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翼首草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痹

翼首草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痹

翼首草能祛风通痹,对于负湿热痹有很好的疗效。《西藏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祛风湿,止痛。


痛风外用药膏 风火软膏

药物组成:防风、大葱、白芷、川乌各60克,.

治疗方法:共捣为膏。

功效主治:其可祛风通痹止痛。主治陈年痛风。调热黄酒敷冷痛处。2~3日后用大红椒、艾叶煎汤熏洗再敷药,包好。若皮肉热痛用清油搽之。


老鹳草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

老鹳草苦燥辛散,功能祛风湿,通经络,活血脉,止疼痛,故常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泻痢、疮疹等症。凡风湿痹痛者,可与桂枝、当归、鸡血藤等同用,以增强活血通络止痛作用;若历节疼痛,痛处红肿,手脚屈伸不利,骨节渐大者,宜与寻骨风、防己、地龙、络石藤等配伍;以增清热除湿止痛之效。凡跌打伤损,闪挫扭伤,筋骨疼痛者,可用本品捣烂加酒炒热外敷,或与苏木、当归、红花等煎服,以增强活血消肿之功。


炒路路通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

炒路路通是一种中药,具有祛风通络的功效,对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手足拘挛等症状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与独活、木瓜、当归、鸡血藤等配伍,用来煎水,能够达到一定的治疗作用,有利于缓解风湿疼痛以及手脚发麻的、痉挛的情况,所以如果是具有上述症状的人,可以适当的煎水服用。


金钱白花蛇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

金钱白花蛇有祛风通络的作用,对风湿痹痛、筋脉拘急等症有效,可配伍豨签草、独活、威灵仙等药同用。《玉楸药解》:"通关透节,泄湿驱风。"


枳椇子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

枳椇子中含有大量的钙和枳椇子皂甙,具有中枢抑制作用,能够抗惊厥,防止手足抽搐痉挛,可用来治疗风湿痹痛麻木之症。《滇南本草》:"治一切左瘫右痪,风湿麻木,能解酒毒;或泡酒服之,亦能舒筋络。


霉菌性阴炎痒怎么办 萆薢银花绿豆汤

食材:萆薢30g,金银花30g,绿豆30-60g。

方法:先将前两味药洗净煎水,药汁和绿豆功煮为粥,加白糖适量调味,每日服1次,连服3-5天。

功效: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通痹;金银花抗炎解毒;绿豆清热解毒。此食疗对于霉菌性阴炎奇痒有很好的作用。


夜交藤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

首乌藤可以养血祛风,通经活络,可用于治疗血虚身体疼痛以及各种风湿性关节疼痛等疾病。


天麻炖鸡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

天麻作为一种中药材,本身就具有一定祛风通络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缓解风痰引起的眩晕、偏头痛等;其次对于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等症状,也具有一定缓解治疗的作用,适合头晕、头痛者食用。


痛风外用药膏 头子软膏

药物组成:草乌、附子、当归各60克,羌活、细辛、肉桂、防风、白术、川椒、吴茱萸各30克,猪脂500克。

治疗方法:上药细切如豆大,以醋微淹之,经一宿,煎猪脂化,去渣,内药微火煎之,候附子色黄即可成膏,收瓷盒中。其可祛风通痹止痛。

功效主治:主治痛风,顽痹,四肢拘挛。贴患处。


翼首草的营养价值 营养价值

翼首草中的主要成分为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和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有生物碱、黄酮苷、多糖等多种化合物。分离出翼首草花苷A、B、C、D,马钱子素,熊果苷酸、齐墩果酸等。

1、据报道,翼首草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作为翼首草主要成分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马钱子素等也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2、翼首草的有效部位对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原发性炎症及继发性关节炎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3、作为翼首草主要活性成分的环烯醚萜类化成分具有抗癌作用。三萜皂苷类对肿瘤、炎症、细菌感染、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糖等方面的疾病均有疗效。


香茅草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止痛

香茅草能能够祛风湿、通经络而止痛,能够治疗感冒头痛、胃痛、风湿痹痛以及跌打损伤淤血等症。


乌梢蛇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止痉

乌梢蛇性平,味甘,归肝经,具有祛风通络的功能,主要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涡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小儿麻痹等症。


石楠叶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

石楠叶祛风湿、通经络兼有补肾之功,对于风湿日久而兼有肾虚腰酸脚弱者尤宜,可与黄芪、鹿茸、肉桂、枸杞子等同用,如石南丸(《圣济总录》);或配海桐皮、五加皮、骨碎补、续断等。


皂角米的功效作用 祛风散热

皂角米性味温辛,味辛而发散,适量食用对于治疗人体肠风下血、下痢里急后重、疝气等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所以皂角米具有一定祛风散热的作用。


相关推荐

迎香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迎香的准确位置图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在鼻唇沟的中间。按摩迎香穴的功效和主治疾病祛风窍,理气止痛,主治鼻塞,嗅觉衰退,鼻息肉,鼻出血,口眼歪斜,面浮肿,面神经麻,喘息等病症。

风湿性关节炎中药

益肾温阳,祛瘀络,搜风除湿剔为类风湿关节炎验效治则。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中医学骨、顽、尪、历节风等范畴。本病不同于一般的风寒湿,病变首先发益肾温阳,祛瘀络,搜风除湿剔为类风湿关节炎验效治则。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中医学骨、顽、尪、历节风等范畴。本病不同于一般的风寒湿,病变首先发生在关节

中药乌梢蛇的应用配伍

祛风湿,经络本品善行走窜,专人肝经,能祛风湿而经络,故常用于风湿顽、麻木拘挛、中风口喁、半身不遂诸证。凡证日久,偏寒者,可与麻黄、桂枝、附子、威灵仙等相伍,以增祛风散寒络之功;偏热者,可与地龙、秦艽、鸡血藤、络石藤相配,以增祛风清热络之效。《圣惠方》乌蛇丸,乃与天南星、干蝎、白僵蚕、羌活等同用,治风,手足缓弱,不能伸举者。熄风止痉本品有小毒,善入肝经,以熄风定惊止痉,故常用于小儿惊风

消刺止痛膏的中药成份

消刺止痛膏以细辛、杜仲等解表散寒、扶1.少数人有皮肤过敏反应,停用即愈,无须另作处理。2.使用部位处有皮肤破溃者禁用,孕妇禁用。3.发痒就揭、发红就歇、花椒水洗、不痒再贴。1.少数人有皮肤过敏反应,停用即愈,无须另作处理。2.使用部位处有皮肤破溃者禁用,孕妇禁用。3.发痒就揭、发红就歇、花椒水洗、不痒再贴。正固本,过补肝益肾以从根源上坚强筋骨,同时扶益机体正气,促进病体恢复,又以川乌、草乌、一枝

吹空调嘴歪怎么办 中药治疗面瘫

组成:防风30克,全蜈蚣2条。用法:防风煎汤,蜈蚣研细末。以防风汤送服。每日1剂,晚饭后服。儿童量酌减。功用:祛风络。主治面瘫。注意:服药后避风寒。病程长者加当归、川芎。组成:白附子6克,僵蚕9克,蝎子(蚕蝎)1.5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次3克,日服2次。功用:祛风化痰。主治面神经麻,脑血管意外之口眼蜗斜,半身不遂。组成:牛蒡子(先煎)30克,白芷10克,女贞子15克,墨旱莲12克。用

祛风散寒的中药都有哪些养生功效

祛风湿中草药主要是指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行气、止痛、补益肝肾、杀虫止痒等作用的一类中草药。一枝蒿,别名蜈蚣草,性味辛 苦 微温,归心肝肺,功效是活血,祛风止痛,解毒,适应症有跌打损伤,痈肿,炎症,用量为1.5-4,孕妇忌服。八角枫根,别名白龙须,性味辛 温,归经心肝,功效络,散瘀止痛,适应症为风湿疼痛,心力衰竭,用量3-6,孕妇和小儿不宜服用。木瓜,性味酸温,归经肝肾,功效舒筋,祛

面瘫可以艾灸吗 面瘫的其他偏方

组成:牛蒡子30-40克,白芷6-10克。用法:先煎牛蒡子,沸后煎1小时,再加入白芷同煎3次,每次煎30分钟左右。每日1剂,每剂煎汤至少600毫升,每次温服200毫升,日服3次,直至痊愈。功效祛风,主治面瘫。注意:根据病情,剂量由小到大。个别患者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1-2次,不需停药,继续服药2-3后,大便可恢复。组成:防风30克,全蜈蚣2条。用法:防风煎汤,蜈蚣研细末。以防风汤送服,每日1剂,晚

茜草的功效作用

凉血止血:《本草正义》曰:“茜根性寒,所主多血热失血之症。古今说解,都无异之。《别录》止血,以血热涌泄言之。一以清血中之热,一以壅积之瘀,斯血循故道而不横逆。”本鼎味苦、咸,性寒,功能凉血止血,可用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血崩诸证。活血祛瘀:本品可用治血热瘀结之闭经及跌打损伤致瘀滞肿痛诸证。疏风络:《本草经疏》曰“茜根,行血凉血之要药。主者血病,行血软坚,则自愈。”本品可用治热邪

不同种类的鱼对人体健康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1、鲤鱼味甘性温,具有益气健脾、脉下乳,利尿俏肿等功效。可治疗浮肿、乳什不、胎气不长等症。2、鲫鱼味甘性温。有利水梢肿、益气健脾、清热解毒等功效。主治浮肿腹水、产妇乳少、胃下垂等症。3、草鱼味甘性温,具有平肝、祛风、活、截疟的作用。草鱼肉厚而松,古人认为草鱼可治虚劳、风虚头痛,以蒸食最佳。4、青鱼有化湿利水、补气养胃、祛风解烦等作用,可治疗胃寒冷痛、脚气、湿、头痛等症。青鱼中所含有的锌、硒

桑枝的配伍运用

1.配桑叶,疏兼备,清热疏风解表,祛风络止痛益彰。多用于风寒湿热证等。2.配桑寄生,一补一,相互为用,补肝肾,壮筋骨,祛风湿,络道,止疼痛,降血压益彰。3.配桂枝,温经散寒,络止痛,祛风效佳。多用于风寒湿、肩背肢节酸痛。《本草撮要》曰:“桑枝,功专去风湿拘挛,得桂枝治肩臂痛。”4.配柽柳枝,祛风力强,行气止痒力佳,多煎汤沐浴,治风疹身痒,肌肤瘙痒等症。《本草撮要》曰:“黎枝,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