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新生儿血常规的平衡方法

新生儿血常规的平衡方法

新生儿血常规检查的主要特点就是:白细胞高,红细胞高。不过刚出生2-7天的新生儿平均正常值跟其他人群都不同,我们来看新生儿血常规的正常值:红细胞RBC5.7~6.4×1012/L,血红蛋白测定180~195g/L,白细胞WBC 20×109/L,中性粒细胞0.65N%,淋巴细胞0.20L% ,血小板150-250×109/L。

而出生两周之后的额新生儿血常规又有了变化:红细胞RBC5.2~5.7×1012/L,血红蛋白测定163~180g/L,白细胞WBC 15×109/L,中性粒细胞0.40N%,淋巴细胞0.40L% ,血小板150-250×109/L。

准父母血型不合时怎么办

夫妇血型不合很多见,其所生新生儿中发生血型不合性溶血病者亦不少见。但由于对新生儿溶血病缺乏了解或所知对新生儿溶血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1、何谓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溶血病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而引起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的破坏。人类的血型系统有26个,目前已知血型抗原有160种以上,有多个血型系统引起的溶血病最常见。在我国,ABO血型不合性溶血病发病率更是明显高于RH血型不合。对于ABO溶血病,以母亲血型以母亲血型为RH阴性,新生儿血型为RH阳性最多。溶血病的发病包括6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中断即可终止发病,因此夫妇血型不合的多(约占1/4),真正发病的少(约占其初生儿的10%)。由于自然界存在类似A或B物质,ABO血型不合所致溶血者约40%-50%在第一胎即开始发病。对于O型血产妇,其"天然"抗A、抗B体有1gG,可以通过胎盘屏障,而对于A型或B型血产妇,其抗B或抗A"天然"抗体主要为1gG,不能通过胎盘屏障,故当产妇为A型血,胎儿为B或AB型血,或产妇为B型血,胎儿为A或AB型血时,溶血病发病者很少。

2、溶血病有何表现?对于孕期一般无特殊症状,较重者出现宫底高与孕月不符,体重、腹围的增长大于正常,临产前可自觉全身出现杂音,也要以出现死胎前的胎心胎动改变。严重者(以RH血型不合多见)可致死胎、流产或是早产。胎盘与新生儿体重之比不足1:7,甚至仅1:1.3-4,羊水黄色。对于新生儿,

可表现为:

(1)心脏扩大,全身水肿,部分患儿因心力衰竭而致肿加重;

(2)贫血与肝脾肿大;

(3)肝脾等脏器中有散在髓外造血灶;

(4)全身黄疸和核黄疸;

(5)部分患儿尚可也现低血糖和血小板减少等。

3、对溶血病如何进行诊断?夫妇血型不合时需警惕新生儿溶血病,根据病史、临床特点、产前B超检查、特异性血清抗体测定(包括孕母抗体和新生儿抗体)、胎儿RHD型抗体的检测以及母亲抗D功能活性测定等一般可以确诊。对已知受累的胎儿,可采脐带血进行血常规、血型、血清胆红素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交叉配型,每6小时复查一次血清胆红素,每天复查一次血常规,以指导诊断与治疗。溶血性抗体,尤其是RH抗体,可引志红细胞不断溶血,直到抗体消失为止(通常为三个月),这在未进行换血治疗的新生儿尤为明显。故对溶血病新生儿,尤其是RH溶血新生儿,至少应监测红蛋白水平三个月。发生溶血病时怎么办?夫妇血型不合时,尤其是既往可疑病史者,应进行产前监测与预防。若胎儿已发生溶血病,则视情况而定,必要时产前即开始治疗。出生后发生溶血病时应该立即转入新生儿监护病房进行有关监测与治疗,如进行光疗、换血治疗、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及应用金属卟啉以阻断胆红素的产生等。与此同时,在出生后2个月内进行贫血监测:每周复查一次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当血红蛋白降至70%L以下时,应考虑小剂量输血,亦可考虑应用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在康复早期补充铁剂,纠正贫血。

总之,对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要把住三关:

第一关(生后1天内),立即用浓缩红细胞换血以改善胎儿水肿;

第二关(第2-7天),降低胆红素防止核黄疸;

第三关(2周-2月),纠正贫血。

孕期血糖检查有哪些项目

1、血常规是要了解孕妇的血型和血色素情况,一般情况之下还要了解丈夫的血型,以排除溶血(新生儿和父母血型不合)的可能。

输血综合症的原因

胎母输血综合征(fetomaternal hemorrhage, FMH)指某种原因引起的胎儿血液由胎盘绒毛间隙进入母体血循环,导致胎儿不同程度失血或母体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一组症候群,极为少见。大量胎母输血可致胎儿贫血和发育梗阻,严重时可致胎儿宫内死亡、新生儿贫血、休克、死亡。围生儿病死率达33 %~50 %。本院近2年来发现2例严重的胎母输血综合征,报道如下。

病例1患者33岁,2007年11月5日入院,孕2产1,孕期正规产检9次,无明显异常。孕37+3周,自觉胎动减少1 d于本院就诊。门诊行胎心监护(GE170 series)提示无应激试验(NST)20 min胎动时无加速反应,其中见1次减速,胎心60~80次/分,持续约4 min后好转。即入院予10 %葡萄糖液加维生素C 3.0 g补液,同时复查胎心监护,提示NST无加速反应,其中一段似正弦曲线,持续约15 min,见图1。考虑胎儿宫内窘迫,即行剖宫产术,术中见羊水色清,娩出一男婴,重2 955 g,哭声、呼吸、反应、心率、肌张力均正常,但全身皮肤粘膜极度苍白,1 min Apgar评分8分。手术经过顺利,查脐带胎盘无异常。新生儿查血型B型,Rh(+)。血常规示WBC 42.21×10 9/L,RBC 1.06×10 9/L,Hb 40 g/L,红细胞压积12.2 %,血小板177×10 9/L。母血型为AB型,Rh(+),血常规及地中海贫血筛查均正常。新生儿血氧饱和度70 %~85 %左右,告病危,转入本市级专科医院,行输血治疗1周后好转出院。出生后即查母血甲胎蛋白>300 U/L(西门子公司IMM ULITE100,化学发光法检测)。

病例2患者34岁,2008年5月7日入院,孕1产0,孕期正规产检5次,无特殊。孕37+3周,因胎动减少2 d于本院就诊。门诊行胎心监护,NST提示胎动时无加速反应,可见变异减速1次,达100次/分。生物物理评分(manning评分法)提示胎儿呼吸样运动、胎动、胎儿肌张力、羊水指数4项指标之和为满分8分。脐血流及大脑中动脉指数均正常(彩色多普勒超声仪ALOKA SSDα10)。收入院后予吸氧,10 %葡萄糖液加能量2支及维生素C 3.0 g补液1 d,次日复查胎心监护NST提示无加速反应,呈正弦曲线,持续40 min,见图2。考虑胎儿窘迫,即行剖宫产术,手术顺利,娩一女婴,重2 525 g,Apgar评分1 min评8分。

上面的文章我们了解到了胎母输血综合征,但这种疾病给人们带来的影响非常大,甚至是一种非常少见的产科罕见病,出现了这种疾病危害着母亲和胎儿的身体健康,甚至可能会造成胎儿出现死亡。

新生儿黄疸抽血都检查什么 血常规

血常规有助于新生儿溶血病的筛查,有溶血病时共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减低,网织红细胞会增多,能很好地帮助判断新生儿黄疸的病因。

宝宝血长管瘤的原因

1.雌激素分泌过多:患儿家长怀孕期间身体激素分泌失常,雌激素过多,会导致胎儿血管发育畸形,从而形成新生儿血管瘤。

2.父母长期服用药物:新生儿血管瘤患儿家长因病长期服药,也是新生儿出现血管瘤的原因之一。

3.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不良的空气质量和不干净的食物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很容易激素含量超标,导致新生儿血管瘤。

4.怀孕前母亲服用过多避孕药:我们知道避孕药长期吃对女性身体健康不好,不但容易导致不孕,即便怀孕孩子患上新生儿血管瘤的概率也会比较高。

产检内容及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有很多朋友都不了解类似血常规、尿常规等项目检查有什么意义。其实一些看似和怀孕无关的检查,却是监测孕妇身体基本情况的关键。

血常规:一般在第一次产检和孕30周进行血常规的检查。孕妇血液稀释,红细胞计数下降血红蛋白值降至110g/L为贫血 。白细胞增加需要与临床感染性疾病进行鉴别。孕晚期检查血常规注意有无出现贫,及时补充铁剂。

尿常规:孕期尿常规与非孕期一致,但由于阴道分泌物增多可能会对于结果有一定的干扰,在孕中晚期需要注意尿蛋白的情况。每次产前检查 的时候均需要进行尿常规的检查。

肝肾功能检查:妊娠期肝肾负担加重,需要了解早孕期肝肾功能状态,如存在基础病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明确疾病的类型评估妊娠风险。

梅毒 血清学检查:患梅毒后妊娠的孕妇需要在孕期进行检查,如早期妊娠感染梅毒 需要根据情况给予治疗,减少梅毒 病原体对于胎儿的损害。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肝孕妇可以通过母胎传播而导致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因此在早孕期即需要进行筛查,不提倡孕期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阻制,生后需要进行主动免疫联合被动免疫预防新生儿肝炎。

ABO及Rh血型:主要与判断和预防母儿血型不合 有关,中国人Rh阴性血较为罕见,3-4‰。测定血型是因Rh阴性的孕妇由于丈夫为Rh阳性其胎儿 血型为Rh阳性时出现母儿Rh血型不合,会引起胎儿 的宫内水肿 ,严重时胎死宫内,需要给予及时地治疗。

HIV筛查 :在早孕期进行筛查,对于阳性病 例进行诊断,按照HIV感染处理指南进行积极的处理。

超声检查:第一次b超检查通常的目的为了确认宫内孕。整个孕期大致需要进行3-5次b超检查。

电子胎心监护:妊娠34-36周开始,应每周进行1次电子胎心监护。37周后根据情况,每周行1~2次。若系高危孕妇尤其存在胎盘功能下降风险者应增加胎心监护的次数。

心电图检查:首次产检和妊娠32~34周时,分别做1次心电图,由于在孕晚期存在血容量的增加需要了解孕妇的心脏功能的情况,必要时需要进行超声心动的检查。

母儿血型不合应该怎么办

母儿血型不合,发生在孕妇为0型,丈夫为A型、B型或AB型;或孕妇为RH阴性,丈夫为RH阳性时。母儿血型不合时,胎儿从父方遗传下来的红细胞血型抗原,为其孕母所缺乏,这一抗原在妊娠分娩期间可进入母体,激发产生相应免疫性抗体。当再次妊娠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可使该抗体的产生迅速增加,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结合产生免疫反应,使胎儿红细胞凝集破坏而发生溶血,造成胎儿宫内溶血。母儿血型不合主要威胁胎儿、婴儿的生命,对孕母有时因胎盘过大可引起产后出血,应予预防。

  母儿血型不合有两大类,即ABO型不合和RH型不合。ABO型不合较多见;而RH型不合少见,但胎、婴儿危险性大、ABO血型不合99%发生在孕妇O型血者,O型血者产生的抗体以抗A(B)IgG占优势。自然界广泛存在于A(B)抗原相类似的物质,接触后也可产生抗A(B)IgG和IgM抗体,故溶血病可有50%发生在第一胎。另外,A(B)抗原的抗原性较弱,胎、婴儿红细胞表面的反应点比成人少,故与抗体结合的也少,所以溶血病病情较轻。RH血型不合发生在孕妇RH阴性、丈夫RH阳性,再次妊娠时既有可能发生新生儿RH溶血病。RH抗原性强,只存在于RH阳性红细胞上,故溶血病罕见于第一胎。

  在孕期主要表现为孕妇血清血型抗体效价异常、羊水胆红素异常增高,B超见胎儿水肿;新生儿主要表现为水中、黄疸、贫血、肝脾肿大和高胆红素血症。本病一经确诊应及时治疗。孕期主要是药物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新生儿主要采用光照疗法。

  孕期发现母儿血型不合,医师一般会采取下述措施:

  (1)提高胎儿抵抗力:在妊娠早、中、晚期各进行l0日的综合治疗,包括25%葡萄糖40毫升加维生素Cl克,每日静脉推注1次;每日吸氧2次,每次20分钟;维生索E100毫克,每曰2次口服。

  (2)口服苯巴比妥:自预产期前2周开始,口服苯巴比妥30毫克,每日3次,可加强胎肝细胞葡萄糖醛酸与胆红素的结合能力,从而减少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3)子宫内输血:在妊娠33周以前,胎儿有宫内死亡的危险时,可行子宫内输血。在胎儿腹腔内注入RH阴性并与孕妇血不凝的浓缩新鲜血(红细胞比容0.8)80~150毫升,以纠正贫血。,并可提高婴儿存活机会。

  (4)血浆置换:应用血液细胞分离机将高效价抗血浆置换出来,从而降低抗体效价,减少胎儿受损程度。适用于RH血型不合、抗体效价达1:64者。

  (5)适时引产:在妊娠36周后,遇下列情况应考虑引产:①RH血型不合抗体效价达l:64以上,ABO血型不合抗体效价达1:512以上时;②既往有死胎史,尤其是前胎新生儿死于溶血病者;③各种监护提示胎儿在宫内不安全;④行羊膜腔穿刺,羊水呈深黄色或胆红素含量增高。若抗体效价迅速增加,应提前引产,因妊娠33周后引产婴儿也可能存活。

  母儿血型不合的孕妇要争取自然分娩,同时做好抢救新生儿的准备。胎儿娩出后立即钳住脐带。断脐时残端留5~6厘米,断端结扎,裹以无菌纱布,滴上1:5000呋喃西林液,保持湿润,以备换血。胎盘端的脐带擦清表面母血后,让脐带血自动流入消毒试管3~5毫升,做特异性抗体及血清胆红素测定,同时做血常规、血型、有核红细胞计数及溶血3项检查。胎盘须称重后送病理检验。

要做什么检查才能确诊是病理性黄疸呢

1、确诊病情性黄疸的话,首先是要秦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及有核红细胞计数的检查,还有就是要测定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凡血清胆红素足月儿达205μmol/L(12mg/dl)早产儿256μmol/L(15mg/dl)应警惕发生小儿胆红素脑病。

2、其次诊断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话,还需要做尿常规以及尿三胆试验。另外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大小便颜色是否有异常,必要时可进行粪胆原检查。这样对于诊断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更有帮助。

3、另外还需根据病情选择其它的一些检验,如怀疑是新生儿肝炎的,要肝功能检查.疑为新生儿败血症者作血培养,局部感染渗出物作涂片及培养。疑为先天性胆道梗阻,应注意血胆红素及大便颜色的动态变化,必要时作脂蛋白X检验,B型超声,CT等检查.

相关推荐

怎么检查诊断新生儿黄疸

(1)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有核红细胞在新生儿黄疸时必须常规检查,有助于新生儿溶血病的筛查。有溶血病时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减低,网织红细胞增多。 (2)血型包括父、母及新生儿的血型(ABO和Rh系统),特别是可疑新生儿溶血病时,非常重要。必要时进一步作血清特异型抗体检查以助确诊。 (3)红细胞脆性试验怀疑黄疸由于溶血引起,但又排除血型不合溶血病,可做本试验。若脆性增高,考虑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症等。若脆性降低,可见于地中海贫血等血红蛋白病。 (4)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正常>75%,

新生儿血管瘤的原因

新生儿的血管瘤困扰着很多父母,那么究竟什么是新生儿血管瘤?血管瘤是幼儿时期非常常见的良性肿瘤,大约有3/4幼儿血管瘤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剩下的也是在1岁左右出现,女婴儿比男婴儿患有此病的概率较高。新生儿的血管瘤是由很多的增生血管组成,先天性软组织肿瘤大概为1%-2%的发病概率。有一些的新生儿血管瘤是可以自己慢慢消退的,但有一些刚出生的幼儿血管瘤不断地增加,侵犯附近的皮肤和深层组织,血管瘤基本都是由6-8个月的增生期,此时就必须马上去医院进行治疗。新生儿慢慢地成长,血管瘤的增长速度也会渐渐放慢速度,可

新生儿护理常规

新生儿大便:新生儿大便里面,隐藏了很多宝宝身体里的小秘密。爸妈可以通过观察宝宝便便的性状、排便次数等,去了解宝宝消化状态和适时调整孩子饮食。爸妈对孩子每天的大便次数要心中有数,留意便便的颜色有没有异常,有没有特殊气味等。 婴儿尿布疹:尿布疹是发生在裹尿布部位的一种皮肤炎性病变,也称为婴儿红臀,表现为臀部与尿布接触区域的皮肤发红、发肿,甚至出现溃烂、溃疡及感染,稍有轻微的外力或摩擦便会引起损伤。继续发展则出现渗出液,表皮脱落,浅表的溃疡,不及时治疗则发展为较深的溃疡,甚至褥疮。 臀部护理:宝宝肌肤娇嫩,特别

母儿血型不合的情况有哪些

母儿血型不合的情况有哪些?母体与胎儿之间的血型不合,在这种情况下,胎儿血液中的红细胞被破坏,引起各种改变,如致使孕妇发生流产、早产、胎儿宫内死亡或新生儿溶血症等。母儿血型不合会造成什么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办?让我们通过下文来了解一下吧。 最常见的有两种类型: (1)ABO血型不合。孕妇血型为O型,丈夫血型为A型、B型 或AB型,当胎儿的血型为A型或B型时,则为ABO母儿血型不合,在我国比较常见。但这种血型不合,病情较轻,新生儿得黄疸的很少,危害性较小。 (2)Rh血型不合。Rh血型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如

羊水检查出脑瘫

其实临床上对于脑瘫的检查方法,不仅仅是有羊水穿刺这一种方法,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进行判断,您如果是对于羊水穿刺检查脑瘫的结果有怀疑,可以进行多项检查来进行判断是否患有脑瘫。 其他检查脑瘫都有哪些方法: 1.母亲与新生儿血型诊断、胆红素定性试验、血清总胆红素定量。新生儿常规血尿便诊断、生化电解质诊断。高龄产妇产前羊水基因、染色体、免疫学诊断。 2.脑电图 由于脑瘫患儿合并癫痫者较多,故应常规进行脑电图诊断以排除该合并症。常见异常包括背景活动减慢、限局性慢波灶或发作性痫样放电等。 3.智商测定 评价智力和社会适

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几种原因

1、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另一方面,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2、母乳性黄疸:因吃母乳而发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3、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

小儿为什么容易黄疸

1、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另一方面,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2、母乳性黄疸:因吃母乳而发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使血液中的 3、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血糖分析

目的探索血糖变化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意义与临床的关系。方法HIE患儿75例,对照组30例,血糖血标本为入院治疗前空腹采集,取股静脉送检,测定血糖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HIE患儿血糖与正常对照组(4.43±0.47mmol/L)比较,轻度组(4.81±1.56mmol/L)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度组(5.60±1.94mmol/L)、重度组(10.33±5.45mmol/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中度组(5.60±1.94mmol/L)、重度组(10.33±5.45mmol/L)差异

新生儿护理常规

新生儿护理常规收藏 新生儿由于肠道发育还没完全,而且臀部皮肤细嫩,因此经常会有便秘、腹泻、尿布疹、红臀等等的问题,因此如何正确处理新生儿的大小便显得尤其重要。 新生儿大便:新生儿大便里面,隐藏了很多宝宝身体里的小秘密。爸妈可以通过观察宝宝便便的性状、排便次数等,去了解宝宝消化状态和适时调整孩子饮食。爸妈对孩子每天的大便次数要心中有数,留意便便的颜色有没有异常,有没有特殊气味等。 婴儿尿布疹:尿布疹是发生在裹尿布部位的一种皮肤炎性病变,也称为婴儿红臀,表现为臀部与尿布接触区域的皮肤发红、发肿,甚至出现溃烂、

新生儿黄疸要进行哪些检查

新生儿黄疸检查1、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黄疸。主要见于各类溶血性疾病、新生儿黄疸等疾病。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小于35%. 新生儿黄疸检查2、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黄疸。见于各类肝内、肝外阻塞使胆汁排泄不畅,直接胆红素与总比值大于55%者。 除进行一些常规检查外,还需进一步检查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亮氨酸氨基肽酶、5-核苷酸酶、总胆固醇、脂蛋白-X等。 新生儿黄疸检查3、肝细胞损伤混合性黄疸。见于各类肝病,表现为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升高,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为35%~55%,检查肝功能可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