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手足干裂怎么办 马铃薯疗法
冬季手足干裂怎么办 马铃薯疗法
将1个马铃薯煮熟后,剥皮捣烂,加少许凡士林调匀,放入瓶内。手足皲裂后,可取少量涂裂处,每日1~3次,数日见效。
治疗手足皲裂小妙招
1浸泡疗法:先用温热水浸泡患处30分钟,最好在水中加入一些米醋,不仅有助血液循环,还能使皮肤角质软化,擦干后立即涂上鱼肝油软膏,或者是鞣酸软膏或尿素霜等,再用一片保鲜膜包严患处。到第二天皲裂就会封口。
2马铃薯疗法:将1个马铃薯煮熟后,剥皮捣烂,加少许凡士林调匀,放入瓶内。手足皲裂后,可取少量涂裂处,每日1-3次,数日见效。
3外用1%尿囊素乳膏,可去除角质、刺激上皮增生,减轻或解除疼痛;
另外还可外用愈裂贴膏、甘油搽剂、15%尿素软膏等药。如果皲裂到出血、灼痛的程度,宜用热水将患处泡软、使皮肤滋润,用刀片将角质过厚处削薄,然后再外用药物。
4黄蜡油治手脚裂:治愈。其法:香油100g、黄蜡(中药店可买到)20至30g,用火将香油热熬放黄蜡,待黄蜡熔化即成。用法:先用温热水泡洗手(脚)部10至15分钟,待手(脚)泡透擦干,擦蜡油于患处,用火烤干当时就有舒适感,每日两次,一周即愈。
老年人冬季手足干裂怎么办
手足干裂,为老年人冬季常见的皮肤病,主要是由于手足经常受机械或化学物质的刺激,加上冬季寒冷,汗液分泌减少,掌跖又无皮脂腺,导致皮肤干燥,久之就会引起皲裂。多见于手指、手掌的屈侧、脚跟处,主要表现为干燥,皲裂,严重者可引起出血和疼痛。
本病重在预防。冬季尽量少接触冷水,清洗手脚后,要及时擦干 ,并涂用凡士林或油性 较强的润肤霜。要避免直接接触碱性物质及有机溶剂,如肥皂、酒精、汽油、苯等。必须接 触时,要注意防护。另外某些皮肤病如鱼鳞病、手足癣、冻疮等均可在患病情况下发生皲裂。 如有手足湿疹手癣等疾病,应积极就医。出现干裂时宜先用温热水浸泡手足,再涂以凡士林、 尿素软膏等润肤剂或局部贴市售肤疾宁贴膏等。
脚底干燥脱皮怎么办呢
1.白醋泡脚疗法
白醋泡脚的好处非常多,比如美白、增强皮肤弹性、利眠、防止皮肤开裂等。使用方法很简单:在洗脚盆中(木盆最好)倒入40度左右热水,再倒入白醋,热水与白醋比例大概为10:1。坐在椅子后者沙发上泡大约20-30分钟即可。
记得每天坚持。时间长了,脚步皮肤也变光滑了,睡眠质量也会改善。
2.马铃薯疗法
将1个马铃薯煮熟后,剥皮捣烂,加少许凡士林调匀,放入瓶内。然后取适量涂在脚裂部位,可取少量涂裂处,每日1-3次,数日见效。
3.茶叶疗法
将茶叶用嘴嚼碎,敷于患处,用纱布或胶布包好,裂口会很快愈合。
4.塑料袋疗法
将塑料袋套于皲裂的脚后跟,然后再穿上袜子和鞋,脚后跟就不会再裂了。
5.香蕉疗法
将香蕉皮擦皲裂处,每日数遍,数日后皲裂就会消失。如每隔3天用香蕉皮擦1次,可防止皮肤皲裂。也可将香蕉放炉旁焙热,然后用热水洗手,待裂口处皮肤变软后,用香蕉泥擦患处,并进行摩擦,一般连用数次可愈。
6.艾叶
取艾叶500克,红花100克。平均分为20份,每日1份(加食醋100克,花椒20粒,食盐2勺),用纱布包裹加水煮开---用水量为漫到脚踝处即可,趁热泡脚,以15--30分钟为限。
7.护肤膏:
使用护肤药膏方便简单,见效快不易复发。在每次洗脚后及时涂上它,可补充脚部皮肤水分及养分。另外,选润护肤膏也有讲究。如果脚部肌肤有紧绷感觉及少许细纹、肌肤出现瘙痒、脱屑状况,则属敏感干性肌肤,宜选含有甘油、苦参、维生素等滋润剂的脚裂膏,因为这类护肤膏有抗菌性,所以可以抵抗病菌性手裂以及防止手裂再次复发。
冬季防治手脚皲裂如何治疗
浸泡疗法
先用温热水浸泡患处30分钟,最好在水中加入一些米醋,不仅有助血液循环,还能使皮肤角质软化,擦干后立即涂上鱼肝油软膏,或者是鞣酸软膏或尿素霜等,再用一片保鲜膜包严患处。到第二天皲裂就会封口。
马铃薯疗法
将1个马铃薯煮熟后,剥皮捣烂,加少许凡士林调匀,放入瓶内。手足皲裂后,可取少量涂裂处,每日1~3次,数日见效。
蜂蜜疗法
先用热水浸洗患处,然后涂上蜂蜜,每天2次,连用几天便可痊愈。
冬植马铃薯的种植
冬植马铃薯的种植:土壤选择
选择排灌方便、肥沃的砂质土,适时早播,这是夺取高产优质的基础。种植时间应在割完晚稻后立即进行,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种植最为理想。注意如用水稻田改种马铃薯的,最好进行深沟高畦种植,不宜选择土质粘重易板结的水稻田。为防止病害蔓延,忌与花生、烟草、番茄等茄科作物连作。
冬植马铃薯的种植:种子处理
播种前要求进行催芽晒种处理。马铃薯在收获后有50-60天的休眠期,凡未萌发的薯种都要进行催芽。催芽方法:
分散贮藏
各农户将种薯置于室内干燥、通风处均匀摊开。如果发现薯块有部分腐烂,要把腐烂部分切除。
催芽前进行切块
在种植前10天进行。马铃薯的顶端芽眼首先发芽,并有抑制中、下部芽眼萌发的作用,如果顶端幼芽遭受损伤或被切除,则其他芽眼会迅速萌发。为了取得较多的种薯,就要对马铃薯进行切块。办法如下:①2.5两以上的大薯切法:从中部横切下,顶端部分纵切为2-4块,每个切块具有1—2个芽眼,并且都连结有顶端部位。脐部切2-3块。②2两左右切法:横一刀、纵一刀,即分四块。③1两左右小薯切法:纵一刀,分二块。④1两以下小薯切法:在顶部切下0.6-0.8厘米即可,不要完全切开。
切块消毒
薯种切块后用0.2%多菌灵或百菌清(100斤水加2两药剂)药液喷射消毒,喷湿即可。也可用草木灰涂切口。凉干后进行沙床催芽。
沙床催芽
在室内干燥、通风处进行催芽。用清洁干净的河沙在通风阴凉处作催芽床,将切好的薯块密集平铺于地面,然后盖上湿河沙3厘米厚。在河沙上密集铺放小块茎,再在其上铺盖上河沙。如此一层小薯块一层湿河沙(铺放2—3层为宜),铺好后用麻袋或禾秆围盖好。经6-8天后,当大部分薯块萌发出芽(芽长出一粒花生仁大小)便可播种。注意事项:催芽中,要经常检查河沙湿润度,太干要及时喷水,忌底部积水。
冬植马铃薯的种植:栽培技术
开沟起畦,施足基肥
每亩播种量为80-110公斤。一般每亩播植3500-4000株。每畦宽1.33米,畦面宽80-90厘米;双行种植,行距28厘米、株距25厘米,高畦种植(沟深约18-20厘米),沟宽约43-53厘米,利于排水及田间操作。施足基肥:大田施足有机肥,每亩施农家粪杂肥1000-2000公斤加磷肥、复合肥各20公斤、硫酸钾5公斤作基肥,混合施于畦中间。
播种
在畦面开两行种植沟(中间间隔28厘米),放种薯(每块薯种间隔25厘米),芽眼向上,复土盖种。种后立即灌一次跑马水,灌至离畦面2寸,切勿浸过畦面。以免引起种薯腐烂。1-2天后用都尔、拉索各2两或金都尔1两兑水120斤喷施畦面除草,最后盖上稻草。
水分管理
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利于早出苗,以后要保持土壤湿润。田间土壤表面发“白”、土壤缺水时应灌水,水量灌到畦高的一半为宜,待畦面土壤渗透水后排水。收获前田间沟底不渍水,仅保持土壤湿润即可。雨水过多时注意排水,尤其收获前15天田间不能有渍水,以防薯块吸水过量而裂口或腐烂。
田间追肥
①出苗6-7成时,亩用5公斤尿素、5公斤复合肥加水40担淋施7.5合肥要隔夜浸,方便溶解。
②苗高10厘米左右时,亩用5公斤尿素、5公斤复合肥加水40担淋施。并进行小培土。
③封行后,亩用尿素5公斤,复合肥7.5公斤,加水40担淋施并进行大培土。最好用低浓度猪尿水勤施薄施,这样商品率较高,易丰产。大培土是决定马铃薯成品率高低的关键措施,培好土,使其结薯和薯块膨胀均在土壤里面,避免了薯块露出而出现青薯(不合格薯)。
冬植马铃薯的种植:病虫害防治
①冬季生长前期
高温干旱易受蚜虫为害,可采用乐果防治;其它害虫如马铃薯茎蛾、瓢虫等防治采用50%敌百虫800倍、50%敌敌畏乳剂1000倍、2.5%亚铵硫磷乳剂300-400倍。
②中后期
易发生晚疫病,可用1:2:200(硫酸铜∶石灰∶水)波尔多液在发病初期及早防治,并加强田间管理检查,发现中心病株立即拔除,以防病害蔓延。药剂防治:代森锰锌1000倍或75%百菌清600-800,病害还有软腐病、病毒病、疮痂病。注意选用无病薯种,注意防好蚜虫,以防病毒传播,发现病株及时拔株消除,田块注意轮作。
马铃薯简介
植物马铃薯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其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
根据马铃薯的来源、性味和形态,人们给马铃薯取了许多有趣的名字。例如:;我国: 山东鲁南地区(滕州)叫地蛋,云南、贵州一带称芋或洋山芋,广西叫番鬼慈薯,山西叫山药蛋,东北各省多称土豆。
马铃薯又称土豆、洋芋、洋山芋、山药蛋、馍馍蛋、薯仔(香港、广州人的惯称)等。意大利人叫地豆,法国人叫地苹果,德国人叫地梨,美国人叫爱尔兰豆薯,俄国人叫荷兰薯。鉴于名字的混乱,植物学家才给它取了个世界通用的学名——马铃薯。
有的学者认为马铃薯共有7个栽培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及其附近沿海一带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最重要的马铃薯栽培种是四倍体种。四倍体栽培种马铃薯向世界各地传播,最初是于 1570年从南美的哥伦比亚将短日照类型引入欧洲的西班牙,经人工选择,成为长日照类型;后又传播到亚洲、北美、非洲南部和澳大利亚等地。
马铃薯传入我国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据说是华侨从东南亚一带引进的。主要在我国的东北、内蒙、华北和云贵等气候较凉的地区种植,现在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马铃薯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甚至在冬季或凉爽季节也可栽培并获得较高产量。世界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前苏联、波兰、中国、美国。
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山东滕州是中国农业部命名的“中国马铃薯之乡” 。
黑龙江省则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洞口县位于雪峰山盆地,气候温和湿润,昼夜温差大,环境无污染,生态条件相当好,由于雨多、雾多、气温较低特别适宜马铃薯的发展,生产高产,优质、无毒的马铃薯。马铃薯个体均匀、病虫害少、淀粉含量高、味正、个大、皮薄、色鲜,马铃薯食品香甜可口。
手足皲裂怎么办
冬季,气候干燥寒冷,汗腺分泌减少,又缺乏皮脂滋润,再加上各种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因素的刺激和摩擦,使掌皮较厚的皮肤变干变脆,失去弹性,当局部活动或牵拉力较大时,即可将其拉破而产生皲裂。如何来防治手足皲裂症状呢?
1浸泡疗法:先用温热水浸泡患处30分钟,最好在水中加入一些米醋,不仅有助血液循环,还能使皮肤角质软化,擦干后立即涂上鱼肝油软膏,或者是鞣酸软膏或尿素霜等,再用一片保鲜膜包严患处。到第二天皲裂就会封口。
2马铃薯疗法:将1个马铃薯煮熟后,剥皮捣烂,加少许凡士林调匀,放入瓶内。手足皲裂后,可取少量涂裂处,每日1-3次,数日见效。
3外用1%尿囊素乳膏,可去除角质、刺激上皮增生,减轻或解除疼痛;
另外还可外用愈裂贴膏、甘油搽剂、15%尿素软膏等药。如果皲裂到出血、灼痛的程度,宜用热水将患处泡软、使皮肤滋润,用刀片将角质过厚处削薄,然后再外用药物。
4黄蜡油治手脚裂:治愈。其法:香油100g、黄蜡(中药店可买到)20至30g,用火将香油热熬放黄蜡,待黄蜡熔化即成。用法:先用温热水泡洗手(脚)部10至15分钟,待手(脚)泡透擦干,擦蜡油于患处,用火烤干当时就有舒适感,每日两次,一周即愈。
皲裂性湿疹怎么治疗
1.准备绿豆30克,海带20克,鱼腥草15可,白糖适量。将海带和鱼腥草洗干净,然后加入绿豆,放在锅中同煮,喝汤吃海带和绿豆,每天服用一剂,连续服用六七剂就能看到症状有所改善。
2.薏米30克,红小豆15克,玉米须15克,三种材料同煮,喝汤,食用薏米和红小豆。同样每天服用一剂,连续服用7-8剂,能够有效治疗湿热。
3.冬瓜皮30克,薏米30克,车前草15克,三味食材同煮,喝汤,吃薏米,能治疗脾虚湿盛。需要连续服用7-10天。
4.桑椹30克,百合30可,大枣10枚,青果9克,以上材料煮汤,连续服用10-15天。用于治疗血虚风燥。
5.药酒治疗皲裂性湿疹。准备豆薯子(又称地瓜子、土瓜)100克,75%酒精500毫升。将豆薯子炒熟,磨成粉末,放在酒精中浸泡48小时,然后敷在患处,每天两次,每次20分钟,坚持1-3周,根据临床试验,治愈率能高达100%。注意药酒有毒,禁止内服。
6.马铃薯疗法。用马铃薯100可,先洗净去皮,将马铃薯肉磨成泥,贴在患处,约0.5厘米厚,用纱布包扎,每天更换3此,连续敷7天,治愈率达100%。对渗透性湿疹效果尤佳。
7.预防皲裂性湿疹需要注意日常的防寒,要特别注意手的防寒保暖,经常用温热水泡洗,外搽一些油脂性的护肤品,以免发生冻疮而加剧手足皲裂。冬季时常数以手部的滋润和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