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肌少症是什么引起的 50岁后肌肉每年流失逾1%

肌少症是什么引起的 50岁后肌肉每年流失逾1%

随着年龄增长,肌肉量会逐渐流失,据统计,50岁以后每年肌肉量会减1-2%,所谓的肌少症是指肌肉减少,造成骨骼肌质量以及强度逐渐流失,患者容易走路变慢、跌倒,甚至增加死亡的风险。


肌少症是什么引起的 肌少症老年人缺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含量小于400 pg /mL的老年人,高达3成有衰弱症、肌少症的问题。


糖尿病的饮食禁忌 肌少症增跌倒风险长期卧床死亡风险高

肌少症是指患者的骨骼肌质量及强度逐渐的流失,身体机能越来越差,严重甚至增加跌倒、失能的风险,进而长期卧床、营养不良,进入健康恶性循环,可能提升死亡的机率。


肌少症有什么症状 年纪愈大、体重愈轻要注意

年纪愈大、体重愈轻者,发生肌少症的机率愈高。

肌少症容易引起衰弱,而衰弱症常伴随较高的慢性病、意外事件以及癌症的发生率。


老年人补充蛋白质可强壮肌肉

日常生活中,大家看到的老年人大多步履蹒跚,甚至因此认为老年人的这种行走状态是正常的。

事实并非如此。要知道,农村里不少70多岁的老人还能下田耕作,他们在这么大的年纪还能做到步态轻盈、步履稳健,不仅因为其心肺功能比较好,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肌肉结实有力。

老年医学营养研究指出:50岁以上的人群,骨骼肌量平均每年减少1 %-2%;60岁以上的人群,骨骼肌量丢失约30%;80岁以上的人群,骨骼肌量的丢失则达50%。

肌少症怎么预防 避免肌少症要兼顾运动与足够营养

肌肉量与质和年龄大有关系,三十岁之后到七十岁,肌肉量会下降百分之四十,年轻时不爱运动,则肌肉量退化会更多;至于肌少症多在六十五岁之后较容易发生,诊断肌少症除了要确认肌肉量是否下降,还要合并肌力下降或是活动力下降,才能定义为肌少症,要避免肌少症则要兼顾运动与足够的营养。


糖尿病的饮食禁忌 老人易有肌少症糖尿病患罹率高

随着年纪增长,肌肉流失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尤其熟龄糖友容易忽视肌少症问题,加上错误的饮食禁忌,导致肌肉持续流失、体能下降,造成肌少症恶化,进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肌少症是什么引起的 预防肌少症补充蛋白质、维生素B12

预防肌少症应从饮食着手,建议老年人每公斤体重可摄取1.2-1.5公克的蛋白质;不过,大部分的老年人都有牙口不好的问题,可优先选择鱼肉,以马哈鱼为例,每100公克富含20公克蛋白质,虽然与鸡肉的蛋白质含量相当,但维生素B12的含量,远高于鸡肉12倍以上,且油脂丰富、肉质较细致,更适合老年人食用。


糖尿病的饮食禁忌 补充蛋白质、钙质食物强健肌肉、骨骼

临床上,许多熟龄糖友为了控制体重,长期饮食少油、少盐、少糖、多纤维,却没有摄取足够的蛋白质食物,加剧肌肉的流失速度,更导致血糖调控、体重控制效果不佳。日常饮食应均衡摄取6大类食物,以全谷根茎类为主食,并摄取足够的蛋白质、钙质食物,例如鱼肉、鸡肉、牛奶,有助强健肌肉、骨骼,预防肌少症的发生。


吃素的好处 吃素要注意什么

注意优质的植物性蛋白质(黄豆类制品)摄取要足够,假如蛋白质摄取不足,免疫力会比较差,可能会有肌少症。肌少症大多好发于年纪较大的人,年纪较大,身体代谢变差,肌肉变少,尤其容易从下肢肌肉开始逐渐流失,比较容易跌倒、食欲不振、老化。不过不表示吃素的人都会有肌少症,非素食者也不一定不会发生肌少症。要预防肌少症的发生,最好要摄取适度蛋白质,植物性蛋白质也可以,而且也要做肌力训练的运动。


留住肌本让你年轻10岁

几岁不重要 能动最重要

[除适度运动外,长肌肉关键在于补充蛋白质,能减少肌肉流失风险。]

专业营养师张筑婷指出,老是身心功能逐渐衰退的过程,过去认为避免三高、远离疾病就算是健康,事实上,保有良好的生活能力,可以爬山、旅游、维持行 动及社交能力,顾及生理机能与心灵健全,才算是真正的健康。根据统计,造成高龄者健康严重危害的原因往往是”失能”而非疾病,无论是否有慢性病,零失能的 高龄者总比失能者活得更久。千万不要因为疾病而过度限制饮食,常常见到患者只有轻微糖尿病,却从此不敢吃水果、吃肉和淀粉,矫枉过正的饮食习惯,造成患者 营养不良、体力不佳,整天无精打采、虚弱无力,反而容易增加跌倒、住院、甚至死亡风险。

肌少危机有年轻化趋势

有研究指出,一个人从30岁开始肌肉会慢慢流失,到了40岁以后,每年肌肉量的减少速度更是快速,且年纪越大,肌肉的质与量更会逐年降低,「肌少 症」过去是年长者易出现的症状,但近年来却有年轻化的趋势。现代人在运动量不足,蛋白质吃不好的情况下,也逐渐出现类似肌少的症状,如果发现自己脸颊肌肉 松弛、坐不直、站不久、走不远、跑不动…等生活征兆,就该提醒自己注意并改善平时饮食及活动习惯。

巩固肌力乳清蛋白+白胺酸+维生素D

基本上,长肌肉的关键就在于蛋白质。张筑婷营养师强调,过去对于蛋白质的饮食建议较为保守,随着愈来愈多的研究显示,预防肌少症,健康成人每人每日 蛋白质摄取量,应该增加至1.2gm/kg(体重);而乳清蛋白则是增「肌」首选,吸收速度及利用率高于酪蛋白及大豆蛋白,能帮助肌肉的合成、避免肌肉流 失,其中致胜关键就在于乳清蛋白含有丰富的白胺酸。白胺酸象是肌肉的催生师,可刺激身体蛋白质、肌肉的合成,随着年纪愈大,对于白胺酸的需要更是迫切。维 生素D号称肌肉维他命,能够维持肌肉健康,增加高龄者身体支撑力,减少跌倒频率。

预防肌少饮食运动小锦囊

1.聪明补充蛋白质:建议每天摄取蛋白质的总量要够,最好能分散至三餐摄取,帮助肌肉合成效果更好。平日选择优 质含有白胺酸(Leucine)的蛋白质,如:牛奶、蛋、鸡肉、瘦肉、鱼等天然食物,或是多补充含有乳清蛋白+白胺酸的优蛋白营养品加强补充。把握运动完 30分钟内,立刻补充优质蛋白质,是增加肌肉合成的黄金时机。

2.增加活动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周必须从事150分钟以上的中度身体活动。而国内近来倡导「531」的运动新原则,1星期运动5天,平均1天30分锺,每次至少持续10分钟以上。赶快挥别久坐不动的坏习惯,为健康动起来。

3.加强肌肉训练:建议除了有氧运动外,平日也要多做抗阻性运动,像举哑铃、伏地挺身、仰卧起坐等,才能达到增肌减脂的效果。

留住「肌」本,趁现在! 30岁起,关键时刻,肌少成多,记得掌握增肌秘诀,蛋白质吃得好、吃的够、补对时机,有氧、无氧运动并重,让你健康年轻、更有力。

老人养生不吃肉小心肌少症上身 肌少症警讯四肢纤细、握力差

肌少症是肌肉量与肌肉功能低下的症候群,透过四肢骨骼肌、握力测试,以及行走速度,可以进行诊断。

若是家中年长者有出现四肢纤细、活动力变差、步行速度变慢、手部握力变差等迹象,有可能是肌少症的警讯,应就医接受检查。


慢性病患者服药的注意事项

1.地高辛:

老年人患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其他心脏病时,都用此药治疗。但此药安全范围窄,老年人的肾清除率比中青年低,故极易发生中毒反应。老人服用后,有50~95%的人感到疲乏、倦怠、食欲欠佳、恶心等。这些症状可导致进食减少,进而造成营养不良,由此而引起一些新病。

2.利尿药:

患高血压和充血性心衰的老年患者常要服用利尿药。一些利尿药如速尿,在利尿同时,会使体内钾离子大量流失,从而导致肌无力、心律失常、血压过低等。老年人则更容易出现这些情况,因为老年人体弱,对失水、失钾特别每感,故老年人在服利尿药时,切忌偏食,一定要多补充一些富含钾的食物。

3.激素类药物:

老年人由于蛋白质需要量增加,维生素D和钙吸收减少,对激素类药物引起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特别敏感,而且停药后也不能恢复,特别是绝经后老年妇女用此类药物更易引起骨质疏松。

4.镇静和抗焦虑、抑郁药物:

人到老年,由于脑血管硬化和脑细胞老化,逐渐出现精神障碍,如抑郁、焦虑、睡眠紊乱、认识能力下降,不得不借助影响精神活动的药物来纠正思维和认识。然而老年人服用镇静药后,往往出现嗜睡、无食欲的症状,久而久之,会导致营养不良而诱发其它疾病。若服用抗抑郁药则又会引起食欲亢进,营养过剩,偏嗜甜食,这对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老年人非常有害。

老年人用药要掌握好6条原则:(1)减少用药剂量。有人主张,从50岁起,每增加1岁就应相应减少用药量的1%。(2)改变服药次数。如每日服2次,改为每日服1次。(3)减少用药种类。(4)合理联用药物。(5)眼药出现副作用时,应及时换药。(6)要重视药物的相互影响

相关推荐

老年人做力量训练的好处

1、增加骨密质负重及阻力练习,能一般人都认为力量练习年轻人的事情,与老年人毫不相干。其实,这一种误解,老年人进行力量练习,只要从中得到一些健康的益处。而不非要锻炼出健美高手那般雄壮的身躯。老年人不要认为自己太老了,一经不再适合肌肉锻炼了,这一个严重的误区!要始终牢记:活到老,锻炼到老。美国运动专家认为:力量练习正老年人(即使年龄很大或身体十分虚弱)所需要的运动专案,因为这种运动能够有效

人体各部位开始衰老的时间

1、大脑:20岁开始衰老随着我们年龄越来越大,大脑中神经细胞(神经元)的数量逐步减少。我们降临人世时神经细胞的数量达到1000亿个左右,但从20岁起开始逐年下降。到了40岁,神经细胞的数量开始以每天1 万个的速度递减,从而对记忆力、协调性及大脑功能造成影响。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健康照护健保信托机构顾问、神经学家沃基特克-拉克威茨表示,尽管神经细胞的作用至关重要,但事实上大脑细胞之间缝隙的功能退化对人体

哪些原因造成老年人过瘦

变瘦人体衰老的象征,很多老年人变瘦并非因为脂肪减少,而肌肉的质量和功能下降了,这种肌肉退行症状被称为少肌症。人步入老年后,随着年纪的增长,性激素分泌下降,使得肌肉合成能力不足,少肌症的发生率随之升高。有报道称,在60~70岁的人群中少肌症的发生率为5%~13%,而在80岁以上人群中则为11%~50%。老年人过度消瘦也可能疾病来袭,神经元疾病会导致营养不良,炎症、感染、恶性肿瘤等消耗性疾病,使

男性衰老十大症状

1、视力眼球晶状体随年龄增长不断变厚,男子50岁以后会逐渐出现明显视力衰退和聚焦不准。2、头发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头皮上毛囊的数量日益减少,头发越来越稀,头发的生长速度也越来越慢,谢顶的男性越来越多。3、心脏功能男子20岁以后心脏在剧烈运动时的调节能力越来越低。一个20岁的小伙子运动时每分钟心率最快可达200次,30岁时减少至140次,以后每增加10岁,心脏每分钟最快跳动次数减少10次。4、听力鼓

​2个动作自测肌肉衰老程度

首先,坐在椅子上,两手在胸前环抱,然后尽量靠一条腿的力量起身,如果能够顺利起身,说明肌肉力量强,继续保持即可;如果起身困难,但勉强可以站起来,说明肌肉力量稍弱,需要加强锻炼;如果站不起来,就要引起重视了,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否为少肌症。此外,还可以单脚站立60秒左右,如果做不到,也说明肌肉力量弱。本乡步美指出,肌肉力量弱的人也可以时常练习以上两个动作锻炼肌肉。另外,日常饮食对预防及改善少肌症也很

男人需警惕身体衰老信号

信号一:心脏功能男子20岁以后心脏在剧烈运动时的调节能力越来越低。一个20岁的小伙子运动时每分钟心率最快可达200次,30岁时减少至140次,以后每增加10岁,心脏每分钟最快跳动次数减少10次。信号二:听力鼓膜变厚,耳道萎缩变窄,对音调的辨别能力尤其高频声音的辨别越来越困难。这种状况在60岁后变得日益明显。信号三:视力眼球晶状体随年龄增长不断变厚,男子50岁以后会逐渐出现明显视力衰退和聚焦不准。

十个信号说明男人健康滑坡

1.视力眼球晶状体随年龄增长不断变厚,男子50岁以后会逐渐出现明显视力衰退和聚焦不准。2.头发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头皮上毛囊的数量日益减少,头发越来越稀,头发的生长速度也越来越慢,歇顶的男性越来越多。3.心脏功能男子20岁以后心脏在剧烈运动时的调节能力越来越低。一个20岁的小伙子运动时每分钟心率最快可达200次,30岁时减少至140次,以后每增加10岁,心脏每分钟最快跳动次数减少10次。4.听力鼓

骨质疏松吃什么好 骨质什么时候会开始流失

人在30-35岁时,骨质达到巅峰,一旦步入中年后,骨质就会开始慢慢流失,停经后的女性每年骨质流失最多可达6%,至于老年男性则会每年流失1-2%,若有抽烟喝酒的话会流失得更快。

老人多吃点肉才有劲

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制定了每日蛋白质摄入标准:每公斤体重食用0.8克蛋白质。但这个蛋白质摄入数量,不足以维持老年男性的肌肉尺寸和力量。奥克兰大学的研究结果显示,按照0.8克/公斤体重标准摄入蛋白质的老年人,其肌肉尺寸和力量都下降了;相比之下,按照双倍于此标准摄入蛋白质的老年人,肌肉流失量较少。从50岁开始,肌肉的大小和力量会自然下降。严重的肌肉流失会导致老人身体虚弱、丧失生活的独立性和早亡风险增

老年人防衰老该补什么

50岁:补钙、维生素D以及欧米伽3脂肪酸、益生菌50岁后,骨质流失加快,尤其女性。建议这个年龄段的男性每两天补充6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和1000毫克的钙;女性补钙应达到1200毫克。良好食物来源有:金枪鱼、鲭鱼,奶酪、蛋黄等富含维生素D;牛奶及奶制品等富含钙。欧米伽3脂肪酸对减少人体各重要器官的发炎风险有重要作用。专家推荐,每日补充剂量为1000毫克(包括EPA和DHA)。良好食物来源有:亚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