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尿毒症怎么办
得了尿毒症怎么办
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至尿毒症期时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经常会有些患者,已经进入尿毒症期了,但却一直拖延,不愿意接受透析治疗,总担心透析副作用、费用等等。很多患者还会寄希望于中医中药治疗能“治愈”尿毒症,摆脱透析。其实透析就是代替肾脏工作,当患者进入尿毒症期时,患者肾脏应该损坏了超过90%以上,如果这时一直拖延而不采取替代治疗,那么毒素存留体内,对身体其它的脏器也会带来不可逆的损害,如心脏、消化系统、骨骼、血液系统等。而尿毒症是药物治疗不可能治愈的疾病,不存在所谓的能治愈尿毒症的“灵丹妙药”。因此尿毒症患者应该毫不犹豫地及时采取肾脏替代治疗,即透析治疗。
对于病情相对稳定的尿毒症患者
此类患者病情相对稳定,虽然也需要尽快开始肾脏替代治疗,但尚无急诊透析指征。此类患者在药物治疗,饮食控制的同时,需要积极做好透析前准备工作。比如由医护人员进行透析前相关内容的宣教,使患者充分了解肾脏替代治疗的必要性及局限性,结合自身条件、家庭环境、工作情况、经济状况等选择适合的透析方式(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拟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需提前1~3个月行造瘘手术,联系好长期透析治疗的血透中心等。而准备腹膜透析的患者,需提前2~4周做好腹膜透析管的置入术。
怎样避免得尿毒症
1、在身体上:我们要加强户外的体育运动,多呼吸新鲜的空气,强化身体素质。
2、对可能引发尿毒症的疾病及时治疗:一般的肾脏性疾病都是可能导致尿毒症发生的,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如果感觉到肾脏有稍微的不舒服,一定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以免后期造成对身体更大的伤害。
3、思想上:我们一定要在思想上重视这种疾病,不能当做是儿戏,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去了解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4、定时体检:中老年人最好是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现在社会上很多东西都有可能导致身体得病,尤其是老年人,他们的身体素质处于下降的状态,加上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刺激,更容易得病。
5、饮食方面:尽量避免使用镉量高的食物或器具,过高的镉含量会导致尿毒症的发生。不要抽烟喝酒,这些对肾脏是有害无益的。对于尿毒症的患者不要饮用高蛋白食物,以减少体内氮质代谢产物的生成,因为不能大量使用高蛋白的食物,所以可以选择一些营养价值高又不含高蛋白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
尿毒症和憋尿有直接的关系吗
众所周知,肾及其相关器官,是一个专门与水“打交道”的系统,人体多余水液、代谢产生的废物的排出,主要由肾脏来完成。通过尿液的生成和排出,可以将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调节细胞外液量和血浆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而憋尿就意味着水及代谢终产物不能及时排除体外,并且滞留体内,经常的憋尿,导致尿液长期的留在膀胱里面,造成膀胱的压力大,会损伤到肾脏的代谢功能,导致身体患尿毒症,因此经常的憋尿是会导致得尿毒症的。所以我们最好是有尿的时候就将尿排出身体外,这样才能避免得尿毒症。
2尿是身体的肾脏代谢的物质,尿里面含有很多的尿毒素,经常的憋尿,导致尿毒素不能及时的排出身体外,造成尿毒素在身体里面堆积的过多,回流到肾脏,造成肾脏受到毒害,从而导致尿毒症,因此经常憋尿是很容易造成身体得尿毒症的。
3经常的憋尿,容易导致身体的膀胱受到尿液的毒害,导致容易患膀胱炎,患有膀胱炎会严重的危害我们身体的健康。因此我们最好是不要憋尿,憋尿对身体的危害太大了。
由此可见,憋尿不但会引起尿毒症,还会引发多种的疾病,所以,需要提醒各位朋友们的是:如果您也有类似的肾病问题,或是身边有肾病家属、朋友们,一定要尽快治疗。因此我们有了尿一定要及时的去排尿。以免憋尿导致身体得一些疾病,危害身体健康。身体正常的排尿,让身体更加的健康,也能帮助减少患尿毒症的机会。
尿毒症近在咫尺
在我国仅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的终末期尿毒症患者就有130多万人,透析就是人工肾,就是人们所说的洗肾,简单地说,就是将身体中的血液引到透析机中,将血液中有毒的代谢废物清除后再送回体内,让透析机替代肾脏的清除毒素的功能。
尿毒症的现状是触目惊心的。在我国仅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的终末期尿毒症患者就有130多万人,透析就是人工肾,就是人们所说的洗肾,简单地说,就是将身体中的血液引到透析机中,将血液中有毒的代谢废物清除后再送回体内,让透析机替代肾脏的清除毒素的功能。肾移植除了高额的手术费用以外,肾源严重缺乏,移植后抗排异反应的药物也十分昂贵。因此,在我国只有近5万名患者能够接受肾移植或透析治疗,绝大多数的患者只能望而却步。
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尿毒症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常有人说,就算尿毒症很可怕,但得尿毒症的人毕竟是少数,用不着大惊小怪。但如果了解了尿毒症的发病情况,你一定不再会这样想。
什么人容易得尿毒症
1.高血压病人中的15%会直接转为尿毒症。我国1998年的统计,高血压病人占总人口的10%,也就是说,每10个人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其中有1.5个人会成为尿毒症患者。
2.30%的糖尿病患者直接转归就是尿毒症糖尿病。近期的统计资料表明,在我国人群中,现有糖尿病患者4320万人,糖耐量降低者5064万人,二者之和为9384万。也就是说,仅因为糖尿病我国就有约1300万尿毒症患者和1500多万尿毒症高危人群。
3.肾病是尿毒症的主要原因,所有慢性肾脏疾病的最终结局都将是尿毒症。这其中慢性肾炎占很大比例,在慢性肾炎导致的尿毒症疾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占55.7%。
4.泌尿系统感染或尿路感染引起尿毒症。根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尿感的发病率男性为0.23%,女性为2.37%。男女老少皆可发病,尤以育龄已婚妇女为常见,在我国,慢性肾盂肾炎是尿毒症的第二位因素,占21.2%。
5.药物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引起尿毒症。研究表明,约25%的肾功能衰竭患者与药物的肾毒性相关。经常使用偏方、草药、止痛药的人群容易出现肾脏功能问题。
6.与年龄相关的因素引起尿毒症。我国老年人达到总人口的10%,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19.3%。在体检中发现,有 17.3%的老年人罹患有不同类型的肾脏疾病;在住院病人中,患泌尿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占3.4%~6.3%,是老年住院病人的第八位死因。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的结构和功能都会发生明显的退行性改变,人体的贮备功能会逐渐减弱乃至丧失,在没有额外负担的情况下,肾功能能满足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但是没有应付突发损伤和疾病的能力。所以,老年人一旦遇到意外情况,很容易导致肾功能的进一步损伤而发展为尿毒症。如感染、感冒、失血、缺水、肾毒性药物、其他疾病等,都可成为老年尿毒症的诱因。
什么样的人会得尿毒症呢
哪些人群容易得尿毒症?最有可能患尿毒症的人群有以下几类:
1、高血压病人中的15%会直接转为尿毒症。我国1998年的统计,高血压病人占总人口的10%,也就是说,每10个人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其中有1、5个人会成为尿毒症患者。
2、30%的糖尿病患者直接转归就是尿毒症糖尿病。近期的统计资料表明,在我国人群中,现有糖尿病患者4320万人,糖耐量降低者5064万人,二者之和为9384万。也就是说,仅因为糖尿病我国就有约1300万尿毒症患者和1500多万尿毒症高危人群。
3、肾病是尿毒症的主要原因,所有慢性肾脏疾病的最终结局都将是尿毒症。这其中慢性肾炎是首要原因,在导致尿毒症的疾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占55、7%。
4、泌尿系感染或尿路感染引起。根据统计资料,我国尿感的发病率男性为0、23%,女性为2、37%。男女老少皆可发病,尤以育龄已婚妇女为常见,在我国,慢性肾盂肾炎是尿毒症的第二位因素,占21、2%。
原来潜在有很多人会容易患上尿毒症。所以了解了“什么样的人会得尿毒症”之后,那些之前担心的人假如没有在上述行列当中就可以稍稍放宽心了。不过也可能会有其他情况会导致患有尿毒症,毕竟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
多喝水会得尿毒症吗
1、多喝水会得尿毒症吗
多喝水反而不会患上尿毒症。
2、尿毒症的检查
几乎所有的肾脏病都可以通过尿常规的异常表现出来,因此要及时尿检。除此之外,起床后眼皮浮肿、腰酸乏力可能是肾病初期的表现,小便红、小便时泡沫较多且持续时间长,四肢、脸上、身上的皮肤出现较多的红点或红斑,四肢关节酸痛等都应引起警觉。
所以建议条件好的市民最好半年至一年做一次尿常规、肾功能和B超检查,尤其是有肾脏病家族史、高血脂、肥胖等高危人群更应重视体检。
专家提醒,对于年轻的朋友们,千万不要以自己年轻做为健康资本,而应该了定期检查,不憋尿、多喝水,饮食清淡、减少食盐摄入,长期大量服用止痛剂,不吸烟、少喝酒,保护好肾脏。
3、尿毒症喝什么水好
纯净水。太空水、超纯水实质上都属纯净水,优点在于没有细菌、没有病毒、干净卫生,但大量饮用会带走人体内有用的微量元素,降低人体的免疫力,还会增加钙的流失。
矿泉水。其实,并非所有的矿泉水都能作为饮用矿泉水,也不是所有的饮用矿泉水都是健康水。饮水中不能没有矿物质,也不是矿物质越多越好。
自来水。自来水是天然水的一种,是安全水,还含有天然饮用水中的有益矿物质,是符合人体生理功能的水。在煮水时,应注意要让它煮开,但不能煮久。这样既可以将细菌杀死,又不至于产生有害物质。
富氧水。富氧水是指在纯净水里加入更多的氧气,是一种医学研究用水,会破坏细胞的正常分裂作用,导致人体衰老加快。而纯净水加入氧气后,不易被细胞吸收。
电解水。是通过电解作用,把水分解成阳离子水和阴离子水,不能作为正常人群的饮用水。
桶装水。选购时,要注意是否有饮用水检测报告;要辨别盛水的容器是不是合格产品;要定期给饮水机消毒;开封后应在7天内喝完。
尿毒症的饮食保健
一般讲,要给予患者充足的热量,可不限制脂肪和糖的摄入,以防止体内蛋白质分解,维持氮质平衡。给予低盐、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是高生物价的鸡蛋、牛奶等动物蛋白忌食含大量非必要氨基酸的植物蛋白(如:核桃、花生、瓜子等坚果和苦杏仁等)。
力戒暴食大量的蛋白质,并注意将一日允许摄入的蛋白质依次顿服。避免优质蛋白不能被充分利用而造成蛋白质相对摄入不足。但应注意水果和蔬菜中含蛋白质的量。
还应给予大量维生素。主食应限制谷类的摄入。给予高热量,低蛋白的麦淀粉、玉米淀粉、藕粉等。在给予尿素症患者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蛋白饮食的同时,通常限制含磷高的食物摄入。进食米类、肉类、鱼类时先水煮去汤后再烹饪食用。或低磷饮食加服磷结合剂。
水的饮入量有人主张:按前一天的尿量加500ml计算,在尿毒症期患者水代谢失调,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入液量掌握在2L左右。饮食中还应注意钾、钠、镁等微量元素的补充或限制。
尿毒症的并发症
1、心血管系统症状
慢性肾功能衰竭者由于肾性高血压,酸中毒,高钾血症,钠水潴留,贫血及毒性物质等的作用,可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心肌受损等,由于尿素(可能还有尿酸)的剌激作用,还可发生无菌性心包炎,患者有心前区疼痛;体检时闻及心包摩擦音,严重时心包腔中有纤维素及血性渗出物出现。
2、呼吸系统症状
酸中毒时患者呼吸慢而深,严重时可见到酸中毒的特殊性Kussmaul呼吸,患者呼出的气休有尿味,这是由于细菌分解睡液中的尿素形成氨的缘故,严重患者可出现肺水肿,纤维素性胸膜炎或肺钙化等病变,肺水肿与心力衰竭,低蛋白血症,钠水潴留等因素的作用有关,纤维素性胸膜炎是尿素剌激引起的炎症;肺钙化是磷酸钙在肺组织内沉积所致。
憋尿当心尿毒症
经常憋尿会得尿毒症吗:
1.经常的憋尿,导致尿液长期的留在膀胱里面,造成膀胱的压力大,会损伤到肾脏的代谢功能,导致身体患尿毒症,因此经常的憋尿是会导致得尿毒症的。所以我们最好是有尿的时候就将尿排出身体外,这样才能避免得尿毒症。
2.尿是身体的肾脏代谢的物质,尿里面含有很多的尿毒素,经常的憋尿,导致尿毒素不能及时的排出身体外,经常憋尿会得尿毒症吗?造成尿毒素在身体里面堆积的过多,回流到肾脏,造成肾脏受到毒害,从而导致尿毒症,因此经常憋尿是很容易造成身体得尿毒症的。
3.经常的憋尿,容易导致身体的膀胱受到尿液的毒害,导致容易患膀胱炎,患有膀胱炎会严重的危害我们身体的健康。因此我们最好是不要憋尿,憋尿对身体的危害太大了。
憋尿会得尿毒症吗
憋尿会得尿毒症吗经常憋尿会有得尿毒症的危险。
长时间憋尿不利健康会导致泌尿系统疾病。俗话说“流水不腐”,正常排尿不仅能排出身体内的代谢产物,而且对泌尿系统也有自净作用。憋尿时膀胱胀大,膀胱壁血管被压迫,膀胱黏膜缺血,抵抗力降低,细菌就会乘虚而入,大肆生长繁殖,不仅容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统疾病,严重者还会影响到肾脏功能。
此外,憋尿还会使尿液中的有毒物质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延长了尿液中致癌物质对膀胱的作用时间,容易诱发膀胱癌的发生。而且由于尿液中的有毒物质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从而导致有毒物质积压在体内,久而久之,就会引起慢性肾衰竭的发生更严重会引起尿毒症的发生。
经常的憋尿,导致尿液长期的留在膀胱里面,造成膀胱的压力大,会损伤到肾脏的代谢功能,导致身体患尿毒症,因此经常的憋尿是会导致得尿毒症的。所以我们最好是有尿的时候就将尿排出身体外,这样才能避免得尿毒症。
尿是身体的肾脏代谢的物质,尿里面含有很多的尿毒素,经常的憋尿,导致尿毒素不能及时的排出身体外,造成尿毒素在身体里面堆积的过多,回流到肾脏,造成肾脏受到毒害,从而导致尿毒症,因此经常憋尿是很容易造成身体得尿毒症的。
经常憋尿的危害损伤膀胱功能
徐桂彬介绍,控制膀胱收缩的神经分布在膀胱壁的肌肉里,若经常有意识地憋尿,会使神经功能发生紊乱,使膀胱逼尿肌张力减弱,导致排尿困难,引发尿潴留。若小便经常不及时排出,不仅会导致膀胱括约肌松弛,出现功能失调,还极容易诱发尿失禁,治疗起来非常困难。
引发尿路感染
徐桂彬说,尿液长时间滞留体内,有细菌的尿液不能及时排出,容易诱发膀胱炎。若细菌上溯便会引起尿道炎、肾盂肾炎,甚至影响肾脏功能。
引发前列腺炎
研究表明,导致前列腺炎的一个重要病因,就是泌尿道的细菌通过前列腺管逆行至前列腺而引发感染。
诱发膀胱癌
徐桂彬说,尿液经常长时间停留膀胱,其中有毒有害物质长期刺激膀胱黏膜上皮细胞,因而有可能诱发膀胱癌。国外有资料证明,排尿次数越少,患膀胱癌的危险性越大;有憋尿习惯的人,患癌几率比一般人增加3~5倍。这是因为,憋尿增加了尿中致癌物质对膀胱的刺激时间。
诱发排尿性晕厥
排尿性晕厥是一种反射性晕厥,一般是在夜间起床排尿过程中或排尿结束时发生,发作前多无征兆。发病原因虽与多种因素有关,但关键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徐桂彬提醒,因排尿后膀胱压力骤减(憋尿时更严重),腹腔静脉扩张,导致回心血压下降,脑血流量供应减少,大脑出现暂时性缺血缺氧,因而引发晕厥。
憋尿会引发哪些疾病尿毒症
当膀胱的存储空间达到一定极限时,便会被憋爆,造成严重后果;如果尿液潴留过多,超过膀胱的储量,便会向输尿管回流,时间长了可能会导致尿毒症,膀胱的括约肌也会因此变得松弛。所以,人们一旦有了尿意,一定要及时排出体外。
结肠癌
憋便是不好的生活习惯,大便不及时排出,水分就会被肠道反复吸收,导致大便干结难排。大便中的毒素在体内积累时间过长,有害物质被肠道吸收,就会出现精神委靡不振、头晕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引发肠道癌症。
肠道炎
如果憋屁,这些有害物质排不出,也会被肠道黏膜重复吸收,出现胸闷、腹胀等症状。经常憋屁,会使机体形成慢性中毒,产生精神不振、消化不良、头晕目眩和脸色蜡黄等症状。
容易让人窒息
如果憋气时间过长,会引起头昏、胸闷等症状,所以老年人最好少进行这种锻炼。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质越来越弱,身体各方面的承受能力也会变弱,而憋气会影响呼吸平衡,使吸入的氧气不能正常进入血液,引起体内供氧失衡,发生危险。
乳腺癌
宝宝的营养品,本身并没有什么毒性,但由于女性的乳头与外界空气相通,如果乳汁过多而不及时排出,外界的有害气体或细菌等不良物质便会侵入乳房,引发细菌感染,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急性乳腺炎。
丧失性功能
如果因为工作忙等原因长期不过性生活,则会加重内分泌紊乱症状,导致性功能下降。精液如果长时间蓄积在精囊中不正常排出,睾丸便会长时间受到“高压”,可能令生精能力丧失,并逐渐导致睾丸萎缩,丧失性功能,腰酸、腿软、乏力、失眠、情绪低落、记忆减退、皮肤衰老等一系列身体症状也会连锁产生。
得尿毒症的人多吗
据调查目前大约是2000万尿毒症患者。有约200万患者在接受透析治疗。尿毒症一般都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因为老年人的抵抗力相对比较弱,病毒很容易就打败了自身免疫,而入侵身体。为了解答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的年轻人都得尿毒症这个疑问,我们首先得对尿毒症的犯病原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尿毒症的病因很复杂,例如:不正确地用药,或者是接触了某些化学物质;也有可能是因为微生物感染、环境污染;同时,不健康食品在体内形成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复合物也会引发尿毒症
通过上述尿毒症原因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引发因素中,是许多的当今社会中年轻人不重视,也容易养成的一些坏习惯。比如:不健康食品的摄入。更有甚者,因为工作及生活的压力,导致了年轻一代的亚健康状态,对病毒的抵抗能力下降,也大大的提高了年轻人患上尿毒症的可能性。
由数据可以看出,对于“得尿毒症的人多吗”的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通过数据可以看出患有尿毒症的人数量是很多的,不过接受治疗的却并不是很多。有些可能是还不知道患有了尿毒症,有的可能是患了尿毒症却不愿意或没钱接受治疗,总之情况不是很乐观。
青少年会得尿毒症吗
根据统计资料,我国尿感的发病率男性为0、23%,女性为2、37%。男女老少皆可发病,尤以育龄已婚妇女为常见,在我国,慢性肾盂肾炎是尿毒症的第二位因素,占21、2%。
尿毒症”的诊断以免加重患者的思想负担概括尿毒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消化系统症状是呕恶、纳呆、腹泻或便秘口中有尿味;心血管系统症状为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
肾炎性肾病综合症引起的尿毒症发病年龄多在学龄期临床特点如下:
发病年龄多见于7岁以上儿童水肿一般不严重.
血压可有不同程度升高常有发作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和血尿.
血清补体可降低可有不同程度氮质血症.
肾病综合症进展的尿毒症少见多为隐性遗传性疾病多见于新生儿期及生后三个月内发病表现与单纯肾病相似.
为什么会得尿毒症
尿毒症是肾功能衰竭晚期所发生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尿毒症时含氮代谢产物和其他毒性物质不能排出乃在体内蓄积,除造成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外,并可引起多个器官和系统的病变。尿毒症的发病机制表现为多方面的,具体详见以下介绍:
1、消化系统体内堆积的尿素排入消化道,在肠内经细菌尿素酶的作用形成氨,可刺激胃肠粘膜引起纤维素性炎症,甚至形成溃疡和出血。病变范围广,从口腔、食管直至直肠都可受累。以尿毒性食管炎、胃炎和结肠炎较为常见。病人常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
2、心、肺病变水钠潴留、肾缺血、肾素分泌增加引起的高血压长期作用于心可引起心力衰竭。血液内尿素过高渗入心包和胸膜可引起纤维素性心包炎和纤维素性胸膜炎,听诊时可听到心包和胸膜摩擦音。心力衰竭可引起肺水肿。血尿素从呼吸道排出可引起呼吸道炎症,有时沿肺泡壁可有透明膜形成;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泡腔内有大量纤维蛋白及单核细胞渗出,很少中性粒细胞,称为尿毒症性肺炎。
尿毒症早期症状有哪些 气色较差、脸部苍白泛黄
肾脏衰竭到一定程度,就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行,其排毒功能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得尿毒症的病人体内的毒素无法排出而在内部淤积,造血功能也大幅度减弱以致出现贫血。因此,这类人群常常面色泛黄、脸色苍白。这种尿毒症早期的症状是较明显的,一旦发现,患者应及时到做全身检查,包括肾功能、肾脏B超、尿毒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