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胰岛素该打则打

胰岛素该打则打

糖尿病是一种既常见危害性又极大的疾病,它的危害表现在长期高血糖会引起各种慢性并发症。如果想要严格控制住血糖,注射胰岛素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专家表明在治疗糖尿病期间,胰岛素该打则打。

以胰岛素使用为例,我国很多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使用存在严重误区。很多该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拒绝使用,很多患者认为,“打上胰岛素就撤不下来了”,“打胰岛素会使Ⅱ型糖尿病变成Ⅰ型,会产生依赖”,“打胰岛素会上瘾”……这些都是错误的认识。

当医生建议Ⅱ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不必担心打了胰岛素就会转变成Ⅰ型糖尿病。

这是因为,临床上有很多Ⅱ型糖尿病患者,在节制饮食及口服降糖药后仍不能控制血糖,改用胰岛素治疗后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另外有些病人,处于感染、急性心脑血管意外等状态时,短期应用胰岛素治疗后,不但糖尿病迅速得到控制,并且加速了病灶或伤口的愈合,促进肝功能的恢复。等这些并发症完全好转,仍可撤掉胰岛素重新改用口服降糖药物。

通过上述内容大家可以知道,控制血糖治疗糖尿病胰岛素该打则打。

忘打胰岛素怎么办

胰岛素在某些糖友的日常治疗中是不可缺少的。根据糖友患病类型不同,忘记打胰岛素也有不同的补救方法。如果是 1型糖友,一次没有及时注射胰岛素,就需要尽早补注射。饭前没打,饭后应尽早补上,如在餐后1~2小时以内,可按照原缺失剂量用药;如在1~2小时内即将 注射胰岛素,就需要注射两针的剂量。若是担心剂量过大会引起低血糖,也可以将两针的总剂量减少1/3打进去,并在下一餐后2小时进行血糖监测,再根据结果 决定是否需要追加胰岛素或补充进食。

如果忘打胰岛素的是2型糖友,且平时血糖控制较好,可采用上文所述方法补打胰岛素。如果短时间内无法补打,可以根据血糖情况考虑用口服药加量的方法来解 “燃眉之急”。如血糖不太高,只比平时高2~4毫摩尔/升,并且一两天内可以找到胰岛素,也可以临时省略掉这一两天的胰岛素,密切观察血糖,暂不改变口服 药的使用方法。如果血糖超过上述标准,可以尝试将现有口服药部分加量,一般可以加量使用的是二甲双胍和胰岛素促泌剂,如磺脲类或格列奈类。在不能打胰岛素 的那一餐可以把这餐服用的二甲双胍加量,用量在0.5克以内可加倍。不使用二甲双胍或肠胃较弱的糖友,也可以把该餐时或餐前服用的短效促泌剂适当加量 50%~100%。长效或缓释的促泌剂加量应非常谨慎,而且晚餐前不宜增加,以免发生低血糖。

对于必须打胰岛素的糖友来讲,缺失胰岛素注射的时间越短越好,但无论怎样做,都要争取在血糖监测的基础上进行,切忌盲目大胆。有人认为如果没打胰岛素就应 减少饮食,这样做有一定风险,并不建议。总之,即使忘打胰岛素也不必过于紧张,亡羊补牢的方法还是有的。但无论是哪种糖友,在不能追加药物或补打胰岛素的 情况下,多饮水都是必不可少的。

长期打胰岛素有危害吗

长期打胰岛素有危害,下面就来看看具体的危害。

长期打胰岛素有危害吗 胰岛素水肿

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糖尿病病情还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由于自身体内的失水、失钠、细胞外液减少。

一旦患者开始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患者会在血糖控制后的4~6天内,出现体内水钠潴留的现象,造成四肢水肿的现象。

打胰岛素可能会发胖

胰岛素可以促进人体内糖原、脂肪及蛋白质合成。采用胰岛素注射治疗时,它会首先进入体循环,导致周围组织胰岛素含量升高,促进了外周脂肪的合成和体重增加。部分患者注射胰岛素后,为预防低血糖风险,会故意多吃一些(即预防性食物摄入)。此外,胰岛素刺激产生的胰岛素抗体可作用于下丘脑食欲中枢,刺激食欲,使人吃得更多,体重随之增加。

胰岛素治疗导致的体重增加会加重糖代谢、脂代谢异常,升高血压,增加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同时体重上升会使胰岛素用量逐渐加大,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糖友在重视降糖效果的同时,绝不可忽视体重的管理。

使用胰岛素的糖友并非一定会发胖,体重增加主要还是由吃得多、消耗得少造成的。“管住嘴,迈开腿”是糖友生活中需要时刻遵守的基本原则。每周持续五天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每次运动40分钟以上,并注意运动后心率不要超过170减去年龄(如60岁糖友不超过110次/分钟),可起到减弱胰岛素抵抗、减轻体重的作用。糖友要积极监测血糖,并减少预防性食物摄入。对于部分无口服药物禁忌的患者,可考虑加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片或胰岛素增敏剂,达到减少胰岛素剂量、降低体重的效果。

糖尿病打胰岛素好不好 注射胰岛素副作用小

胰岛素治疗是一种最生理的疗法,是一种对肝、胃、肠影响最好的糖尿病治疗方法,也就是说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副作用是最小的。

打胰岛素如何避免渗液

很多糖友在注射胰岛素时,并没有科学选取注射皮肤位置。皮下纤维组织增生会导致胰岛素药液吸收不利,使一 部分药液从皮肤针孔处渗出,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和利用。胰岛素注射应选取皮肤较松的部位,这些部位下面都有一层可吸收胰岛素的皮下脂肪组织,而且神经分布较 少,注射时不适感也相对较少。此外需经常更换注射部位,防止局部反应。

胰岛素应保证皮下注射,避免进入肌肉层,否则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应用胰岛素笔时,应垂直进针,每次注射都需要更换一次性无菌针头,注射完毕后停留10秒钟 左右再拔针。注意每次注射结束后必须卸下针头,否则,当温度变化时就会有药液从针头漏出。注意不要按摩注射部位皮肤,以避免胰岛素渗液。

注射胰岛素时渗液也可能是由于注射深度不够。使用胰岛素笔注射,由于其注射压力较小、注射力度不好掌握,注射深度较浅时,也会出现针孔处有药液残留的情况。因此建议,为避免渗液,注射时可以适当增加深度,一般情况下,针头刺入3~5毫米左右即可

糖尿病患到底该不该打胰岛素

糖尿病患者到底该不该打胰岛素

中国的糖尿病人,很抵触打胰岛素,他们觉得这是治疗无效,病情加重的标志,这个误会贻误了糖尿病的最好治疗时机。一般来说,如果已经同时服用了2种降糖药后,血糖还是控制不住的话,就到了用胰岛素的时候了,再往后拖延,胰岛素的降糖效果也会受影响,这是中国专家最近在“美国第76次糖尿病协会科学年会”上给出的建议。

2013年版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已经明确有建议: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在较大剂量,多种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仍>7%,就应该开始使用基础胰岛素了。

但在我国,降糖药疗效不佳后开始起始基础胰岛素治疗的病人,糖化血红蛋白往往已经达到10%,高出指南建议的7%很多了。

研究发现,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越高,之前降糖药的服用种类越多,或者剂量越大,用胰岛素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难度就更大,血糖就很难控制。

打胰岛素有什么作用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胰岛素可以增加肌肉、脂肪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使血糖容易进入细胞内,促进肝脏细胞合成肝糖原,促进糖氧化,促进糖变成脂肪,抑制糖异生,而起到调控血糖的作用。

胰岛素可以促进肝脏合成脂肪酸,并使之转运到脂肪细胞内储藏起来,同样也可以直接促使脂肪细胞合成少量的脂肪酸,并且通过抑制脂肪酶活性来抑制脂肪分解。如果胰岛素不足,由于糖代谢提供能量不足,导致大量脂肪分级,则会形成大量的酮体而形成酮症,严重可致酮中毒。

胰岛素可以通过抑制肝的糖异生等多个环节来促使蛋白质的合成。正常情况,全身组织必须有胰岛素才能合成蛋白质,而且胰岛素可以抑制蛋白质分解,胰岛素不足则会使蛋白质分解代谢亢进。

胰岛素可以促进钾离子进入肌肉和肝细胞,降低血钾含量,若胰岛素不足,可以饮多尿使钠、钾氯、钙等排出量增加,可引起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打胰岛素发胖怎么办

打胰岛素发胖怎么办

严格控制饮食、增加体力活动量,这时避免体重增加最主要的手段。

加用双胍药,以降低食欲,减少胰岛素用量。

肥胖患者不积极使用胰岛素疗法,必须使用时常有剂量偏大而疗效不佳的情况发生。

如果接受胰岛素治疗后糖尿病患者体重增加,应该重新审查胰岛素治疗的适应症,可用可不用者不用,可少用者不多用。

打胰岛素可能会发胖

胰岛素是体内唯一可降低血糖的激素,但体重增加是胰岛素治疗中的一个常见副作用。

胰岛素可以促进人体内糖原、脂肪及蛋白质合成。采用胰岛素注射治疗时,它会首先进入体循环,导致周围组织胰岛素含量升高,促进了外周脂肪的合成和体重增 加。部分患者注射胰岛素后,为预防低血糖风险,会故意多吃一些(即预防性食物摄入)。此外,胰岛素刺激产生的胰岛素抗体可作用于下丘脑食欲中枢,刺激食 欲,使人吃得更多,体重随之增加。

胰岛素治疗导致的体重增加会加重糖代谢、脂代谢异常,升高血压,增加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同时体重上升会使胰岛素用量逐渐加大,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糖友在重视降糖效果的同时,绝不可忽视体重的管理。

使用胰岛素的糖友并非一定会发胖,体重增加主要还是由吃得多、消耗得少造成的。“管住嘴,迈开腿”是糖友生活中需要时刻遵守的基本原则。每周持续五天的有 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每次运动40分钟以上,并注意运动后心率不要超过170减去年龄(如60岁糖友不超过110次/分钟),可起到减弱胰岛 素抵抗、减轻体重的作用。糖友要积极监测血糖,并减少预防性食物摄入。对于部分无口服药物禁忌的患者,可考虑加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片或胰岛素增敏剂,达 到减少胰岛素剂量、降低体重的效果。

相关推荐

降血糖喝什么好 番茄苦瓜汁

材料:番茄200克、苦瓜50克、柠檬汁适量; 做法:1.番茄洗净,去皮,切小块;苦瓜洗净,去瓤、去子,切丁。2.将上述食材放入果汁机中,加入适量饮用水搅好后调入柠檬汁即可。 功效:苦瓜+番茄=降低血糖,增进胰岛素对糖的代谢。苦瓜含有苦瓜苷,被誉为“植物胰岛素”,可平稳降血糖,改善胰岛素功能;番茄含有番茄碱、谷胱甘肽等成分,能够调节血糖。

胰岛素会把糖尿病人

胰岛素是调节人体能量储备的重要激素,它可通过增加脂肪酸转运,促进脂肪细胞内中性脂肪合成并抑制其分解,促进葡萄糖摄取及肌肉、肝脏的糖原合成,使肌肉、肝脏蛋白质合成增加,如此,引起脂肪沉积,从而导致肥胖。 不过,并非胰岛素就一定会致胖,关键要看胰岛素使用是否合理,以及饮食运动的控制情况。有些患者可能胰岛素的剂量过大,容易出现低血糖,饿感增加就会导致了进食增多;另外,也有一些患者在胰岛素后,饮食控制不严,吃得比较多,同时也不做运动,或运动少了,如此,肯定容易导致肥胖。可见,要减少胰岛素所导致的肥胖,管住嘴

为什么胰岛素血糖反而更高

为什么胰岛素血糖更高了? 有些刚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血糖反而更高,据专家先容,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都是患者擅自停掉口服药的结果。一般来说,当联合口服降糖药效果不好时,加点胰岛素,血糖就能降下来,但这往往会给患者一种感觉——既然都开始胰岛素了,那肯定是口服药没效果了。于是,这部分病人就擅作主张,自己把口服药给停了。结果没想到的是,血糖却越来越失控了。 这样的情况在刚刚由口服药到胰岛素过渡的患者身上特别普遍。实在,在刚用上胰岛素头两周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口服药物并不像想象的那样一点用处都没有了,我们

注射胰岛素的副作用 引起低血糖反应

胰岛素出现低血糖反应是在使用胰岛素治疗中最常见,也最重要的副作用。在胰岛素剂量已经接近所需剂量时,1单位胰岛素剂量的变化都有可能引起地血糖症,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旦发现应当及时治疗和处理。

胰岛素要注意什么 其他注意事项

1、同一品牌的胰岛素只能和特定的注射笔搭配使用,胰岛素注射笔和笔芯只能您自己用不可借给他人使用,以避免交叉感染。 2、如果注射的是预混胰岛素,在注射前应将胰岛素笔放在手心,水平滚动10次,然后用手夹住胰岛素笔上下摇动10次,充分混匀胰岛素

使用胰岛素有哪些好处和坏处呢

大家都知道胰岛素有两种,一种比较便宜,叫做动物胰岛素。动物胰岛素有从猪的胰腺中提取的,有从牛的胰腺里提取的,总而言之,就是从动物胰腺里提取的胰岛素我们就叫做动物胰岛素,还有一种叫人胰岛素。 有的朋友就问,我们是人呀,为什么给我们动物胰岛素?大家要知道胰岛素在发明发展的过程里面,开始是从动物的胰腺里提取的,那时候还没有高科技,胰岛素是1921年发明的,所以那个时候只能从动物里面提取,那么现在到九十年代以后,高科技的方法用基因的方法来合成真正的人的胰岛素,所谓人胰岛素的分子结构和你自己身上人的胰岛素的结构一

速效胰岛素有什么样的特点

速效胰岛素的功效启动很快,就算在饭后注射,也能对食物里的碳水化合物提供不错的胰岛素功效。当然,这种做法并不应该让大孩子与成年人当成常态,但是对于小孩,在饭前不确定他到底会吃多少,等到饭后根据实际的进食量再注射是非常实用的策略。 速效胰岛素在缓解期间的作用也不错。缓解期里,你还能够自己分泌一些胰岛素,足够覆盖你的基础需要。有一项针对还在缓解期的成年病患的研究发现,如果他们使用速效胰岛素,就可以降低饭后几小时发生低血糖的次数。 如果使用速效胰岛素来当做用餐胰岛素,你还需要另外一种胰岛素,确保你的体内在正餐之间

空腹血糖6.2需要胰岛素

你好,根据你的情况分析,你空腹血糖有点高,可以控制复查 建议平时多注意休息,保持卫生,保持生活规律,不要吃生冷的刺激性的食物,不要吃甜食,定期复查

血糖多高需要胰岛素

胰岛素作为替代疗法的适应症为:2型糖尿病诊断时血糖水平较高,特别是体重明显减轻的患者;口服降糖药治疗反应差伴体重减轻或持续性高血糖的患者。可每天注射2次中效胰岛素或预混制剂,β细胞功能极差者应按与1型糖尿病类似的方案长期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注射胰岛素是最无副作用的降糖方法。一型糖尿病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若血糖一段时间内持续高,可以注射胰岛素治疗。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病情合理选择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物和注射胰岛素相比,注射胰岛素是副作用最小的一种控制血糖的方式,而且不需要通过肝脏和肾脏进行代谢,任何

糖尿病忘胰岛素怎么办

如果忘胰岛素的是2型糖友,且平时血糖控制较好,可采用上文所述方法补胰岛素。如果短时间内无法补,可以根据血糖情况考虑用口服药加量的方法来解 “燃眉之急”。如血糖不太高,只比平时高2~4毫摩尔/升,并且一两天内可以找到胰岛素,也可以临时省略掉这一两天的胰岛素,密切观察血糖,暂不改变口服药的使用方法。如果血糖超过上述标准,可以尝试将现有口服药部分加量,一般可以加量使用的是二甲双胍和胰岛素促泌剂,如磺脲类或格列奈类。在不能胰岛素的那一餐可以把这餐服用的二甲双胍加量,用量在0.5克以内可加倍。不使用二甲双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