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手足口病偏方 偏方一
治手足口病偏方 偏方一
药方:金银花6克、板蓝根6克、连翘6克,黄连3克,煎水漱口。
功效:具有宣散风热,清解血毒、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手足口病。
小孩手足口病偏方 饮食偏方
1、荷叶粥:鲜荷叶2张,白米50克,将荷叶切碎,煮粥给患儿吃。
2、竹叶20片,灯芯10根,扁豆15克,滑石6克,加少许糖,煎水给孩子喝。
3、西瓜山药粥:取西瓜翠100克及山药50克,与200克薏米一起煮成粥给宝宝食用。
4、紫草二豆粥:紫草根、绿豆、赤小豆、粳米、甘草各适量,煮粥口服,香甜可口。
手足口病的偏方
治疗方法一: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要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局部可以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和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治疗方法二:可以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2等。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病毒唑、病毒灵等。
治疗方法三:口腔因有糜烂,小儿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饭后漱口。
治疗方法四:若伴有发热,可适时合理的选用安全、有效的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酚。
荷叶粥:鲜荷叶2张,白米50克,将荷叶切碎,煮粥给宝宝吃。
竹叶20片,灯芯10根,扁豆15克,滑石6克,加少许糖,煎水给宝宝喝。
根据临床经验,用“紫草二豆粥”食疗小验方,也可预防手足口病。验方为紫草根、绿豆、赤小豆、粳米、甘草各适量,煮粥口服,香甜可口。
手足口病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手足口病基本上是一种小儿疾病,因为这种病多发于五岁以下的人群,可是这种疾病是非常危险,虽然很多患者能在一周内自愈,但是在临床上有少数的患者会引起并发症,甚至有患者有生命的危险。因此,现在的家长都会特别重视手足口病,那么如果孩子真的患病了,吃什么食物对孩子的身体比较好呢?下面给家长讲一讲。
一、手足口病食疗偏方
红萝卜1条,白茅根15g,竹蔗1节,生苡仁15g,每日1剂,煎水代茶。灯芯草5扎,蝉蜕3g,木棉花1朵,鸡骨草10g,瘦猪肉50g,煲汤饮用。
荷叶粥:鲜荷叶2张,白米50克,将荷叶切碎,煮粥吃。以上均为3~6岁儿童1人份剂量,可根据年龄大小酌情增减剂量。
二、手足口病吃哪些对身体好
第一阶段:病初。嘴疼、畏食。饮食要点:以牛奶、豆浆、米汤、蛋花汤等流质食物为主,少食多餐,维持基本的营养需要。为了进食时减少嘴疼,食物要不烫、不凉,味道要不咸、不酸。这里介绍一个小窍门―用吸管吸食,减少食物与口腔粘膜的接触。
第二阶段:烧退。嘴疼减轻。饮食以泥糊状食物为主。举例:牛奶香蕉糊。牛奶提供优质蛋白质;香蕉易制成糊状,富含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和果胶,能提供热能、维生素,且润肠通便。
第三阶段:恢复期。饮食要多餐。量不需太多,营养要高。如鸡蛋羹中加入少量菜末、碎豆腐、碎蘑菇等。大约十天左右恢复正常饮食。也有说法
三、手足口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禁食冰冷、辛辣、酸咸等刺激性食物。
2、治疗期间应注意不吃鱼、虾、蟹。
对于手足口病,我们家长一定要尽早地发现,这就需要家长留意孩子的手足等部位是否有出现疱疹或者溃疡,或者孩子有没有出现发热、厌食等现象了。这种疾病在一些案例当中是发展得非常的迅速,有时候医生都来不及治疗。当然,这只是极少数的病例而已,我们其实做好孩子的个人卫生清洁,手足口病也是不难预防的。
手足口快速治疗小偏方 手足口偏方——腹泻篇
要是手足口病的患者出现了拉肚子的现象,建议采取以下食疗偏方缓解治疗病症:
(1)原理:苹果是碱性食物,含有果胶和鞣酸,有吸附、收敛、止泻的作用。
(2)做法:取苹果1只洗净,连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盐,煎汤代茶饮。也可让宝宝直接吃苹果泥,对治疗手足口病拉肚子也很有效。
(1)原理:焦米汤易于消化,它的碳化结构还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是手足口病拉肚子的首选食品。
(2)做法:糯米30克(略炒),山药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白糖适量调服。
手足口快速治疗小偏方 手足口病小偏方使用指南
手足口病患者会有发烧、口腔溃疡、疱疹等轻微症状,可根据以下偏方予以对症治疗。
偏方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缓解治疗手足口病的辅助治疗措施,患者不可依赖偏方,当作治病救命稻草,从而不吃药,不打针,在手足口病病期严重的情况下,还是需要及时就医用药的。
很多手足口病的偏方,都可能是从民间整理或网络上整理的,有些方子并不一定就是对症的,很可能不能用,因此使用偏方前,一定不能随意乱用。
中医预防手足口病方药
在西医尚未有治疗和预防手足口病的药物之时,中医根据对症施治的原理,提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方药,从清热、化湿两个方面进行。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小儿传染病,目前西医尚没有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据参与《广东省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方案》制定工作的一位专家介绍,手足口病属于中医理论里“温病”的范畴,被称为湿热疫毒,而中医对温病治疗素有成效。这次讨论的方案初稿将手足口病分为“常证”和“变证”两大类六个证型,主张分别对症施治。其中,目前因引发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病例出现的EV71感染,大致可被归入“变证”一类。
中医儿科专家介绍,对手足口病采用清热、解毒、化湿为主的防治办法。预防手足口病,除了强调清热,更要注意化湿,因此,不主张一味地让孩子喝板蓝根冲剂清热。
中医推荐,可将金银花、茵陈、生薏仁、大青叶(即板蓝根的叶子)、甘草等放入水中,煮开后20分钟倒出,当茶饮用。“喝三五天就可以,但体虚、容易拉肚子的孩子不要喝。”
对于口里长疱疹、有溃疡、口气臭的孩子,除了上面预防手足口病的方子外,还可用灯心花、藿香、生石膏、防风、淡竹叶煎水饮用,可清心火。对于食欲不振的孩子还可在灯心花方子里增加麦芽,以开胃。
如果孩子手足出现疱疹,则可采用外洗法,用野菊花、紫草、地肤子、苦参等煮沸,冷却至适中温度时浸泡手足,以起到清热、化湿、凉血的作用。
治疗手足口病的偏方
1.黄芪15克、生薏仁10克、绿豆10克,先煮黄芪取其液,然后加入生薏仁、绿豆,煮粥食用。
2.中药药枕:藿香、艾叶、白菊花各60克。将各味药洁净处理,去除杂质,制成药枕使用。
3.中药漱口法:金银花10克、荷叶5克。加水煎药汁漱口。
4.金银花12克、白菊花6克、板蓝根9克、竹叶6克。水煎服,每日1剂,少量频服,适用于平时健康的儿童。
5.黄芪12克、防风6克、炒白术6克、蚤休6克。水煎服,每日1剂,少量频服,适用于体弱易感者。
6.中药饮片煎煮熏蒸法:藿香10克、艾叶10克、佩兰10克。每30平方米面积场所内,将上述中药加水1000毫升在敞开器皿中煎煮熏蒸30分钟。
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如果在夏季得病,儿童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所以宜给患儿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手足口病偏方
偏方一
药方:金银花6克、板蓝根6克、连翘6克,黄连3克,煎水漱口。
功效:具有宣散风热,清解血毒、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丹毒,斑疹,痈疡肿毒、温毒发斑、舌绛紫暗、烂喉丹痧、发疹、发斑、热毒疮痈等病症。
偏方二
药方:板蓝根10克,黄芩6克、白藓皮6克,双花3克,竹叶、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
功效:用于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尤其适用于出现牙龈肿痛症状者。
偏方三
药方:黄芩10克、黄连10克、丹皮10克,红花6克,煎水浸泡。
功效:适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手足严重红肿者。
偏方四
药方:生地10克、丹皮10克、板蓝根10克、白藓皮10克、地肤子10克,忍冬藤20克,红花6克,煎水清洗患处,每日3次,连用1周。
功效:用于小儿手足口病,表现瘙痒者。
红眼病偏方 偏方二
用鲜蒲公英全草120g左右,洗净,水煎,分置于2碗内,1碗内服,另一碗趁热熏洗患眼。每日1-2次,对于治疗红眼病有一定的疗效。
小孩手足口病不能吃什么 推荐小孩手足口病食谱
原料:绿豆、大米各50克,丝瓜150克,白糖适量。
做法:
1、将丝瓜洗净,切片备用;
2、绿豆、大米择洗干净,先取绿豆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至绿豆开花后,再下大米煮粥;
3、待熟时调入丝瓜片、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2剂,连续3~5天。
功效:可清热解暑,利尿解毒。适用于手足口病烦渴、尿赤、泻痢等。
原料:生米仁10克,扁豆10克,绿豆10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煮粥口服。
功效:此粥具有健脾、祛湿、清热的功效。专治手足口病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