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骨密质和骨皮质有区别吗

骨密质和骨皮质有区别吗

骨皮质是骨的外层结构,是由位于骨膜下的密质骨组成,骨质厚而致密,有规则而且紧密排列成层的骨板构成,抗压,抗扭曲力强.与四肢强有力的杠杆运动有关,在短骨和长骨骺的表面仅为一薄层.在扁骨中的颅盖骨则成为内,外板.最主要的是起承重作用.

血管神经经过的是肌肉?骨膜?还是骨皮质?

要看哪里的血管神经了.比如说:肱骨上有尺神经沟,相应的血管神经走形于其中.

骨质疏松与骨密度检查

哪些人应做骨密度检查?

骨密度检查主要用于3个方面

骨密度测定临床应用广泛,主要有3方面:(1)早期诊断骨质疏松和骨折危险度的预测;(2)对内分泌及代谢性骨病的骨量测量,从而制定安全的、最佳的治疗方案,防止骨折发生;(3)病情随访及疗效评价。

方法简单,无需特殊准备

现在大多数骨密度仪具有高度精确、操作简单、无损伤等优点。患者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测定时无任何痛苦,跟行CT、X线检查相似。测定结果由计算机进行统计处理。一般来说,骨密度检查是一个部位一个部位进行,并且检查结果也是反映某个部位的骨密度值,全身情况则需进行综合评估。

应用于8类人群

以下人群可考虑做骨密度测定:

(1)女性65岁以上和男性70岁以上,无其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者。

(2)女性65岁以下和男性70岁以下,有1个以上危险因素者(绝经后、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

(3)有脆性骨折史或脆性骨折家族病史者。

(4)各种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者。

(5)X线显示骨质疏松改变者。

(6)接受骨质疏松治疗需要进行疗效监测者。

(7)有影响骨矿代谢的疾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肝病、甲状旁腺亢进等)或服用可能影响骨矿代谢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肝素等)者。

(8)孕妇在孕期3、6个月各测骨密度一次,以便及时补钙。

常见的骨质疏松的测量方法

一般,常见的骨质疏松的测量方法有:

1、双能定量CT扫描:定量CT扫描可以区别脂肪软组织和骨组织,而双能定量CT扫描还可将骨组织中软组织成份(骨髓)区分出来。这是常见的骨质疏松的测量方法。

2、体内中子活化分析以高能量中子将体内的钙从Ca48激活成Ca49以r-射线计数器测定衰退Ca48,因为体内99%的钙贮存在骨骼内,因此用此法测定骨组织总量是否减少极为正确。

3、髂骨骨组织活检:这种骨质疏松的测量方法分三个步骤:①第一步每天口服750mg四环素共3天,以标记骨组织。②3天后取髂骨作活组织检查③取下骨块,不脱钙,超薄切片(5~10μ)后作形态学测量此法不宜列为常规检查。

4、摄手部平片测量:第二掌骨干中段骨皮质的厚度,正常情况下皮质骨厚度至少应占该处直径的一半。这也是骨质疏松的测量方法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5、Nosland-Cameson单光子吸收仪以1251作为单能光子来源根据骨组织和软组织吸收光子有所差别,这种骨质疏松的测量方法可以测定肢体内骨组织含量,以桡骨为例正常情况下,桡骨近端干骺端处95%为皮质骨,5%为松质骨;而远端干骺端则75%为皮质骨25%为松质骨。

骨质疏松症患者检查骨密度有什么意义


骨质疏松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疼痛等症状,骨密度检查是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指标。因此,更年期后的女性、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特别是有腰背疼痛的人,都应及时做骨密度检查,以早期诊断,及早治疗。骨密度能够准确地预测绝经后妇女发生骨折的危险性,当骨密度低于相应的年龄标准时,髋部骨折的危险性会上升。

骨质增生≠骨质增生症

骨质增生是指在骨关节边缘上增生的骨质,即人们常说的骨刺。骨质增生是人体的一种慢性退行性改变,是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长期受到磨损和刺激而出现的新骨。骨刺越多,说明该处软骨破坏越严重。骨质增生是人体自身的一种代偿功能,增生的骨刺限制了骨关节的活动范围,从而减少骨关节磨损和防止骨关节活动过度造成新的损伤,这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关节的作用,这是有利于人体的一面。而当骨质增生压迫了周围的血管或神经产生了相应的症状,就称为骨质增生症,这就是一种病了。

软骨的磨损不仅会造成骨质增生症,还可能导致骨性关节炎。当关节软骨破坏后,一些软骨微屑掉入了关节间隙,引起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引起无菌性炎症,炎症刺激导致关节疼痛,这就是临床上所说的骨性关节炎。同时,滑膜在炎症的刺激下出现增厚、渗出,进而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关节腔积液等症状,称为骨性关节病。

由于X线检查的普遍应用,发现骨质增生的情况也越来越多。有人曾解剖过1万例尸体的脊柱,发现20岁以下的未见骨质增生,21岁~30岁增生约为11%,31岁~40岁约为36%,41岁~50岁约为78%,51岁~60岁约为93%。可见骨质增生是中老年时期骨关节的生理性退行性变化。它的形成与年龄、骨关节及椎体承受的压力、解剖生理特点有密切关系。

临床实践也证明,人体有骨质增生并不都会出现临床症状,在出现临床症状者中,骨质增生的有无、大小、多少与临床症状的轻重程度也不成正比。所以不必因为有骨质增生而惊慌。仅有骨质增生而无临床症状,就不必进行特殊治疗。骨刺是已经形成的正常的骨质,靠药物是不能消除的。只有确认骨质增生是造成病痛的主要原因时,才需要有针对性地治疗。近年研究表明,中医药在缓解骨质增生症的症状方面有显著作用。

血源性骨髓炎的晚期特点

1、脓肿形成:大量的细菌停滞在长骨干骺端,阻塞了小血管,导致组织缺血,迅速发生坏死,并伴有充血、渗出和白细胞的浸润。同时,代谢产物和白细胞释放的蛋白溶解酶,破坏了邻近的骨组织和其他细胞,形成局部脓肿。

2、脓肿扩散:脓肿不断增大,压力增高,脓肿穿破干极端的骨皮质,形成骨膜下脓肿,侵入髓腔或者脓液直接沿着骨髓腔蔓延,破坏骨髓组织,再向外至骨膜,形成骨膜下脓肿,在穿破骨膜,沿筋膜下穿破皮肤,成为窦道。

3、死骨形成:骨膜被脓肿掀起,骨干失去骨膜的血液供应加之脓液蔓延至骨髓腔,破坏骨髓组织、松质骨和内层三分之二皮质骨的血液供应,形成死骨。

4、包壳形成:骨膜下脓肿形成,病灶周围的骨膜因炎性充血和脓液的刺激而产生一层新骨,包围在骨干外层,形成“骨性包壳”,包壳大小、厚薄不一,有许多小孔,脓液由此排出。

血管肉瘤 包膜

各年龄组均有发病的报道,但主要见于中青年。男女比例基本为1:1。该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骨骼,以长管状骨多见。多发的病例中下肢长骨更为多见,且右侧尤甚。

临床上,患者常诉患肢肿胀、疼痛,乃至关节活动受限。脊柱部位的肿瘤,还可以引起神经症状。血管肉瘤一旦出现症状,病情多发展较快,晚期有局部蔓延,血路转移。

影像学检查

X线片上,中间型血管内皮细胞瘤显示长骨干骺端片状或不规则的溶骨性膨胀性骨破坏,边界清楚,松质骨、皮质骨均可累及。骨破坏区内可见残余骨小梁,骨膜反应不多见。血管肉瘤其骨破坏为斑片状、泡沫状或大片状,边界不清,骨皮质部分或全部消失,邻近区有放射状骨针,并有骨膜反应,有时还有软组织包块。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肿瘤骨内界限及软组织边界。肿瘤内有大量迂曲的不规则瘤血管动静脉瘘。新生紊乱的血管丛在血管肉瘤更为常见。

骨皮质的组成

骨皮质(bone cortex)由不同的骨板组成:

①哈弗骨板(Haversian lamella):由多层呈同心圆排列的筒状骨板组成。其中央有一管腔,称哈弗管,是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的通路。哈弗骨板和哈弗管共同组成的哈弗系统(Haversian system)。哈弗系统顺骨干长轴平行排列,哈弗管之间借伏克曼管(Volkmann canal)相连接,后者并与骨皮质内外表面相通;

②骨间板(intermediate lamella):是填充在哈氏系统之间的一些排列不规则、走行不一到处的板层骨,其中无血管通道,因此当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时较易发生缺血坏死;

③内、外环骨板(internal and external circumfereutial lamella):分别位于骨干骨皮质的内外表面,各有数层,外环骨板较厚,内环骨板较薄,与骨的内外表面平行。

骨质疏松的检查方法是什么

1、摄手部平片测量第二掌骨干中段骨皮质的厚度 正常情况下,皮质骨厚度至少应占该处直径的一半。

2、根据骨组织和软组织吸收光子有所差别,可以测定肢体内骨组织含量,以桡骨为例,正常情况下,桡骨近端干骺端处95%为皮质骨,5%为松质骨;而远端干骺端则75%为皮质骨,25%为松质骨。最近还采用了双光子吸收仪,可以区别出骨内脂肪组织和软组织成份之间的差别。

3、双能定量CT扫描 定量CT扫描可以区别脂肪、软组织和骨组织,而双能定量CT扫描还可将骨组织中软组织成份(骨髓)区分出来。

4、体内中子活化分析 以高能量中子将体内的钙从Ca48激活成Ca49,以r-射线计数器测定衰退Ca48,因为体内99%的钙贮存在骨骼内,因此用此法测定骨组织总量是否减少极为正确。

相关推荐

骨质增生几种

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骨质增生好发于腰三、腰四椎关节,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腰椎及腰部软组织酸痛、胀痛、僵硬与疲乏感,甚至弯腰受限。如邻近的神经根受压,可引起相应的症状,出现局部疼痛、发僵、后根神经痛、麻木等。如压迫坐骨神经可引起坐骨神经炎,出现患肢剧烈麻痛、灼痛、抽痛、串痛,向整个下肢放射。膝关节骨质增生膝关节骨质增生起病缓慢,早期患者膝关节疼痛不严重,时可出现持续性隐痛。疼痛与气候变化关,随着气温

骨质增生什么症状 膝关节骨质增生

初期:起病缓慢者膝关节疼痛不严重,可持续性隐痛,气温降低时疼痛加深,与气候变化关,晨起后开始活动,长时间行走,剧烈运动或久坐起立开始走时膝关节疼痛僵硬,稍活动后好转,上、下楼困难,下楼时膝关节发软,易摔倒。蹲起时疼痛,僵硬。后期:严重时,关节酸痛胀痛,跛行走,合并风湿病者关节红肿,畸形,功能受限,伸屈活动弹响声,部分患者可见关节积液,局部明显肿胀、压缩现象。

骨刺是骨质增生吗

骨刺,在医学上称骨赘、骨质增生。骨刺是-种正常的生理退化现象,是人体的-种保护性生理反应,每个人都难以避免,区别仅仅是的人出现得早些,的出现得较晚些,-般40岁以后,腰椎骨质增生逐渐明显,增生的程度也轻重不一,凡是活动多、负最大的关节都较早地出现骨质增生,腰椎及下脏关节承重大,故往往是骨质增生最多发的部位。临床研究表明,人的椎体易生骨刺,椎体增生通常以前缘为主,其附近没引起疼痛的敏感组织,也

骨质疏松骨折能恢复吗 骨质疏松骨折了怎么办

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三大临床表现之一,但骨质疏松的骨折自己的特点,是脆性骨折,因为骨单位减少,骨骼产生退变,然后导致应力强度下降,造成的骨折就是脆性骨折,表现为一个很轻微的外力就能造成骨折。除了按照常规的骨折治疗方法之外,还得同时治疗骨质疏松,要做到双管齐下。常规骨折需要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特殊治疗就需要应用抗骨质疏松的药物,而且在固定的时候要考虑最好应用骨质疏松专用的器械、钢板、螺钉等。 目前很

骨质疏松几种类型 骨质疏松如何检查

骨质疏松目前的检查方法几种,一种是X线检查,这种方法往往是很严重的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才能够发现,并且也跟每次放射量的多少关系,所以临床上很少用X线来检查,另外一种方法是超声检查,叫超声骨密度,一般查的是脚后跟,查的是腕关节,这个超声骨密度相对比较大的误差,所以可以作为筛查来进行检查,但是并不是特别的准确。第三种是骨密度检测仪。这是现在最简单、最效的检查骨质疏松的方法,通过测定椎骨相对密度(R

常见的骨质疏松的测量方法

要判定是否患上骨质疏松时就需要进行一些骨质疏松的测量,这些骨质疏松的测量可以比较准确的显示骨质的疏松程度,对科学的进行骨质疏松的治疗是很益的。那常见的骨质疏松的测量方法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常见的骨质疏松的测量方法。一般,常见的骨质疏松的测量方法:1、双能定量CT扫描:定量CT扫描可以区别脂肪软组织和骨组织,而双能定量CT扫描还可将骨组织中软组织成份(骨髓)区分出来。这是常见的骨质疏松的测

骨质增生与骨质疏松的区别

骨质疏松的本质是指骨量减少而言。它是由于遗传、激素和营养等因素相互影响下的复杂结果。钙和维生素D缺乏、甲状腺功能亢进、不适当地服用糖皮质激素、吸烟、酗酒以及长期卧床等都可引起骨质疏松。所以说,骨质疏松不是一种单一疾病,而是由几种不同原因造成的。比如性激素是人体骨的合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当女性在绝经以后,由于女性激素分泌减少了或停止,则严重地影响了骨的合成。实际人类骨量的减少或丢失,从30─40岁就

常见的骨质疏松的测量方法

要判定是否患上骨质疏松时就需要进行一些骨质疏松的测量,这些骨质疏松的测量可以比较准确的显示骨质的疏松程度,对科学的进行骨质疏松的治疗是很益的。那常见的骨质疏松的测量方法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常见的骨质疏松的测量方法。常见的骨质疏松的测量方法1、双能定量CT扫描定量CT扫描可以区别脂肪软组织和骨组织,而双能定量CT扫描还可将骨组织中软组织成份(骨髓)区分出来。这是常见的骨质疏松的测量方法。2、

骨质增生与骨质疏松的区别

骨质增生与骨质疏松是中老人的骨与关节衰老的一种表现,但骨质增生决非由骨质疏松所致。而是由于人体的骨与关节特别是负重大、活动多的膝和脊柱等部位,经过常年累月的磨损,关节软骨失去了正常的光滑性而变得粗糙,同时关节周围的关节囊、韧带、肌腱也因劳损而出血。机体对这种慢性磨损要进行修复,其修复的方式就是增生即骨刺。骨质疏松的本质是指骨量减少而言。它是由于遗传、激素和营养等因素相互影响下的复杂结果。钙和维生素

骨质增生什么症状 颈椎骨质增生

颈项部强硬的感觉、活动受限、颈部活动弹响声,疼痛常向肩部和上肢放射,手和手指麻木、触电样感觉,可因颈部活动而加深。不同的病变累及不同部位,就出现不同的症状,晚期可导致瘫痪。颈椎骨质增生严重者还会引起颈椎病性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胃炎、心绞痛、吞咽困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