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母乳不易得肝病
孩子吃母乳不易得肝病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麻醉学副教授卡伦·琼克博士及其研究小组给一组怀孕大鼠喂食高脂高糖食物,以诱发肥胖;给另一组怀孕大鼠喂食健康食物。两组雌鼠的小鼠,分别在饮水中增加从母乳里发现的一种抗氧化剂吡咯喹啉醌(PQQ)。结果发现,高糖高脂食物实验鼠比健康食物组实验鼠体重增加更多。PQQ使肥胖组实验鼠身体脂肪和肝脏脂肪都明显减少。研究结果表明,PQQ还可减少肝脏炎症,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即便PQQ不再增加,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也依然有效。
琼克博士表示,母乳是获得抗氧化剂PQQ的重要途径,它对预防肝病具有积极作用。猕猴桃、大豆和芹菜中也含有一定的PQQ。此外,多项研究证实,维生素C、维生素E、硒和类胡萝卜素等来自新鲜果蔬的抗氧化剂有助于防治细胞损伤,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多种疾病。
脐带晚剪3分钟婴儿不容易贫血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至少要等婴儿出生1分钟后再剪脐带。不过,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最新研究建议,婴儿出生后3分钟再剪脐带,胎盘内的血液会为婴儿输送更多所需的铁元素,减少他们的贫血风险。
全球40%的5岁以下儿童都患有贫血。研究人员以540名婴儿为研究对象,一组在他们出生后60秒内就剪了脐带,一组则在出生180秒后剪。结果发现,晚剪脐带的婴儿到8个月时,贫血发病率减少了9%,到1岁时,贫血发病率减少8%。晚剪脐带的孩子,4岁后,社交的能力也显著更强。
该研究作者欧拉·安德森称,在怀孕期间,胎儿通过脐带与母体血脉相连,吸取所需养分。婴儿出生时,1/3的血液储存在胎盘,这部分血液富含丰富的铁质。如果婴儿一离开母体就剪掉脐带,胎盘内的血液就会白白浪费掉,而晚剪3分钟,胎盘内大部分血液就会进入婴儿体内,能增加婴儿从出生到6个月时体内铁含量,降低贫血风险。
多吃鱼类脂肪酸降低患胰腺癌风险
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在新一期《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发表报告称,其研究显示大量摄取名为“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脂肪酸能降低胰腺癌风险。胰腺癌的发生与慢性炎症有关,而鱼类“n-3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炎症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可能因此降低了胰腺癌的发病风险。
专家指出,为了更好地摄取鱼肉中的有益健康的成分,尽量少吃红烧鱼和油炸鱼。经过油煎、淋油等复杂操作,鱼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损失都较大,而且脂肪含量也大量增加,多吃不利健康。
小儿润肠通便吃什么好
小孩子体质比较娇贵,很容易生病,比如便秘就是小孩子会患上的一种疾病。一般小孩子这个时候吃的食物不是母乳就是人工喂养的,究其原因一般也在这两种情况上面。首先是吃母乳便秘的孩子,这一种比较少见,但也不是没有。一般吃母乳便秘的孩子有可能是母乳不足,也就是说孩子经常吃不饱导致的便秘。还有一种情况是母乳之中还有的蛋白质太多,这一种也会导致孩子便秘。
蔬菜方面,多吃些粗纤维的蔬菜如竹笋、芹菜等,与胡萝卜、包心菜、菠菜、莴苣、莲藕、南瓜、牛蒡、豆芽、洋葱等“好菜”,以及蒟蒻、海藻类食品(如洋菜、海苔、海带等),可以刺激肠壁蠕动、增加胃肠蠕动,润肠通便,排出肠道的有害物质和致癌物质。
对付胎毒的九个建议
1.怀孕期间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多吃瓜果蔬菜,豆类食品含有比牛奶更为丰富的蛋白,而且大豆蛋白是最安全最有营养的蛋白,所以多吃豆类食品。
2.每天一定要喝足8杯水。
3.孕晚期喝一些诸如绿豆汤、莲子粥等清火的汤水。
4.避免或尽量少吃平时没有吃过的东西。
5.不吃不新鲜的海产。
6.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新陈代谢。
7.使皮肤尽可能地少受各种刺激,例如:热水烫、冷风吹等等。
8.从菜花中可以摄取大量维生素K1,口服适量葡萄糖酸钙,这些都可以有效降低皮下血管致密度,避免皮肤变态反映的最终形成。
9.特别强调:生产后,下奶前,尽量狠狠心不要给孩子吃奶粉或牛奶,因为即使在吃母乳之前吃了30毫升的牛奶,也会在孩子血液中形成完整的蛋白抗体,使孩子也有了过敏体质。孩子先吃母乳,母乳不足时再吃奶粉或牛奶则完全不同。别小看这一前一后,它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的体质
宝宝大便干燥的原因
1、吃母乳也便秘
吃母乳便秘的宝贝很少见,但仍有可能发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原因1:母乳不足
如果母亲乳汁不足,宝贝总是处在吃不饱的半饥饿状态,宝贝可能二三天才大便一次。除大便次数少外,还有母乳不足的表现,例如,吃奶时间长于20分钟、吃后无满足感、体重增长缓慢、睡不踏实等等。
原因2:母乳蛋白质含量过高
母亲的饮食情况,直接影响着母乳的质量,如果母亲顿顿喝猪蹄汤、鸡汤等富含蛋白质的汤类,乳汁中的蛋白质就会过多,婴儿吃后,大便偏碱性,表现为硬而干,不易排出。
母乳不足该怎么办
虽然都知道母乳喂养好,可是有的新妈妈虽然也想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宝宝,却出现母乳不足的状况,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
如何发现母乳不足呢?年轻父母应该细心观察。婴儿在吃母乳时,常常是吃奶时间超过20分钟或更长一些,还不肯放开乳头,或是用力吸住乳头,不让妈妈抽出,也有时吸一阵,吐出奶头哭一阵,再吸。这种种表现,就表明母亲的乳汁分泌不足。
母乳不足时,婴儿常常不到吃奶的时间就感到饥饿,因而哭闹,夜间也不好好睡觉。另外,从婴儿生长的情况也能判明,假如体重增加得不好,婴儿长得瘦弱,又无其它疾病,多是母乳不足造成的。
母乳不足时,除喂母乳外,还要用其他乳类或代乳品,采取人工喂养的方法,来补充营养的需要,进行混合喂养。
1:对小月龄的婴儿,可以先喂约十分钟的母乳,然后补授一定量的鲜牛奶,这样婴儿既吸入了高营养价值的母乳,又补充了优质蛋白的不足。
2:如婴儿吃完母乳后,不肯再吃乳类食品,而母乳在间隔一次不哺喂后,奶量还够吃一次时,就可以采取一顿纯吃母乳,下一顿完全喂牛奶或其他代乳食品的间隔喂法。
3:也可根据母亲工作情况或其他原因,安排早、晚吃母乳,中午喂1—2次乳类或其他代乳食品。
4:如母乳不太缺少,就可以一次喂纯母乳,下次喂母乳后加喂一定量的代乳品。
5:个别婴儿如吃母乳后不肯吃其他乳类或代乳品,而母乳又不够吃饱一顿时,就只好采取先吃牛奶后吃母乳的办法。
补充乳类或代乳品的量,要根据母乳缺少的情况来定,可以先采取一定量试喂,如果婴儿能全吃掉,可以再试加一些,只要吃后有饱的表现,而消化也正常就可以了,根据月龄的增长再适当调整用量。
需提醒的是,母乳虽好但有的母亲却不适宜给婴儿授乳。凡母亲患有严重疾病,如心脏病、结核病、肝炎、糖尿病、肾脏炎、癌症等都不能给孩子吃母乳,一则有些病会传染给孩子,再则增加母亲身体负担,会加重病情。患有精神病的母亲,更不能给婴儿授乳。
母亲患急性传染病时,如乳腺发炎、感冒、高烧,这时就要暂停授乳,等病愈后再继续哺乳。在停奶期间,应将乳汁排出,这样可刺激乳汁分泌,以防病后无奶。乳母患一般感冒时,可戴口罩喂奶,以免将病传染给孩子。
生完孩子不下奶怎么办 不添加配方奶
生完孩子不下奶,有些妈妈担心宝宝饿,会给宝宝添加配方奶粉,这会让宝宝产生乳头错觉,不再喜欢吃母乳,也会导致乳汁越来越少。所以妈妈不下奶,一定要坚持喂母乳,不要随便给宝宝添加配方奶。
孕妇去胎毒
1.怀孕期间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多吃瓜果蔬菜,豆类食品含有比牛奶更为丰富的蛋白,而且大豆蛋白是最安全最有营养的蛋白,所以多吃豆类食品 2.避免或尽量少吃平时没有吃过的东西,不吃不新鲜的海产,尽量保持每天喝足8杯水。
3.孕晚期喝一些诸如绿豆汤、莲子粥等清火的汤水。
4.减少皮肤受各种刺激,例如:热水烫、冷风吹等等。
5.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新陈代谢 6.从菜花中可以摄取大量维生素K1,口服适量葡萄糖酸钙,这些都可以有效降低皮下血管致密度,避免皮肤变态反映的最终形成。
7.生产后,下奶前,尽量狠心不要给孩子吃奶粉或牛奶,因为即使在吃母乳之前吃了30毫升的牛奶,也会在孩子血液中形成完整的蛋白抗体,使孩子也有了过敏体质。孩子先吃母乳,母乳不足时再吃奶粉或牛奶则完全不同。别小看这一前一后,它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的体质。
如何正确理解母乳喂养
其实这样的思维缺乏逻辑。吃奶粉的孩子也经常出现以上的问题,而且概率绝对不亚于吃母乳的孩子,为什么人们不首先怪罪奶粉呢?为什么没有人说,“是不是奶粉不好?断了奶粉,改吃母乳吧!”尽管很多人都明白,母乳大大优于奶粉。
母乳不是万能的,不是吃了母乳就万事大吉了。婴儿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需要我们做父母的细心观察、耐心体察、开动脑筋想办法。不能够什么都一古脑推诿到母乳身上,仿佛母乳要为孩子养育的一切承担责任。
宝宝哭闹找奶头原因有多
新手妈妈们要切记的是我说过无数次的一句话,或者频繁地寻找奶头,并不一定就是因为饿了。新生儿对于一切需求和不满的表示,只有一哭。所以当孩子哭起来时,别急着下结论,认定是饥饿导致,还可以从以下原因中找一找:
1、宝宝需要母亲的怀抱,需要满足额外的吸吮要求;
2、尿布脏了;或者小屁屁上长了尿布疹;
3、穿的太多,感觉太热;或者相反,感觉冷;
4、吃奶时肚子里进了气,感觉不舒服;
5、妈妈吃了某种孩子过敏的食物,比如芥蓝、葱蒜、辣椒、酒等刺激物,或者乳制品;
6、妈妈心情过于焦虑,导致孩子烦躁不安;
7、其他身体或者心情方面的不适。
很多人不了解的一个事实是,母乳喂养的孩子,即使吃饱了母乳,还能够再吃下去50到100毫升的奶粉。这并不表明他们仍然饿,而是新生儿的一种天性。有些孩子吃完奶粉就安静了,家人误以为这是因为母乳没吃饱,奶粉喂饱了。实际上孩子只是需要额外的吸吮,奶粉不过是满足了这个吸吮要求,所以孩子安静下来,孩子其实并不需要这些额外的卡路里。最好的满足,依然是妈妈的奶头。
另外,有些孩子睡眠时间长,有些短。母乳本来就比奶粉容易消化,一两个小时吃一次是很正常的。
给新手哺乳妈妈的建议
国际母乳会的权威建议那些奶水不足的母亲,无论孩子多大,都可以采用以下办法:
1、象喂新生儿那样频繁哺喂,24小时之内喂12次以上;
2、如果有条件,安排几天时间,让孩子不离自己身体,把孩子整天抱在怀里,一有机会就喂奶;这样坚持三天,肯定见效;
3、喂完一边乳房,如果孩子哭闹,不要急着给奶粉,而是换一边继续喂。一次喂奶可以更换乳房数次,乳汁不会被吃干的,而是越吃越多;
4、如果已经混合喂养,逐渐减少奶粉次数,而且不要先喂母乳、再喂奶粉,而是在确认母乳不足的情况下,另外加一顿奶粉。要让孩子有几顿纯粹吃母乳,不期待着奶粉。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妈妈们要顶住压力,相信自己,放松心情,保证乳汁顺利分泌。
妈妈喂奶期间要注意什么
1、不允许母乳、牛奶一顿混合着喂
一次只喂一种奶,吃母乳就吃母乳,喝牛奶就喝牛奶。不要先吃母乳,不够了,再冲奶粉。这样不利于消化,也使宝宝对发生错觉,可能引发厌食牛奶,拒吃奶瓶。一顿喂母乳就全部喂母乳,即使没吃饱,也不要马上喂牛奶,下一次喂奶时间可以提前。如果上一顿没有喂饱母乳,下一顿一定要喂牛奶;如果上一顿宝宝吃得很饱,到下一顿喂奶时间了,妈妈感觉到乳房很胀,奶也比较多,这一顿仍然喂母乳。这是因为,母乳不能攒,如果奶没有及时排空,就会减少乳汁的分泌,母乳是吃得越空,分泌得越多。所以,不要攒母乳,有了就喂,慢慢或许就够宝宝吃了。
混合喂养需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母乳,尽量多喂母乳。母乳是越吸越多,如果妈妈认为母乳不足,就减少母乳的次数,会使母乳越来越少。母乳喂养次数要均匀分开,不要很长时间都不喂母乳。
2、千万不要放弃母乳
混合喂养最容易发生的情况就是放弃母乳喂养。母乳喂养,不单单对母婴身体有好处,还对心理健康有极大的益处,母乳喂养可以使孩子获得极大的母爱。况且,有的产妇奶下得比较晚,但随着产后身体的恢复,乳量可能会不断增加,如果放弃了,就等于放弃了宝宝吃母乳的希望,希望妈妈们能够尽最大的力量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可爱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