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系都有什么
八大菜系都有什么
no:1 八大菜系之鲁菜
八大菜系之首当推鲁菜。
鲁菜的形成和发展与由山东地区的文化历史、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习俗尚好有关。山东是我国古文化发祥地之一。
地处黄河下游,气候温和,胶东半岛突出于渤海和黄海之间。境内山川纵横,河湖交错,沃野千里,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文化发达。其粮食产量居全国第三位;蔬菜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是号称“世界三大菜园”之一。如胶州大白菜、章邱大葱、苍山大蒜、莱芜生姜都蜚声海内外。
no:2 八大菜系之粤菜
粤菜系由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三种地方风味组成。 广州菜包括珠江三角洲和肇庆、韶关、湛江等地的名食在内。
地域最广,用料庞杂,选料精细,技艺精良, 善于变化,风味讲究,清而不淡, 鲜而不俗,嫩而不生, 油而不腻。夏秋力求清淡, 冬春偏重浓郁,擅长小炒, 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温恰到好处。潮汕菜故属闽地,其语言和习俗与闽南相近。
no:3 八大菜系之川菜
川菜系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菜系,其发源地是古代的巴国和蜀国。
据《华阳国志》记载,巴国“土植五谷,牲具六畜”,并出产鱼盐和茶蜜;蜀国则“山林泽鱼,园囿瓜果,四代节熟,靡不有焉”。当时巴国和蜀国的调味品已有卤水、岩盐、川椒、“阳朴之姜”。在战国时期墓地出土文物中,已有各种青铜器和陶器食具,川菜的萌芽可见一斑。
川菜的形成大致在秦始皇统一到三国鼎立之间。
no:4 八大菜系之湘菜
湘菜系即湖南菜,是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地区和湘西山区等地方菜发展而成。湘江流域的菜以长沙、衡阳、湘潭为中心,是湖南菜的主要代表。其制作精细,用料广泛,品种繁多,其特色是油多、色浓,讲究实惠。在品味上注重香酥、酸辣、软嫩。湘西菜擅长香酸辣,具有浓郁的山乡风味。
湘菜历史悠久,早在汉朝就已经形成菜系,烹调技艺已有相当高的水平。
no:5 八大菜系之闽菜
闽菜系历来以选料精细,刀工严谨,讲究火候、调汤、佐料,和以味取胜而著称。其烹饪技艺,有四个鲜明的特征,一是采用细致入微的片、切、剞等刀法,使不同质地的原料,达到入味透彻的效果。故闽菜的刀工有“剞花如荔,切丝如发,片薄如纸”的美誉。如凉拌菜肴“萝卜蜇”,将薄薄的海蜇皮,每张分别切成2~3片,复切成极细的丝,再与同样粗细的萝卜丝合并烹制,凉后拌上调料上桌。
no:6 八大菜系之浙菜
南菜系以杭州、宁波、绍兴三种地方风味菜为代表,成名较早。浙菜系的历史也相当悠久。京师人南下开饭店,用北方的烹调方法将南方丰富的原料做得美味可口,“南料北烹”成为浙菜系一大特色。如过去南方人口味并不偏甜,北方人南下后,影响南方人口味,菜中也放糖了。汴京名菜“糖醋黄河鲤鱼”到临安后,以鱼为原料,烹成浙江名菜“西湖醋鱼”。
no:7 八大菜系之苏菜
苏菜系即江苏地方风味菜。江苏是名厨荟萃的地方。
我国第一位典籍留名的职业厨师和第一座以厨师姓氏命名的城市均在这里。制作野鸡羹供帝尧食用,被封为大彭国,亦即今天的徐州,故名彭铿,又名彭祖。夏禹时代,“淮夷贡鱼”,淮白鱼直至明清均系贡品。“菜美之者,具区之菁”,商汤时期的太湖佳蔬韭菜花已登大雅之堂。
春秋时齐国的易牙曾在徐州传艺,由他创制的“鱼腹藏羊肉”千古流传,是为“鲜”字之本......
no:8 八大菜系之徽菜
皖南的徽州菜是徽菜系的主要代表,起源于黄山麓下的歙县,即古代的徽州。后因新安江畔的屯溪小镇成为“祁红”、“屯绿”等名茶和徽墨、歙砚等土特产品的集散中心,饮食业发达,徽菜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屯溪,在这里得到进一步发展。
宋高宗曾问歙味于学士汪藻,汪藻举梅圣俞诗对答“雪天牛尾狸,沙地马蹄鳖”。牛尾狸即果子狸,又名白额。
徽菜系在烹调技艺上擅长烧、炖、蒸,而爆、炒菜较少,重油、重色、重火工。
拌凉菜用米醋还是陈醋 米醋适合做什么菜
糖醋菜系。
米醋颜色是透明的,并且味道相对于其他的醋来说是比较清淡的,带有一定的酸味,但是同时也带有一定的甜味,所以米醋是非常适合用于制作糖醋菜系的,其可以使得糖醋菜系的菜品,酸甜口感更加自然,温和又美味。
而且米醋的营养价值也不低,其中含有丰富的碱性氨基酸、糖类物质、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与食物搭配可以起到提高营养价值的作用,例如制作糖醋排骨、糖醋鱼等,搭配米醋都是很好的。
菜薹的菜系品种
菜薹俗称“菜尖”或“菜心”,由于质嫩、味美,故为广大市民所喜爱。上海地区菜薹品种多,供应期也长,下面介绍冬季栽培品种:
“腊菜薹”,10月上旬播种育苗,11月上中旬定植,行距13—14cm,株距5—6cm,2月份可分2—3次采收,薹嫩而细,味美,但产量不高。
“一刀齐早菜薹”,播种和定植同腊菜薹,较耐寒和晚熟,2月底左右一次采收。
“晚菜薹”,10月中旬播种,11月中下旬定植,薹粗,成熟迟,3月中下旬分二次采收,产量较高。
“油菜薹”,10月下旬播种,11月底—12月中旬定植,行距20cm左右,株距10—12cm,3月底至4月上旬作一次采收,产量与“晚菜薹”相近。
其他如“冬常菜”、“二月、三月慢”青菜也可密植采收菜薹。
自制清凉解暑的杏仁豆腐
杏仁豆腐是一道著名的凉点,它到底属于哪个民族、什么菜系,一直很难说清。至于民族,有人认为它是汉族小吃,但它却更多见于清真小吃店;还有人说它是满洲人从承德(因为当地盛产杏仁)带过来的。至于所属菜系,有歌词唱道“叫一声‘杏仁儿豆腐’,京味儿真美”;也有些川菜厨师认为它甜得安逸,当属四川小吃……虽然归属有争议,但制作方法基本统一。
材料:
杏仁、白开水、大豆、牛奶、琼脂、蜂蜜、果干、水果丁
步骤:
1. 将杏仁、大豆用干净水浸泡8 小时左右,清洗两遍之后,加入水,磨浆(用电动豆浆机或食物料理机打磨即可)并煮熟,过滤后保温备用。杏仁和大豆的比例建议为3:2。
2. 根据个人口味,往混合液中加入牛奶。
3.将琼脂用凉水浸泡10 分钟后,加入水隔水加热或者蒸化。然后趁热加入热的浆液中,逐渐搅拌混合均匀,倒入容器中。
4. 等完全冷却定型后,放入冰箱冷藏,食用时加入蜂蜜、果干、水果丁即可。
答疑
原料直接用杏仁露可以吗? 杏仁露含有白砂糖、食品添加剂,并且杏仁露中杏仁的成分并不多,因此相较自己在家用杏仁磨浆,杏仁露的营养值相对低。但是如果担心挑选到苦杏仁,杏仁露可以作为一种方便的选择。
甜杏仁和苦杏仁如何区分? 甜杏仁大,苦杏仁小。甜杏仁颜色浅,苦杏仁颜色深。甜杏仁一般左右对称,苦杏仁左右对称的不多。
娘惹料的菜品分类
娘惹菜系在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口感品味。
从地理上讲: 偏甜的娘惹菜: 地域:马六甲以及新加坡等靠近印尼区域的娘惹菜。 原料:偏于采用椰子,中国香菜及莳萝菜。
偏于酸和辣的娘惹菜: 地域:在马来西亚北部半岛,特别是槟榔屿地区。 原料:槟榔屿的娘惹菜常伴有干虾酱,这是由于受到泰国菜系的影响。
猪脑怎么做
菜谱名称 《中国益寿食谱》之延年益寿食谱(七)助眠益寿----天麻猪脑羹 所属菜系 其它菜系 所属类型 健康菜谱 基本特点 滋阴益髓,平肝熄风 基本材料 天麻10克,猪脑1个,菱粉适量。 制法:将天麻用淘米水浸泡,洗净,切成薄片,入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煮半小时,加盐少许,再入猪脑、菱粉少许煮熟即成。 功效:滋阴益髓,平肝熄风。 用法:每天分3次吃完。 应用:适用于心肝血虚之心神不安。
菜谱名称 《中国益寿食谱》之延年益寿食谱(六)健脑益寿----猪脑面 所属菜系 其它菜系 所属类型 健康菜谱 基本特点 健脑增智,补肾明目 基本材料 猪脑300克,猪髓100克,鸡蛋黄4个,猪瘦肉250克,墨鱼50克,枸杞20克,大葱40克。面条1000克,盐、味精、胡椒粉、绍兴酒、酱油、香油各适量。 浏览人数 828 加入时间 2003-9-16 制法:将猪脑、猪瘦肉、墨鱼、枸杞、葱均洗净。猪脑挑去血筋、切开,猪肉、墨鱼切细丝,葱切成条;蛋黄搅散,蒸熟切块。将锅置于旺火上,放鲜汤,加猪髓熬熟,再加墨鱼丝煮开后,放入猪脑、肉丝、枸杞、胡椒、精盐、味精,起锅时加入蛋黄块即可。然后将面条下锅煮熟,捞入碗内,淋上菜汤,撒上香葱,浇上香油即可。 功效:健脑增智,补肾明目。 用法:佐餐食用。 应用:适于老年人智力衰退及老年性痴呆症患者。
菜谱名称 《中国益寿食谱》之延年益寿食谱(六)健脑益寿----山药杞子炖猪脑 所属菜系 其它菜系 所属类型 健康菜谱 基本特点 补脾益寿,健脑益智 基本材料 猪脑250克,淮山药30克,枸杞子10克。 制法:将猪脑去筋膜、洗净,与淮山药、枸杞子同放锅中,加水适量,炖熟即可。 功效:补脾益寿,健脑益智。 用法:食肉喝汤。 应用:适用于脾肾两虚之健忘者。
芥菜和芥末有关系吗
有些芥菜可以做芥末。
芥末的种类有很多种,其中有一种芥末是用芥菜的种子研磨成粉制成的,不同物质制成的芥末有一定的区别,芥菜做的芥末颜色是黄色的,辛辣味道相对其他芥末而言淡一些。
爆炒腰花是哪个地方的菜
爆炒腰花是八大菜系之首—鲁菜的代表菜,也属于济南派,齐鲁大地就是依山傍海,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的美好地域,为烹饪文化的发展、山东菜系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爆炒腰花是以猪腰为主料的家常菜。经过爆炒制成,其特点是鲜嫩,味道醇厚,滑润不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爆炒腰花制作的难度为臊味是否去除干净,口感是否鲜嫩带脆。配菜和佐料因地而异,口味也随之有偏甜、酸、咸、辣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