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治口渴呢
中医怎么治口渴呢
病人常欲饮水或渴不思饮,谓之口渴。口渴一证,并非纯属津虚,与气血也有密切关系。究其机理有五:一是气郁化热,热盛伤津;二是突然失血,血虚阳浮;三是脾肾障碍,水津不布;四是肾阳衰惫,气化失常;五是湿热阻滞,津不上承。
除此以外,五脏阴虚,津不上濡而呈口干不渴者有之;脾肾阳虚,水津不布而呈口干不渴者亦有之。
气郁化热,热盛伤津:外感风寒,表卫闭郁,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气宣降失常,郁结化热,热盛伤津,引水自救,口渴见矣!口渴兼见发热、汗出,脉洪有力,自是热盛伤津使然。其基本病理是:伤寒、温疫一侵犯肺卫一气郁化热一热盛伤津一引水自救一口渴。
大量失血,血虚阳浮:血行脉中,谓之营阴;气行脉外,谓之卫阳。血行脉中而不渗出脉外,有赖阳气固摄,这一关系称为血需气固;吸人清气有赖血载才能运行全身,这一关系称为气需血载。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营卫相依,气血相恋,不即不离,亲密无间。如果突然大量失血,血中清气失去依托,浮越脉外而夹卫气外泄,同时与卫气偕行之水津亦随气从汗孔外泄,于是发热、汗出证象见矣!汗出伤津,引水自救,则口渴证象亦见矣!口渴见于失血以后,兼见发热、汗出脉大而芤,自属血虚阳浮机理。其病理程序是:突然大量失血一血中之气无血运载一浮越脉外随其卫气出表一津失气团也随其气外泄一发热、汗出一汗出伤津,引水自救一口渴。
中医治疗口腔溃疡效果显著吗
泻心疗疮汤对治疗口腔溃疡的心脾蕴热型起到显著的辅助效果。此类型主要表现为舌尖、舌边、舌面,或齿龈,或两颊部口疮反复发作,溃疡表面覆盖黄苔,中间基底部凹陷,四周隆起,红肿热痛,口苦口臭,心烦燥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滑等症状。药方包括:黄芩,黄连,大黄,赤白芍各,莲子心,生甘草,虎杖,炒栀子。具有清热泻火,生肌疗疮功效,对治口腔溃疡起到显著的辅助效果。
滋阴疗疮汤对治疗口腔溃疡的虚火上炎型起到显著的辅助效果。此类型主要表现为口疮反复发作,疼痛不堪,溃疡表面覆盖白苔,中间基底部凹陷,四周略隆起,色不红,气短乏力,烦热颧红,口干不渴,小便短赤,舌尖红苔少或有裂纹,脉略细数等症状。药方包括:生熟地各15g,北沙参15g,山萸肉10g,山药10g,丹皮15g,泽泻15g,茯苓20g,知母10g,黄柏10g,麦冬15g,当归10g,生黄芪15g。具有养阴生津,滋阴降火等功效。对治口腔溃疡起到一定的帮助。
龙胆泻肝汤对治疗口腔溃疡的肝火旺型起到显著的辅助效果。此类型主要表现为口唇、牙龈、舌尖及两颊部,溃疡呈黄白色,周围红肿,数量多时甚至融合成片,疼痛剧烈,同时可出现头顶部痛、头晕、目眩、易怒、口苦等症状。平时注意降肝火,并且服用龙胆泻肝汤对治口腔溃疡起到一定的帮助。
中医治疗口腔溃疡效果显著吗?除了以上中医治疗口腔溃疡外,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需要提高警惕的,如发现口腔不适的时候及时的前往医院进行就诊,以免耽误了治疗,我们平时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多吃一些水果和清淡的食物,对治口腔溃疡起到一定的帮助。
中医治口渴的方法
病人常欲饮水或渴不思饮,谓之口渴。口渴一证,并非纯属津虚,与气血也有密切关系。究其机理有五:一是气郁化热,热盛伤津;二是突然失血,血虚阳浮;三是脾肾障碍,水津不布;四是肾阳衰惫,气化失常;五是湿热阻滞,津不上承。
除此以外,五脏阴虚,津不上濡而呈口干不渴者有之;脾肾阳虚,水津不布而呈口干不渴者亦有之。
气郁化热,热盛伤津:外感风寒,表卫闭郁,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气宣降失常,郁结化热,热盛伤津,引水自救,口渴见矣!口渴兼见发热、汗出,脉洪有力,自是热盛伤津使然。其基本病理是:伤寒、温疫一侵犯肺卫一气郁化热一热盛伤津一引水自救一口渴。
大量失血,血虚阳浮:血行脉中,谓之营阴;气行脉外,谓之卫阳。血行脉中而不渗出脉外,有赖阳气固摄,这一关系称为血需气固;吸人清气有赖血载才能运行全身,这一关系称为气需血载。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营卫相依,气血相恋,不即不离,亲密无间。如果突然大量失血,血中清气失去依托,浮越脉外而夹卫气外泄,同时与卫气偕行之水津亦随气从汗孔外泄,于是发热、汗出证象见矣!汗出伤津,引水自救,则口渴证象亦见矣!口渴见于失血以后,兼见发热、汗出脉大而芤,自属血虚阳浮机理。其病理程序是:突然大量失血一血中之气无血运载一浮越脉外随其卫气出表一津失气团也随其气外泄一发热、汗出一汗出伤津,引水自救一口渴。
中医巧治流口水
在中医理论中,引起流口水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脾胃积热,因为廉泉穴乃津液之道路,如果小儿脾胃素蕴湿热,致使廉泉不能制约,口水就会流出不止。这时候,宝宝的症状可能是口角流口水,口水粘稠,甚至还会有口角赤烂、小便赤短、大便干燥、脸发红、舌头发红,舌苔黄厚、指纹发紫等症状。治疗方法就是清热燥湿泻脾,可以用清热泻脾散治疗。
还有另一种原因是脾胃虚寒。宝宝脾胃虚寒,就导致口水不能收住,流出不止。脾胃虚寒的宝宝流出的口水是稀的,另外还有小便清长,脸色发白、舌苔薄白,指纹淡红等症状。治疗方法是用“张涣温脾汤”加味:丁香、木香、半夏、白术、干姜、益智仁、乌药。
另外,还可以用草药单方。如用石斛煮水煎服,如果加青果,效果更佳,可以连服5~7天。或者生姜3克,甘草6克,煎水服用,直到好为止。
什么饮食降肝火呢
小麦苗茶
材料:小麦苗一把,滑石粉2─3钱。
作法:水煎、去渣、代茶饮。
主治:身热口渴,胸腹闷胀,汗多,小便不顺畅。
柴甘茅根茶
材料:柴胡3─10钱,甘草2钱,白茅根10钱。
作法:水煎后取汁,加红糖溶解、保温,代茶频服。
主治:口渴、身体烦热,感冒未愈,小便黄。
清暑茶
材料:茵陈、香薷3钱、车钱草、半边莲各三钱。
做法:水煎后取汁,加红糖溶解、保温代茶频服。
主治:口干舌燥、头昏热、小便短黄、身体烦闷。
中医治口臭有什么样的方法
中成药内治法
口臭:口臭是指口中出气有臭味。中医辨证治疗口臭分为以下三型:
胃热上蒸型:
主要表现为口臭,口渴饮冷、口舌生疮糜烂、牙龈赤烂肿痛、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当以清胃泄热为治,可选用黄连上清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三黄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或牛黄清胃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痰热壅肺型:
主要表现为口气腥臭,胸痛胸闷、咳嗽痰黄粘稠,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当以清热宣肺为治,可选用羚羊清肺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清气化痰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复方鱼腥草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
肠胃食积型:
主要表现为口中酸臭,脘腹胀满、嗳气吞酸,大便溏薄或泻下不爽,小便短少,舌淡苔厚浊腻,脉滑。
治疗当以消食化积导滞为治,可选用保和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大山楂丸,每次1丸,每日3次口服;或木香槟榔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复方鸡内金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
口苦:
口苦患者常有心烦易怒、头晕头痛、目赤胁痛、小便黄短、大便偏干、舌边尖红等。
治疗可用龙胆泻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丹栀逍遥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夏枯草膏,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冲饮;或茵栀黄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
治疗口臭的最佳偏方 嚼西洋参能去口臭吗
有一定作用
中医将口臭分为肺胃郁热、胃火灼盛、肠腑实热、肾阴不足四种类型,肾阴不足型常见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口燥咽干等症状,宜采用养阴滋肾的药物治疗。西洋参性凉、味微苦,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主治口燥喉干、虚热烦倦、内热消渴、咽干口渴等,因此西洋参对肾阴不足型口臭有一定治疗作用。
中医治口臭神奇药方
近代中医对口臭的看法及治法近代著名医家秦伯未《临症备要》中指出:“口内出气臭秽,多属胃火偏盛,常在温热病及口疮、牙宣等证中出现,用加减甘露饮。若口臭如馊腐,则为消化不良,不可作纯热证治疗,经常口有秽气,用藿香煎汤时时含漱。食韭蒜后口臭,清茶送服连翘末二钱或嚼黑枣数枚能减。”
可以看出,近代除了注意到口疮、蛀牙及肠胃消化不良也会引起口臭,更将口臭防治运用到社交礼仪,在吃完重口味的食物,如韭、蒜等,也有消除口气的方法。
自制香口除臭方以下介绍几个简易制作的方子,有兴趣者不妨试试。
【广济芎藭汤】
组成:芎藭、当归各一两,独活二两,细辛、白芷各半两。用法:诸药捣罗为散,每用半两,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滓,热含,冷后吐。作用:治口臭齿风痛。
【治口气臭秽方】
组成:桂心、甘草、细辛、橘皮用法:上各等分,治下筛,以酒服一钱匕,瘥止。作用:止气臭秽。
中医治口腔溃疡有什么方法
这个有可能是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缺乏.建议你口服葡萄糖酸锌,或者同时服用维生素b .平常一定要多喝水. 多吃蔬菜.不要吃味精鸡精,因为这回造成锌的排除增加.因为它们有可能导致锌的排除增加.锌的缺乏几会导致这个病。
根据中医的传统理论和临床实践,对口腔溃疡的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依照不同的症型,分别采取清热解毒、清利湿热、解毒通脉、益气养阴、补益肝肾等治法,结果表明中医不仅可以控制溃疡的反复发作,而且可以调节免疫功能
中医治复发性口腔溃疡我建议使用:三重免疫绿色疗法。主要是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根据每个人的不同脉象和全身整体状况辩证论治的一种手法,调节阴阳脏腑平衡,调节人体与自然界的平衡关系,使药物顺利达到病变部位,达到治疗效果,同时对身体起到整体调理治疗的作用。并且这些药物均为纯中药制剂,对身体没有任何副作用,弥补了单纯运用西医的不足之处!运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来系统的针对患者,切中病灶,大大提高了治愈率,使患者彻底摆脱痛苦。建议您尽早去专业的口腔粘膜科室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建议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损伤口腔黏膜,避免辛辣性食物和局部刺激。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开朗,避免事情和着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中药方法有方药:山栀12克,黄芩12克,连翘12克,大黄10克,芒硝3克,薄荷8克,黄连10克,竹叶10克,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