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5大教育值得投资
孩子的5大教育值得投资
1、娱乐投资
对孩子的教育从一出生就要开始了,从最基础最简单的做起,就是玩啊!要玩得好、玩得开心,玩得有价值,钱才算花得值。带孩子去公园、游乐场,接触适合他年龄阶段的游乐设施,从玩乐中学会各种生活小常识,学会与人交往;带孩子去动物园、植物园,了解生命与生长;带孩子去旅游,让孩子看看广阔的世界。那些芭比娃娃、遥控飞机之类不太需要动脑又死贵死贵的玩具,还是少买点吧。
【投入成本】根据每个家庭的经济水平以及具体的娱乐项目决定(每周去一两次公园游乐场花不了多少钱,去趟旅游则相对比较烧钱了),平均而言,大概在每个家庭开销的10%-15%。
【投资回报】让孩子边玩边学,有机会认识外面的世界,视野更广阔,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孩子玩得开心,粑粑麻麻自然也心情愉悦,妥妥的是双赢的投资项目。
2、智力投资
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家度过的,总不能天天去公园天天旅游吧!在家就看电视?除了培养高度近视以外,孩子也只会越看越呆。给小宝宝买一些启迪型的玩具、卡片吧,有助于孩子早期的脑部开发和视力发育;给大宝宝买一些图文并茂的知识智力类的书刊,还有跳棋、象棋、地图、地球仪等,在家也能娱乐学习两不误。
【投入成本】超值!这些小东西都不贵,整个投入经费大概在每个家庭开销的1%-5%。
【投资回报】回报大不大,主要是看教具买回来后如何利用了。如果买回来后就在杂物间里放着,最后顶多也就以原价的1%卖到废品站。粑粑麻麻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教具,多花时间引导孩子去玩、去看、去学,让廉价的投资发挥出超高的价值。
3、美育投资
无论你是否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艺术家,从小让孩子接受美的熏陶,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很多麻麻从怀孕时期就已经开始这项投资了,给胎儿买胎教音乐磁带/光盘,可以说是对孩子最早的教育投资。孩子稍大后,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天分,给他买他喜欢的乐器;经常带孩子参观绘画、雕塑、摄影等展览;带孩子看儿童话剧等演出。
【投入成本】根据每个家庭的经济水平以及家长对孩子未来职业的最初期望决定,平均来说在每个家庭开销的5%-10%。
【投资回报】培养孩子的艺术情操,开发孩子的艺术细胞,这部分投资也许只能算是隐性投资,不一定能看到直接的回报,甚至根本收不到任何回报(如果孩子长大能成为艺术家,就能够直接带来收益)。但是,培养一个有艺术细胞的孩子,并且孩子能够从美育教育中得到心灵的滋养,怎么说也是一项有价值的投资。
4、体育投资
在孩子的身体上适当的进行投资是十分必要的,经常带孩子到户外锻炼,散步、跑步,投资的只是时间,而不需要金钱。也可以购买一些与孩子年龄相适应的运动设备,如皮球、跳绳、羽毛球、乒乓球等等,或者带孩子去游泳馆游泳之类的,反正只要能让孩子动起来,并且与其年龄相适应,所有的体育类的投资都是可以的。
【投入成本】有钱没钱都可投资,是门槛非常低的一项投资项目,一般在每个家庭开销的1%-5%。
【投资回报】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育投资也许不能算是一项教育投资,但却是对孩子所有教育的基础所在,没有好的身体,再聪明的头脑,再高的艺术情操也是白搭,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这方面的投资了。这项投资的收益回报也是长期的,关系到孩子今后的一生,投资回报绝对物超所值!
5、培养劳动技能的投资
“男人懂赚钱就行,家务就别管了”“我女儿不能进厨房的,她以后不是当家庭主妇的命”……虽然说出这些话的粑粑麻麻都是用心良苦,可从小培养爱劳动的习惯,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对于孩子将来的独立自强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粑粑麻麻可以给孩子买些小水桶、小铁铲,让他帮忙浇浇花、松松土,让他帮忙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对孩子好,对家长也好。(小编教路:不想女儿一嫁人就变家庭主妇,让她不要告诉老公她会做饭就得了,这叫隐藏实力!)
【投入成本】做家务不需要额外花钱投资(偶尔打碎几个碗三两个盘子就当自然损耗),买点孩子专用的小“道具”也不贵,一般在每个家庭开销的1%以内。
【投资回报】培养孩子的劳动技能,也就是培养了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孩子爱做家务,粑粑麻麻也可以受益(此处应有掌声),其回报真的是超值的。
提升孩子财商的步骤
第一步,懂得来之不易。不妨让孩子了解家里的经济情况,在增加责任感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孩子知道工作的辛苦,能够想象自己的规划。家长也可以适当让孩子知道一些理财商品的特质,比如说存钱时利息的变化,利息和利率的关系。
在购物时则是教育孩子的重要时机,让孩子分辨需要和想要的差别,可以在买东西前和孩子讨论一下,每一样商品的成分和价格,让他们决定自己买什么,懂得取舍。
第二步,懂得花钱。让孩子实际的接触到花钱,不妨定期一个周或者半个月一次性给一笔零用钱,让他们自己管理。同时鼓励孩子培养数字观念也是很重要的,记账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不仅可以养成良好的理财纪律,也可以让父母了解子女的消费状况。
第三步,懂得投资。建立孩子对投资的初步印象,普及一些金融知识,或者做一些简单的投资。而对于小一点的孩子,则可以从玩游戏中给他们普及知识。告诉孩子投资的原则是什么。也可以用一些例如儿童账户、国债之类简单的投资方式,引导孩子长期投资。初步的时候可以带着他们看看股票的价格变化,基金的波动变化,给他们讲解其中涨停会对自己的投资有什么影响。
压岁钱你管好了吗
过完年,不少学生口袋里都装着数目不菲的“压岁钱”。每年寒假过后的开学初,逛商店的学生多了,网吧里昏天黑地上网聊天、打游戏的学生多了,街头小摊边买零食的学生也多了。甚至在一些寄宿学校的学生中还出现了用压岁钱赌博、轮流请客的现象。
不少学生平时的零花钱比较少,现在有了“压岁钱”,一些同学就想狠狠过上一把花钱瘾。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的数额也越来越大,动辄成百,甚至上千,由于“压岁钱”来得太容易,使一些孩子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这极易导致学生中攀比、摆阔、浪费等不良风气的产生,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管管“压岁钱”已刻不容缓。
家长三种方式
管理孩子压岁钱
面对数目不菲的压岁钱,究竟该如何打理呢?通过对部分家庭进行的随机调查发现,对于孩子的压岁钱,家长采取的方式基本有三类。
■收归家长型
李女士:我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平时爱上网、打游戏,寒假时间比较长,为了怕他乱花钱,养成不好的习惯,因此对于每年的压岁钱,我都会要求孩子全部上交,我来为他进行安排。
小编点评:这种方式在现在的家庭中占到的比例相对较大。李女士的做法虽然可行,但是对孩子的自主能力明显有一定的压制,同时也可能使得孩子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比如孩子可能将家长不知道的压岁钱不上交等。
■放任自流型
张先生:我和老婆平时很忙,收入还算过得去,因此对于孩子的零用钱和压岁钱从来都没有加以限制,我们希望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所以让孩子自己打理压岁钱,我们基本上不过问。
小编点评:由于孩子的思维没有成熟,管理钱的能力明显还不够,因此让孩子自己做主往往会使孩子不知如何办,加上现在孩子思维简单,身上有太多的金钱反而不安全,因此这种方式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家长辅导型
刘女士:我是一名大学教师,对于孩子的个人独立能力非常看重,孩子的零用钱我一般不干涉,但是孩子每次用钱时,我都希望他将用途告诉我,这样我们能够一起做主,我也为孩子开立了银行账户,让孩子自己独立管账,孩子与我的关系很融洽。
小编点评:刘女士的做法非常值得提倡,其实压岁钱理财本来就是一个值得提倡的概念,因为理财、教育两不误,让孩子从小就树立理财意识,收获的应该不仅仅是压岁钱的增值。
专家四招
助你处置压岁钱
虽然部分家长已经开始着重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但是如果过于将重点放在压岁钱如何增值这方面,也是不可取的,其实教育孩子用好压岁钱,最终的目的是为孩子的将来做长久打算,这样的投资才更划算,这样的投资收益才会最高。如果你不相信,不妨看看理财专家的经典招式。
招式一:制定收支预算表
理财需要一个高起点,如果要孩子片面追求收益率,这是不可取的,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全方位掌握理财技巧,而第一步就是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制定收支预算表应该是一个好办法。
专门设一个笔记本,让孩子对自己的压岁钱进行统计,这样不仅让家长对每笔收入的来源心中有数,也培养了孩子细致、认真的习惯;统计完收入之后,与孩子一起对新一年的支出做一番预算,比如用200元购买书籍(教育投资是必不可少的,虽然短期没有明显的回报,但最终的效果却是惊人的),用300元缴纳学杂费,用100元参加专长学习班,然后再留100元为上学前的零用钱。这样规划和统计,不仅让孩子对于自己的花费总额能够相当了解,也有助于养成孩子节约的好习惯。
招式二:投资孝心和爱心
理财不仅仅意味着投资,只要用在了合适的地方,同样能够发挥惊人的效果。比如将压岁钱拿出100元捐给希望工程等,获得的回报是培养了孩子的爱心;比如让孩子将压岁钱留出200元,然后为父母、爷爷奶奶等购买礼物,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孝心。虽然这些投入并没有让压岁钱最大限度地增值,但是通过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孝心,实际上让孩子的个人品德得到了提升,这样的回报是远远高于这几百元现金的产出的。
招式三:家长与孩子合作投资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孩子们的需求也日益提高,电脑、钢琴等已经不是稀有物品了。在新的一年里,家长不妨与孩子一起合作购买这些商品,虽然孩子个人参与的钱不需要太多,但正是要孩子投入了属于自己的钱,才能让他们更明白“把钱花在刀刃上”的道理,也让他们了解到这些东西的来之不易,使用时自然会更珍惜。
招式四:教育储蓄好选择
在规划好以上各个部分之后,剩余的钱自然就应该是考虑如何增值了。
虽然基金等投资渠道相对较多,但由于孩子们的理财常识还不够,因此开始阶段还是建议以储蓄为主,特别是教育储蓄应该是最佳选择(适合小学4年级以上的学生),这样既培养了孩子从小理财的意识,同时看着手中资金的增加,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理财的乐趣。李凯
教育基金值得买吗
除了传统型和非传统型的保险产品以外,教育金的储备还有非保险的方式:一个是大家熟悉的定存银行,优点是存取灵活。缺点也是存取灵活,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如消费诱惑、人身风险等等,中途容易中断,而没有办法强制性确保教育金投入。另一个是基金定投,个人需要一定投资知识,具有一定风险,存在因发行规模受限或投资失败强行清盘,造成停止定投或结束定投,也还容易受人身风险影响而中途中断。那么教育基金究竟值不值得买呢?其实教育基金只能说是一种投资方式,是否值得购买也只是因人而异。
5个方法锻炼孩子的财商
方法一: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孩子掌握理财能力,就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让他们认识到金钱在人生中是必不可少和难以代替的,但是也要让孩子认识到金钱不是万能的,这样就可以避免孩子形成拜金主义、唯利是图等不正确的金钱观。父母要把握生活中的一切机会,帮助孩子认识如何理财,以及理财的好处。
或许成功和金钱是有实质性的联系,但是有了金钱并不代表什么都成功了。父母要让孩子知道,金钱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防止孩子产生唯利是图的错误倾向,父母应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上金钱是赚不完的,但亲情、友情、爱情都是金钱所无法代替的,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为了金钱放弃感情,同时,要让孩子树立与和他人分享的观念。
方法二:教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钱
父母给孩子适度的零花钱,对孩子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既可以满足孩子合理的消费需求,也为孩子学会管理金钱提供了前提和可能。孩子会在管理零花钱的过程中,增强理财观念,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不少父母抱怨孩子乱花钱,不知道节省,其实造成孩子这样的状况,和父母是否乱给孩子零花钱有很大关系。父母应该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给孩子适度的零花钱,控制好数量,同时给孩子零花钱之后,就要信任孩子,让孩子有权自由分配。
法三:让孩子学会储蓄
储蓄是理财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活中的每个人都离不开储蓄。孩子最初并不懂得储蓄的含义,教给孩子储蓄,能有效地防止孩子乱花钱,从而培养孩子节约的品质和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储蓄的重要意义。储蓄最重要的作用是为了应急和抵抗未来潜在的各种经济危险。当遇到大量支出或是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故时,就可以用平时的积蓄来应付。
方法四:让孩子学会合理消费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给孩子提供消费的机会,让他们逐渐学会一些简单的消费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孩子的消费欲望,还可以让孩子从中掌握适当的购物技巧,避免孩子养成胡乱花钱的不良习惯。
方法五:让孩子早点进入投资世界
当今社会,投资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存方式,是从孩子时期就应该掌握的技能。早期的投资教育,可以成为孩子的做事风格被保留下来,表现为超强的观察力和判断能力。
教育基金有什么好处
1、“保费豁免”功能所谓“保费豁免”功能就是一旦投保的家长遭受不幸,身故或者全残,保险公司将豁免所有未交保费,子女还可以继续得到保障和资助。
2、强制储蓄的功能,父母可以根据自己的预期和孩子未来受教育水平的高低来为孩子选择险种和金额,一旦为孩子建立了教育保险计划,就必须每年存入约定的金额,从而保证这个储蓄计划一定能够完成。
3、教育金保险具有保险的保障功能,可以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提供疾病和意外伤害以及高度残疾等方面的保障。所以一旦投保人发生疾病或意外身故及高残等风险,不能孩子的教育金储备计划,则保险公司则会豁免投保人以后应交的保险费,相当于保险公司为投保人交纳保费,而保单原应享有的权益不变,仍然能够给孩子提供以后受教育的费用。
4、教育保险同时也具有理财分红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通货膨胀的影响。它一般分多次给付,回报期相对较长。
当代父母都为宝宝上啥保险
保险的意义在于今日作明日的准备,生时作死时的准备,父母作儿女的准备,儿女幼小时作儿女长大时的准备。
如今,“应该给孩子买保险”已经成为很多父母的共识,但是如何正确的为孩子挑选搭配保险成了众多父母们头疼的问题:市面上的儿童保险那么多,还有很多儿童也可以买的其他保险,究竟买什么才能既不花冤枉钱,又能给孩子最好的保障呢?
儿童有哪些险种
第一类:儿童意外伤害险
险种特点:保费便宜,保障高,无返还。
适用家庭:基础购买,只保意外伤害。
儿童自制能力差,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大。据一项调查显示,意外伤害已经超过疾病成为儿童健康的头号杀手。
在北京,意外伤害是造成18岁以下儿童死亡和伤残的首要原因,北京市平均每天有139名儿童受到意外伤害,仅2003年一年有5万多儿童遭到不同程度伤害,据统计,孩子在婴幼儿阶段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差,基本完全依赖于爸爸妈妈的照顾和保护;孩子在上小学、中学阶段,要负担照顾自己的责任,但作为弱小群体,意外在所难免,父母可以酌情为孩子购买意外类险种,一旦孩子发生意外后,可以得到一定的经济赔偿。这一类的保险一般是消费型的都不贵,一年仅需要几百元,各公司都有推出。
Tips:购买这类保险并不意味着从此可以不用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它只是在孩子发生意外事件后,可以得到一定的经济帮助和赔偿。
第二类:儿童的健康医疗险。
险种特点:保费便宜,保障高,无返还。
适用家庭:基础购买,孩子体质较弱。
调查显示父母对孩子的健康格外关注。目前,重大疾病有年轻化、低龄化的趋向,重大疾病的高额医疗费用已经成为一些家庭的沉重负担。按照我国目前的医疗制度现状,少年儿童这一年龄段基本上处于无医疗保障状态。因此,利用保险分担孩子的医疗费支出就成为投保儿童保险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重大疾病险投保年龄越小保费越便宜。过去,许多公司规定18岁以上,才能购买重大疾病险,随着保险产品的增多,16岁以下的儿童也可以购买该险种了。以0岁女孩子为例,年交费仅1000元左右就可买到10万元保障,保障终身。而这个险种也是近两年才有的。
现在小孩感冒发烧,动辄住院,积累下来,花费也不小。在考虑购买险种时,建议买点附加住院医疗险。这样,小孩万一生病住院,一些医疗费用还可以报销,并获得20—50元/天的住院补贴,还是很划得来的。
Tips:重大疾病险投保年龄越小保费越便宜。过去,许多公司规定18岁以上才能购买重大疾病险,但现在16岁以下的儿童也可以购买该险种了。
第三类:儿童的教育储蓄险。
险种特点:定期定额缴费,存多返还多,储蓄外有保障。
适用家庭:目标明确的中长期储备。
这类保险主要解决孩子未来上学或者出国留学的学费问题。越来越高的教育支出,不可预测的未来,都给父母一份责任,提前为孩子做一个财务规划和安排显得非常必要。以购买保险的形式来为子女筹措教育费用,购买保险要按时缴费,无疑是一种强制性储蓄。一旦父母发生意外,如果购买了“可豁免保费”的保险产品,孩子不仅免交保费,还可获得一份生活费。除此之外,购买保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由于目前不少保险公司推出的教育型少儿险都将教育基金与子女身故保障设计在一起。相比储蓄等单纯的投资渠道,购买教育型少儿险更多了一层保障功能。
Tips:由于目前不少保险公司推出的教育型险种都将教育基金与儿童身故保(身故保障金相当于被保人死亡后留给家人的抚恤金)障设计在一起,相比储蓄等单纯的投资渠道,购买教育型险种更多了一层保障功能。另外,购买保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1.正确对待儿童保险在家庭整体保险中的地位
一个家庭中究竟先为谁投保呢?家庭投保应以夫妇为主,孩子为辅。夫妇双方尤其是家庭经济支柱的意外保障、医疗保障、重大疾病保障和寿险保障一定要充分,以保证父母这个经济来源万一中断时,孩子可以通过保险得到的经济支持而生存下去,并且继续接受良好的教育。如果家长在单位里享受的保障比较健全,并且已经给自己买了充足的商业保险,则可以考虑多给小孩买点保险。
2.要先了解孩子的学生保险
在考虑给孩子买保险之前,应该先了解孩子已经有了哪些保险,这样可以避免重复花无谓的钱。所以建议在学校给学生上了保险的家长,先去了解一下这些保险的具体保障条款,然后再看孩子缺少什么保障,再购买这些保险作补充。这样做也可以监督一些学校收了保费,根本没有给学生上保险的行为。
3.年龄不同投保的重点不同
一般保险是越早买保费也越低,对于父母越合适,孩子也越早获得了保障。但是,如果您现在才开始考虑为孩子买保险。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其投保的重点和投保的多少也就有所不同。
幼儿时期,由于新生儿死亡几率大,学龄前儿童抵抗能力差,容易得一些流行性疾病,但这时的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险种赔偿率也不高,一般而言,身故时年龄不足1周岁,给付比例占保险金额的20%;满1周岁但未满2周岁的儿童,给付比例为40%;满2周岁但未满3周岁的儿童,给付比例为60%;满3周岁但未满4周岁的儿童,给付比例为80%,满4周岁,给付比例才能达到100%。所以建议多买住院医疗补偿型的险种。有能力的父母可以考虑早为子女教育金做打算。
小学时期,由于意外隐患很大,应适当增加意外险的投入,并且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考虑未来教育金的储蓄。当然如果家庭条件很好,应该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就考虑未来教育金的储蓄,这样每年保费负担可以减少。
如果孩子已经到了14、5岁,还没有买教育类的保险产品,可以不必局限于儿童险,因为一些险种16岁或14岁以上就可以购买,这类险种中,宜选择时间间隔短的分红产品,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替代教育金给付。当然,也可以考虑缴费和支取都非常灵活的万能寿险。这个险种不仅有保障性,还有很高的投资性。大人孩子都可以受益。同时,这个年纪的意外险、医疗险也是不可或缺的。
4.给孩子投保的金额
国家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利益,儿童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最高投保金额限制在10万元,所以如果你在不同保险公司投保,要注意总投保金额的限制,因为一旦投保超过限额,保险公司有权拒赔保费。孩子的健康疾病险,医疗补偿等等不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险种,可以投保超过这个限制。另外有些保险公司考虑到这个限制,在条款里规定如果被保险人身故给付5倍于投保金额的保险金。这样没有违反保险金额限制,也同时放大了保障功能。这类保险也可以作为加大保障的考虑。
5.花多少钱给孩子买保险
总体而言,整个家庭的保费支出应该在家庭总收入的10-20%左右。而如前所述,保险支出中大部分应该用来为家庭经济支柱投保,而非儿童。所以儿童的保费支出尽量不要超过家庭总收入的10%,同时要视家长的收入水平和收入来源而定。如果夫妻两人均有社保和医保,但没买商业保险,收入主要来源于各自的工作收入,而非投资收益性收入,风险系数就较大,一旦发生意外致使身故或失去工作能力,将导致收入中断,给家庭带来巨大损失。
所以,应该给自己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为家庭提供充足的保障。另外,为了使夫妇退休后享有较高品质的生活,还应早制订养老计划。医疗险可选择性购买重大疾病保险以解后顾之忧。这样一来自己保费支出就高了,孩子的保费就应适当减少,并且考虑有“保费豁免”条款的保险。
6.需不需要给孩子买终身的寿险
为人父母的,为子女购买保险要从子女的教育费用和正常生活提供保障的角度出发,不宜大包大揽,连子女成年后的保障也一并考虑。甚至为子女的养老金做打算。子女成年后自然会有工作和收入,让他们做出自己的保险规划,这也能树立他们的责任感。父母如果在子女的保险中投入太多而忽略了自身的保障,是得不偿失的。
另外,投保儿童大病险时要注意儿童宜发的疾病,并不是保的疾病越多越好的,有些只适用于成人的大病,如果包含在儿童险里就有可能浪费保费。
经济实力一般:儿童意外险和医疗险
这两个是最基本,也是最经济的险种,遇到因无人照管或是稍有疏忽而发生的意外伤害,如跌倒、磕碰伤,或是较严重的如车祸等,就可以得到一定的经济赔偿。这种险花钱不多但是保障挺好。
经济实力较强:+教育储蓄险
如果父母经济实力较强,购买教育险只是“强制储蓄”,不仅可以解决孩子以后上高中、大学或者出国留学的学费问题。另外一点,就是它的收益要比定期存款稍高一些,可以避开利息税,作为一种家庭理财规划。
经济实力尚可:+儿童重大疾病保险
因为重大疾病高额医疗费用负担比较沉重,往往使一个家庭产生巨大的经济压力。而以前保险公司是拒绝为幼儿投保该项险种的,但现在年龄限制已经放宽。购买后可以防万一。
穷养男富养女古时金科玉律
“穷养男,富养女”,在古时被奉为养儿育女的“金科玉律”。其实,这里的“穷”、“富”并不只是物质上的含义,更反映中国父母对儿女不同的期望。女孩富养,其主要真义就是要把她培养成“大家闺秀”。而男孩穷养,则是一种挫折教育,为的是让孩子成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从某种程度上,这种教育观念有一定的道理。男儿当自强,从小吃苦、意志得到磨炼的人,更能干出一番事业。而“富”养的女孩,优越的生活就像一针强劲的免疫针,使她以后能坚守良好的道德观念来对抗诱惑,成为知情识趣、优雅美丽的女性。
另外,从性别差异来讲,男孩天生富有攻击性、冒险性和控制欲,女孩则更具预测力、稳定性,喜欢和谐、融洽地交流。所以,给予女孩更多的宠爱与关注,而给男孩更多有挑战的情境让他们去征服,是符合子女天生的性别差异的。
但这一说法也有一些弊端:“富”养的女孩可能养尊处优,不能免疫诱惑不说,说不定还形成“嫌贫爱富”的价值观;“穷”养的男孩在成长过程中可能缺失关爱,一方面没有安全感、自闭自卑,另一方面过度自我保护、攻击性强甚至仇恨家庭和社会。
其实,除了物质基础方面,“穷”和“富”的核心更应是家庭的教育方式及教育观念。其实,无论儿子和女儿,对他们实施兼具“穷”和“富”的教养很必要。
“富”是指教育投资方面的富足,关爱子女,开阔他们的视野与见识,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这是儿女都应有的“富”和“宠”。另外,“穷养”是指无论家境是否富有,让子女适当经历磨炼,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独立勇敢、自强不息的个性,让他们懂得生活的艰辛,懂得取舍、感激、满足,这样的孩子才能更好地去创造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