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辩证治疗气管炎
中医药辩证治疗气管炎
1、痰湿化燥
【症状】咳嗽痰多,黄白相间,咽红微感不适,大便偏干,小便多,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燥化痰,宣通肺气。
【方药】冬瓜仁6克,杏仁6克,苡仁12克,苇根15克,茯苓皮6克,法夏6克,橘红3克,浙贝母4.5克,桑白皮4.5克,炒苏子3克,炒莱菔子3,炒白芥子3克,炙枇杷叶6克。
【用法】水煎服。
【按语】本症为气管炎属痰湿化燥,方以清燥化痰之品,燥气得平。
2、肺燥感寒
【症状】咳嗽阵作,痰少,形寒,饮食减少,口燥不欲饮,舌苔薄白,脉象小滑。
【治法】散寒清肺,顺气化痰。
【方药】炙麻黄2.4克,杏仁9克,生甘草4.5克,苏子9克,炙紫苑12克,蒸百部9克,炙白前6克,炙款冬6克,海哈壳12克,炙枇杷叶9克。
【用法】水煎服。
【按语】形寒未除仍属风寒未彻,故用三坳汤合止咳散加减,止咳散化痰止咳作用好,外邪未清者可与宣肺散寒或清肺润燥同用。此方对慢性支气管炎尤为有效。其中紫苑、百部、白前三味为治咳良药。紫苑性温而润,用量可适当重些,与百部配合,有肺热者亦无妨。百部性寒味苦而润,白前温润降逆,再与甘润之药配合,相得益彰,取效更为满意 。
3、风热袭肺
【症状】咳嗽夜间喘甚,吐黄痰,身体疼痛,纳呆,大便两日未下,舌苔黄腻,脉象浮数。
【治法】宣肺解表,泄热定喘。
【方药】前胡3克,薄荷3克,桔梗3克,杏仁泥3克,紫苑4.7克,15.6克,生川军3克。
【用法】生川军后下。
【按语】此为风热袭肺,热邪移于胃肠,致使肺气失于宣降,胃肠热雍气滞,热灼津液为痰,而出现咳喘,发热,大便秘结等症,故治以宣肺泄热化痰之法。其方用薄荷、前胡、桔梗以宣肺,黄苓、花粉、白茅根清热,更以生川军攻泻胃肠之热,即釜底抽薪之义,又佐以杏仁、贝母、紫苑、苏子化痰降气,肺之宣降得复,肠胃气机通达,则症自愈。
4、痰热雍肺
【症状】咳嗽不能平卧,烦躁咽痛口渴,咯白痰,舌红,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定喘。
【方药】炙麻黄3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甘草6克,黄苓12克,双花25克,桑白皮15克,百部12克,桔梗6克,川贝粉3克,地丁30克,败酱草30克,鱼腥草30克,莱菔子12克。
【用法】川贝粉冲服,余药水煎。
【按语】此为痰热哮喘,治以麻杏石汤宣肺定喘,郭老认为加桑白皮开肺气,桔梗宣肺,贝母化痰止咳,百部清热养阴,地丁、败酱草鱼腥草清热消炎,用于喘息性支气管炎白细胞偏高者效果较好。
头疼头晕失眠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头痛头晕与睡眠障碍,是现代社会常见的不健康的病状,与社会、饮食、文化、流行疾病等等均有一定的关系。本人从事神经内科工作近20年,从神经疾病的重病,如脑卒中、癫痫、运动神经元病,到一般疾病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头痛诸病、睡眠障碍等等,从国外国内的西医正规治疗,到个体化治疗,以及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的整个过程,反反复复,从理论到实践,从临床到理论,西医诊断的影像学诊断、脑电肌电诊断、临床定位诊断、病理诊断等等,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疾病,中药针灸推拿用不同的方法治疗疾病,各有利弊,各有短长。在长期的临床诊疗过程中,救治了许多的病人,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又不断的进京学习及探索,非常的忙碌,很少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
就我目前诊治的头痛头晕与睡眠障碍,大多数病人与体质和饮食有关,长期进食肥甘厚味和辣椒等辛辣之品,导致痰聚、热毒积、络脉阻的情况,加上外感伤寒导致头部诸多不适。现代影像学的发展,帮助医生认识了更多的疾病,特别是脑病,如脑囊肿、脑瘤、脑动脉疾病、脑静脉疾病、脑炎、脑功能疾病等等,诊断是必须弄清的,诊断高不清而治疗,往往误诊误治,耽误治疗时机,但是有些病诊断出来后的治疗往往没有很好的办法。而中医药的辩证治疗有很多的优势。目前的状况是:西医诊断仔细明确的医生往往不懂中医,中医辩证治疗得法的医生不懂影像学等西医诊断。因此,现代中国需要的是既掌握中医又掌握西医的医生,这类医生是非常之少。有的人习惯称做“中西医结合”,实际上中西医目前还没有发现结合的方法,只是一个医生掌握了中医和西医两种技术。因为早就知道这一状况,因此本人在这十几年中不断地努力,掌握了一定的技术,使自己“两条腿走路”,这样走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行医,觉得特别踏实。
用药治疗只是治法的一方面,还有一重要的方面是生活不良习惯也要改变,禁烟酒,忌辣椒,多吃蔬菜水果,注意休息等等,都是很重要的防治措施。西药的应用往往是止痛剂,而靠止痛是治愈不了疾病的,并且容易掩盖症状。我在治疗这类疾病的过程中,很少使用止痛剂,一年之中只开过不超过5张处方的止痛剂。中医药辩证治疗加生活不良习惯的改变,才能彻底的治愈疾病。
过敏性鼻炎中医辩证治疗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的发生与细菌、病毒无关,是人的体质功能降低,即肺脾气虚导致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而导致,因此服用抗生素无效。激素只是暂时降低了机体组织对过敏原的反应,但同时也降低了人体的抵抗力,所以应避免长期使用。抗过敏药物仅是抵消过敏反应,缓解症状,而不是从根本上治疗。上述药物均是治标之法,而治本之法则是改善机体过敏状态,使人体对致敏原不敏感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中医通过调理体质,使人体恢复正常平衡状态,从而从根上治疗过敏性鼻炎。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的发生是由于体内阴阳平衡失调而致,以气虚或阳虚为主。因程度的不同又分为三型:其中因反复感冒久治不愈引发的,以肺气虚型为主;因饮食不节,身心过劳引发的以脾气虚型为主;因先天不足、遗传引发的以肾虚型为主。三型可兼而有之,临床上根据分型辨证治疗。
肺气虚者,因肺虚不能温养所致,所以用温肺祛风法治疗,可用玉屏风散;脾气虚者,是因中焦虚寒,气虚寒凝所致,用健脾饮等治疗;肾气虚者是因下焦阳气虚,寒邪内生所致,用桂附八味丸等。这三型往往兼而有之所以要配合使用,通过调整体质,改善肺脾肾功能,调整免疫状态,降低过激反应而达治疗目的。
中医如何辩证治疗咽炎
一、慢性咽炎的中医疗法
1、穴位敷贴
取穴:天突穴
每次仅取1穴。用市售之伤湿止痛膏剪成直径2厘米之圆片,局部用75%酒精消毒后贴敷。每日换贴1次,10次为一疗程。
2、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本病着重于治本,按辩证分型法用药,疗效较好。
(1)百合固金汤加减
此方剂适合大多数慢性咽炎患者,秋冬季养阴治病。
方药组成:百合30克,熟地、生地各18克,白芍、茯苓各12克,麦冬、桔梗、玄参、知母、浙贝、竹茹、薄荷、丹皮、当归、蝉衣各9克,五味子、甘草各6克。
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患者每日服1剂,连续服用6日。1周后,此患者咽干、咽痛、咳嗽的症状明显减轻,并能咯出少量的稀痰,且其鼻腔干燥的症状也有所减轻。
再将此方剂中的白芍、五味子、蝉衣除去,并嘱其服用调整后的方剂6剂。1周后,该患者完全康复。
(2)阴虚火炎型者,用养阴清肺汤加味(麦冬、生地、玄参、白芍、甘草、生石膏、薄荷、川贝粉、丹皮、桑叶等);
(3)痰阻血瘀型者,用消瘰丸加味(玄参,牡蛎、川贝、生地、麦冬、三棱、昆布、海藻等);
(4)阴虚津枯型者,用生脉饮加味(白晒参、麦冬、五味子、石斛、玉竹、白茅根、竹茹等),每日一剂,频频润咽服之。
3、气功疗法治疗咽炎
静坐,两手轻放于两大腿,两眼微闭,舌抵上腭,安神入静,自然呼吸,意守咽部,口中蓄津,待津液满口,缓缓下咽,如此15-20分钟,然后慢慢睁开两眼,以一手拇指与其余四指轻轻揉喉部,自然呼吸意守手下,津液满口后,缓缓下咽,如此按揉5-7分钟。每日练2-3次,每次15-30分钟。
4、饮食调理
利咽茶饮:双花、麦冬、木蝴蝶、胖大海、生甘草各3-5克,加白糖做茶饮,开水冲泡频服。清咽饮:乌梅肉、生甘草、沙参、麦冬、桔梗、元参各50克,捣碎混匀,每日3次,每次服15克左右,以沸水冲饮。
中医辩证治疗脉管炎的效果好不好
1、脉络瘀证型脉管炎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当归20克,川芍15克,赤芍15克,丹参30克,地龙15克,元胡20克,川楝子20克,黄芪40克。痛剧者,加土鳖虫10克,蜈蚣2条,全蝎10克;恶寒重者,加桂枝10克;发于上肢者,加桑枝10克,片姜黄10克;发于下肢者,加牛膝15克。
2、脉络寒凝型脉管炎
治宜温经散寒,活血通脉,方用当归四逆汤合阳和汤加减。桂枝10克,当归20克,熟地10克,白芥子10克,炮姜炭10克,赤芍15克,木通6克,甘草10克,大枣6枚。病在上肢者,加桑枝10克,片姜黄10克;病在下肢者,加牛膝15克;恶寒怕冷重者,加制川乌10克;病重者,加制乳香、没药各10克。
3、脉络热毒型脉管炎
治宜清热解毒,化瘀通络,方用四妙勇安汤加减。紫花地丁20克,蒲公英15克,连翘15克,牛膝15克,丹参30克,赤芍15克。痛剧者,加制乳香、没药各10克,川楝子15克,元胡15克:湿性坏疽,加黄柏10克,苍术20克,赤小豆30克;口干、便秘者,加生大黄10克。
4、脉络瘀热型脉管炎
治宜养阴清热,活血通络,方用顾步汤加减。黄芪20克,石斛15克,当归20克,牛膝15克,紫花地丁15克,党参15克,甘草10克,金银花30克,蒲公英15克。痛重者,加地龙15克,土鳖虫10克,蜈蚣2条,全蝎10克;热甚者,加知母10克,黄柏10克;伴水肿者,加赤小豆30克,泽泻40克。
支气管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支气管炎,属于中医学的“咳嗽”、“痰饮”、“哮证”、“喘证”等范畴。中医药方对支气管炎有明显的疗效,中医辨证治疗支气管炎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肺燥感寒型
症状:咳嗽阵作,痰少,形寒,饮食减少,口燥不欲饮,舌苔薄白,脉象小滑。
治法:散寒清肺,顺气化痰。
方药:生甘草4.5克,炙麻黄2.4克,杏仁9克,蒸百部9克,苏子9克,炙紫苑12克,炙白前6克,炙款冬6克,海哈壳12克,炙枇杷叶9克。
用法:水煎服。
2、风热袭肺型
症状:咳嗽夜间喘甚,吐黄痰,身体疼痛,纳呆,大便两日未下,舌苔黄腻,脉象浮数。
治法:宣肺解表,泄热定喘方药:薄荷3克,桔梗3克,前胡3克,杏仁泥3克,白茅根15.6克,紫苑4.7克,生川军3克。
用法:生川军后下。
3、痰热雍肺型
症状:咳嗽不能平卧,烦躁咽痛口渴,咯白痰,舌红,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定喘
方药:炙麻黄3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桔梗6克,川贝粉3克,黄苓12克,双花25克,桑白皮15克,百部12克,地丁30克,败酱草30克,鱼腥草30克,莱菔子12克,甘草6克。
用法:川贝粉冲服,余药水煎。
中医辩证治疗急性胃肠炎
胃肠湿热型
症见起病急骤,呕吐吞酸,恶心频繁,腹痛阵作。泻下急迫(里急后重),便行不爽,便色黄褐而臭,口渴欲饮,心烦,尿短赤少,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疗:以清热化湿,理气和胃为主。药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20克,黄芩15克,黄连15克,生甘草10克,金银花12克,茯苓10克,车前子12克(包煎),白扁豆9克,荷花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腹痛甚者,加白芍、木香理气缓中;呕吐甚者,先吞服玉枢丹以辟浊止呕;夹食滞者,加神曲、麦芽、山楂等消滞品。
寒湿阻滞型
症见患者呕吐清水,恶心频繁,腹泻水样便,腹痛肠鸣并伴有胃寒发热,颈项或全身关节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濡。
治疗:以疏邪化浊,散寒除湿为主。药用藿香正气散加减:大腹皮9克,白芷9克,紫苏9克,半夏曲9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厚朴10克,桔梗10克,藿香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恶寒发热者可加荆芥、防风;头身疼痛者加羌活、独活;如有宿滞伴胸闷腹胀者,去白术,加神曲、鸡内金消食导滞。
食滞胃肠型
症见患者恶心厌食,得食欲甚,吐后发快,腹痛,泻下秽臭,急迫不爽,泻后痛减,苔厚腻,脉滑实。
治疗:以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为主。药用保和丸加减:焦山楂15克,神曲10克,茯苓10克,陈皮6克,连翘6克,炒莱菔子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食滞甚而化热,大便泻而不爽者,可因势利导,用枳实导滞丸之类;若胃中积热呕吐者,可加竹茹、代赭石之类。
中西结合治疗输卵管炎
1、物理疗法配合中医疗法,祛除慢性输卵管炎
医院采用物理疗法,如短波、微波、盆疗等,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增生组织的软化,炎症的吸收。同时配合灌肠等中医疗法,将物理疗法与中医疗法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对治疗局部组织增生的慢性输卵管炎症效果确切。
2、中西药合用,迅速控制急性输卵管炎
迅速控制炎症,是治疗急性输卵管炎的关键。而抗生素与中药的合用,往往取效最为迅速。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施以中医药辩证治疗,将口服与其它疗法相结合,可使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
3、手术治疗与中药相结合,治疗输卵管炎病变输卵管炎病变可导致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积水较多或囊肿较大时,应采用手术治疗。
中医辩证气虚
气虚证
是指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所表现的证候。常由久病体虚,劳累过度,年老体弱等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
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证加剧,舌淡苔白,脉虚无力。
证候分析:本证以全身机能活动低下的表现为辨证要点。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强弱与气的盛衰有密切关系,气盛则机能旺盛,气衰则机能活动减退。由于元气亏虚,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所以气少懒言,神疲乏力;气虚清阳不升,不能温养头目,则头晕目眩;气虚毛窍疏松,外卫不固则自汗;劳则耗气,故活动时诸症加剧;气虚无力鼓动血脉,血不上营于舌,而见舌淡苔白;运血无力,故脉象按之无力。
疾病病因:气虚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伤过度而耗损(“劳则气耗”),或久病不复,或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气的生化不足等所致。从病发原因、症状和脉象来对照现代医学,气虚同现代医学概念“亚健康”极为相似。亚健康的根本原因是阴阳气血不足,五脏功能低下,也与元气不足、气虚相符。在调治上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行辨证诊治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心、肝、脾、肺、肾整体调理,使机体有规律地自我更新、自我复制、逐渐恢复元气,也就把亚健康状态转化为健康。
鼻癌三期
鼻咽癌三期严重吗?鼻咽癌三期已经是中晚期了,晚期肿瘤,是不能治愈的,所以病情会相当严重一些,而患者的病情稳定的一般可进行放疗,中医药辩证治疗,免疫力增强剂等提高治疗的效果。
同时,三期鼻癌也不可怕,不要自己给自己乱下结果。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珍惜自己的生命,对生活要有信心!生活中这么多关心你的人,怎么能舍得下呢,是吧!很多晚期癌症患者也都是可以延长生命的,现在医学发达,治疗癌症也不难。千万不要被病症吓倒,去医院做个全面的检查,找个好医生多咨询咨询,尽快治疗,不要耽误了。
鼻咽癌患者的具体存活期要看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和治疗方法的选择,只要大家根据症状选择了正确的治疗方法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生存期,此外患者或家属应多了解鼻咽癌早期的治疗知识,多和主治医师交流,对鼻咽癌早期生存期的延长有帮助。
鼻咽癌早期的治疗方法是否得当是影响患者存活率的最主要因素。就鼻咽癌早期的治疗方法而言,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很低,临床上鼻咽癌早期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放化疗、中医药治疗以及免疫治疗,上述方法在治疗中都各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虽然鼻咽癌发展到三期会很难治疗,并且存活率也在降低,但是患者也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
过敏性鼻炎中医辩证治疗
(一)
【辨证】卫阳不固,肺气不宣。
【治法】扶正祛邪,宣肺通窍。
【方名】辛黄汤。
【组成】薄荷(后下)3克,防风4.5克,桔梗4.5克,辛荑花4.5克,黄芪9克,白术9克,牛蒡子9克,百合9克,南沙参9克,北沙参9克,蒌皮根9克,前胡6克,石菖蒲2.5克,甘草2.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二)
【辨证】气虚。
【治法】益气固表,抗过敏止涕。
【方名】劫敏汤。
【组成】黄芪10克,诃子肉10克,干地黄10克,乌梅10克,豨莶草10克,柴胡3克,防风6克,蜂蜜(兑服)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三)
【辨证】脾肺气虚。
【治法】温肺宣窍。
【方名】脱敏汤。
【组成】黄芪10克,乌梅10克,诃子肉10克,干地龙10克,柴胡3克,防风6克,豨莶草6克,蜂蜜(和服)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医辩证治疗睾丸炎
(一)急性:
(1)实热型:睾丸红肿热痛,疼痛剧烈,发硬或阴囊水肿,多发于一侧,发热口渴,咽痛腮肿,舌红苔干黄,脉数。
配方组成:柴胡15g,黄芩12g,黄连10g,黄柏12g,银花15g,连翘15g,蒲公英30g,败酱草30g,川楝子25g,橘核20g,荔枝核20g,青皮12g,元胡15g,赤芍15g,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2)湿热型:睾丸肿胀疼痛,阴囊潮湿骚痒,下便黄,大便粘滞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配方组成:黄芩13g,黄柏12g,龙胆12g,柴胡15g,栀子12g,赤芍15g,土茯苓30g,泽泻20g,青皮15g,车前子20g,木通15g,川楝子25g,荔枝核20g,元胡15g,白藓皮15g,苦参15g,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二)慢性:
(1)阴寒型:睾丸疼痛剧烈,痛引少腹,肿胀不明显,遇寒加重,得温减轻,多发一侧,平卧则复位,行走则下坠,舌淡少苔,脉弦紧。
配方组成:桂枝15g,白芍25g,当归20g,乌药15g,小茴香15g,吴茱萸6g,醋香附15g,醋元胡15g,制川乌10g,黄芪30g,枳壳12g,升麻15g,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2)寒湿型:睾丸肿大,阴囊冰冷硬痛或不痛,舌淡苔白腻,脉沉紧。
配方组成:川楝子25g,小茴香15g,当归20g,炒白芍20g,高良姜15g,乌药15g,醋香附15g,青皮15g,木香15g,苍术15g,橘核20g,荔枝核20g,茯苓20g,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3)气滞型:多发于一侧睾丸坠胀痛,痛引少腹和两胁,胸满闷,口苦腹胀,舌黯苔黄,脉弦细。
配方组成:荔枝核20g,木香15g,川楝子25g,大小茴香各12g,菖蒲18g,醋香附15g,醋元胡15g,柴胡15g,青皮15g,枳实15g,沉香10g,郁金15g,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外阴湿疹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隔绝致敏原及各种不良刺激;治疗慢性全身性疾病;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勿用刺激性清洁剂或膏霜;避免食用刺激性及易致敏性食物;调整精神心理状态。
1.全身用药
静脉或口服抗过敏药物、类固醇激素,合并感染时加用适当的抗生素。
2.局部治疗
(1)急性期 酌情选用炉甘石洗剂、硼酸液、高锰酸钾溶液、氧化锌油等。
(2)亚急性期 可用各类皮质醇霜剂。
(3)慢性期 可用皮质醇、止痒剂,氟芬那酸丁酯软膏等,也可采用冷冻、放射性同位素、浅层X线治疗等。
3.中医中药辩证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也可有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