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肉和白肉的区别是什么 红肉一天吃多少合适
红肉和白肉的区别是什么 红肉一天吃多少合适
建议一天吃40-80克左右即可。
虽说红肉的营养价值以及食用价值比较高,可以为人体补充充足的营养,但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对于肉类的食用量给出的建议,每天畜禽肉在40~75克,鱼虾海产在40~75克,但具体红肉与白肉搭配的比例是多少,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数据。
但为了自身的健康还是不要多吃比较好,饮食主要是要做到膳食均衡,膳食多样化,这样才有利于饮食健康。
红肉和白肉的区别是什么
所谓红肉、白肉是研究人员为了分析不同颜色的肉类对健康的影响而分的。这种方法是根据肉类食物在做熟前的颜色来分。那些在做熟前是红色的肉就属于“红肉”,包括我们经常吃的猪、牛、羊肉等哺乳动物的肉;而那些在做熟前是浅颜色的肉类就属于“白肉”,包括我们平常吃的鸡、鸭、鹅、鱼、虾、蟹、牡蛎、蛤蜊等非哺乳动物的肉。
分析吃红肉多的人得某些疾病的危险性高,这主要是因为,和白肉相比,红肉中含的脂肪多,并且其中的饱和脂肪酸多。动物脂肪主要是提供能量。能量摄入过多会增加肥胖和得心血管疾病的危险,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高是导致血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最强因素。研究发现十年来一直吃精加工红肉的人与那些尽可能少吃红肉的人相比,患结肠癌的风险高出30%,患直肠癌的风险高出40%。研究还发现,高危险人群是每天食用红肉超过160克的人。那些爱吃禽类和鱼类的人同少吃这些食物的人相比患直肠癌的可能性要降低30%。纽约斯特朗癌症防治中心主任丹嫩伯格博士指出,鱼肉中的某种脂肪酸能刺激机体解毒机制当中酶的作用。
白肉和红肉有什么区别
1.营养成分不同
红肉比白肉的饱和脂肪、胆固醇含量高,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含量相对减少。白肉的蛋白质组成与人体更为接近,因此白肉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红肉比白肉的矿物质,尤其是铁的含量高,红肉还是锌、硒的良好来源,同时红肉还提供重要的维生素B12、B6、烟酸等。
2.肉质颜色不同
肌红蛋白的颜色为红,因此生的红肉看上去发红。快肌纤维型肌肉主要消耗糖元,糖原的颜色发白,因此生的白肉一般是白色的。
白肉是什么肉 白肉和红肉的区别
红肉和白肉最大的区别就是颜色不同,红肉中富含的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两种物质,从而显得红肉呈现红色,而白肉中肌红蛋白含量较少,糖原的颜色发白,因此呈现白色。
红肉中含有的是较丰富的饱和脂肪酸,过量食用不利于人体健康,而白肉之中饱和脂肪酸较少,所含的油脂中大部分是不饱和脂肪酸,适量食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红肉的饱和脂肪、胆固醇含量偏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较少,慢肌纤维较多,而白肉与红肉相反,且肌肉纤维细腻,另外,白肉蛋白质组成和人体更接近,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
红肉是什么肉 每天吃多少红肉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我们吃白肉的量为75g——100g/天,而红肉的量为50g——75g/每天。每天吃红肉的量应该少于白肉的主要原因是,红肉的脂肪含量高于白肉,而红肉的最大优势就是含铁量非常丰富。
白肉和红肉的区别 常见的白肉有哪些
白肉一般指的是鱼肉、虾肉、贝类、鸡肉、鸭肉、鹅肉,虽然三文鱼、煮熟的虾蟹等都是红色,也不能算作红肉。烹饪好後的食物的颜色不能作为判断是否为红肉或白肉的标准,如猪肉虽在烹饪时变为白色,也仍然是红肉。
白肉指的是哪些肉 白肉可以代替红肉吗
不可以。
白肉和红肉虽说都是肉类,但白肉和红肉是不一样的,白肉是指烹饪之前呈白色的肉,常见的有鱼肉、虾肉、贝类、鸡肉、鸭肉等,其中的脂肪低、不饱和脂肪酸比较高。
而红肉是指烹饪之前是红色的肉,主要来自于哺乳动物,常见的有猪肉、牛肉、羊肉、鹿肉、兔肉等,其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饱和脂肪酸等,适量吃一些是比较好的,但不宜过量吃,否则可能会导致人体肥胖,其次根据研究显示,红肉对于直肠癌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白肉是不可以代替红肉的。
冬天怎样防止长胖 拒绝肉类
冬季少不了各种肉食,但我们要做到有效的节制肉类食物:五花肉、梅花肉、霜降肉。
红肉是每个人吃火锅的重点“钦点”对象,而且一吃就是三五盘,吃起来是爽,但其中的脂肪和胆固醇却留给人“后患”。每片五花肉的热量有30卡,还有很多油脂,致胖率很高。
而鸡胸肉是红肉、白肉内热量最低的肉类,虽然吃起来干涩,却没有多余的油脂。肉类的选择可以看白色油脂和外皮部分,若白色油脂和红色肉一样多,那可要小心了,因为它们的热量非常惊人。
吃红肉好还是吃白肉好
有关吃红肉、白肉对健康影响的研究发现,吃红肉多的人群患结肠癌、乳腺癌等疾病的危险性会增高;研究还发现,男性吃太多红肉还会导致得前列腺各种疾病的几率加大。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是“吃红肉多的”,并不意味着吃点红肉就增加得病的危险。
分析吃红肉多的人得某些疾病的危险性高,这主要是因为,和白肉相比,红肉中含的脂肪多,并且其中的饱和脂肪酸多。动物脂肪主要是提供能量。能量摄入过多会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高是导致血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最强因素。
需要了解的是,不管红肉,还是白肉:
1、都含有脂肪,只是含的多还是少的问题;
2、都含有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是相对的。同样重量的肉中,猪肉的脂肪含量最高,羊肉次之,牛肉最低。即使在红肉的瘦肉中,脂肪的含量也不少。鸡、鸭肉中的脂肪含量也较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鱼类中的脂肪含量一般较低,并且含有较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深海鱼类中富含EPA和DHA,对预防血脂异常和心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
既然是这样的情况,是不是红肉就完全不能吃了?我们反复强调过,每类、每种食物都有它的营养含量特点,没有一种天然的食物中含的营养物质能满足身体所有的营养需要。红肉的脂肪偏多,但是红肉中富含矿物质尤其是铁、锌,并且容易被人体所吸收、利用,还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1、B2、A、D)等。过量吃不利于健康,建议适量吃。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每天吃动物性食物的量:鱼虾类50~100克(1-2两),畜禽肉类50~75克。
对于那些吃肉偏多的居民,特别吃猪肉过多的,应注意调整,尽量多吃鸡、鸭、鱼肉。还有一些人平常吃动物性食物的量还不够,应适当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