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孕妇应警惕孕期糖尿病

孕妇应警惕孕期糖尿病

所谓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的糖尿病。妊娠期随着孕期进展,体内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是使孕期糖尿病容易发生的原因。现在城市的女性怀孕年龄偏大,平时工作中运动偏少,妊娠后营养容易过剩。这些也造成妊娠期糖尿病高发。

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胎儿的影响取决于糖尿病病情及血糖控制水平。血糖控制良好的孕妇,对母儿影响较小。血糖控制不良者,对母儿影响较大。

​九类孕妇要警惕糖尿病

第一妇婴保健院经过调查发现,妊娠糖尿病不仅影响母亲健康,对下一代的生长发育也构成严重危害,预测约30%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在5年至10年后转变成慢性而无法治愈的2型糖尿病,最终发病率达到60%。

为此专家提醒,孕期妇女饮食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要无限量吃水果,必要的话应该向营养医生咨询。

人们常说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而体重减少。但实际上,近些年来具有上述典型表现的糖尿病患者并不多见。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就更不典型,且大多数人空腹血糖正常,容易漏诊。因此,产科医生会对所有24—28周孕妇进行50克葡萄糖负荷试验,来筛查孕妇是否患有糖尿病。如果结果异常,会进一步做75克口服糖耐量试验,根据结果确诊。

由于症状轻微,孕妇自身不易识别,因此具有下述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孕妇应警惕患病的可能性:

1.身体过胖者。若怀孕前体重指数在24以上(体重指数=体重公斤数/身高厘米的平方),应提高警惕。

2.年龄在30岁以上,尤其是35岁以上的孕妇。

3.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和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时,本人孕期患糖尿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4.孕期的尿常规检查经常出现空腹尿糖阳性。

5.孕期反复患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或称霉菌性阴道炎)。

6.以前怀孕时出现过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胎儿宫内死亡、胎儿畸形等情况。

7.曾分娩体重大于4公斤的胎儿。

8.曾患过妊娠期糖尿病者。

9.这次怀孕过程中发现胎儿比实际孕周偏大或者出现羊水过多。

若孕妇有以上情况,并不说明这次怀孕一定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只是提醒其有高危因素,应及时接受筛查,以免延误治疗。

五类孕妇要小心血糖高

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准妈妈也会出现像糖尿病人那样的“三多”症状,吃的多、喝的多、排尿多,但是常常不太明显,还容易和孕期反应混淆。王少华主任医师每周三上午在专家门诊为准妈妈们提供健康咨询服务,他发现很多孕妇都会忽略了高血糖这个问题。他列出了五类高危孕妈,提醒她们为了宝宝和自己的健康,一定要及时尽早排查妊娠期糖尿病。

高龄孕妇:30岁以上的高龄孕妇,糖代谢能力变差,孕期血糖升高的可能性更大,建议在合适的年龄生育,既能减轻身体的负担又能保证胎儿的质量。

肥胖孕妇:不管是怀孕前就胖的孕妇还是孕期过度补出来的胖纸,她们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这意味胰岛素的降糖效果减弱,患妊娠糖尿病的可能性更高。体重超过90公斤的孕妇更要当心了,孕期体重增长最好别超过30斤。

有家族史的孕妇:直系亲属中特别是父母、兄弟姐妹有过妊娠期糖尿病或其他类型糖尿病的孕妇要小心提放妊娠期糖尿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孕妇:这一疾病的患者内分泌代谢紊乱,胰岛素的功能减弱,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孕妇:研究发现,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女性再次妊娠再患这一疾病的可能性为30%-50%,最好于再次怀孕前做相关检查。

孕期补太猛5个孕妇1个糖妈

如果产妇及家属还不重视,那么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因为怀孕生产而早早过上“糖尿病”的生活。据了解,如今,将近两成的孕产妇在怀孕期间被查出为“妊娠期糖尿病”,若产前和产后没有更加重视该病,将会从此被“糖尿病”缠住终生。

疑问

孕期糖尿病是怎么来的?

25岁的产妇刘爽怀孕10周了,胎儿一切正常。本来一家人都挺喜庆的,但最近检查时,她查出了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能。据医生告诉她,妊娠期糖尿病一般具有二型糖尿病的特征,因此她的饮食也需要进行科学的调整,以确保生产后血糖可以稳定,以及最终达到“可逆”的效果。

据介绍,近些年,妊娠期糖尿病越来越多的干扰着产妇的健康。它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因为生理因素,即胎盘激素对抗胰岛素的结果;孕妇本身有潜在的糖尿病因素,如肥胖、有遗传病史等;过度的饮食,吃太多含糖食品等三大类原因导致的。

数据

近2成孕妇“中招”

“妊娠期糖尿病是近年来在孕妇中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但事实上,它对产妇和胎儿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高血糖容易引起胎儿死亡。同时,产生巨大婴儿的比例达到了20%至40%,让手术生产的几率大增。而新生儿长期在高血糖的母体中,一旦脱离母体,会产生新生儿低血糖,危及生命。

从临床来看,怀孕期间有妊娠期糖尿病症状的孕妇在15%至20%之间,“这个比例其实是很高的。”不仅人数多,同时,这种疾病也有年轻化的趋势,“二十四五岁的年轻妈妈患上这个病的也大有人在。”据了解,妊娠期糖尿病最高发的人群是33至40岁之间的大龄产妇。

妊娠期糖尿病一般在怀孕6至12周内就会有所表现,因此孕妇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血糖状况,和医生及时沟通。“虽然这个比例高,但是,如果注意控制,很多人还是可以在生产后通过一定的调理,让孕期糖尿病达到可逆的结果。”石芳鑫说,但很多产妇生产后,只顾着照顾孩子,而忘记了对自身的复查,导致一段时间后,血糖再也降不下来,早早成为了糖尿病患者。

每周增1公斤者要注意

一般的孕妇体重增加在10至15公斤左右是正常的。如果超过这个标准很高,则要注意控制体重,以避免增加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

一般,怀孕前20周的孕妇,每周体重增加0.3公斤左右是标准的;20周后,每周体重增加0.4公斤是标准的。“如果每周体重增加1公斤左右,这样的产妇则增长的过多,胎儿的体重也会偏大,容易让生产变得困难。”

“有人说,孕期糖尿病是吃出来的,这种说法虽片面,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孕妇一个人吃两个人的份儿,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要对孕期饮食做好科学的调配,比如鸡蛋,一天吃1至2个就完全足够了。同时,还要注意分餐饮食,少食多餐。孕期做一定量的科学运动也是控制体重的好方法。

“但这些都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只要勤沟通,注意到这方面问题,就可以对妊娠期糖尿病有一个正确的对待。”

孕妇得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

1、妊娠期糖尿病首先做尿糖测定

尿糖测定:对所有初诊孕妇均应作尿糖测定,如果早孕期阴性者,于中、晚期需重复测定。在正常妊娠期中,尤其在妊娠4个月后,孕妇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再吸收能力减低。有时血糖值在正常范围内,但由于肾排糖阈的下降而出现糖尿症。在产后泌乳时,还可能发生生理性的乳糖尿。所以尿糖阳性者需要进一步作空腹血糖和糖耐量测定以明确诊断。

2、糖尿病妊娠的分类

隐性糖尿病,空腹血糖正常,但糖耐量试验异常。

临床糖尿病,发病年龄>=20岁,病程<10年,无血管病变。

临床糖尿病,发病年龄10-19岁,病程10-19年,无血管病变。

临床糖尿病,发病年龄<10岁,病程>=20年。

有盆腔血管钙化症。

伴糖尿病肾病,有蛋白尿。

有冠状动脉病变。

有增生性视网膜病变。

肾病并有视网膜病。

3、妊娠糖尿病人的注意事项

由于症状轻微,孕妇自身不易识别,因此具有下述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孕妇应警惕患病的可能性:

这次怀孕过程中发现胎儿比实际孕周偏大或者出现羊水过多。

孕期反复患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或称霉菌性阴道炎)。

身体过胖者。若怀孕前体重指数在24以上(体重指数=体重公斤数/身高厘米的平方),应提高警惕。

年龄在30岁以上,尤其是35岁以上的孕妇。

防妊娠糖尿病水果不能代替蔬菜

糖尿病影响母婴健康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内科合并症之一,发生率逐年升高。怀孕可使隐性糖尿病显性化,使既往无糖尿病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使原有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加重。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的患者妊娠,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糖尿病,即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称为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孕妇中80%以上为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多数于产后能恢复正常,但将来患2型糖尿病机会增加。

无论是孕前患有糖尿病者妊娠还是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高血糖对孕妇及胎儿都很不利,容易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儿窘迫、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等多种并发症,而且孕妇日后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几率上升,再次妊娠时也易复发。

这些都是妊娠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什么样的人容易患妊娠糖尿病呢?焦主任指出,年龄≥30岁、肥胖、孕前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糖尿病家族史、孕早期空腹尿糖阳性、巨大儿分娩史、无原因反复自然流产史、胎儿畸形史、死胎死产史、本次妊娠胎儿偏大或羊水过多等,这些因素均是妊娠糖尿病发生的高危因素。由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通常无明显自觉症状,多数孕妇空腹血糖正常,易漏诊,因此焦主任建议,孕妇应重视孕期糖筛查实验,异常者再进行葡萄糖耐量实验确诊,以助妊娠糖尿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合理饮食可预防

焦主任指出,孕妈妈应注意以下事项,以控制血糖,早期预防妊娠糖尿病的发生:

尽量在最佳生育年龄生育,孕前进行优生优育咨询,将体重控制在合适范围。

孕期不要过多增加摄入营养,尤其是高糖、高脂、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保持营养均衡即可,不必过度“进补”。

水果含糖量较高,怀孕时不要认为水果维生素等含量高就以水果代替蔬菜。

合理控制孕期体重增加及胎儿大小、孕期进行适当的运动。

对于已确诊为妊娠糖尿病的孕妇,饮食方面不单单是控制甜食,还要注意控制油脂,淀粉等的摄入。例如市面上的无糖点心,也要少吃,虽然无糖,但是油的含量相当高。不要喝稀饭,米熬成稀饭后就产生糊精,糊精就是五倍的葡萄糖。可适当饮用豆浆或牛奶。

妊娠期糖尿病的原因

1、糖尿病家族史和不良产科病史

家族有糖尿病病史,那么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会增加。产科因素中与妊娠期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高产次、巨大儿、死产史、重要的先天畸形和妊娠期糖尿病史,具有这些病史的孕妇患糖尿病的危险比正常孕妇要高。

2、胰岛素分泌受限

妊娠中晚期,孕妇体内的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酮、皮质醇和胎盘胰岛素酶等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者孕周增加为下降。为了维持正常糖代谢,胰岛素需求量必须相应增加。对于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来说,妊娠期不能代偿这一生理变化而使血糖升高,于是容易出现糖尿病或者使本来有的糖尿病加重。

3、高龄妊娠

高龄妊娠会增加妊娠期的危险,年龄因素除影响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外,年龄越大,孕妇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越小。

4、肥胖

许多孕妇怀孕期间摄入过量营养,导致肥胖,除了会给身体带来比较大的压力外,还是发生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也不例外。

5、种族

和成人的2型糖尿病与种族的关系类似,妊娠期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种族相关性。与欧洲白人妇女的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相比,印度次大陆、亚洲、阿拉伯和黑人分别为前者的11倍、8倍、6倍和6倍。种族因素除由遗传因素造成外,不能除外经济文化、饮食习惯等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若孕妇属于高龄妊娠,在孕期长期摄入高营养高热量饮食,或家族中有成员有糖尿病史,需警惕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孕晚期恶心的原因

到了妊娠晚期,如果感到持续性的恶心、呕吐、乏力、上腹痛等不适,就要警惕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当孕晚期恶心呕吐情况严重的话,孕妇们一定要提高警惕,不可以忽视,要尽早地去寻求医生的帮助。只有足够地重要,才可以确保万无一失。专家建议孕妇应该合理地安排饮食,均衡地补充营养,进行适当的活动,以避免造成过度的肥胖,健康的身体才是对母子安全最大的保证。

孕晚期恶心呕吐需要排除有无糖尿病。暴发型1型糖尿病也会有恶心呕吐等诸多类似妊娠反应的症状,所以很容易被孕妇忽略,如果孕妇体重下降,出现口干喜饮、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就要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了。为避免妊娠糖尿病的发生,准妈妈们一定要加强妊娠中晚期血糖监测。

妊娠期糖尿病怎么办 妊娠期糖尿病的原因

家族有糖尿病病史,那么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会增加。产科因素中与妊娠期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高产次、巨大儿、死产史、重要的先天畸形和妊娠期糖尿病史,具有这些病史的孕妇患糖尿病的危险比正常孕妇要高。

孕妇体内的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酮、皮质醇和胎盘胰岛素酶等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者孕周增加为下降。为了维持正常糖代谢,胰岛素需求量必须相应增加。对于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来说,妊娠期不能代偿这一生理变化而使血糖升高,于是容易出现糖尿病或者使本来有的糖尿病加重。

高龄妊娠会增加妊娠期的危险,年龄因素除影响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外,年龄越大,孕妇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越小。

许多孕妇怀孕期间摄入过量营养,导致肥胖,除了会给身体带来比较大的压力外,还是发生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也不例外。

和成人的2型糖尿病与种族的关系类似,妊娠期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种族相关性。与欧洲白人妇女的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相比,印度次大陆、亚洲、阿拉伯和黑人分别为前者的11倍、8倍、6倍和6倍。种族因素除由遗传因素造成外,不能除外经济文化、饮食习惯等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若孕妇属于高龄妊娠,在孕期长期摄入高营养高热量饮食,或家族中有成员有糖尿病史,需警惕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孕妇们要如何预防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指女性怀孕前未患有糖尿病,而在怀孕期间出现血糖含量异常现象。妊娠期糖尿病容易造成流产、早产和死胎等严重危害,而且还可能会造成羊水过多和增加巨大儿的概率。另外,妊娠糖尿病会导致分娩过程中容易出现难产和产伤,使孕妇在分娩的时候时间延长,从而引起宫缩乏力性出血。因此,孕妇如何预防糖尿病至关重要。

妊娠期糖尿病另一个比较明显的症状是体重减少。虽然孕妇食用了大量营养丰富的食物,可是体重却明显减轻了,孕妇应该出现正常的体重增加的情况,所以出现了此种糖尿病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做妊娠糖尿病筛查工作,让专业的医生和设备及时诊断自己出现的此种情况是不是妊娠期糖尿病症状。

孕妇为何易患糖尿病

孕妇为何易患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在临床上的表现不典型,容易出现漏诊。产科医生会对所有24~28周孕妇进行孕妇糖尿病的筛查。如果发现结果异常,会进行做75克口服糖耐量试验,根据结果确诊是否患有妊娠患糖尿病。那么有哪些孕妇易患糖尿病呢?看看专家的介绍。

由于症状轻微,孕妇自身不易识别,因此具有下述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孕妇应警惕患病的可能性:

1.身体过胖者。若怀孕前体重指数在24以上(体重指数=体重公斤数/身高厘米的平方),应提高警惕。

2.年龄在30岁以上,尤其是35岁以上的孕妇。

3.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和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时,本人孕期患糖尿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4.孕期的尿常规检查经常出现空腹尿糖阳性。

5.孕期反复患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或称霉菌性阴道炎)。

6.以前怀孕时出现过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胎儿宫内死亡、胎儿畸形等情况。

7.曾分娩体重大于4公斤的胎儿。

8.曾患过妊娠期糖尿病者。

9.这次怀孕过程中发现胎儿比实际孕周偏大或者出现羊水过多。

以上就是孕妇为何易患糖尿病的详细介绍,专家提醒:若发现孕妇有以上情况,不一定就是发生妊娠期糖尿病,需要及时接受筛查,以免延误治疗。

防妊娠糖尿病水果不能代替蔬菜

糖尿病影响母婴健康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内科合并症之一,发生率逐年升高。怀孕可使隐性糖尿病显性化,使既往无糖尿病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使原有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加重。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分中心主任焦红燕指出,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的患者妊娠,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糖尿病,即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称为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孕妇中80%以上为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多数于产后能恢复正常,但将来患2型糖尿病机会增加。

焦主任表示,无论是孕前患有糖尿病者妊娠还是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高血糖对孕妇及胎儿都很不利,容易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儿窘迫、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等多种并发症,而且孕妇日后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几率上升,再次妊娠时也易复发。

这些都是妊娠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什么样的人容易患妊娠糖尿病呢?焦主任指出,年龄≥30岁、肥胖、孕前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糖尿病家族史、孕早期空腹尿糖阳性、巨大儿分娩史、无原因反复自然流产史、胎儿畸形史、死胎死产史、本次妊娠胎儿偏大或羊水过多等,这些因素均是妊娠糖尿病发生的高危因素。由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通常无明显自觉症状,多数孕妇空腹血糖正常,易漏诊,因此焦主任建议,孕妇应重视孕期糖筛查实验,异常者再进行葡萄糖耐量实验确诊,以助妊娠糖尿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合理饮食可预防

焦主任指出,孕妈妈应注意以下事项,以控制血糖,早期预防妊娠糖尿病的发生:

尽量在最佳生育年龄生育,孕前进行优生优育咨询,将体重控制在合适范围。

孕期不要过多增加摄入营养,尤其是高糖、高脂、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保持营养均衡即可,不必过度“进补”。

水果含糖量较高,怀孕时不要认为水果维生素等含量高就以水果代替蔬菜。

合理控制孕期体重增加及胎儿大小、孕期进行适当的运动。

对于已确诊为妊娠糖尿病的孕妇,饮食方面不单单是控制甜食,还要注意控制油脂,淀粉等的摄入。例如市面上的无糖点心,也要少吃,虽然无糖,但是油的含量相当高。不要喝稀饭,米熬成稀饭后就产生糊精,糊精就是五倍的葡萄糖。可适当饮用豆浆或牛奶。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预防

1.正确估计胎儿体重

当胎儿头径较大时需测肩径及胸围,应警惕肩难产发生。孕妇糖尿病、孕妇身材高大、过期产、曾分娩过巨大儿者要警惕。估计非糖尿病孕妇胎儿体重≥4500g,糖尿病孕妇胎儿体重≥4000g应行剖宫产术。因此产前尽可能准确估计胎儿体重,考虑巨大儿时慎重选择分娩方式。

2.严密观察产程

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头小肩宽,易造成肩难产,非巨大儿头盆不称、骨盆入口扁平者,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延长,特别是第二产程延长或先露部下降受阻时,肩难产发生率增高。对于第二产程延长、先露部下降受阻或缓慢,尤其是产前估计胎儿体重>4000g,应警惕肩难产发生,应放宽剖宫产指征。

3.正确处理肩难产

一旦发生肩难产应立即处理,防止造成新生儿重度窒息及死亡。常规侧切,增大胎儿娩出空间。

孕妇每天吃多少水果好

3个月前,朱小姐听说孕妇如果多吃水果,宝宝生下来皮肤会更加水嫩。“我吃水果就相当于为肚子里的胎儿美容。”朱小姐称,因孕期正处于夏季,她让家人每天去超市买回一大袋水果。除了正餐外,她每天大约要吃掉两斤葡萄,或者是大半个西瓜。有时,她干脆就以水果做正餐。

患上妊娠期糖尿病

几个月下来,朱小姐的皮肤确实日益红润。昨日上午,她到市妇幼保健院作常规产检时发现,“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检测指标大大超过了正常值范围。

医生仔细地询问她的日常饮食后发现,朱小姐的水果摄取量过大,而且食用水果多是高糖分水果,加之她怀孕后运动减少、体重增加,已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如果不治疗,可能会导致胎儿早产或流产。

医生建议

孕妇吃水果 每日最好不超300克

市急救中心妇产科曾医生表示,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怀孕期间发生的糖尿病,即怀孕前血糖正常,多数发生在怀孕后第24~28周。夏秋季水果充足,加之天气炎热,不少孕妇用水果替代正餐,是夏秋季高发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不仅影响母体健康,还容易导致胎儿天生畸形、胎儿巨大、分娩困难等。医生建议,水果虽然富含维生素,有助于胎儿的发育,但是孕妇应合理安排饮食,最好是在两餐之间吃水果,吃水果每日最好不超过300克,并且尽量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或以蔬菜代替。

相关推荐

哪些是妊娠糖尿病的高发人群

身体过胖者。若怀孕前体重指数在24以上(体重指数=体重公斤数/身高厘米的平方),提高警惕。年龄在30岁以上,尤其是35岁以上的孕妇。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和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时,本人孕期患糖尿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孕期的尿常规检查经常出现空腹尿糖阳性。孕期反复患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或称霉菌性阴道炎)。以前怀孕时出现过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胎儿宫内死亡、胎儿畸形等情况。曾

​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

一般情况下,当胰岛素受体非正常时即会引发妊娠期糖尿病。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一些患者无法平衡胰岛素需求,并继而发展为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是孕中期出现的一种常见现象,之后可达到非孕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水平。皮质醇和孕激素是主要因素,同时人胎盘催乳素,催乳素和雌激素也是诱因之一。同时,也有一些与2型糖尿病相似的解释:自身免疫性疾病,单基因突变,肥胖,或其他机制。胎儿从母体获取葡萄糖增加;孕期肾血浆流量及

吃货孕妈的烦恼糖果能不能入口

遵循一般饮食除非得到了医生的允许,否则的话,你都该遵循一般的健康饮食,这些饮食一般都会包括胎儿成长所需要的维生素和其他的一些营养元素。美国怀孕协会建议孕妇最好都和她们的健康提供者她们有些怎样的特别的营养需求。通常,平衡的饮食包括给你和胎儿提供足够营养的主食。注意,在怀孕的第二和第三个月为了满足胎儿的成长需求,你每天摄入的热量都要比平时的多300大卡左右。不能过度食堂糖当然,你也可以吃一些糖,但是

高龄孕妇必做哪些产前检查有哪些呢

1、无创产前DNA检测:随着妇女年龄的增加,胎儿出现染色体异常的几率也增加,而普通的羊膜腔穿刺对高龄孕妇来说,风险较高。无创产前DNA检测具有无创、准确的特点,所以高龄孕妇该做此项检查来看胎儿有无染色体异常。2、血糖筛查试验:高龄孕妇出现妊娠期糖尿病的概率也较高。在怀孕28周左右进行血糖筛查试验,这是发现妊娠期糖尿病非常重要的手段,做此项检查显得尤为重要。3、超声波检查:是妊娠期常做的一项检查

妊娠期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

一般来说,妊娠期糖尿病患病后,最明显的症状就是三多一少,吃多、喝多、尿多,但体重减轻,还伴有呕吐。但是,这种呕吐与一般的妊娠反是不同的,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呕吐可以成为剧吐,即严重的恶心、呕吐加重,甚至会引起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再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明显症状还有疲乏无力,这是因为吃进的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而且分解代谢又增快,体力得不到补充的缘故。而体重减轻也是比较明显的妊娠期糖尿病症状,虽然孕妇食用了

怀孕期间吃糖多的食物会不会增加妊娠糖尿病的风险

在怀孕期间吃甜食与妊娠期糖尿病没有直接的关系,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有2个原因,第一就是在怀孕期间分泌紊乱而引起的,第二就是子啊怀孕期间孕妇体重增加过多,营养过剩导致的,

妊娠期糖尿病症状

妊娠期糖尿病会对孕妇的身体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一旦出现妊娠期糖尿病症状则需马上到医院检查,并积极治疗。1、饥饿感饥饿感是妊娠期糖尿病早期常见的症状,但许多人认为,孕妇是一个人的嘴巴,两个人的饭量,所以很容易感到饥饿,因此这个症状常常会被忽略。2、口渴在妊娠期糖尿病早期时,孕妇常常容易出现不明原因的口渴,不停喝水仍感到口干,这并不是正常的妊娠反孕妇警惕是否患上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最明显的症状就是“三多一少”,即:吃多、喝多、尿多,但体重减少。注意不要将妊娠期糖尿病症状混同为一般的妊娠反,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呕吐可以成为剧吐,即严重的恶心、呕吐加重,甚至会引起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另外一个常见的妊娠期糖尿病症状是疲乏无力,这是因为吃进的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而且分解代谢又增快,体力得不到补充的缘故。妊娠期糖尿病另一个比较明显的症状是体重减少。虽然孕妇食用了大量营

妊娠期糖尿病怎么办

1、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一项基础治疗,不论糖尿病属何类型和病情轻重或有无并发症,是否在用胰岛素治疗都严格执行和长期坚持饮食控制。多吃粗粮、膳食纤维,补充蛋白质等。但要注意,该避免过分控制饮食,否则会导致孕妇饥饿性酮症及胎儿生长受限。2、药物治疗:有些孕妇即使调整了饮食习惯也无法控制糖尿病,当饮食控制失效时,最好用胰岛素以控制血糖水平早孕后胰岛素的用量进行性增加。妊娠不同时期机体对胰岛素需求不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作为准妈妈们必须要掌握的一项重要常识,因为妊娠期糖尿病不但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而且还会严重影响胎儿的健康。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最基本的治疗措施就是对病人的护理和饮食治疗共同施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的要求与非孕期糖尿病的饮食所考虑的要有所不同,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孕期胎儿生长发育需要的能量基本由孕妇所供给,所以不能过分控制糖尿病孕妇的饮食。那么,如何才能合理均衡搭配饮食而又不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