能力差,体温调节功能不良,呼吸功能、消化功能及免疫功能均差,故很易发生感染。还易出现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等。早产约占分娩总数的5~15%,比例相当可观。早产儿中5~15%死于新生儿期,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早产儿存活儿中易发生新生儿脑室内出血,(约占7%)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伴有智力低下,是造成智残儿的重要原因之一,故防早产儿的诞生也是智残的一级预防内容。
早产原因有多种,易发生早产的母体人群如:年龄小于18岁或大干40岁者;体重低于45公斤者;身材矮于150厘米者。母亲吸烟或被动吸烟、酗酒、有流产史者,子宫畸形、妊期母体感染疾病等均易致早产。另外孕妇营养状态、精神创伤、孕期性生活不当等都是导致早产的原因。总之应从多方努力预防早产,还要积极防治孕期合并症。对于早产儿则应积极防治各种新生儿疾病。
早产儿视力发育怎么测
1.视力检查
早产宝宝视网膜血管发育往往不成熟,这种情况称为“早产儿视网膜病”,是导致婴幼儿视力损伤和失明的重要原因。对于在孕34周以下出生,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或出生后有吸氧史的早产宝宝,在生后4—6周应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可避免或减轻宝宝日后视力异常的出现或程度。
2.为什么早产儿需要做眼底检查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能导致婴幼儿失明的严重疾病,多发生在孕周少于37周或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的新生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在早产儿中发病率15%~30%,盲童中有1/3为本病所致。它与婴儿的孕周、出生时体重密切相关,孕31周以前出生的婴儿,40%有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危险,越是不成熟,发病率越高,病情也越严重。一般体重1500克以下的早产儿,发病率在30%至50%之间,体重越轻发病率越高,体重在750克以下发病率高达90%,1000克至1200克,发生率为45%左右。尽管近年来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上有了一些进展,但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是导致婴幼儿视力损伤和失明的主要原因。
3.其他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是早产、低体重、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因此,早产儿一定要及时到眼科接受眼底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避免视力严重丧失。
孕妇哪些症状须去医院
孕妇有时会肚子阵阵发硬,是早产先兆吗?在孕中、孕晚期,当孕妇走动或多休息睡眠不足、工作劳累时,常会有子宫变硬的现象,而且愈靠近怀孕后期,可能性会愈高。如果这种现象是不规则的,平躺休息就会改善,就属于正常现象,不必担忧。但是如果孕妇发生子宫规则性的发硬或疼痛,休息无好转,尤其是孕妇曾经还有过流产史或早产史,就有可能发生早产,必须马上去医院就诊,及时保胎。这种子宫变硬就可能是可能是子宫收缩的表现。
怀孕进行时:医院几乎每天都有早产儿送进监护室。孕妇年龄大、压力大、怀多胞胎等成了新生儿早产率迅速上升的主要诱因。同时,早产儿的增多,与婚检率的下降有关,孕妇本身的遗产疾病因没有被发现,可能导致胎儿早产。此外,产妇过胖也有可能导致早产。
早产儿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就提前出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侵扰。有时需要特殊护理。医院几乎每天都有早产儿送进监护室。早产儿并不可怕,一般来讲,34周之前出生的新生儿,各个器官发育尚未完善,可能会引起一些问题,但是,满34周 以上的早产儿,如果被照顾得好,应当没有大碍,也不会影响智力。
孕妈切记!预防早产这样做
1.怀孕之后远离烟酒
经美国相关医疗机构对预防新生儿早产问题的研究和跟踪结果显示,怀孕之后,女性如果能戒除烟酒的话,新生儿早产的机率会下降很大程度。也就是说烟酒等刺激物会对新生儿健康成长造成影响,从而导致早产。因此,准妈咪们在怀孕之后最好远离烟酒,更要预防早产儿的出现。早产儿无论从身体体质,还是健康状况,器官发育等方面都无不如健康足月生产的婴儿,这将是导致新生儿患病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
2.减少选择性剖腹产
目前,在我国不少产妇在没有达到预产期的情况之下便要求进行剖腹产,即选择性剖腹产。育儿专家表示,这么做对母婴造成的伤害很大,剖腹产生下的孩子在日后患上多动症的比例远高于正常阴道分娩的孩子,而女性的子宫因为被切开一个手术刀口,对日后女性再次怀孕等都存在影响。选择性剖腹产无意于就是早产,新生儿等同早产儿,出生之后还可能存在喂养难度增加等,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3.限制多胚胎植入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试管婴儿的出现为不孕不育的家庭带来了福音。但是越来越多的人进行人为的多胚胎植入,这也是导致新生儿早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相关法律对多胚胎的植入进行限制,应能有效减少早产儿机率上升。
4.黄体酮激素的补充及宫颈环扎术
这两项举措对预防早产儿现状所起到的相关作用。在怀孕之后,女性内分泌出现变化,孕激素的生成有助于胚胎的正常发育和生长。但若激素紊乱会导致胎儿早产,补充黄体酮则有助于缓解此类原因所导致的新生儿早产,当然其他原因也可导致新生儿早产。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
36周算早产吗
早产,是指妊娠期在28周到37周分娩的女性。在这段时间里出生的婴儿称为早产儿。因此,36周的新生儿也是早产儿。早产儿的体重一般在1000-2500g之间。在之前,中国国内早产儿的死亡率高达15%,不过近些年来由于技术提升,死亡率随之下降。
早产的原因一般有这六个: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下生殖道及泌尿系感染;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子宫过度膨胀及胎盘因素;子宫畸形;宫颈内口松弛。有一些,在孕前就可以检查出来得以避免。
1. 定期产前检查,如果有泌尿系统等方面的感染,一定要及时找医生。另外要注意孕早期和孕晚期最好不要进行性生活,以免胎膜早破。
2. 宫颈内口松弛者,妊娠14~18周行宫颈内口环扎术。这是一种比较小型的手术,持续时间为半小时。
3. 加强高危妊娠管理,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预防胎膜早破和亚临床感染。高危产妇包括高龄者、有不良生育史的女性、有反复流产的女性等。
早产儿应该如何护理?
早产儿越早产则皮肤越薄嫩、组织含水量多,因此抱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另外,早产儿的体温调节困难而且会不稳定,必要的话要进保温箱。哺喂时容易发绀的婴儿,可于哺喂前后给予数分钟氧吸入。早产儿母亲可能会没有母乳分泌,因此要注重催乳。另外要注意的是,早产儿需要在脐带脱落、创口愈合后才予沐浴,千万不要听信偏方,自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