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黄功效 天竺黄的使用禁忌
天竺黄功效 天竺黄的使用禁忌
1.天竺黄性味甘寒,故而脾胃虚寒者慎用。
2.天竺黄性寒,孕期服用寒性食材、药材都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脑外伤的饮食
食疗一:
1、组成:栝楼18克,半夏、天竺黄各12克,黄芩、石菖蒲、郁金各9克,川芎3克,鱼腥草15克,白芷、炙远志、射干各6克,羚羊粉(冲服)0.6克。
2、用法:4剂,每天1剂,水煎分2次胃饲。
食疗二:
1、组成:藿香、半夏、焦栀子、车前子(包)各12克,金银花、连翘各15克,淡豆豉、射干各6克,薏苡仁25克,郁金、黄芩、紫苏叶各9克,厚朴5克,羚羊粉(冲服)0.6克。
2、用法:4剂,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
食疗三:
1、组成:大黄(后下)、厚朴、芒硝(冲)各5克,人工牛黄(冲)0.3克,天竺黄、焦栀子各12克,淡豆豉6克,羚羊粉(冲)12克,栝楼18克,炒枳实、石菖蒲、郁金各9克。
2、用法:4剂,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
天竺黄的营养价值 天竺黄的营养成分
天竺黄含有甘露醇、硬脂酸、竹红菌甲素、竹红菌乙素,还含头孢素和硬脂酸乙酯及氢氧化钾、硅质等。
吃中药会过敏吗 皮肤过敏反应
主要表现为荨麻疹,猩红热样皮疹,麻疹样皮疹,多形红斑,湿疹样皮疹。常见的致敏中药为,煎服蒲公英,熟地黄,木香,砂仁,金钱草,瓦楞子,土鳖虫,天竺黄等。
竹黄的功效
功效
竹黄功能主治于祛风除湿,活血舒经,止咳。用于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小儿百日咳,白带过多。有谓尚可治胃病。清热豁痰,凉心定惊。治热病神昏谵妄,中风痰迷不语,小儿惊风抽搐,癫痫。
1、治伤风温疫,身热昏睡,气粗,风热痰塞壅嗽,惊风潮搐,中暑,亦治室女白带:天竺黄一两,雄黄(水飞)一钱,辰砂、麝香(各别研)半两,天南星四两(腊月酿牛胆中,阴干百日,如无,只将生者去皮脐,炒干用)。上为细末,煮甘草水和丸,皂子大,温水化下服之。百日小儿,每丸分作三、四服,五岁一、二丸,大人三、五丸。伏暑用盐少许,嚼一、二丸,新水送下;腊月中,雪水煮甘草和药尤佳。(《小儿药证直诀》抱龙丸)
2、治小儿急惊风:青黛、轻粉各一钱,牵牛末五钱,天竺黄二钱。上为末,白面糊丸,如小豆大,(每)二十丸,薄荷汤下。(《小儿药证直诀》利惊丸)
3、治鼻衄不止:天竺黄、芎藭各一分,防己半两。上三味捣研为散。每服一钱匕,新汲水凋下。肺损吐血用药二钱匕,生面一钱匕,水调下,并食后服。(《圣济总录》天竺黄散)
4、风湿痹病、四肢麻木: 竹黄60g,用白酒250ml浸泡24小时后服用,每晚服一次,约50ml,或用药酒外擦。
天竺黄配伍应用
配白僵蚕
白僵蚕熄风止痉,祛风止痛,解毒散结,用于肝风内动与痰热壅盛所致的抽搐惊痫等。
天竺黄清热化痰,用于痰热惊搐、中风痰壅。
白僵蚕辛开,熄风止痉力强,天竺黄寒清,清热化痰力胜。
二药配伍,用治风热痰喘、惊痫抽搐。
配朱砂
朱砂镇心安神,清热解毒,用于心火亢盛所致的心神不安、胸中烦热、惊悸不眠等证。
天竺黄清热化痰,朱砂秉寒降之气,天竺黄具清化之质。
二药配伍,用治痰热惊风,效果甚佳。
配半夏曲
天竺黄甘寒,清热豁痰,凉心定惊,半夏曲性温,燥湿化痰,健脾和胃。
天竺黄突出一个清字,半夏曲侧重一个燥字。
二药伍用,一清一燥,相互促进,清热除湿、化痰止咳的力量增强。
主治湿热内蕴,症见咳嗽吐痰不爽,呕恶,胸闷胸痛,夜寐不安者。
天竺黄、半夏曲伍用,最宜用之于小儿痰热交炽、消化不良,或痰风将作、目睛呆滞之际。
配胆星
胆南星清热化痰,熄风定惊,适用于痰热惊风抽搐及中风、癫狂等证。
天竺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用于痰热惊搐、中风痰壅等证。
二药配伍,相须使用。
主治痰热闭阻清窍、高热神昏谵语、惊痫等证。
配石菖蒲
石菖蒲开窍宁神,化湿和胃,用于湿浊蒙蔽清窍所致的神志昏乱。
天竺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用于痰热惊搐等证。
二药配伍,天竺黄以清为主,菖蒲以开为主。
一清一开,相辅相佐,一寒一温,相互补充,用治热病神昏、中风痰热壅盛等证,疗效大增。
天竺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安神
天竺黄有安神定惊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小儿惊风、吊眼、直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等症。可用本品配胆南星、牛黄、朱砂、郁金、茯苓、全蝎等同用。
天竺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清热
天竺黄性寒、味甘,归心、肝经,有清热功效。可用于治疗热病神昏谵语等症,可与连翘、生石膏、知母、远志、石菖蒲、胆南星、竹叶、黄连等药同用。
天竺黄功效 化痰
天竺黄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痰热内盛、咳痰黄稠、胸闷气喘等。常配伍杏仁、苏叶、防风,治感冒咳嗽;配伍银花、青蒿、桑叶治风热感冒之痰;配伍陈皮、半夏、茯苓,治胃脘停积之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