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炎的食疗方法
小肠炎的食疗方法
大枣健脾粥
大枣50g,山药、莲子各30g,白扁豆20g,白砂糖适量。各味加水煎熬至烂熟,白砂糖调化即可,每日早晚温热服用。
人参粥
人参10g,粳米100g,冰糖适量。将粳米洗净,加水至1000ml,文火煮至烂熟后,加入人参粉和冰糖搅匀再煮至2---3沸,便用。
金樱子莲芡粥
金樱子12g,炮姜、肉豆蔻各6g,五味子3g,莲子、芡实、山药各15g,粳米50g。先将金樱子、炮姜、肉豆寇、五味子加水煎,滤汁去渣,然后加入莲子、芡实、山药、粳米及水适量,共煮成粥。1日分2次食用。
车前扁豆薏仁粥
车前草15g,淡竹叶、干荷叶各9g,白扁豆、薏苡仁各30g,粳米60g。先将车前草、淡竹叶、干荷叶加水煎,去渣滤汁,然后将白扁豆、粳米加水适量煮成粥,加入药汁共煮成稀粥食用,1日分2次服食。
豆蔻当归煨乌鸡
豆蔻、当归各10g,葱白、生姜、盐适量,乌鸡一只,味精。乌鸡洗净,除去内脏,将豆寇、当归、葱白、生姜植入腹内放入沙锅内,加清水炖熟烂,食时加适量盐、味精。 荔枝粥
干荔枝5枚,粳米100g。干荔枝去壳与粳米同煮为粥,供晚餐服食,连吃5天为1疗程。
肠炎食疗方
丁香酸梅汤:
主料:乌梅256克,山楂4克
辅料:陈皮2克,丁香1克
调料:白砂糖1280克,桂皮6克
1、 将乌梅,山楂洗净后,逐个拍破,同陈皮、桂皮、丁香一道装入纱布袋中扎口。
2、 备清水约11公升,把药包投入水中,用旺火烧沸再转用小火熬约30分钟,除去药包,静置沉淀,滤出汤汁,加入白砂糖即可饮用。
土豆肉末粥
主料:粳米100克
辅料:土豆(黄皮)50克,猪肉(瘦)50克
调料:色拉油3克,酱油3克,小葱5克,姜3克,味精2克
1、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2、土豆削皮洗净,切成碎丁;
3、猪瘦肉洗净,切成末;
4、葱姜洗净切末备用;
5、炒锅烧热,加入色拉油,放入葱末、姜末,爆锅;
6、将猪瘦肉末放入锅猛炒,待肉变色时,盛起备用;
7、锅中加入约1000毫升冷水,放入粳米,先用旺火烧沸;
8、再加入土豆丁、猪瘦肉末、盐,改用小火熬煮成粥;
9、最后加味精调味即可。
冬瓜粒杂锦汤:
主料:冬瓜960克,香菇(干)80克,对虾80克,叉烧肉80克,猪肉(瘦)160克,鸡蛋150克,鸡肝40克
1、冬瓜去皮,洗净切粒。冬菇浸软,去蒂切粒。瘦肉及鸡肝洗净后切粒。鲜虾洗净去壳,大的可切件。鸡蛋搅匀待用。
2、半锅水烧开,然后放冬姑、冬瓜,煮至将熟时,便放瘦肉、叉烧、虾肉,最后放鸡肝,接着倒下鸡蛋煮熟便成。
肠炎食疗方
土豆肉末粥:
主料:粳米100克
辅料:土豆(黄皮)50克,猪肉(瘦)50克
调料:色拉油3克,酱油3克,小葱5克,姜3克,味精2克
1.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2.土豆削皮洗净,切成碎丁;
3.猪瘦肉洗净,切成末;
4.葱姜洗净切末备用;
5.炒锅烧热,加入色拉油,放入葱末、姜末,爆锅;
6.将猪瘦肉末放入锅猛炒,待肉变色时,盛起备用;
7.锅中加入约1000毫升冷水,放入粳米,先用旺火烧沸;
8.再加入土豆丁、猪瘦肉末、盐,改用小火熬煮成粥;
9.最后加味精调味即可。
腹泻的病因
1.急性腹泻
(1)感染 包括病毒(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等病毒)、细菌(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或寄生虫(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梨形鞭毛虫)引起的肠道感染。
(2)中毒 食物中毒如进食未煮熟的扁豆、毒蕈中毒、河豚中毒,重金属中毒,农药中毒等。
(3)药物 泻药、胆碱能药物、洋地黄类药物等。
(4)其他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急性坏死性肠炎、食物过敏等。
2.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病因比急性的更复杂,肠黏膜本身病变、小肠内细菌繁殖过多、肠道运输功能缺陷、消化能力不足、肠运动紊乱以及某些内分泌疾病和肠道外肿瘤均有可能导致慢性腹泻的发生。可引起慢性腹泻的疾病包括:。
(1)肠道感染性疾病 ①慢性阿米巴痢疾;②慢性细菌性疾病;③肠结核;④梨形鞭毛虫病、血吸虫病;⑤肠道念珠菌病。
(2)肠道非感染性炎症 ①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②放射性肠炎;③缺血性结肠炎;④憩室炎;⑤尿毒症性肠炎。
(3)肿瘤 ①大肠癌;②结肠腺瘤病(息肉);③小肠恶性淋巴瘤;④胺前体摄取脱羧细胞瘤、胃泌素瘤、类癌、肠血管活性肠肽瘤等。
(4)小肠吸收不良 ①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②继发性小肠吸收不良。
(5)肠动力疾病 如肠易激综合征
(6)胃部和肝胆胰疾病 ①胃大部分切除-胃空肠吻合术;②萎缩性胃炎;③慢性肝炎;④肝硬化;⑤慢性胰腺炎;⑥慢性胆囊炎。
(7)全身疾病 ①甲状腺功能亢进;②糖尿病;③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④系统性红斑狼疮;⑤烟酸缺乏病;⑥食物及药物过敏。
慢性肠炎食疗吃什么
1、银花红暮粥:红薯,大米,金银花,生姜。红薯切成小块或研成细粉,加入金银花(视临床症状轻重酌量)、生姜,按常法煮饭、煮粥均可。每日3餐均吃,要坚持吃,不少于3^4个月,方可逐步收效。红薯含大量食物纤维,可加强肠蠕动,其所含的多量维生素E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能促进溃疡面的愈合,而含有的大量胡萝卜素对上皮组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在红薯饭内加入金银花无疑会增强抗菌、抗炎功能,与生姜调胃和中的作用相结合。腹胀、腹痛症状均可减轻。
2、马齿苋饭:马齿苋,大米。马齿苋洗净切细,和大米调和。加水常法煮饭。可早晚服食。连服15日以上。本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时有效。马齿苋是常用的清热解毒、痢止泻的中草药,也可作食物用。乡间以马齿苋加肉作馅,包饺子、做包子等均可,有防治胃肠炎、细菌性疾等作用。
3、山药芡实扁豆糕:鲜山药,赤小豆,芡实米。白扁豆、云茯苓各。乌梅。先将赤小豆制成豆沙,加适量白糖待用;将云茯苓、白扁豆、芡实米研成细粉。加少量水蒸熟;鲜山药蒸熟去皮,加入茯苓等蒸熟的药粉,拌匀成泥状。将药泥在盘中薄薄铺一层,再将豆沙铺一层,如此铺成六七层,成千层糕状,上锅再蒸。待熟取出。以乌梅、白糖熬成浓汁。浇在蒸熟的糕上,即可食用。山药益气健脾治本,芡实固涩。白扁豆、云茯苓助山药,乌梅配伍芡实收敛。本方标本同治,而更适宜于疾病缓解期食用,能健脾止泻,但抗菌、消炎、解毒功能稍差。
4、荞麦山楂石榴饼:养麦面,鲜山楂,橘皮、青皮、砂仁、枳壳、石榴皮、乌梅各10g,白糖适量。先将橘皮、青皮、砂仁、枳壳、石榴皮、乌梅加适量白糖。用水1000mI煎煮。30分钟后滤渣留汁。鲜山楂煮熟去核碾成泥状待用; 荞麦面用药汁和成面团。将山楂泥揉入面团中。做成小饼烤熟。每日2次,1次1块即可。以上配量是1剂量,服完后可继续再做。养麦又名净肠草,有清利肠道污物之效。
灌肠治疗饮食
慢性肠炎食疗方法薏苡仁粥:薏苡仁,粳米各 50克,加水适量煮粥,粥熟入少许白糖调味,每日分 2次服食.
慢性肠炎食疗方法荔枝粥:荔枝干 (去核 ),莲肉各 5~ 7枚,山药 15克,粳米 50克,加水适量熬煮成粥,入少许白糖调味服食,尤适于五更泻的小儿.
慢性肠炎食疗方法山药扁豆粥:山药,白扁豆各 15克,粳米 30克,加水煮粥,入白糖调味食.若以金樱子 15克水煎取汁,加粳米,山药各 30克煮粥,收敛止泻更佳.
慢性肠炎食疗方法猪肚山药粥:猪肚 50克,切片,粳米 100克,山药 15克,加水煮粥,加少许食盐调味服食.
慢性肠炎食疗方法乌梅粥:取乌梅 10枚,水煎取汁,加粳米 100克煮粥,粥熟加入少许冰糖调味服,对小儿久泻不止有良效.
慢性肠炎食疗方法参苓粥:党参 20克,茯苓 15克,生姜 3片,加水煎取汁,入粳米 50克煮粥食,对小儿虚寒泻有效.
慢性结肠炎食疗方
1、黄芪薏米粥
材料:大米100克、黄芪30克、薏苡仁30克。
做法:将黄芪洗净切片;大米、薏苡仁淘洗干净。将大米、黄芪、薏苡仁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40分钟即成。每日1次,每次吃粥100克。正餐食用。
功效:补元气,止泄泻。脾虚慢性肠炎患者食用尤佳。
2、大蒜粥
材料:大蒜30克,粳米100克,水1000毫升。
做法:将大蒜去皮后切成碎末,然后淘洗干净粳米放入锅内,加入水和大蒜末,一同煮成粥。在早上和晚上服用。
功效:可以起到止痢、止泻的作用。
3、金樱子莲芡粥
材料:金樱子12g,炮姜、肉豆蔻各6g,五味子3g,莲子、芡实、山药各15g,粳米50g。
做法:先将金樱子、炮姜、肉豆寇、五味子加水煎,滤汁去渣,然后加入莲子、芡实、山药、粳米及水适量,共煮成粥。1日分2次食用。
功效:可温肾止泻,用于五更泄泻,肠鸣则泻,泻后则安,腹部畏寒,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是什么
消化道出血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临床表现为呕血、便血,大量的消化道出血可导致急性贫血及出血性休克。并且消化道出血可因消化道本身的炎症,机械性损伤,血管病变,肿瘤等因素引起,也可因邻近器官的病变和全身性疾病累及消化道所致。
一、上消化道出血:
1、食管疾病: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溃疡,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症,器械检查或异物引起损伤,放射性损伤,强酸和强碱引起化学性损伤。
2、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包括药物性胃炎),胃粘膜脱垂,胃癌,急性胃扩张,十二指肠炎,残胃炎,残胃溃疡或癌,还有淋巴瘤,平滑肌瘤,息肉,肉瘤,血管瘤,神经纤维瘤,膈疝,胃扭转,憩室炎,钩虫病等。
3、胃肠吻合术后的空肠溃疡和吻合口溃疡。
4、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线破裂出血,门脉高压性胃病肝硬化,门静脉炎或血栓形成的门静脉阻塞,肝静脉阻塞(Budd-Chiari综合征)。
5、上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1)、胆道出血:胆管或胆囊结石,胆道蛔虫病,胆囊或胆管病,肝癌,肝脓肿或肝血管病变破裂。
(2)、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胰腺脓肿,胰腺炎,胰腺癌等。
(3、)胸或腹主动脉瘤破入消化道。
(4)、纵隔肿瘤或脓肿破入食管。
6、肝性胃肠功能衰竭:晚期肝硬化患者因肝功能不全引起胃肠道分泌、吸收、运动、成障和循环等力向的功能障碍,称为肝性胃肠功能不全。在严重肝病肝衰竭晚期,由于营养障碍、细菌破坏、黏膜屏障损伤、胄酸侵蚀、自身消化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经常可见到胃肠黏膜糜烂、溃疡导致的消化道出血。
二、下消化道出血:
1、肛管疾病:痔,肛裂,肛瘘。
2、直肠疾病:直肠的损伤,非特异性直肠炎,结核性直肠炎,直肠肿瘤,直肠类癌,邻近恶性肿瘤或脓肿侵入直肠。
3、结肠疾病: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憩室,息肉,癌肿和血管畸形。
4、小肠疾病: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结核,克隆病,空肠憩室炎或溃疡,肠套叠,小肠肿瘤,胃肠息肉病,小肠血管瘤及血管畸形。
5、血管破坏:炎症溃疡恶性肿瘤等可破坏动静脉血管引起出血。
6、局部或全身的凝血障碍:胃液的酸性环境不利于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块形成抗凝药物全身性的出血性疾病或凝血障碍疾病则易引起消化道和身体其他部位的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