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头部多汗症怎么治疗

头部多汗症怎么治疗

1.足跖多汗者应勤换袜,穿透气的鞋。可用氯化铝溶液在夜间涂敷,有一定疗效。患者先擦干有汗的部位,然后涂上溶液,用塑料薄膜覆盖。第二天早上去掉薄膜并洗净涂药部位。有些人需要每天涂药两次,通常病情可在一周内缓解。如果溶液刺激皮肤,应除去塑料薄膜。乌洛托品溶液也有助于控制大量出汗。水电离子透入法,是用一种弱电流作用在出汗部位的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2.精神紧张者宜用溴剂、谷维素或安定。出汗重者可酌情用阿托品、普鲁本辛、东莨菪碱等。

3.外用0.5%醋酸铅溶液、10%明矾溶液或5%鞣酸溶液浸泡或涂搽患部。亦可外搽3%~5%福尔马林溶液或20%~25%氯化铝溶液。

4.物理疗法:局部严重多汗者,可用浅层X射线治疗,亦可用自来水电离子透入疗法。

5.如果这些治疗对严重出汗无效,可手术切除腋下的汗腺。经胸廓内镜行交感神经切除术,用于掌跖多汗症。

6.肉毒杆菌毒素A,可阻止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局部皮内注射,用于掌跖或腋窝多汗症。

7.为消除臭味,必须保持受累部位清洁,消除引起臭味的微生物。每天用含洗必泰或其他抗菌剂的液体肥皂洗澡并涂敷氯化铝复方制剂。有时要用抗生素软膏或有抗生素的洗剂(如克林霉素或红霉素)除臭。

如何警惕头部多汗症的发生

1、单纯的味觉性多汗,应避免饮食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及饮料。

2、精神因素所致的多汗症,应积极自我调整心态,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愤怒、恐怖及焦虑等。

3、生活应有规律,要保持心情开朗,且不宜做剧烈运动。

4、平时应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多洗澡,每天用肥皂水清洗,破坏细菌生长环境。勤换衣服,保持皮肤干燥,尽量减少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5、衣着要透气凉爽,出汗后及时擦干,并外用爽身粉,外用药物。

6、在饮食上,建议以清淡为主,少食 肥甘厚味、油腻之物。海鲜、鱼虾、鸡肉、羊肉等“发物”尽量不吃,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和酒精的刺激。建议平时穿透气性较好的宽松鞋袜,有助汗液的蒸发,避免 引起脚气、皮炎等皮肤问题。

7、足跖部多汗者或足臭者,应勤洗足,勤换袜子,穿透气的皮鞋。严重者可选服一些镇静药如氯丙嗪、谷维素、安定,或利血平等药,或用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颠茄等药。

8、对于病理性多汗,应及时就医诊断。病理性多汗是指因疾病引起的多汗,多汗是疾病本身的一个症状,常见的疾病包括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脱发、多汗、舌状角膜浑浊综合征、失水性干躁综合征、甲状腺机能亢进、结核病和风湿性疾病等,当孩子出现在出现多汗的症状的同时,出现上述疾病的伴随症状时,就要及时送医治疗,待治疗好这些疾病就可避免多汗的出现。

多汗症治疗措施

多汗症西医主要是采取病因治疗、抗胆碱能药物、镇静剂等方法。

中医属“自汗”、“盗汗”范畴,益气固表、育音清热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

如果你的多汗明显影响了你的交往、求学、工作、心情和生活,明显降低了你的自信心,那就应该手术治疗了。

手掌、足跖或腋窝大量出汗可用氯化铝溶液在夜间涂敷,有一定疗效。患者先擦干有汗的部位,然后涂上溶液,用塑料薄膜覆盖。第二天早上去掉薄膜并洗净涂药部位。有些人需要每天涂药两次,通常病情可在一周内缓解。如果溶液刺激皮肤,应除去塑料薄膜。

乌洛托品溶液也有助于控制大量出汗。水电离子透入法,是用一种弱电流作用在出汗部位的治疗,也有一定疗效。如果这些治疗对严重出汗无效,可手术切除腋下的汗腺。心理咨询或抗焦虑药物可缓解焦虑引起的出汗。

为消除臭味,必须保持受累部位清洁,消除引起臭味的微生物。每天用含洗必泰或其他抗菌剂的液体肥皂洗澡并涂敷氯化铝复方制剂,有些人需剃除腋毛。有时要用抗生素软膏或有抗生素的洗剂(如克林霉素或红霉素)除臭。溴剂、氯丙嗪等镇静剂对情绪性多汗有效。此外,阿托品,普鲁苯辛、溴本辛等具有暂时性止汗作用。局部可用0.5%醋酸溶液、5%明矾溶液、5%福尔马林酒精外搽。

多汗症的治疗方法可分为内科疗法及外科疗法。

传统手术方法

内科疗法有的以药物涂抹或电离子浸泡疗法,只能达成短时间的止汗作用。口服交感神经抑制剂虽然有部份短暂的效果,但可能带来全身性的副作用。至目前为止主要还是多流行手术的方法。

用传统的手术方法切断支配手与腋下汗腺的胸交感神经,可以使手与腋下的出汗

立即减少或停止,但需要在患者双侧胸壁各切一个长约20厘米的切口

目前流行胸腔镜微创新式手术,无需开胸,仅在患者双侧胸壁腋下各切一个1厘米的小切口,经该孔放入胸腔镜,然后在电视监视下即完成了手术。

狐臭的临床表现

臭汗症多见于多汗、汗液不易蒸发和大汗腺所在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足部、肛周、外阴、脐窝及女性乳房下方等,以足部和腋窝臭汗症最为常见。足部臭汗症常与足部多汗伴发,有刺鼻的臭味,夏天明显。腋窝臭汗症俗称狐臭,是一种特殊的刺鼻臭味,夏季更明显。少数患者的外阴、肛周和乳晕也可散发出此种臭味。多数患者外耳道内有柔软耵聍。患者往往伴有色汗,以黄色居多。

根据特殊的气味及分布部位通常易于诊断。

轻者不必治疗,勤沐浴,勤换衣物、袜子,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伴有多汗症者以治疗局部多汗为主,如外用20%~25%氯化铝溶液等。1%聚维酮碘溶液、1:8000高锰酸钾溶液或0.5%新霉素溶液局部湿敷或浸泡,可杀菌和减轻臭味。腋臭严重者可选择激光或手术治疗。

多汗症会不会遗传呢

多汗症是由于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恐怖,焦虑,愤怒所引起.局部性多汗症常初发于儿童或青春期,男女均可发生,可有家族史,一般持续数年,至25岁以后有一个自然减轻的倾向,其好发部位为手掌,腋下,腹股沟,会阴部,其次为前额,鼻尖和胸部,其中以掌,跖多汗最为常见,汗珠可呈滴状不停地滴流,患者常伴有手足湿冷,皮肤青紫等症状,常常影响到正常工作和生活.

如果汗出很多,可适当服一些阿托品或普鲁本辛等抗乙酰胆碱药。但是,安定和抗乙酰胆碱药有一定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故临床上多配合中医治疗。

全身性多汗者皮肤表面常是湿润的,而且有阵发性的出汗。局部多汗常见于手掌、足跖、腋下、其次为鼻尖、前额、阴部等,多在青少年时发病,患者常伴有末梢血液循环功能障碍,如手足皮肤湿冷、青紫或苍白、易生冻疮等。足部多汗由于汗液蒸发不畅,致足底表皮浸渍发白,常伴足臭。腋窝部及阴部多汗时,由于该部皮肤薄嫩,经常潮湿摩擦,易发生擦烂红斑,伴发毛囊炎、疖等。

多汗症患者一般会接受外用止汗剂,Botox 注射,汗腺切除,交感神经切除等来治疗这种疾病的。多汗症的患者在手术后应该注意注意不要碰水,如果真的接触到水了,就应该立即更换纱布。在伤口未好期间,不要吃那些辛辣的,具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使伤口溃烂等。

多汗症治疗

1.药物治疗

(1)外用药 常用的止汗剂包括20%~25%氯化铝溶液、0.5%醋酸铝溶液、3%~5%甲醛溶液、5%明矾溶液、5%鞣酸溶液。外用药使用次数过多,会引起局部干燥、轻度皲裂或严重刺激现象。

(2)内用药 全身性多汗症主要是治疗相关的原发疾病。镇静药(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氯美扎酮等)及小剂量抗焦虑药(地西泮、羟嗪、多塞平等)对情绪性多汗症有效。较大剂量的抗胆碱能药才具有抑制汗液分泌的作用,可引起难以忍受的口干,故趋向淘汰。

(3)物理疗法 自来水离子电泳疗法,适用于局部(掌跖、腋窝)外用治疗失败的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者禁用。浅层X线照射可抑制汗腺分泌,仅适用于其他治疗失败的严重的掌跖多汗症患者。

(4)肉毒杆菌毒素A(BTX-A)局部注射 多用于治疗掌跖及腋窝多汗症。一般注射后5~7天止汗明显,平均可维持9~12个月。

2.手术治疗选择性切除第二至第四对胸交感神经,对手掌、腋窝、胸部及面部多汗症均有显著效果,但不适用于足跖多汗症患者。且手术可导致永久性无汗及其他部位的代偿多汗,故应慎用。仅腋窝多汗者,可选择性切除腋下分泌最活跃的汗腺部分,此法有肯定的疗效。

头部多汗症的正确护理方法

因为患有多汗症的患者,很多时候被这种疾病危害着身体的健康,要正确认识该疾病的各个时期表现症状,临床上有的多汗症患者,有些因为出汗过多致使走路打滑摔跤;有人手心汗多到一写字,纸就皱了,这些都影响到了正常工作生活。对于手汗症来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界定出汗多少才是出汗过多。有些人因为遗传或是其他因素,天生就比别人出汗多,但他们不一定就是多汗症患者。但如果你突然出汗变多,在不该出汗的环境里汗如雨下,就应该警觉。

其实多汗症并不是人们想象的可怕,在正确的治疗范围内,多汗症是可以有效治疗的,究竟多汗症怎么引起的呢,这个多年来研究发现,多汗症是由小汗腺分泌过多所致,表现为全身或局部异常地出汗过多。

多汗症可继发于某些精神神经疾病,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紊乱,肿瘤,药物等,称为继发性多汗症;原发性多汗症病因未明,最常发生的部位是手掌、腋窝和足底,偶有发生于头颈部、躯干部和小腿。

多汗症发病年龄多为自幼开始,至青少年期加重并伴随终身,病情严重时不仅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甚至会使患者产生心理障碍,不敢参与正常社交等。

多汗症怎么办

1、治疗:

全身性多汗症很难控制,重点是医治与之相关的基础疾病。掌跖多汗症以局部处理为主。腋部多汗症的治疗效果往往不如掌跖多汗症。

1.药物治疗

1)外用药 常用的止汗剂包括20%~25%氯化铝溶液、0.5%醋酸铝溶液、3%~5%甲醛溶液、5%明矾溶液、5%鞣酸溶液。外用药使用次数过多,会引起局部干燥、轻度皲裂或严重刺激现象。

2)内用药 全身性多汗症主要是治疗相关的原发疾病。镇静药(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氯美扎酮等)及小剂量抗焦虑药(地西泮、羟嗪、多塞平等)对情绪性多汗症有效。较大剂量的抗胆碱能药才具有抑制汗液分泌的作用,可引起难以忍受的口干,故趋向淘汰。

3)物理疗法 自来水离子电泳疗法,适用于局部(掌跖、腋窝)外用治疗失败的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者禁用。浅层X线照射可抑制汗腺分泌,仅适用于其他治疗失败的严重的掌跖多汗症患者。

4)肉毒杆菌毒素A(BTX-A)局部注射 多用于治疗掌跖及腋窝多汗症。一般注射后5~7天止汗明显,平均可维持9~12个月。

2.手术治疗

选择性切除第二至第四对胸交感神经,对手掌、腋窝、胸部及面部多汗症均有显著效果,但不适用于足跖多汗症患者。且手术可导致永久性无汗及其他部位的代偿多汗,故应慎用。仅腋窝多汗者,可选择性切除腋下分泌最活跃的汗腺部分,此法有肯定的疗效。

多汗症严重吗

多汗症是由小汗腺分泌过多所致,表现为全身(泛发性多汗症)或局部(局限性多汗症)异常地出汗过多。多汗症可继发于某些精神神经疾病,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紊乱,肿瘤,药物等,称为继发性多汗症;原发性多汗症病因未明,最常发生的部位是手掌、腋窝和足底,偶有发生于头颈部、躯干部和小腿。发病年龄多为自幼开始,至青少年期加重并伴随终身,病情严重时不仅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甚至会使患者产生心理障碍,不敢参与正常社交等。

传统治疗多汗症的方法有很多,但往往难以奏效,其中包括收敛剂、止汗剂、镇静剂、催眠疗法、心理疗法、电离子透入法和针灸等。胸交感神经节或交感神经干切除术是目前治疗多汗症唯一有效而持久的方法,但是以前双侧开胸施行手术创伤大、切口疤痕影响功能和美观,患者往往难以接受。

全身性多汗可以是一种异常的生理性反应,或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的症状之一。局部多汗可由于交感神经损伤或异常的反应,乙酸胆碱分泌增多,导致小汗腺分泌过多的汗液。

多汗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比如西医可采用病因治疗、服用抗胆碱能的药物或是镇静剂。不过这些治疗方法都不能根治多汗症。手术方法治疗多汗症可根治,不过有时也会出现代偿性多汗。

头部多汗症的偏方妙方

那么头部多汗症的偏方妙方有哪些呢,这里我们为大家搜集了一些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头部多汗症的偏方妙方(一)

1、生石膏30g,栀子、黄芩、龙胆草各9g、知母、麦冬各15g,甘草、大黄各6g,水煎服,日服3次。每日1剂;

头部多汗症的偏方妙方(二)

2、冬桑叶适量,加米汤少许人锅内翻炒,以汤汁干为度,再加水煎煮,取计内服。日服2次;

头部多汗症的偏方妙方(三)

3、人参、茯苓、白术、炒干姜、陈皮、藿香、丁香、姜半夏、炒砂仁、肉佳各3g,乌梅6g,麻黄根4。5g。水煎服,日服3次。每日1剂;

头部多汗症的偏方妙方(四)

4、浮小麦30g,煎水代茶饮;

头部多汗症的偏方妙方(五)

5、黄芪、煅牡蛎、熟地各15g,当归、炒白芍、甘草、山茱萸各6g,酸枣仁、党参、炒白术各9g,五味子3g。水煎服,日服3次,每日1剂;

头部多汗症的偏方妙方(六)

6、酸枣仁、人参、云芩各等份。研末。每次3g,日服2次,米汤送下;猪心1个,带血破开,入人参、当归各60g,煮熟去药渣食之。

头部多汗症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原发性多汗症

青少年时期多发,表现在躯体汗腺密集区域(头面部、掌跖、腋窝、胸背部等)对称性多汗,精神紧张、激动等情况尤甚,全身体检正常可诊断。

鉴别诊断

多汗作为一种临床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但许多疾病又可伴发多汗,所以在多汗症的鉴别诊断中,应注意寻找病因,与以下疾病鉴别。

(1)间脑综合征

由于肿瘤、炎症、颅脑损伤、中毒或血管性病变压迫或影响下丘脑后部交感神经系统中枢而出现全身性多汗。根据病因和病变部位的不同,临床表现不一,如内分泌功能改变,脑积水、躯体感觉异常等。多有影像学表现的改变,长期病变者出汗反应异常。

(2)Hornel综合征

因颈上交感神经节受损引起,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胸内或颈部肿瘤。临床表现为同侧瞳孔缩小、眼睑下垂和无汗,对侧可代偿性多汗。影像学表现可发现双肺尖或预旁区域占位,出汗反应异常。

(3)椎旁肿瘤

椎旁肿瘤可压迫邻近的椎旁交感神经链,最先表现为交感神经反射增强,引起偏侧出汗,并有局部疼痛、脊柱畸形等。影像学可发现椎旁占位表现,出汗反应异常。

(4)甲状腺功能亢进

由甲状腺功能紊乱非特异性地影响下丘脑交感神经中枢所致。临床为全身性多汗,以高代谢表现为主,伴有甲状腺肿大。影像学检查和内分泌检查可见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或占位性病变,出汗反应正常。

饮食习惯不良或可导致多汗症

多汗症从发病原因上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由于全身性疾病造成的 ,如内分泌失调 (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垂体功能亢进等 )、神经系统疾病、部分感染性疾病 (疟疾、结核等 )和长期生病造成体质虚弱。

解析:多汗症的临床表现

全身性多汗者皮肤表面常是湿润的,而且有阵发性的出汗。局部多汗常见于手掌、足跖、腋下、其次为鼻尖、前额、阴部等,多在青少年时发病,患者常伴有末梢血液循环功能障碍,如手足皮肤湿冷、青紫或苍白、易生冻疮等。

足部多汗由于汗液蒸发不畅,致足底表皮浸渍发白,常伴足臭。腋窝部及阴部多汗时,由于该部皮肤薄嫩,经常潮湿摩擦,易发生擦烂红斑,伴发毛囊炎、疖等。多汗症

手掌出汗太多,双手太湿而不敢和别人握手,甚至写字时也会因手上的汗水过多而弄污纸张。

不良饮食可诱发多汗症:

多汗症是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汗腺过多分泌的一种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内分泌失调、糖尿病等疾病都会导致多汗症。此外,精神高度紧张、情绪激动,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会诱发病情。

“中医一般采用止汗、健脾、去湿来进行治疗。可事实上,夏天也不适合过多使用止汗药,因此建议出汗多的病人,在夏季注意饮食的调整,避免出汗后猛吹空调,引起其他不适。”专家说。

专家提醒,夏秋之交,暑湿较重,出汗多者可以选择薏米、冬瓜、扁豆等健脾祛湿的食物,尽量避免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适当做些锻炼,听听舒缓音乐,散散步,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熬夜。

多汗症治疗

全身性多汗症很难控制,重点是医治与之相关的基础疾病。掌跖多汗症以局部处理为主。腋部多汗症的治疗效果往往不如掌跖多汗症。

(1)外用药

常用的止汗剂包括20%~25%氯化铝溶液、0.5%醋酸铝溶液、3%~5%甲醛溶液、5%明矾溶液、5%鞣酸溶液。外用药使用次数过多,会引起局部干燥、轻度皲裂或严重刺激现象。

(2)内用药

全身性多汗症主要是治疗相关的原发疾病。镇静药(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氯美扎酮等)及小剂量抗焦虑药(地西泮、羟嗪、多塞平等)对情绪性多汗症有效。较大剂量的抗胆碱能药才具有抑制汗液分泌的作用,可引起难以忍受的口干,故趋向淘汰。

(3)物理疗法

自来水离子电泳疗法,适用于局部(掌跖、腋窝)外用治疗失败的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者禁用。浅层X线照射可抑制汗腺分泌,仅适用于其他治疗失败的严重的掌跖多汗症患者。

夏季易出汗应谨防多汗症

多汗症是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汗腺过多分泌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手掌、足底多汗,可伴有腋窝、头面部多汗。

手部多汗使皮肤常处于潮湿、浸泡状态,手掌蜕皮明显,常伴有皮炎。冬可导致冻疮,皮肤溃烂等。大多数手部多汗者伴有足底多汗或腋下多汗,少数还伴有狐臭。

多汗会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手部多汗容易影响手操作的灵活性,干扰手工操作。因害怕与别人握手而影响人际交往,产生躲避,焦虑的心态。调查表明50%的患者感觉自信心不足,38%的患者有挫折感。而有压抑感的患者也达到20%左右。

怎么判断得了多汗症?

持续6个月以上并符合以下条件的2项者即可确定得了多汗症:

(1)双侧出汗部位对称。

(2)一周至少发作一次。

(3)发病年龄小于25岁。

(4)有阳性家族史。

(5)睡眠时无多汗。

(6)影响日常的工作生活。

相关推荐

手爱出汗怎么办

口服药: 1、对有精神情绪因素者可选用谷维素、溴剂、地西伴等内服。 2、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颠茄、普鲁本辛等内服,有暂时的效果,减少汗液分泌的剂量。 口服药一般效果短暂且有副作用,副作用为口干舌燥或肠胃障碍等副作用,使人不敢长期服用以致无法长期根本治疗。 外用品: 1、533止汗膏,专门适用于手足多汗症,一般连续使用三个月,可让手脚多汗恢复正常状态。使用简单,效果佳。 2、乌洛托品,用于手足多汗,每次适量,用手指均匀涂于患处。 3、局部外用收敛性药物。10%戊二醛溶液、2%-4%甲醛溶液。腋部多汗者可外

轻度狐臭需要治疗

轻者不必治疗,勤沐浴,勤换衣物、袜子,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伴有多汗症者以治疗局部多汗为主,如外用20%~25%氯化铝溶液等。1%聚维酮碘溶液、1:8000高锰酸钾溶液或0.5%新霉素溶液局部湿敷或浸泡,可杀菌和减轻臭味。

冬天手脚冰凉出汗是怎么回事 多汗症

患有多汗症的人,尤其是局部性多汗症会有手脚出汗增多的现象,往往还伴有手脚冰凉的症状,所以如果是青少年、儿童时期出现冬天手脚冰凉出汗的症状应当谨慎才是。 1.在正规医院医生指导下使用外用药物止汗剂进行治疗,但是使用次数过多会引起局部干燥、皲裂或者严重刺激现象。 2.药物治疗失败后可以使用自来水离子电泳疗法进行严重局部多汗症治疗,需在正规医院进行。 3.可在专业中医医生的辨证指导下进行相应中药、针灸等的方法进行治疗

多汗症有什么症状

全身性多汗症患者的皮肤表面通常会是湿润的,并且会有阵发性出汗的现象;而局部多汗者则往往会在腋下、手掌、足跖、乃至前额、鼻尖、阴部等处冒汗,患者还经常伴有手足部皮肤青紫、湿冷、苍白等末梢血液循环功能障碍;足部多汗者往往会脚部多汗,且汗液蒸发不畅会引起足底皮肤发白,并伴有脚臭等症;腋部和阴部多汗者,因患处皮肤较薄,经常摩擦会出现皮肤擦烂、红斑等症,严重者还会伴发毛囊炎和疖等症。

手足出汗症状相鉴别诊断

1.掌跖多汗 掌跖多汗症是指患者有明显的出汗过多的现象。全身性多汗可以是一种异常的生理性反应,或某些疾病的一个症状。局部多汗最常见于掌跖部,对称发生,称为掌跖多汗症。患者多为青少年。原因不明,可能与先天性因素有关。 掌跖多汗症:可见于各种族人群,无明显性别差异,大多数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常在婴儿期或儿童期开始发病,掌跖多汗不发生在睡眠和安静时,也不受热源刺激,掌跖多汗的病人可出现心电图异常,可有心动过速或尖波出现,这可能与血管舒缩不稳定有关。一般无局限性或系统性伴发病。是多汗症的症状体征之一。多汗症(hyp

产妇产后掌心出汗怎么办

在台湾,调查10到30岁的青年,约有0.3%的发生率,即大约三百名青年中,就有一人患有相当明显的手掌多汗,不分男女都有可能 ,而其家族史则高达13% (有家族遗传性)。大部分自孩童就罹患手汗,到青春期更严重。手汗症病人除了手汗之外,都健康正常,大多数还并有足底多汗或腋下多汗,少数病人尚并有狐臭症。 多汗症(Hyperhidrosis):常见的是手部多汗、腋部多汗、脚部多汗和头面部多汗,它们都是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汗腺过多分泌的一种疾病。交感神经支配全身的出汗。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通过控制出汗散热来调节人

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治疗狐臭不留疤痕

指导意见: 您好,狐臭是指分泌的汗液有特殊的臭味或汗液经分解后产生臭味。臭汗症多见于多汗、汗液不易蒸发和大汗腺所在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足部、肛周、外阴、脐窝及女性乳房下方等,以足部和腋窝臭汗症最为常见。轻者不必治疗,勤沐浴,勤换衣物、袜子,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伴有多汗症者以治疗局部多汗为主,如外用20%~25%氯化铝溶液等。1%聚维酮碘溶液、1:8000高锰酸钾溶液或0.5%新霉素溶液局部湿敷或浸泡,可杀菌和减轻臭味。腋臭严重者可选择激光或手术治疗

治愈狐臭的医院可靠吗

狐臭是指分泌的汗液有特殊的臭味或汗液经分解后产生臭味。小汗腺引起的臭汗症往往与多汗症伴发,常见于足跖和趾间部位,因细菌分解汗液产生臭味。大汗腺受内分泌的影响,在青春期才开始分泌活跃,故大汗腺引起的臭汗症多在青春期出现,到老年可减轻或消失。 臭汗症多见于多汗、汗液不易蒸发和大汗腺所在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足部、肛周、外阴、脐窝及女性乳房下方等,以足部和腋窝臭汗症最为常见。 而医院的专家给出的治愈狐臭的建议是,轻者不必治疗,勤沐浴,勤换衣物、袜子,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伴有多汗症者以治疗局部多汗为主,如外用少量

头部多汗是怎么回事

中医称为头汗: 汗出仅限于头面部或头颈部,称为头汗或称但头汗出。 产生头汗的原因可见于: 上焦邪热熏蒸: 病人头面多汗,兼见面赤、烦渴、舌尖红、苔黄、脉数等症。 头为诸阳之会,上焦邪热循阳经上蒸于头面,逼津液外泄所致。 中焦湿热蕴蒸: 若头面多汗,兼见头身困重,身热不扬,脘闷纳呆,小便不利,苔黄腻等,为中焦湿热蕴结,湿郁热蒸,津液上越所致。 热入胞室,瘀热上干: 病人但头汗出,兼见烦躁谵语,前阴下血等症,为阳明里热过盛,热入胞室所致。因阳明之脉上循头面,下与冲脉相交而与有胞相连,若阳明里热炽盛,热邪内陷胞

女人出汗多是怎么回事呢

人体的汗腺是分布于皮肤真皮内的一种分泌腺,有一长的导管将分泌 物(汗)引向皮肤表面。我们的身体表皮大都有汗腺分布,以腋窝、脚底、 手掌,以及额部尤其丰富。 一般健康的人,在运动或遇高温时,都会增加汗腺的分泌,这是为了让上升的体温下降的生理作用。因此,肥胖者往往较瘦者汗量多,这并非 由于前者体表面积大的缘故,只因肥胖者体重偏高,体温容易上升,为了降低过高的体温,必须以多排汗来调节。 除了以上的原因,在平常不流汗时,会大量出汗者,就可能是汗腺有了问题,局部多汗可由于交感神经损伤或异常的反应,乙酸胆碱分泌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