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陵菜的鉴别
委陵菜的鉴别
1)本品粉末灰褐色。非腺毛极多,单细胞,平直或弯曲,有的缠结成团,细长,直径7~37μm,长约至4000μm, 壁厚。草酸钙簇晶存在于叶肉组织中,直径6~65μm,偶有小方晶。木纤维长梭形,直径7~14μm,壁稍厚,孔沟明显。木栓细胞类多角形或扁长方形,内含黄棕色物。
(2) 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60~90℃)10ml,温浸3 小时,滤过,滤液挥干,加乙醇10ml使溶解,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委陵菜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6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甲酸乙酯-甲酸(5:4: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 三氯化铁溶液与铁氰化钾试液的等量混合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
委陵菜的功效与作用 熄风定痫
委陵菜性苦寒,入肝经。《贵州民间方药集》载:“治羊癫疯。”故有熄风定痫之功效。若因肝风内动,痰随风动,风痰闭阻,心神被蒙而致痫证发作,症见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抽搐吐涎,或伴尖叫,二便失禁,或有短暂神志不清,舌苔白腻,脉弦滑,可用本品,熄风定痫。
委陵菜怎么吃
委陵菜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野菜,一般生于向阳的山坡、荒地中。主根发达,为圆柱形,茎直立或斜生,表面密生白色柔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片长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托叶和叶柄基部合生。委陵菜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主产于山东、辽宁、安徽。
委陵菜的药用功效
委陵菜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可用于赤痢腹痛、久痢不止、痔疮出血、痈肿疮毒等。内服:煎汤,0.5~1两;研末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研末撒。委陵菜在大部分地区作翻白草入药,少数地区作白头翁使用,称为黄州白头翁。
委陵菜的食用方法
委陵菜嫩苗叶及根可食,全草入药,一般4~6月间采嫩叶,8~10月间挖根,夏秋季采全草。委陵菜根含鞣质、蛋白质等;嫩苗富含维生素C。
委陵菜嫩叶可以凉拌、清炒,也可以做成委陵菜蜜枣汤;块根则可以生食、煮食,或者磨成面掺入主食。春季未抽茎时采挖,除去泥沙杂质,洗净润透,切段晒干,置通风干燥处,以备生用。
委陵菜的营养价值 委陵菜的营养成分
委陵菜为蔷薇科植物委陵菜的根或带根全草。从委陵菜中分出山柰素、槲皮素、α-儿茶酚等黄酮类;及熊果酸等三萜类。还有有机酸类、维生素C、蛋白质、脂肪、纤维等。
人参果的几种特别吃法
一提起人参果,人们马上会想起小说《西游记》里孙悟空偷吃人参果的故事来。其实,人间真有人参果,但不是那种吃了能长命百岁的人参果,它是蔷薇科委陵菜属的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整个植株呈粗网状平铺在地面上。它春季发芽,夏季长出众多紫红色的须茎,匍匐地面,伸向四方,节外生根,犹如蛛网。其叶正面深绿,背后如羽毛,密生白细绵毛,宛若鹅绒,故学名又叫鹅绒委陵菜。根纤细,中部或末端膨大呈纺锤型或球形。春、秋季采挖块根。茎长葡匐,节上生不定根,并形成新植株。羽状复叶,背面密被灰白色毛。花单生,黄色,瘦果。花果期5-9月。广布宁夏、青海各地,宁夏、青海高寒地区块根肥大,产量高,品质好。生于海拔1700-4300米的草甸、河漫滩附近。在湿润寒冷地区生活为极强,常形成大面积群落。风干块根含水77%,灰分3.09%,还原糖2.97%,蔗糖1.20%,淀粉3.30%,戊聚糖8.34%,蛋白质6.19%,鞣质10.76%,粗纤维15.42%,委陵菜甙0.12%,脂肪约2%。蕨麻系高原蔷薇科野生植物,含有维生素及镁、锌、钾、钙元素。具有较高的医疗和营养价值,它有着健胃补脾、生津止渴、益气补血的功能,故藏医称其为卓老沙僧,常以其入药。六七月间开花时的全草,还可用来收敛止血,止咳利痰,亦作滋补。蕨麻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维生素,故长食之,确有人参延年益寿的功效,因此被人们美誉-人参果。
将人参果洗净,在温水中浸泡60分钟后捞出待用。
1.人参果米饭:将精米淘洗干净后与人参果按4:1的比例置于锅中蒸煮(加水量及蒸煮时间可参考平时焖饭办法做)。
2.人参果营养粥:人参果与精米或小米按1:4的比例,再配以红枣、葡萄干、枸杞、莲子、桂圆肉等少许一同煮至40分钟(最好用高压锅做合适)既可食用。
3.人参果营养汤:人参果与鸡、鸭、鱼、肉按1:4的比例,再配以枸杞、党参等少许一同煲汤至40分钟即可食用。
如果你喜欢,可以试一试上面介绍的几种方法。人参果是死的,人是活的,怎么吃,怎么弄得好吃,这都在于吃的人自己,而不能总是指望神奇的果子。
翻白草与委陵菜的区别
翻白草为蔷薇科翻白草,因为正品翻白草市场和山上都比较少见,我在广西玉林市场看见过,我上了不少山,我仅见过几次,昨天采集的比较典型。可见其分布量少见了。多见的是同属委陵菜伪充的,因为委陵菜分布量极大,平原与山地都很多。但伪充翻白草药材是绝对不应该的!混用委陵菜做翻白草违反中药材国家药物法典《中国药典》的规定,亦属于非法行为。
翻白草与委陵菜的区别
翻白草:蔷薇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根肥大,圆锥状。茎直,密生灰白色绵毛。单数羽状复叶,基生叶有小叶8~11对,顶端小叶最大,两侧小叶向下渐次变小,小叶狭长椭圆形,长2~5厘米,宽8~15毫米,边缘羽状深裂。生于向阳山坡、茺地。主产山东、辽宁、安徽。可用于赤痢腹痛、久痢不止、痔疮出血、痛肿疮毒。
其它名称:白头翁、蛤蟆草、天青地白
委陵菜: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约500种,草或灌木。多原产于北温带和北极,多数为多年生。茎匍匐或直立,掌状或羽状复叶,小叶多为5枚(故原文因此得名),有的3或7枚。花单生,花瓣5,通常黄色,有的园艺变种白色或红色。金露梅有许多品种为矮化灌木,用於美化景观。
其实萎陵菜与翻白草是很好区别的,萎陵菜根的断面显柴性而翻白草根的断面显粉性。购买时一定要注意。
委陵菜的营养价值 治风湿骨痛
委陵菜对人类的风湿骨痛有很好的治疗功效,在治疗时可以把委陵菜和大风藤以及五香血藤等中药材各选准备半斤,一起洗净以后泡酒,泡好以后直接饮用药酒,每天早晚各服用一两就可以。
翻白草的中药
中药名:翻白草(《救荒本草》)潘百草
【异名】: 潘百草 鸡腿儿(《救荒本草》),天藕儿(《野菜谱》),湖鸡腿(《纲目》),鸡脚草、鸡距草(《草木便方》),乌皮浮儿、觭角草(《植物名汇》),土菜、茯苓草(《现代实用中药》),郁苏参、土人参(《福建民间草药》),金线吊葫芦、鸭脚参、细沙扭(《广西中药志》),鸡脚爪(《四川中药志》),野鸡坝、兰溪白头翁、黄花地丁、千锤打(《湖南药物志》),天青地白(《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鸡腿根、鸡腿子、白头翁[广西、福建]、叶下白、郁苏参、委陵菜、鸡爪参、土洋参(湖南)
翻白草属蔷薇科植物。《救荒本草》名鸡腿根,《野菜谱》称天藕,江苏也叫鸡腿苗,白鸡腿。中国各地野生。生、熟食均可,并供药用。
委陵菜的食疗
蔷薇科草本植物委陵菜的嫩茎叶(苗)或根。又称翻白菜、根头菜、虎爪菜、老鸦翎、老鸹爪、痢疾草、天青地白草。中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春季采嫩苗,夏、秋季采全草,洗净鲜用;全草亦可晒干备用。
1,委陵菜木槿花汤:委陵菜30克,白木槿花15克。加水煎汤服。亦可略加油、盐调味,作汤菜食。
白木槿花能清湿热、凉血以治痢,该方用以增强委陵菜的疗效。用于湿热痢疾或腹泻。
2,根头菜汤:委陵菜根60-120克。加水煎汤服。
该方有清热解毒疗疮的功效。用于疔疮痈肿初起,疼痛灼热。
委陵菜的形态特征
委陵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粗壮,圆柱形,稍木质化。花茎直立或上升,高20-70厘米,被稀疏短柔毛及白色绢状长柔 毛。基生叶为羽状复叶,有小叶5-15对,间隔0.5-0.8厘米,连叶柄长4-25厘米,叶柄被短柔毛及绢状长柔毛;小叶片对生或互生,上部小叶较长,向下逐渐减小,无柄,长圆形、倒卵形或长圆披针形,长1-5厘米,宽0.5-1.5厘米,边缘羽状中裂,裂片三角卵形,三角状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顶端急尖或圆钝,边缘向下反卷,上面绿色,被短柔毛或脱落几无毛,中脉下陷,下面被白色绒毛,沿脉被白色绢状长柔毛,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唯叶片对数较少;基生叶托叶近膜质,褐色,外面被白色绢状长柔毛,茎生叶托叶草质,绿色,边缘锐裂。[1]
伞房状聚伞花序,花梗长0.5-16厘米,基部有披针形苞片,外面密被短柔毛;花直径通常0.8-1厘米,稀达1.3厘米;萼片三角卵形,顶端急尖,副萼片带形或披针形,顶端尖,比萼片短约1倍且狭窄,外面被短柔毛及少数绢状柔毛;花瓣黄色,宽倒卵形,顶端微凹,比萼片稍长;花柱近顶生,基部微扩大,稍有乳头或不明显,柱头扩大。
瘦果卵球形,深褐色,有明显皱纹。花果期4-10月。
委陵菜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利湿
《贵阳民间药草》载:“治风湿疼痛”。故有祛风利湿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疼痛,风瘫等。还可配白木槿花,加水煎汤服。以增强委陵菜的疗效。用于湿热痢疾或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