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糖尿病的分类

糖尿病的分类

一、病因

1.遗传因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2.环境因素

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二、临床表现

1.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2.疲乏无力,肥胖

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三、检查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3.尿酮体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4.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

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hba1c水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5.糖化血清蛋白

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6.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

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

7.血脂

糖尿病患者常见血脂异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表现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8.免疫指标

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是1型糖尿病体液免疫异常的三项重要指标,其中以gad抗体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大。在1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中也有一定的阳性率,有预测1型糖尿病的意义。

9.尿白蛋白排泄量,放免或酶联方法

可灵敏地检出尿白蛋白排出量,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轻度升高。

4诊断

糖尿病的诊断一般不难,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诊断糖尿病后要进行分型:

1.1型糖尿病

发病年龄轻,大多<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体可呈阳性。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 p="">

2.2型糖尿病

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糖尿病分类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和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其中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其胰岛素分泌缺乏,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命。2型糖尿病多见于30岁以后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病因主要是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即胰岛素抵抗)。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是源于细胞的胰岛素抵抗,不过其胰岛素抵抗是由于妊娠期妇女分泌的激素(荷尔蒙)所导致的。妊娠期糖尿病通常在分娩后自愈。

胰岛素是人体胰腺β细胞分泌的身体内惟一的降血糖激素。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的作用发生了抵抗。

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几乎占90%以上,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主要因素之一。

1 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的 5 年内很少有慢性并发症的出现,相反,2 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之前就已经有慢性并发症发生。据统计,有 50% 新诊断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已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慢性并发症,有些患者是因为并发症才发现患糖尿病的。

因此,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应针对其病因,注重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对胰腺β细胞功能的保护,必须选用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些药物主要是胰岛素增敏剂,使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及根本上的治疗,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胰岛素增敏剂可增加机体对自身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自身的胰岛素得以“复活”而充分发挥作用,这样就可使血糖能够重新被机体组织细胞所摄取和利用,使血糖下降,达到长期稳定和全面地控制血糖的目的,使人体可长久享用自身分泌的胰岛素。

糖尿病治疗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糖尿病人应避免进食糖及含糖食物,减少进食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进食高纤维及淀粉质食物,进食要少食多餐。运动的选择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应尽可能做全身运动,包括散步和慢跑等。在此基础上应用适当的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而不是过度使用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才能达到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的目的。

癫痫病分类是根据什么分的

癫痫病分类是根据什么分的?癫痫病是一种临床综合症,它的特征是大脑神经细胞反复发作的异常放电大脑功能失调导致癫痫病发作。

癫痫病分类之一:按症状分类,可分为全身发作、部分发作等

1、反射性发作,又称感觉诱发癫痫

(1) 视觉性癫痫,如光源性、图形性、电视性(又称荧屏性癫痫,如电脑、游戏机等)、色调性癫痫等。

癫痫病分类是根据什么分的?

(2) 听觉性癫痫,如声源性(受惊吓)、音乐性癫痫病。

(3) 语言性癫痫,如阅读性、书写性或谈话性癫痫病等。

(4) 躯体感觉性癫痫,如触觉性或沐浴性癫痫病等。

2、特发性癫痫病,如腹痛性、头痛性、奔跑性、笑性、进餐性、注视性、计算性、弈棋性、麻将性癫痫等。

3、全身发作

(1) 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

(2) 失神发作(小发作)。

癫痫病分类是根据什么分的?

4、部分发作

(1) 简单部分发作(局限性发作)。

(2) 复杂部分发作(精神运动型发作)。

癫痫病分类之二:按病因分类,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糖尿病分几型

第一类是一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自身免疫性的原因,导致体内产生了一些抗体,因此胰岛素功能衰竭,体内绝对缺乏胰岛素,这一类的糖尿病就叫一型糖尿病。

而二型糖尿病,是属于胰岛素抵抗为主,因为一些环境、饮食影响而发生,这一类的病人胰岛功能尚可,是以口服药治疗为主。

第三个是一些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一些基因突变、手术外伤、药物等等引起。

第四个是妊娠期糖尿病,指的是以前没有糖尿病,而在怀孕当中发生了血糖的异常,因此目前糖尿病就主要分为这四类。

疾病分类

副乳有三种情况:

副乳(1)有乳腺组织无乳头。

(2)有乳头无乳腺组织。

(3)有乳头又有乳腺组织。凡是有腺体组织的副乳,同正常乳房一样受性激素的影响,

呈周期性变化,经前期胀痛,还可发生与正常乳腺相同的常见疾病,如增生、囊肿、副乳腺癌等。先天性副乳摸起来里头硬硬的,有些会有一个小小的白点,称之为退化性的乳头。

后天性的副乳

假性副乳,多半是后天肥胖,或者穿衣不当所造成,例如:穿衣方式不对、内衣尺寸不合,或者是为了追求时髦经常使用无肩带、半罩式内衣,这些原因都可能使胸部无法集中,内衣太小或内衣的肩带过于紧绷,长期下来会在外胸部或腋下造成局部脂肪。

儿童糖尿病如何分类

⑴1型糖尿病多发于儿童期或青春期,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到损害,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所致,需用胰岛素治疗,故也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这型糖尿病多表现为急性起病,酮症倾向,伴或不伴肥胖,有自身抗体,依赖胰岛素,可见于任何种族。病人可以很小发病,可因很严重的合并症而被发现,也可因查体偶然发现。 是儿童糖尿病最常见的类型。

⑵2型糖尿病本多发于成年人或中老年人,是由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相对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所致,故也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儿童2型糖尿病多见于肥胖(有家族性肥胖史)、高脂饮食、长期久坐的青少年。有些患儿可无症状,也可表现为与1型糖尿病临床相似的临床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甚至腹痛头晕,但无自身抗体,伴有胰岛素抵抗表现(黑棘皮病或胰岛素/葡萄糖比值>0.2)。在儿童2型糖尿病早期可先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

⑶典型青少年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mody)是很罕见的,临床表现比较轻,一般不需用胰岛素,无酮症倾向,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发于美国高加索人,通常胰岛素敏感性正常。

⑷还有一种是不典型糖尿病(adm),多发生于美国非洲裔儿童,急性起病,一般表现为酮症,甚至酸中毒,体重明显下降,在诊断后数个月往往进入不需要胰岛素的临床阶段,无自身抗体,无明显肥胖,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胰岛素敏感性通常是正常的。

脑动脉硬化会引发什么疾病

传统上把脑动脉硬化性痴呆,假性延髓麻痹等也归入脑动脉硬化症范围,但近年临床及影像学研究证明,这些临床综合征与反复发生的脑卒中,如多发性腔隙性梗死有关,脑血管疾病分类已包括脑血管性痴呆。

脑动脉硬化引起的动脉硬化性精神病,帕金森综合征等均不宜归为脑动脉硬化症,而可以是其严重的并发症,脑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常同时合并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糖尿病的分类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和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其中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其胰岛素分泌缺乏,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命。2型糖尿病多见于30岁以后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病因主要是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即胰岛素抵抗)。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是源于细胞的胰岛素抵抗,不过其胰岛素抵抗是由于妊娠期妇女分泌的激素(荷尔蒙)所导致的。妊娠期糖尿病通常在分娩后自愈。

胰岛素是人体胰腺β细胞分泌的身体内惟一的降血糖激素。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的作用发生了抵抗。

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几乎占90%以上,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主要因素之一。

1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的5年内很少有慢性并发症的出现,相反,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之前就已经有慢性并发症发生。据统计,有50%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已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慢性并发症,有些患者是因为并发症才发现患糖尿病的。

因此,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应针对其病因,注重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对胰腺β细胞功能的保护,必须选用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些药物主要是胰岛素增敏剂,使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及根本上的治疗,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胰岛素增敏剂可增加机体对自身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自身的胰岛素得以“复活”而充分发挥作用,这样就可使血糖能够重新被机体组织细胞所摄取和利用,使血糖下降,达到长期稳定和全面地控制血糖的目的,使人体可长久享用自身分泌的胰岛素。

糖尿病治疗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糖尿病人应避免进食糖及含糖食物,减少进食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进食高纤维及淀粉质食物,进食要少食多餐。运动的选择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应尽可能做全身运动,包括散步和慢跑等。在此基础上应用适当的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而不是过度使用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才能达到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的目的。

糖尿病的分类是什么

糖尿病在当今社会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大家应该及早的预防。糖尿病(diabetes)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5%。

糖尿病的分类: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 (type i diabetes)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自体免疫疾病是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作出攻击而成的。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对自身分泌胰岛素的胰脏贝它细胞 (pancreatic beta cells)作出攻击并杀死他们,结果胰脏并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

人体胰腺中的胰岛素合成细胞(b细胞)被破坏就会引发型糖尿病。尽管此类糖尿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年患者,但是它可以感染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并且此类糖尿病的患病率约占总糖尿病病例的10%。

儿童糖尿病也是1型糖尿病常见发病对象,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起病多数较急骤,几天内可突然表现明显多饮、多尿、每天饮水量和尿可达几升、胃纳增加但体重下降。年幼者常见遗尿、消瘦引起家长注意。发病诱因常由于感染、饮食不当容易发病。婴幼儿患病特点常以遗尿的症状出现,多饮多尿容易被忽视,有的直到发生酮症酸中毒后才来就诊。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

2型糖尿病有更强的遗传性和环境因素,并呈显著的异质性。目前认为发病原因是胰岛素抵抗(主要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葡萄糖利用率降低)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合并存在,其表现是不均一的,有的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有的则是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伴有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是人体胰腺b细胞分泌的身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吸收、转化、利用发生了抵抗。

临床观察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高达90%左右。糖尿病可导致感染、心脏病变、脑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双目失明、下肢坏疽等而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高渗综合症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初始阶段可表现为多尿、多饮、倦怠乏力、反应迟钝等。随着机体失水量的增加病情急剧发展,出现嗜睡、定向障碍、癫痫样抽搐,偏瘫等类似脑卒中的症状,甚至昏迷。

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指妇女在怀孕期间患上的糖尿病。临床数据显示大约有2~3%的女性在怀孕期间会发生糖尿病,患者在妊娠之后糖尿病自动消失。妊娠糖尿病更容易发生在肥胖和高龄产妇。有将近30%的妊娠糖尿病妇女以后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

继发性糖尿病

由于胰腺炎、癌、胰大部切除等引起者应结合病史分析考虑。病员有色素沉着,肝脾肿大,糖尿病和铁代谢紊乱佐证,应注意鉴别,但较少见。其他内分泌病均各有特征,鉴别时可结合病情分析一般无困难。应激性高血糖或妊娠糖尿病应予随访而鉴别。一般于应激消失后2周可以恢复,或于分娩后随访中判明。

相关推荐

常见的妊娠糖尿病

1、糖尿病前期,这类孕妇有糖尿病的家族史,但孕妇则无明显糖代谢紊乱,可在妊娠后出现类似糖尿病孕妇的并发症(巨大胎儿、畸形儿及羊水过多等)。若干年后多数将出现显性(临床)糖尿病。 2、潜在糖尿病,此类孕妇妊娠前后均无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但糖耐量异常,经过一定时间后,可能发展成显性(临床)糖尿病。 3、显性糖尿病,孕妇有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三多一少),空腹血糖升高,尿糖阳性,糖耐量减低。其中部分孕妇在妊娠前已患有糖尿病,经治疗后受孕。部分孕妇则在妊娠后才发现患有糖尿病,分娩后糖尿病继续存在。 4、妊娠期糖尿病,妊

肉苁蓉糖尿病可以吃吗

不建议吃。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根据中医理论一般将糖尿病分为肺热津伤型,胃热炽热型、肾阴亏损型和阴阳两虚型四种,此病的病机特征是阴虚燥热,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肉苁蓉是一种极其珍贵的中药材,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性味甘、咸、温,有温补肾阳,润燥滑肠等功效,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应以滋阴润燥为主,所以糖尿病患者最好是不要吃肉苁蓉。

糖尿病常见的几种分类

(一) 按发病年龄分为成年型和幼年型 1. 成年型糖尿病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约占糖尿病总发病率的75%以上。起病缓慢,症状较轻,早期多肥胖,一般对胰岛素敏感性较差,常因慢性并发症而确诊。多数病人属轻、中型,不无原则胰岛素治疗,只无原则饮食控制或仅口服降糖药即能控制病情。极少数病人,发病即明显消瘦,病情也较重,需用胰岛素治疗。 2. 幼年型糖尿病 发病年龄多在15岁以下,约占糖尿病发病率的5%以下。发病急,病情重,症状明显,对胰岛素敏感。有的病人开始得病即有酮症酸中毒。典型患者体型消瘦,必须用胰岛素治

糖尿病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1型糖尿病 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这是因为它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1型糖尿病是依赖胰岛素治疗的,也就是说病友从发病开始就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终身使用。原因在于1型糖尿病病友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已经彻底损坏,从而完全失去了产生胰岛素的功能。在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的情况下,就会引起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出现糖尿病。 2型糖尿病 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 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

糖尿病会有什么危害吗

易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易导致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神经病变 等慢性并发症;常伴发低血糖、代谢综合征、急慢性感染等。临床上将糖尿病分为胰岛嗉依赖型(1型)和胰岛素非依赖型(2型)两种。

糖尿病肾病分期是什么

根据糖尿病病人肾功能构造和构造癌变的演进及症状,将糖尿病肾毁伤分为5期,该种分发已经被临床医师广泛接收。现将这5个分期和症状讲解一下: Ⅰ期:肾小球高滤过时。 以肾小球过滤率(GFR)长高和肾体积增长为特征,新诊断的胰岛素依附型糖尿病病人就已有这种改变,与此同时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毛细血管灌注及内压都长高。这种糠尿病肾脏受累的初期改变与高血糖程度一致,是可逆的,经过胰岛素医治能恢复,但没有必要定能完全恢复正常。这一期无发病原理细胞学的伤害。 这期尿白蛋白排出率(UAE)正常(9、5%。GFR>150mL/mi

重症精神疾病的类型

一、中毒性精神障碍:某些非依赖物质(如苯中毒、铅中毒、一氧化碳、食物中毒、医学药物中毒)短期大量或长期少量进入人体,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后,造成精神障碍,这是一种常见的重性精神病分类。 二、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这是由于躯体疾病影响了大脑功能而造成的,如:心、肺、肝、肾发生疾病,导致脑供血、供氧不足,或代谢产物堆积,或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从而继发脑功能紊乱,这也属于重性精神病。 三、人格障碍: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影响其社会和职业功能,本人精神上感到很痛苦。通常始于童年,并持续终生,主要有偏执型,反社会型

新旧糖尿病分型的比较

(1)从以流行病因、治疗、病学等混合分型体系转向以疾病可能的病因为基础的分型体系。取消和胰岛素依赖型(IDDM)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的名称。 (2)认为NIDDMIGT,和IDDM是任何类型糖尿病在其自然病程中达到的阶段或可能会经过的阶段,此三个名称于分型中不再使用。将糖尿病发展阶段分为正常血糖(即机体葡萄糖调节正常阶段)和高血糖阶段。后者又分为两个时期:①糖稳定损害(impaired glucose ho-meostasis,IGH):此时可见空腹血糖损害(impaired fast - Ing

男性运动有什么好处

其实,在过去,医学界也有研究认为,坚持进行适当的运动,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方法。其主要作用在于减少脂肪、降低体重、增加糖耐量及胰岛素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步行是最安全、简便,同时也是最易坚持下来的运动,但切忌空腹运动,以避免引起胰岛素下降而使血糖增加,加重病情。同时,运动的环境应选择新鲜空气、环境安静的地方如公园等场地。 糖尿病是一种容易引起并发症的慢性病,如果不及时控制病情,血糖一直居高不下,会损害体内器官,几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包括因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失明、高血压、肾脏衰竭、心脏病和心脏病暴发、

精神分裂的诊断

国外常用的诊断标准包括美国的疾病分类和诊断统计手册DSM-Ⅳ-TR、WHO的国际疾病分类手册ICD-10,国内常用的诊断标准为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 精神分裂症通常需要和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药物或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心境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强迫性神经症等疾病进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