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也可能引起闭经
噪声也可能引起闭经
我们现在的生活,可以说是完全的电器化,家里的电脑、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电磁灶,电饭锅等等太多了。出门还有“永不离弃”的手机,电器产品覆盖了我们的生活,简直成了我们生活的全部。但这些东西的噪声对大家的影响渐渐被我们忽略,我们也好像习惯了这些噪声。
其实这些噪声可能引起女性的生理闭经。女性在受到噪声干扰、噪声会直接刺激女性下丘脑、腺垂体、卵巢轴系统,使母体内激素发生逆向改变,导致月经出现异常,甚至是闭经。
女性下丘脑-垂体的功能就是分泌促性腺释放激素,但由于来自身体内外各种刺激的影响引起中枢神经、下丘脑之间功能失调而影响垂体功能,其中黄体生成激素常会受到影响,发生排卵功能出现障碍,当抑制程度加大、卵泡刺激素,受到影响时,卵泡发育发生障碍,然后就出现了闭经。
人类最适宜的音量为18~35分贝,而一些常见的电器的工作噪声远高于这个数值,并且不易为我们所觉察。如电风扇为40~50分贝,洗衣机为60~80分贝,电视机为50~70分贝,电吹风为65~85分贝,收音机为70~90分贝。
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噪声原因
人们有这样一个共同的体会,如果突然听到鞭炮声,耳内会有一阵很长的回响,半天才能消退,这就是外界噪声暂时损伤了人的听神经。那些长期工作在噪音性很强的环境的工作者都是噪音的受害者,长期的噪音刺激大部分时候造成了内耳神经损伤。噪声引起的耳鸣主要表现为听神经纤维自发活动的紊乱。
2、耳毒性药物原因
引起耳鸣的药物分为两类,一类药物仅引起耳鸣而不造成听力损失,原因是这类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影响了与神经递质有关的生物胺代谢过程,造成了听觉中枢神经元的“惊厥”副作用所致。
噪音对人体的听觉系统的危害
噪声对听觉器官的影响是一个从生理移行至病理的过程,造成病理性听力损伤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和接触时间。长期接触较强烈的噪声引起听觉器官损伤的变化一般是从暂时性听阈位移逐渐发展为永久性听阈位移。
(1)暂时性听阈位移。暂时性听阈位移是指人或动物接触噪声后引起暂时性的听阈变化,脱离噪声环境后经过一段时间听力可恢复到原来水平。
①听觉适应:短时间暴露在强烈噪声环境中,感觉声音刺耳、不适,停止接触后,听觉器官敏感性下降,脱离接触后对外界的声音有“小”或“远”的感觉,听力检查听阈可提高10~15dB,离开噪声环境1min之内可以恢复,这种现象称为听觉适应。
②听觉疲劳:较长时间持续暴露于强噪声环境或多次接受脉冲噪声,引起听力明显下降,离开噪声环境后,听阈提高超过15~30dB,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听力才能恢复,称为听觉疲劳。一般在十几小时内可以完全恢复的属于生理性听觉疲劳。在实际工作中常以16h为限,即在脱离接触后到第二天上班前的时间间隔,在此期间内恢复至正常水平。随着接触噪声的时间继续延长,如果前一次接触引起的听力变化未能完全恢复又再次接触,可使听觉疲劳逐渐加重,最终听力不能恢复而变为永久性听阈位移。听觉适应和听觉疲劳均属于可逆性听力损伤,可以被视为生理性保护效应。听觉适应和听觉疲劳发生时,听力下降,能听到声响的阈值提高,从而减轻噪声的伤害。
(2)永久性听阈位移。永久性听阈位移指噪声或其他有害因素导致的听阈升高,不能恢复到原有水平。出现这种情况是听觉器官具有器质性的变化。永久性听阈位移又可分为听力损失、噪声性耳聋以及爆震性声损伤。
①听力损失:是指长期处于超过听力保护标准的环境中[>85~90dB(A)],听觉疲劳难以恢复,持续累积作用的结果,可使听阈由生理性移行至不可恢复的病理过程。主要表现在高频(3000Hz、4000Hz、6000Hz)任一频段出现永久性听阈位移大于 30dB,但无语言听力障碍,又称高频听力损失。高频听力损失(特别是在3000~6000Hz)可作为噪声性耳聋的早期指标。
②噪声性耳聋:当高频听力损失扩展至语言频率三频段(500Hz、1000Hz、2000Hz),造成平均听阈位移大于25dB,伴有主观听力障碍感,称噪声性耳聋。并且在4000Hz处有一听力突然下降的听谷存在。噪声性耳聋是由于长期遭受噪声刺激所引起的一种缓慢性、进行性的感音神经性耳聋。
③爆震性耳聋:又称爆震性声损伤。是在一次强噪声作用下造成的听力损伤,如爆破作业、火器发射或其他突然发生的巨响所形成的强脉冲噪声和弱冲击波的复合作用,使外耳道气压瞬间达到峰值,强大的压强可使鼓膜充血、出血或穿孔,严重时可致听骨链骨折。瞬间高压传入内耳,造成内淋巴强烈振荡至基底膜损伤、出现听力障碍,并可由于前庭受到刺激而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此时生理保护结构所起的反应已经完全不起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听觉器官的个体防护。
(3)耳蜗形态学的改变。噪声引起的听觉系统损伤是物理(机械力学)、生理、生化、代谢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可使听毛细胞受损伤,严重时Corti器(柯替氏器)全部消失或破坏。损伤部位常发生在距卵圆窗9~13mm处。[1]
减肥会引起闭经吗
月经周期已经建立后,再发生连续3个月以上停经的就叫“继发性闭经”。闭经只是一种症状,引起闭经的原因很多,以前以子宫和卵巢的问题居多,而现在,胡乱减食后所造成的“骨感闭经”大大增多。
目前文化中有一种不好的引导,都以“骨感”为美,其实,“骨感”闭经使少女肤色枯黄、头发干糙、骨关节突出、乳房发育不良和女性曲线模糊,第二性征都不明显了,还能谈上美吗?
还有,我们对少女青春期教育不够好,不少女孩仍对正常月经与自身健康的关系认识不足,甚至有人认为是“麻烦”和“没有更好”。在这点上,我们要学习发达国家,那里的女孩对自己有正常的月经和女性化特征非常在意,并为此感到骄傲。
盆腔炎会引起闭经吗
在你的身边,有没有因为盆腔炎引起闭经的朋友呢,如果有,一定要引起重视了,小编告诉大家,盆腔炎治疗不及时较为严重,尤其是转为慢性盆腔炎症时,不仅会给身体及精神上造成极大痛苦,也常会影响到日常生活与工作,而且容易造成月经紊乱,甚至闭经的情况出现。
那么盆腔炎闭经怎么办?希望您能及时来咨询咨询医生的治疗建议!
盆腔炎闭经的原因:盆腔炎会引起月经不调,这是因为炎症的长期刺激,影响了子宫内膜的剥脱、再生与修复,以及子宫血管的收缩,导致月经周期不规则,月经量过多、经期流血时间延长或阴道不规则出血,如果拖延不治久的话就会导致闭经。
当然,闭经也不全是由于盆腔炎所引起,也可能由其他方面所导致,比如说精神因素、全身性的疾病、卵巢和垂体的疾病、应用避孕药不恰当和阴道异常等,都会导致闭经出现。
希望大家能早发现盆腔炎的症状:1、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可有低热,易感疲乏。病程时间较长者,部分患者可有神经衰弱症状。这就属于盆腔炎的症状表现。
2、主要表现为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有时还可能伴有肛门坠胀不适,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这是因为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以及盆腔充血所引起。这些盆腔炎的症状比较常见。
3、由于盆腔瘀血,患者可有白带增多、月经增多、痛经等症状;卵巢功能损害时可有月经失调;输卵管粘连阻塞时可致不孕。
闻康网专家提醒,这个时候盆腔炎给身体及精神上造成极大痛苦。心理治疗很重要:一般治疗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增强治疗的信心,增加营养,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机体抵抗力。
所以,盆腔炎会引起闭经吗这个问题是有的,在严重情况下,盆腔炎是会引起闭经的,在此呢,小编提醒大家要多注意哦,祝身体健康。
什么食物引起闭经呢
闭经也是现代女性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导致闭经的因素很多,例如,某些疾病、饮食不注意、劳累熬夜等都会导致闭经。闭经的女性除了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在饮食上也要特别注意。
1、闭经的妇女应该禁止喝酒。因为这段是女性的特殊时期,身体都处于比较敏感的状态,此时如果过多的喝酒会导致消化系统、心血管、神经系统等身体的功能性的损害。
2、闭经的妇女减少肥肉的摄入,鸡皮、鸭皮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尽量不要吃。
3、闭经患者应该控制饮食,避免“发福”。发福是更年期的症状之一,因为这段时间激素及身体的分泌的失调导致新陈代谢出现了功能性的障碍,一些闭经后的妇女就会出现体重骤增的情况,腹部的赘肉特别明显,这样不仅是增加了身体的负担,还会诱发冠心病和骨质疏松等的病症,因此要好好控制自己体重的增长和摄入低热能、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4、闭经患者不利营养精血的食物,如大蒜、大头菜、茶叶、白萝卜、咸菜、榨菜、冬瓜等,多食会造成精血生成受损,使经血乏源而致女性闭经,故应忌食。
5、闭经患者不可以吃肥腻食物。这些食物含有较高蛋白质、胆固醇、脂肪,多食后极易造成体内营养过剩,进一步增加脂肪堆积,加重肥胖,阻塞经 脉,使经血不能正常运行,故应尽量少食或忌食。
6、闭经患者不要吃生冷食物,毕竟各种冷饮、拌凉菜、寒性水果、寒性水产品等食物用后可引起血管收缩,加重血液凝滞,使经血闭而不行,故应忌食。
内分泌失调引起闭经
1、内分泌失调引起闭经的原因
肝肾不足:少女闭经多由先天禀赋不足,肾气末盛,肝血虚少,冲任不充,无以化生经血而致闭经;而妇女多因多产房劳,或久病及肾,致肾精肝血不足,冲任俱虚,胞宫之血下溢而致闭经。
气血虚弱:脾胃不健,化源不足,或饮食劳倦,忧思过度,损伤心脾;或大病、久病、失血,或哺乳过久,致营血亏耗,冲任血虚,无血化生而致内分泌失调闭经。
阴虚血燥:素体阴虚,或失血阴亏,或久病、劳瘵,过食辛燥伤阴,阴虚生热灼伤营阴,血海枯涸而发为闭经。
气滞血瘀:七情内伤,气结血滞,或经期产时,血室正开,外伤风寒或内伤生冷,血遇寒而瘀滞;或邪热灼阴,阴伤于涩。气滞血瘀相因为患,冲任瘀滞,胞脉阻隔,而致经水不行。
痰湿阻滞:肥人多湿,复因脾阳失去温煦,湿聚成痰,阻滞冲任,胞脉壅塞而经水不行。
引起闭经的原因
闭经的病因十分复杂,目前医学界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闭经会涉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性失调,甚至还会引起内分泌器官的病变,所以这种疾病在确诊前,往往会为误判为功能性失调,以致忽视了可能带来的病变。
子宫性闭经:由于子宫内膜对激素不起反应,或反应低下而引起。多见于子宫内膜,结核子宫内膜损伤(如刮宫后子宫内股不再生),子宫内膜粘连及发育不良等,这种病人即使通过人工的激素调节(人工周期)子宫内膜也不会脱落出血。
卵巢性闭经:主要由卵巢疾病所引起,由于雌激素水平过低,不能促使子宫内膜生长,如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卵巢早衰无反应卵巢等这些人体内雌激素水平低,而促性腺激素却正常或偏高可应用人工周期治疗。
垂体性闭经:闭经与垂体功能不足,有关可见于颅脑损伤席汉氏综合征颅脑部放射治疗后等。
下丘脑性闭经:问题出在下丘脑可以是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如炎症肿瘤缺血等造成的,也可以是精神因素环境改变全身疾病营养不良,及药物影响造成的。
引起闭经的原因非常多,但是根据病情的一些规律,以及一些常规的全身检查,往往可以确定病因。最后很据确诊后的一些问题来研究新的治疗方案,但是由于疾病类型的不同,有些闭经却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可以确诊,这样是十分影响正常生活的,所以女性朋友要时刻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