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有什么好处呢 消除疲劳
按摩有什么好处呢 消除疲劳
按摩可使肌肉纤维被动活动,使其被牵拉的肌肉得到放松。肌肉中含有丰富的血管,代谢旺盛,在运动中容易产生疲劳。按摩能够使肌肉中的毛细血管大量开放,使血液供应加强,那么肌肉所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得到及时的补充,加速肌肉中乳酸等代谢产物的排出。解除疲劳症状,恢复肌肉的正常工作能力。
消除疲劳的简单按摩手法 消除疲劳方法一
搓额
左右轮流上下搓额头50下,经常搓额可以清醒大脑,可以延缓皱纹产生。
搓耳
用手掌来回搓耳朵50下,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穴位来促进全身的健康,并可以增强听力。
搓鼻
用双手食指搓鼻梁的两侧。经常搓鼻可以使鼻腔畅通,并可起到防治感冒和鼻炎的作用。
搓腹
先左手后右手轮流搓腹部各50下,可促进消化,防止积食和便秘。
搓腰
左右手掌在腰部搓50下,可补肾壮腰和加固元气,还可以防治腰酸。
搓足
先用左手搓右足底50下,再用右手搓左足底50下。足部是人的“第二心脏”,经常搓足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激化和增强内分泌系统机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和抗病的能力,并可增加足部的抗寒性。
中医按摩有什么好处 消除身体疲劳感
中医按摩能够帮助消除身体的疲劳感,振奋精神。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身体很容易出于紧张疲劳状态。通过按摩手法对身体穴位、经络的刺激,能够有效缓解紧张、疲劳感,并且通过神经的作用,能够帮助调节兴奋抑制,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等等。
如何缓解熬夜疲劳 按摩肩颈消除疲劳
取坐位,双手十指交叉放于颈项处,以两手手掌相对用力,拿捏后区肌肉,有舒筋活血和解除肩颈疲劳的作用。
缓解肌肉疲劳的方法有什么
一)整理活动
整理活动是消除疲劳,促进体力恢复的一种良好方法。教练员、运动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剧烈运动后进行整理活动,可使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有利于偿还运动时所欠的氧债。整理活动使肌肉放松,可避免由于局部循环障碍而影响代谢过程。整理活动应包括慢跑、呼吸体操及各肌群的伸展练习。运动后做伸展练习可消除肌肉痉挛,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减轻肌肉酸痛和僵硬程度,消除局部疲劳,对预防运动损伤发生 也有良好作用。
(二)睡眠
睡眠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好方式。睡眠时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降低,体内分解代谢处于最低水平,而合成代谢过程则相对较高,有利于体内能量的蓄积。成年运动员在平时训练期间,每天应有8一9小时的睡眠。在大运动量和比赛期间,睡眠时间应适当延长。青少年运动员的睡眠时间,应比成年运动员长,必须保证每天有10小时睡眠。如果上、下午都安排训练,中午应有适当时间午睡(1.5~2小时)。
(三)温水浴
训练后进行温水淋浴是最简单易行的消除疲劳方法。温水浴可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调节血流,加强新陈代谢,有利于机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和疲劳物质的排除。水温为42士2C为宜。时间为10~15分钟,勿超过20分钟。训练结束半小时后,还可进行冷热水浴。冷水温为15C,热水温为40C。冷水淋浴1分钟,热水淋浴2分钟,交替3次。
(四)桑那浴
又名热空气浴或芬兰式蒸气浴。我国已有生产,故使用较普通。桑那浴是在特制的小木屋内用电炉加热空气,造成一个高温干燥的环境。除有镇静,使肌肉关节组织充血作用 外,还可促使大量排汗。摔跤、举重等运动员常用于赛前减重。进行桑那浴的方法介绍如下:
1.在54~71C环境中,停留10~20分钟。
2.在100~120C环境中,停留5~7分钟。反复4~5次。每次间隔时间用冷水淋浴10~15秒钟,或用温水淋浴2.5~ 3分钟。结束后在更衣室内休息5~7分钟。
(五)蒸气裕
这是将蒸气通入特制小屋或关闭的房间内,造成一个高温、高湿的环境。其作用与桑那浴类似,但较桑那浴易造成身体疲劳。进行方法如下:在40.5~46C环境中,停留20~30分钟。
(六)按摩
按摩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手段。其中人工按摩是最受运动员欢迎的消除疲劳手段,但因人力所限,不能满足需要,现已发展各种代替人力按摩的方法,如:
1.机械按摩有按摩椅、带式按摩机、按摩床、滚轮放松器及小型按摩器械等。
2.水力按摩如脉冲水力按摩机。
3.气压按摩如气压按摩衣、气压按摩裤、足部气压按摩器、高低压舱、负压舱等。
(七)理疗
利用光疗、腊疗、电疗等作用于局部或整体,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疲劳的消除及机能恢复,同时具有治疗损伤的作用。
(八)吸氧
利用高压氧船,在2~2.5个标准大气压下,吸入高压氧的效果已得到初步证实。高压氧可使血氧含量增加,血液二氧化碳浓度下降,PH值上升,提高组织氧的储备量,对训练引起的极度疲劳、肌肉酸痛、僵硬、酸碱平衡失调等有明显疗效。特别对拳击、摔跤、柔道等头部常受到撞击的运动员,有减轻头疼、头晕,改善睡眠的效果。负氧离子也被用来消除疲劳。有人观察负氧离子加播放音乐消除机体疲劳的作用。发现有提高背肌肌力,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血红蛋白浓度等作用。
(九)营养
运动中各种营养物质消耗增加,运动后及时补充,有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糖、维生素C、维生素B、水等,均应得到足够的补充。
(十)药物
为了尽快消除疲劳,可适当应用一些药物。如中药黄茂、对五加、参三七等,都有调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扩张冠状动脉,补气壮筋等作用,对消除疲劳有一定效果。蜂王浆、人参、鹿茸等对养血补气效果较好。
(十一)心理恢复
是通过调节大脑皮层的机能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气功、意念、放松练习等都属于此类。
按摩头皮有什么好处 消除疲劳按摩头皮法
用双手十指从前额向贴铁头皮梳理头发数次(不要过度,免伤头皮),配合按摩后颈部天柱穴(脊柱顶端和发际之间中间的两侧)肌肉,再放松,反复数次,以头部有轻松感为度,再按摩太阳穴,以起到醒脑明目,消除疲劳,缓解记忆力减退,健忘之功效。
上班族按摩这些穴位能消除疲劳感
承山
承山穴这个穴位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位于人体小腿后侧正中间,腓肠肌肌腹下。用力伸直小腿或抬起脚跟时,小腿肚上会出现一个类似“人”字型的凹陷,凹陷的尖角处就是它。经常按压此穴,可舒筋活络、壮筋补虚,对缓解腰背疼痛、腿疼转筋、小腿痉挛等效果良好。
在缓解肌肉紧张的同时,消除疲劳感。此外,经常按摩此穴还能舒畅同一条经络上的经气,散寒祛湿,对痔疮、便秘等肛门部疾患也有功效。
百会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用左手或右手的拇指指腹揉按该穴,由轻到重,再逐渐减轻力道,慢慢放松。如此反复揉按3分钟左右,以指下产生酸胀感为佳。
手部按摩全图解 消除身体疲劳
手掌按摩是预防疲劳综合症的一个有效办法,通过行气活血,调和脾胃,补肾滋肝等原理对人的心理和身体进行双重调节,使心态和身体都保持良好的状态,从而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
消除疲劳可以通过按摩疲劳治疗点与合谷穴进行治疗,疲劳治疗点一个位于手掌内侧食指指根片外侧的部位,另一个位于手掌内侧食指和中指的指沟位置。合谷位于手掌外侧拇指与食指指骨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椅解除身体疲劳
如今,按摩椅的种类比几年前多了许多,价钱也各不相同:进口按摩椅最贵的达到了1.6万元人民币,价格低的国产按摩椅则在二三千元左右。在按摩椅上坐一坐,真的能达到按摩的效果吗?
按摩椅的原理是利用机械的滚动力作用和机械力挤压来进行按摩。人工推拿按摩能够疏通经络,使气血循环,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所以按摩后可感到肌肉放松、关节灵活,使人精神振奋、消除疲劳,对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对正常人来说,人工按摩能增强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取得保健效果。
但按摩椅的机械按摩与人工按摩是不同的,按摩椅虽有几个触点,但不能选穴、点穴和进行类似人工推拿的动作,只是模仿人“揉”、“捏”的动作。因此,按摩椅只能消除疲劳、减轻不适,起到放松作用,不会有治疗作用,而且它的力道不易控制,力道小时,作用不大,力道大时则会使肌肉疼痛。
此外,有些人并不适合使用按摩椅:一是心脏博高血压患者及骨质疏松患者。因为按摩可使人体的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容易导致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发病;而骨质疏松者则由于缺钙等原因,易导致骨质变脆,按摩力道大了,特别容易引发骨折。二是局部皮肤破损、溃疡、出血及结核、肿瘤患者。三是过饥、过饱、酗酒或过度疲劳的人。
使用按摩椅的其他注意事项:
一使用按摩椅要身心放松,按摩时除思想应集中外,尤其要心平气和,全身不要紧张。
二使用按摩椅要调整椅子按摩的力度,因为用力过小起不到应有的刺激作用,过大易产生疲劳,且损伤皮肤,按摩力量和次数要由少到多,由轻渐重。
三要使用按摩椅掌握好按摩的时间,每次以20分钟为宜,最好早晚各一次,如清晨起床后和临睡前。另外,丁大夫说,挑选按摩椅最重要的是根据自身体质,参考生产厂家的产品特点来选择,因人而异。
按摩手心有什么好处 消除疲劳
合谷穴的位置在右手拇指内侧横纹对应左手虎口处,然后下压,就可找到了。或者石子拇指并拢后,虎口出现隆起肌肉旁边的凹陷处就是合谷穴。
按压合谷穴,可以消除疲劳、黑眼圈,避免中莎,增强免疫力,还有提神醒脑的作用。
开天门的作用 成人开天门的好处
开天门能使头面部气血通畅,大脑血液循环加快,这对脑力劳动者来说是非常可行的保健妙法。
成人按摩能清醒头脑,镇静安神,改善睡眠,减压明目,对于上班族来说是快速消除疲劳的小动作;
如果有感冒,发热,头痛等症,也适合用此法进行按摩,有助于发汗解表,开窍醒神,防治感冒,缓解头痛。
按摩椅对身体有好处吗 按摩椅按摩好吗
按摩椅按摩有一定的好处。按摩椅按摩能疏通经络,使气血循环,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一般合理按摩后可感到肌肉放松、关节灵活,使人精神振奋、消除疲劳,对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所以合理的利用按摩椅按摩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消除疲劳的简单按摩手法 消除疲劳方法四
1、浴头:两手掌心按住前额,稍用力擦到下额部,再翻向头后两耳上,轻轻擦过头顶,还复到前额,这算1次。共擦10次,接着用指肚均匀轻揉整个头部的发根十次。能调和百脉,使气血不衰,面色红润,减少皱纹。
2、扣攒竹:用拇指弯屈的突出部左右交替叩击双侧攒竹穴(位于眉头陷中),每穴15~20次,用力以微感不适为度。有消除额痛、眼胀、恢复视力疲劳等作用。
3、旋眼睛:端坐,两眼向左旋转5次,然后向前注视片刻,再向右旋转5次,前视片刻。对保护视力极有好处。
4、点睛明:以两食指分别点按双侧睛明穴(眼内角内上方0.1寸)15~30秒,以微感不适为度,有止眼痛和明目的作用。
5、揉眼皮:以两手拇指轻按开双侧眼皮上,然后旋转揉动,顺逆时针各揉20次。有消除眼痛和明目的作用。
6、按太阳:用两手食指端分别压在双侧太阳穴上旋转,顺逆时针各揉按10~15次。有止痛醒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