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周荣穴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周荣穴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仰卧,在胸外侧部前正中线,即紫宫(任脉)旁开6寸,第2肋间隙处取穴。周荣穴属脾经,位于胸部,内应于肺,故有宽胸理气,宣肺化痰的作用;本穴还可健脾利湿而加强化痰的作用,多用于治疗 胸胁胀痛,咳嗽,气喘,痰多等症。

子宫穴穴位的准确位置图

子宫穴位置

子宫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患者卧位,在脐下4寸,旁开3寸处取穴。

【生理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在腹内、外斜肌处;有腹壁浅动、静脉;布有腹下神经。

子宫穴的功效与作用

调经理气,升提下陷。

子宫穴主治病症

子宫下垂,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不孕症,阴挺,崩漏。

【刺灸法】直刺0.8-1.2寸,局部酸胀感向外生殖器放散;可灸,艾炷炙5~7壮,或艾条炙10~15分钟(对受针着做蜂毒过敏实验后,确定不过敏着。可用蜂针散刺,蜂针直刺,蜂针蜇刺)。

配伍应用

1、月经闭止或月经不调:子宫穴配下曲骨穴、经中穴、交仪穴(《奇穴治疗诀》)。

2、月经痛:子宫穴配中极穴、关元穴、气海穴、带脉穴、八髎穴(《建议针灸疗法》),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功效: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

3、血崩漏下:子宫穴配中极穴(《针灸大成》)。

4、女人子宫久冷、女子不孕症:子宫穴配照海穴、中极穴、三阴交穴(《针灸大全》)。

5、慢性盆腔炎:子宫穴配关元穴、血海穴、阴陵泉穴(《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

6、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穴配三阴交穴、隐白穴(《中国针灸学》)。

7、子宫脱垂:子宫穴配维胞穴、足三里穴(《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

8、前列腺炎:子宫穴配归来穴、关元穴、筑宾穴、三阴交穴(《新医疗法手册》)。

胆囊穴位的准确位置

类属:中医腧穴。

类别:经外奇穴。

定位取穴:在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胆经阳陵泉穴直下1~2寸;压痛取穴。

局部解剖:在腓骨长肌与趾长伸肌处;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腓浅神经,深神经和胫前动、静脉。

功效:利胆通络。

主治病症: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胆绞痛等胆道疾病;腰腿痛,下肢痿痹;胸胁痛,慢性胃炎;口眼歪斜。

操作:直刺1~2寸;可灸。

胆囊穴的临床应用

治急性胆囊炎∶独取胆囊穴。

治胆石症胆绞痛∶胆囊穴,内庭,公孙,三阴交。

治胆道蛔虫症∶胆囊穴透阳陵泉,迎香透四白,巨阙,内关,合谷。

治慢性胃窦炎∶胆囊穴,足三里。

治肩周炎∶胆囊穴,肩禺(骨旁)。

周荣穴的准确位置是哪里

周荣的位置

周荣穴在人体的胸外侧部,当第二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快速取穴法:

1.仰卧位,在胸部,从前正中线旁开2个4横指,再向上2肋间(第2肋间隙)。

2.仰卧位,在胸部,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按压有酸胀感。

周荣的作用与功效

周荣穴具有止咳平喘,生发脾气的作用,经常刺激该穴位,对于因嗓子干,喉咙痒引起的咳嗽,以及因肝胆疾病导致的胸胁胀满问题都有明显的调理治疗功效,临床上配伍膻中穴治疗胸胁胀满。

周荣的保健按摩手法

1.仰卧或正坐,把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伸直并拢,指尖朝左,将食指放在左胸窝上,锁骨外端下,此时,无名指所在之处就是该穴位。

2.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用指腹适度用力揉按穴位。

3.每天早晚各揉按一次,每次揉按1-3分钟。

周荣的位置作用与好处 周荣的位置

周荣穴在人体的胸外侧部,当第二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快速取穴法:

1.仰卧位,在胸部,从前正中线旁开2个4横指,再向上2肋间(第2肋间隙)。

2.仰卧位,在胸部,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按压有酸胀感。

周荣的准确位置及功效 周荣穴穴名解析

周,遍布,环绕的意思;荣,指草类开花或谷类结穗时的茂盛状态。“周荣”的意思是说脾经地部水湿大量蒸发,并化为天部之气,此处穴位虽然属于脾经穴位,但是脾经气血因为胸乡穴的流散,无物质传达本穴,因此,本穴的物质来源于从上部区域散流至此的地部水液,到达本穴的地部水液受心室外传之热的作用,又大量气化上行天部,于是,气化之气如同遍地开花之状,脾土还原为本来的燥热之性,故而得名。

这个穴也被称为周营,周管穴,都是指此穴内的气化之气遍及穴周的整个区域。

风池的准确位置图 风池穴的准确位置

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取穴:正坐,举臂抬肘,肘与肩大约等高,然后屈肘向头,双手置于耳后,掌心向内,指尖朝上,四指轻扶头的两侧,拇指指腹所在的位置就是该穴。

周荣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周荣穴配伍应用方法

配天突,尺泽,膻中宣肺平喘,治咳喘;配支沟理三焦,散瘀结,治胸胁痛;配大肠俞调腑气,治食不下。

子宫穴穴位的准确位置图

子宫穴位置

子宫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患者卧位,在脐下4寸,旁开3寸处取穴。

【生理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在腹内、外斜肌处;有腹壁浅动、静脉;布有腹下神经。

子宫穴的功效与作用

调经理气,升提下陷。

子宫穴主治病症

子宫下垂,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不孕症,阴挺,崩漏。

【刺灸法】直刺0.8-1.2寸,局部酸胀感向外生殖器放散;可灸,艾炷炙5~7壮,或艾条炙10~15分钟(对受针着做蜂毒过敏实验后,确定不过敏着。可用蜂针散刺,蜂针直刺,蜂针蜇刺)。

配伍应用

1、月经闭止或月经不调:子宫穴配下曲骨穴、经中穴、交仪穴(《奇穴治疗诀》)。

2、月经痛:子宫穴配中极穴、关元穴、气海穴、带脉穴、八髎穴(《建议针灸疗法》),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功效: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

周荣的准确位置及功效 周荣的保健按摩手法

1.仰卧或正坐,把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伸直并拢,指尖朝左,将食指放在左胸窝上,锁骨外端下,此时,无名指所在之处就是该穴位。

2.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用指腹适度用力揉按穴位。

3.每天早晚各揉按一次,每次揉按1-3分钟。

安眠穴穴位的准确位置图

安眠穴穴位的准确位置图

位置:耳垂后的凹陷与枕骨下的凹陷连线的中点处。

取穴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或侧伏位,安眠穴位于项部,当翳风穴和风池穴边线的中点。

生理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和头夹肌。皮肤由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双重分布。头夹肌由第二颈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到配。

功能主治:失眠,头痛,眩晕,心悸,癫狂。

艾疗操作:直刺0.5~1寸。艾灸3-5壮,或直接灸5到10分钟。

按摩操作:用双手中指指端按揉2分钟。具有镇静助眠的作用。

周荣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周荣穴穴位解剖

在胸大肌中,下层为胸小肌;有胸外侧动,静脉,第2肋间动,静脉;有胸前神经肌支,第2肋间神经。

相关推荐

中冲准确位置图 中冲穴穴位解剖

在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陶道的准确位置图 陶道穴穴位解剖

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1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1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长强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取穴位置

在尾骨尖端下,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局部解剖:有肛门动、静脉分支。分布着尾神经后支及肛门神经。

腰眼穴的准确位置在哪

腰眼穴的准确位置 定位: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背阔肌、髂肋肌中;浅层主要布有臀上皮神经和第4腰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主要布有第4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第4腰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查看详情按摩腰眼穴的作用 功效:按摩腰眼穴缓解治疗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腰骶疼痛、下肢痿痹等。 主治:①腰痛;②月经不调,带下。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腰肌纤维炎、腰肌劳损、子宫内膜炎等。 操作:直刺0.5~1寸。

冲阳的准确位置图 冲阳穴穴位解剖

在拇长伸肌腱外侧,有足背动,静脉及足背静脉网;布有来自绯浅神经的足背内侧皮神经,深层为绯深神经。

风门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风门穴的准确位置

风门穴位于脊柱区,第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取坐位,由颈背交界处椎骨的最高点(第7颈椎)向下数2个突起,即为第2胸椎棘突,其下左右旁开1.5寸即是。

少冲的准确位置图 少冲穴穴位解剖

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的动,静网;布有指掌侧固有神经。

落枕穴的准确位置

落枕穴的准确位置 定位:在手背侧,当第二、第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约0.5寸处。 解剖:在手背上食指和中指的骨之间,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一压,有强烈压痛之处,就是落枕穴。 按摩落枕穴的作用 主治:落枕,手臂痛,胃痛。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艾柱灸5~10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按摩落枕穴的方法 用拇指的指尖切压揉按落枕侧的“落枕穴”,并同时活动被切压手的手指,以加强穴位的指压感觉。 按摩手部的同时,缓慢活动颈部:将头稍向前伸,由前下方缓缓

青灵的准确位置图 青灵穴穴位解剖

当肱二头肌内侧沟中,其下有肱肌及肱三头肌;有肱动脉,贵要静脉,尺侧上副动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

胆囊穴位的准确位置

胆囊穴位的准确位置图 类属:中医腧穴。 类别:经外奇穴。 定位取穴:在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胆经阳陵泉穴直下1~2寸;压痛取穴。 局部解剖:在腓骨长肌与趾长伸肌处;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腓浅神经,深神经和胫前动、静脉。 功效:利胆通络。 主治病症: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胆绞痛等胆道疾病;腰腿痛,下肢痿痹;胸胁痛,慢性胃炎;口眼歪斜。 操作:直刺1~2寸;可灸。 胆囊穴的临床应用 治急性胆囊炎∶独取胆囊穴。 治胆石症胆绞痛∶胆囊穴,内庭,公孙,三阴交。 治胆道蛔虫症∶胆囊穴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