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肛门疾病的三大特点
老人肛门疾病的三大特点
进入老年阶段,老人肛门疾病的三大特点便秘、脱肛、感染。
便 秘
便秘是肛门疾病之首。引起便秘的原因总的归纳为三个大的方面:1.因活动减少,肠道蠕动缓慢;直肠肌肉萎缩,张力减弱,加上腹部肌肉减退,排便乏力,是产生便秘的主要原因。2.饮水过少,食物过于精细而粗纤维过少,致使粪便体积较小,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粪便中水分过多吸收而形成。3.全身疾病。
脱 肛
引起脱肛的原因是由于肛门括约肌等肌肉萎缩而致括约功能减退,容易发生脱肛,尤其痔疮者脱肛更为明显,有的在跑路或咳嗽后均可脱出,痔疮脱出如发生嵌顿可引起肿痛、行走困难,如发生感染可以引起全身不适。
感 染
由于全身性的原因使得免疫机能减退,对外来抗原产生抗体的能力降低,肠道细菌等可引起肛门直肠周围感染形成脓肿。同时老年人生理上的改变,机体反应迟钝,脓肿形成后,红肿热痛不很明显,但容易扩散,引起全身症状。愈合速度比较缓慢。
女性肛门疾病有哪些
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全层的小溃疡。其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长约0.5~1.0cm,呈梭形或椭圆形,愈合困难,是中青年人产生肛管处剧痛的常见原因。而肛管浅表裂伤不能视为肛裂,因其能很快自愈,且常无症状。肛裂好发于肛管后中处,若肛管侧方有肛裂,或有多个裂口,应想到可能是肠道炎性疾病的早期表现。
外痔位于齿线以下,是由痔外静脉丛曲张或肛缘皱襞皮肤发炎、肥大、结缔组织增生或血栓瘀滞而形成的肿块。外痔表面盖以皮肤,可以看见,不能送入肛内,不易出血,以疼痛和有异物感为主要症状。临床常分为结缔组织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炎性外痔、血栓外痔。
肛门瘙痒症(peritus ani,PA)是一种常见的局部瘙痒症。肛门部有时有轻微发痒,如瘙痒严重,经久不愈则成为瘙痒症。它是一种常见的局限性神经机能障碍性皮肤病。一般只限于肛门周围,有的可蔓延到会阴、外阴或阴囊后方。多发生在20~40岁中午、老年,20岁以下的青年较少,很少发生于儿童。男比女多见,习惯安静和不常运动的人多发生这种瘙痒症。
无论是何种肛门疾病,一旦发病要注意饮食清淡,保持肛门处的清洁和卫生。同时要及时就医,寻求医生的帮助。
肛门疾病的简介
据有关普查资料表明,痔疮等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疮占所有肛肠疾病中的87.2%,而其中又以内痔最为常见,占所有肛肠疾病的52.19%。男女均可得病,女性的发病率为67%,男性的发病率为53.9%,以女性的发病为高(由于女性患者一般不愿接受痔疮治疗,故部分临床治疗痔疮的统计数据显示,男性痔疮患者多于女性);任何年龄都可发病,而 20-40岁的人较为多见,并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加重,故有“十人九痔”之说。
肛门疾病怎么办
春季新陈代谢旺盛,人体阳气外发下注到肛肠,所以春季是肛肠疾病的多发季节。提起肛肠疾病,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痔疮。所谓十人九痔,很多人都深受这种疾病的困扰。
但肛肠疾病并不单单指痔疮这么简单,它指的是一切与肛门和肠道有关的疾病,常见的内痔、外痔、混合痔、肛瘘、肛裂、肛周脓肿、肛门瘙痒症、肛周湿疹、肛窦炎、肛门狭窄、肛门失禁、肛门尖锐湿疣、肛乳头肥大、直肠脱垂、直肠息肉、结肠炎、便秘、结直肠肿瘤以及炎症性肠病等都属于肛肠疾病。 欲提防肛肠疾病来袭,须对肛肠疾病做番了解,方能及早预防、积极治疗、恢复健康。
痔疮,医学技术轻松解
痔疮是一种很常见的肛肠疾病,指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瘀滞形成的团块。初期痔核较小,排便时痔核不脱出肛门外;中期痔核较大,便时痔核脱出肛门外,便后自行回纳。便后出血比初期减少;后期痔核更大,便时痔核脱出肛门外,甚至行走、咳嗽、喷嚏或站立时也会脱出,不能自行回纳,便血不多或不再出血。
随着医学的进步,现在可通过手术将痔疮上方的直肠黏膜脱垂带做环形切除,较大程度地缓解痔疮带给患者的痛苦与不便。
肛裂,生活细节要注意
肛裂是指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并形成溃疡。常见症状有脓肿、排便困难、疼痛、硬结或瘢痕、排脓、瘙痒等。一般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
想要避免疾病困扰,在生活中要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多食用高纤维的谷类,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保证大便通畅。此外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也会减少肛裂发生的可能。
老年人当心便秘导致脱肛
老人处于衰退阶段,体内各组织、器官及其功能都在减退,肛门也不例外。老人肛门疾病的特点是易便秘、易脱肛、易感染等。
一、防便秘
便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症,常常给他们带来苦恼,并且引起一些疾病。便秘的原因很多,就老年人来讲,因活动减少,肠道蠕动缓慢;直肠肌肉萎缩,张力减弱,加上腹部肌肉减退,排便乏力,是产生便秘的主要原因。此外有的老年人饮水过少,食物过于精细而粗纤维过少,致使粪便体积较小,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粪便中水分过多吸收而形成。也有的是全身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的便秘。
有的老人对大便过分注意,认为每天必有一次大便,否则就焦虑不安、精神紧张,这样一来,反而引起胃肠功能失调,真的形成了便秘,要注意避免。
老人的便秘一般是逐渐发生的,可以是习惯性的长年便秘,也可以是暂时的。对便秘的防治方法可参见便秘部分。另可每天早晨饮用一杯(约300-400毫升)温开水或淡盐水,空腹饮用后能刺激肠管蠕动有助于排便。
二、防脱肛
老年人因肛门括约肌等肌肉萎缩而致括约功能减退,容易发生脱肛,如患有痔疮者脱肛更为明显,有的在跑路或咳嗽后均可脱出,痔疮脱出如发生嵌顿可引起肿痛、行走困难,如发生感染可以引起全身不适。
有脱肛者要积极治疗痔疮等肛门疾病,同时要加强肛门功能的锻炼。具体做法请参考肛门卫生之肛门保健运动。
三、防感染
老年人由于胸腺萎缩、免疫机能减退,对外来抗原产生抗体的能力降低,肠道细菌等可引起肛门直肠周围感染形成脓肿。同时因为老年人机体反应迟钝,脓肿形成后,红肿热痛不很明显,但容易扩散,引起全身症状。愈合速度比较缓慢。
肛门部瘙痒也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也要注意防护,经常用温水清洗肛门,不要用刺激性强的肥皂外洗,瘙痒明显时可选用一些性能温和的软膏。
另外,由于老年人牙齿大多脱落,影响咀嚼功能,吃食物时如将粗硬物一起吞下,特别是鱼刺、鸡骨、枣核一类,在大便时会卡在肛门直肠部引起便血和疼痛。所以吃饭时一定要细嚼慢咽,不要边吃饭边谈笑,以免把鱼刺、鸡骨等吞咽下去造成对肛门的损伤。
老人肛门坠胀为哪般
王大妈年过六旬,平时身体没啥毛病,但觉得肛门时有坠胀感,便意频频却又便不出来。之后也用过通便药物,效果不甚理想。后来问医生才知,这是直肠粘膜内脱垂惹的祸。
什么是直肠粘膜内脱垂?
直肠粘膜内脱垂是肛肠科常见病之一,是在排便过程中 , 近侧直肠粘膜层脱入其远侧肠腔或肠管内,但不超出肛缘,在大便排出后持续存在,有便秘或排便不尽感,肛门阻塞感,肛门坠胀感。此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
究其原因是由于年老体虚,周身结缔组织退变导致全身支持结构松弛,或生育过度、分娩损伤或不良排便习惯导致腹压升高,使直肠与周围结构间的组织松弛失去功能。此时,再加上腹泻的向下蠕动或便秘时粪便向下的摩擦力,更加重了直肠粘膜向远侧肠腔脱垂折叠,从而发为本病。
一般认为,直肠前壁粘膜内脱垂和全周粘膜内脱垂,是病程发展过程中先后的两个阶段,也是直肠全层脱垂的前期病变。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在病变初期给予合理有效的治疗,对于患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中医认为,直肠粘膜内脱垂多为气虚下陷,治疗上多用补中益气、升提固脱作用的药物,可大大改善肛门坠胀,排便费力等症状。但临床上,很多老年患者因不重视本病而延误了病情,严重者甚至直肠脱出肛门之外,此时便需要注射药物或手术治疗了。总之,直肠粘膜内脱垂是全身退行性变在肛门直肠局部的表现,与后天的生活习惯有关。
如何防治直肠粘膜内脱垂?
首先,不能过于劳累,要注意休息。临床上,很多患者在服用药物的同时,却不注意休息,长时间从事相对繁重的体力劳动,致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其次,要保证充足的饮食营养。多食鸡蛋、鱼虾、瘦肉、豆类等营养丰富的食物,不宜食用辣椒、芥末等刺激性食物。
第三,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排便,切勿排便太用力或蹲厕过久,尽量避免便秘或腹泻。
第四,多做提肛运动。提肛运动就像忍大便一样,将肛门向上提收,然后放松,一提一放,如此反复,长期坚持有助于改善直肠括约肌群和盆底肌的收缩功能,有效缓解脱垂症状。
肛周脓肿会出现在哪些人身上
1.不注重身体锻炼的人。肛周脓肿这个疾病患病人群是很多的,像是不注重身体锻炼的人,局部的抗病能力会减弱,会增加患上肛周脓肿这个疾病的概率。
2.不注重肛门清洁。不注重肛门清洁,尤其是便后不清洁肛门,不勤换内裤,对于预防感染这个疾病是具有消极的作用,因此一些不注重不注重肛门清洁的人是容易患病的,建议大家要重视肛门部位清洗。
3.长久久坐湿地的人。长久久坐湿地的人,容易出现肛门部受凉受湿引起感染,从而就会 引起生患上各种肛门疾病,其中会患上的疾病就是肛周脓肿,并且其他肛门疾病患病之后也是会引起患上肛周脓肿这个疾病的。
4.不合理调配饮食的人。不合理调配饮食的人,也是会增加患上肛周脓肿这个疾病概率的,像是有的人在日常饮食上总是吃很多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总是吃腌制食物,总是吃煎炸食物等,这些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均是会导致患病和发病的。
肛门疾病手术有那些
检查步骤
肛门视诊
用两手拇指轻轻分开病人的臀部,观察肛门及周围有无脱出物,外痔、瘘口、脓肿、肛裂等。
直肠指诊
又称肛指检查。检查者右手戴上手套或右食指戴上指套,涂润滑油,用右手食指前端放在肛门口,待病人适应后再轻轻插入肛门口,先试验肛门括约肌的松紧度,然后对肛管直肠四周依次进行检查,应注意肠壁周围有无触痛、肿块、波动、狭窄等。在直肠前壁,男性可扪及前列腺,女性可触及子宫颈,手指抽出时,观察手套上有无血液、粘液。
肛镜检查
肛镜涂润滑油,缓慢插入肛门,抽出芯子,对好灯光,由深至浅观察直肠粘膜颜色,直肠瓣、有无溃疡、息肉、肿瘤、异物等,将肛镜慢慢往外退出,边退边观察直肠和齿线附近有无病变,如瘘的内口、痔等。
韩国电子肛肠镜
韩国Dr.camscope电子肛肠镜对疑似直肠炎患者进行检查和确诊。韩国电子肛肠镜采用医用视频及摄像技术,医患双方在检查过程中可同时清晰的观察到放大数十倍的病灶部位,同时可将病灶锁定后打印成像,为治疗前后进行比较提供可靠依据。
韩国电子肛肠镜将国际先进的医用视频、摄像技术完整结合,集检查和治疗为一体,开创了肛肠深层源头检查治疗的新时代。医患双方清晰、准确、直观的了解病情,避免误诊、误治,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韩国电子肛肠镜的应用范围
1、痔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便血原因不明需要判断;
3、肛瘘及痔疮的分类和分型;
4、痔疮术前准备确定治疗方案;
5、为手术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6、痔疮术后复查,判断手术效果;
7、不明肿物的分析判断。
病因
肛肠病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归纳起来可分为内因、外因二大类。
内因
(1)正常人体解剖因素特殊容易形成痔。
(2)生理因素:结肠、直肠为运送食物残渣,存留粪便的主要器官,而食物经体内分解吸收后,残渣中常带有大量有害物质,长期滞留在结肠直肠中,可诱发肿瘤。
(3)遗传因素:因遗传基因的缺陷,可产生多发性结肠息肉,p-j综合征(黑色素斑-结肠息肉病)等遗传性肛肠疾病。
(4)先天性疾病。
外因
(1)不良的排便习惯:上厕时下蹲位看书看报,造成下蹲和排便时间延长,容易造成肛门直肠内瘀血而诱发疾病。上厕时吸烟能缓冲大脑的排便反射,极容易造成便秘。排便时用力过猛,一些人不管排便感受是否强烈,盲目不停地猛力努挣,只能使直肠肛门和盆底肌肉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与局部瘀血,导致疾病发生和发展。
肛门疾病手术有那些?相信大家通过以上的内容详细了解了。要想永绝肛门疾病的困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要做到少食高脂肪食物比如油炸食品、肥肉,动物内脏、奶油制品,不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改变狼吞虎咽的习惯,克服不良情绪,注意锻炼身体,适度补充纤维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