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的中医辩证治疗
膀胱癌的中医辩证治疗
古代中医对本病没有专题研究,但对于膀胱癌发病过程中出现的癃闭、尿血、血淋症状的治疗,在历代文献中论述较多。《医宗必读》将血淋分为血虚、血冷、血热、血瘀四种情况,分别选用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小蓟饮子、桃红四物汤等加减治疗。近现代中医医家对癌症的恶性实质有了较为一致的认识,对膀胱癌的治疗做了更进一步的研究,使临床疗效有一定的提高。
1)气血两亏型
主证:无痛性血尿,或排便无力,不畅,头晕,面色淡白,精神不振,四肢倦怠,纳食不香,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养血,健脾益肾。
方药:八珍汤《正体类要》。当归10g,川芎5g,白芍8g,熟地15g,人参3g,白术10g,茯苓8g,甘草5g。伴有腰酸加枸杞子、杜仲、生地、补骨脂;少腹附胀加柴胡、升麻。
2)肝肾阴虚型
主证:尿血时久,小便短赤,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夜有盗汗,身形消瘦,舌质红苔薄,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熟地24g,山茱萸12g,淮山药12g,泽泻9g,茯苓9g,丹皮9g。如有骨蒸潮热、遗精、盗汗重加知母、黄柏,如伴有肢冷畏寒加补骨脂。
3)湿热下注型
主证:尿频、尿急、尿痛,以小便黄赤灼热,口渴,心烦,腰际酸楚,下肢浮肿,或小便淋沥,短少,甚则不通,小腹胀满,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
鼻咽癌的中医辩证治疗
鼻咽癌的中医治疗,以辨证治疗为主。还需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灵活施治。其具体治疗方法如下所述。
1、邪毒外袭,痰热结肺
治法:清肺利鼻,除痰散结。
方药:清金化痰汤加减。黄芩、栀子、桔梗、麦冬、桑白皮、贝母、知母、瓜蒌仁、橘红、茯苓、甘草。鼻塞涕多者,可加辛夷花、白芷;涕血者,宜加白茅根、茜草根以凉血止血。
2、肝气郁结,气滞血瘀
治法:行气活血,软坚散结。
方药:三棱散加减。三棱、赤茯苓、当归、鳖甲、枳壳、白术、木香。
3、脾胃受伤,痰浊结聚
治法:调和脾胃,祛痰散结。
方药:清气化痰丸加减。陈皮、杏仁、枳实、黄芩、瓜蒌仁、茯苓、胆南垦、制半夏。颈部肿块硬实者,可选加虻虫,土鳖、红花、桃仁、泽兰等以破血逐瘀散结。
黄褐斑的中医辩证治疗
中医治疗黄褐斑的有效方法,中医认为,黄褐斑多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郁久化热,灼伤阴血使面部气血失和而造成;或气郁化火,耗伤肝肾之阴,而致水色上泛而发生该斑。单就本病而言无多大病苦,可是,形成本病的原因多系精神情志因素,情绪不良则难免会影响正常睡眠;而形成本病以后,容颜之艳丽受遏,其内心世界势必就复杂起来,从而也会影响正常的睡眠。精神情志因素既是形成本病的重要原因,又是加重病情条件,很容易形成因情绪不良造成黄褐斑的发生。生成此斑后不良的精神情绪反过来又会加重病情的恶性循环。对于那些心境不良的黄褐斑患者来讲,发生失眠就不足为怪了。中药祛斑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调理脏腑、平衡阴阳,舒肝气、通血脉、化血淤、畅循环、排毒素、溶色斑、增容颜、彻底消除色斑形成根源。
中药祛斑汤:生地、熟地、当归各12克,柴胡、香附、茯苓、川芎、白僵蚕、白术、白芷各9克,白藓皮15克,白附子、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或为水丸,每次6克,每日3次,治疗黄褐斑效好。
中药化斑通络汤:丹皮、川芎、桃仁、红花、白僵蚕、白芷、郁金各12克,赤芍、白蒺藜各15克,柴胡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一般用药20余剂,即可见效。
耳针疗法:取肝、肾、肺、内分泌、皮质下、交感、神门、面颊穴;体虚加脾、胃。两耳交替治疗。找出以上诸穴敏感点后,贴压王不留行籽,以胶布固定,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黄芩防晒消炎喷雾:黄芩1两、苦参5钱,将黄芩及苦参研磨至碎末,加入两碗清水以大火煲约十五分钟。
中草药紫草洗方:紫草30克,茜草、白芷各10克,赤芍、苏木、红花、厚朴、丝瓜络、木通各15克。加水2000~2500毫升,煮沸15~20分钟,外洗湿敷。对肝斑、中毒性黑皮病及面部继发性色素沉着疗效良好。用中药白果、草果各二两、加黑豆一两,研细后分成30份,每天早晨取一份搅入水中洗脸,然后擦上润肤霜,连续使用一月,皮肤将会变得白嫩。
中医辩证治疗腮腺炎
毒陷心肝证
患者症状:腮腺肿胀,高热不退,嗜睡,颈强,呕吐,甚则昏迷,抽风。舌质红绛,苔黄糙,脉洪数。
中医治法:清热解毒,息风开窍。
中医方药:普济消毒饮、紫雪丹或至宝丹。三药共奏清热解毒、息风开窍之功。呕吐甚者,加代赭石、灶心土、竹茹降逆止呕。
温毒袭表证
患者症状:发热轻,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肿大,压之疼痛,有弹性感。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中医治法: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中医方药:银翘散。药物组成:银花、连翘、豆豉、牛蒡子、荆芥、薄荷、芦根、桔梗、竹叶、甘草。咽红肿痛去荆芥,加马勃、板蓝根、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恶心呕吐,加陈皮、竹茹清胃止呕;腮肿疼痛,加夏枯草清泻肝火,散结消肿。
热毒蕴结证
患者症状:腮部漫肿,壮热,头痛,烦躁,疼痛拒按。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中医治法: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中医方药:普济消毒饮。主要药物:黄芩、黄连、连翘、玄参、马勃、板蓝根、牛蒡子、僵蚕、升麻、柴胡、陈皮、桔梗、人参、甘草。腮部漫肿、硬结不散者,去甘草,加夏枯草、海藻、昆布软坚散结;热毒壅盛,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玄明粉泻火通便;头痛呕吐者,加钩藤、菊花、竹茹清热平肝。
膀胱癌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
1.膀胱湿热证:小便频数、涩痛、灼热,尿血或尿浊,或小腹胀痛,腰痛,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清利膀胱(湿热)。小蓟饮子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土茯苓等。
2.阴虚湿热证:尿血,或伴小便淋涩灼痛,口苦,口粘腻,肢体困重,消瘦,低热,盗汗,颧红,五心烦热,舌红,苔黄腻,脉细数或滑数,滋阴清热化湿。知柏地黄汤加减。
3.脾肾气虚证:尿血,血色淡红,小便余沥不尽,或有涩痛,形体消瘦,神疲乏力,食少,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脉弱。补益脾肾。补中益气汤合水陆二仙丹加减。
4.气阴两虚证:尿血,尿少,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燥,面色淡红或颧红,舌苔薄,苔少或有裂纹,脉弱而数。益气滋阴。五阴煎加减。
5、气虚血瘀证:尿血、血色紫暗或夹块,少腹刺痛或胀痛,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舌质紫暗或有斑点,脉虚而涩。补气活血。补阳还五汤加党参、莪术、土茯苓等。
偏方
①当归、赤芍、生地、木通、滑石、海金砂,半枝莲、二蓟炭、茅根、薏苡仁、白花蛇舌草、金钱草,知母、黄柏、炒木鳖子仁,银花,天花粉,乌贼骨。每日1剂,水煎服。本偏方作用:活血利湿解毒,对膀胱癌有效。
②金钱草、白毛藤、土茯苓、薏苡根、白花蛇舌草,蛇莓。每日1 剂,水煎服。本偏方作用:解毒利湿通淋,对膀胱癌有效。
③白花蛇舌草、蛇莓、蛇六谷、土茯苓、龙葵、白英、土大黄。水煎服,每日1 剂。本偏方作用:清热解毒,利湿消肿,适用于膀胱癌尿血。
单方验方:
(1)龙葵草,白英,蛇莓,石见穿,半枝莲,水煎服。
(2)凤尾草,水杨梅根,水煎服。
体针疗法:小便淋涩灼痛,尿血者,可选肾俞、命门、三阴交、阴陵泉等穴,用捻转提插泻法。脾肾两虚者,可选脾俞、胃俞、肾俞、足三里、中极、关元、命门等穴,用补法。
不孕症的中医辩证治疗是怎么样的
中医辩证治疗不孕症(肾气虚证)
可见不孕,月经不调,经量异常,伴有头晕耳鸣,腰酸腿软,精神疲倦,小便清长等症状。中医认为系因肾气不足,冲任虚衰,不能摄精成孕所致,在治不孕症时应以补肾益气、填精益髓为原则,方选毓麟珠。
中医辩证治疗不孕症(肾阳虚证)
不孕症的中医辩证治疗是怎么样的?可见不孕,月经不调或闭经,量少色淡,白带增多,伴有腰痛如折,腹冷肢寒,性欲淡漠,小便频数或失禁,面色晦黯等症状。中医认为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冲任失于温煦,不能摄精成孕所致,在治不孕症时应以温肾助阳、化湿固精为原则,方选温胞饮。
中医辩证治疗不孕症(肾阴虚证)
可见不孕,经期延后,量少色淡,伴有头晕耳鸣,腰酸腿软,眼花心悸,皮肤不润,面色萎黄等症状。中医认为系肾阴亏损,精血不足,冲任空虚,不能凝精成孕所致,在治不孕症时应以滋肾养血、调补冲任为原则,方选养精种玉汤。
中医辩证治疗不孕症(肝郁证)
可见不孕,经期延后,经量异常,伴有经前乳房胀痛,胸胁不舒,小腹胀痛,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等症状。中医认为系情志不舒,则肝失条达,气血失调所致,在治不孕症时应以疏肝解郁、理血调经为原则,方选百灵调肝汤。
膀胱癌中医治疗
1.膀胱湿热证:小便频数、涩痛、灼热,尿血或尿浊,或小腹胀痛,腰痛,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清利膀胱(湿热)。小蓟饮子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土茯苓等。
2.阴虚湿热证:尿血,或伴小便淋涩灼痛,口苦,口粘腻,肢体困重,消瘦,低热,盗汗,颧红,五心烦热,舌红,苔黄腻,脉细数或滑数,滋阴清热化湿。知柏地黄汤加减。
3.脾肾气虚证:尿血,血色淡红,小便余沥不尽,或有涩痛,形体消瘦,神疲乏力,食少,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脉弱。补益脾肾。补中益气汤合水陆二仙丹加减。
4.气阴两虚证:尿血,尿少,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燥,面色淡红或颧红,舌苔薄,苔少或有裂纹,脉弱而数。益气滋阴。五阴煎加减。
5、气虚血瘀证:尿血、血色紫暗或夹块,少腹刺痛或胀痛,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舌质紫暗或有斑点,脉虚而涩。补气活血。补阳还五汤加党参、莪术、土茯苓等。
慢阻肺的中医辩证治疗
扶正固表防外感
久咳喘哮,迁延失治,痰浊潴留,肺失宣肃,日久导致肺虚,成为慢阻肺 的发病基础。肺虚卫外不固,易感外邪,诱使咳喘反复发作,病情日益加重。早期多以肺气虚为主,渐及脾肾。肺脾气虚及肺肾两虚为临床常见证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扶正固表,抵抗外邪,预防感冒,是减缓病情加重的关键环节。
(1)肺脾气虚:主症为咳嗽、或微喘,倦怠、乏力,食少纳呆,大便不实,或食油腻易于腹泻等,自汗恶风、易发感冒。舌质淡或胖大,舌苔薄白或薄腻,脉细弱。治宜健脾益肺法,寓培土生金之意,方用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加减。临床常用中成药有玉屏风颗粒、二陈丸、参苓白术丸等,可辨证用药。
(2)肺肾两虚:主症为咳嗽、短气息促,动则为甚,腰酸腿软,夜尿频数,自汗恶风、易发感冒。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治宜补肺益肾法。若肾气亏乏,而无明显寒热所偏者,宜平补肺肾,方用补肺汤参蛤散、人参胡桃汤加减;若肾阴偏虚,阴不敛阳,气失摄纳者,可用七味都气丸合生脉饮以滋阴纳气,不宜辛燥之品;若阳气虚损,肾不纳气者,方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苏子降气汤化裁之。临床常用中成药有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蛤蚧定喘丸、固本咳喘片、冬虫夏草胶囊等,可辨证用药。
理脾和胃祛痰浊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多伴有晨起痰多,纳差,腹胀,或大便不爽、溏薄,舌苔腻,脉滑等证候,病机主冈肺病及脾,脾失健运,胃纳失司。《医宗必读?痰饮》:“脾土虚湿,清者难升,浊者难降,流中滞膈,郁而成痰”,后期为肺脾肾俱虚,津液不归正化所致。痰浊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痰浊日盛,肺气塑阻,不得宣降,更伤肺气,使病情日趋严重。缓解期注重调理脾胃,:卷义在于杜绝生痰之源,调养胃纳之功,培补后天之本。临床辨证常选用加味保和丸、香砂养胃丸、二陈丸等中成药.或辨证中草药治疗。
益气活血通肺络
慢阻肺患者随着病程延长及病情进展,咳喘反复,肺气久滞,肺气虚损。气滞或气虚,均可导敛血行不畅,肺络瘀阻。慢阻肺缓解期多以气虚血瘀常见,而气滞、气逆尚不明显,气虚血瘀与痰阻并见.形成慢阻肺缓解期的主要病机特点。常表现有间断咳喘,胸闷气短,舌暗、或有瘀点、瘀斑,甚者可见唇面指甲青紫,脉细涩或结代。益气活血化痰是慢阻肺缓解期治疗的重要方法,体现中医“整体观念”“扶正祛邪”“标本同治”等优势。此类成药为数尚少, 但临床所见尚有寒、热、虚、实的个体差异不同,应详辨选药。
急性期清热化痰
由于慢阻肺有事可能急性发作,因此在治疗的时候常常以清热化痰为主。在急性发作期,主要以清热化痰的中药为主,比较成熟的经典方剂有很多,如桑白皮汤、定喘汤、麻杏石甘汤、二陈汤、三子养亲汤等,再根据患者的辩证进行加、减后。
中医辩证治疗睾丸炎
(一)急性:
(1)实热型:睾丸红肿热痛,疼痛剧烈,发硬或阴囊水肿,多发于一侧,发热口渴,咽痛腮肿,舌红苔干黄,脉数。
配方组成:柴胡15g,黄芩12g,黄连10g,黄柏12g,银花15g,连翘15g,蒲公英30g,败酱草30g,川楝子25g,橘核20g,荔枝核20g,青皮12g,元胡15g,赤芍15g,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2)湿热型:睾丸肿胀疼痛,阴囊潮湿骚痒,下便黄,大便粘滞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配方组成:黄芩13g,黄柏12g,龙胆12g,柴胡15g,栀子12g,赤芍15g,土茯苓30g,泽泻20g,青皮15g,车前子20g,木通15g,川楝子25g,荔枝核20g,元胡15g,白藓皮15g,苦参15g,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二)慢性:
(1)阴寒型:睾丸疼痛剧烈,痛引少腹,肿胀不明显,遇寒加重,得温减轻,多发一侧,平卧则复位,行走则下坠,舌淡少苔,脉弦紧。
配方组成:桂枝15g,白芍25g,当归20g,乌药15g,小茴香15g,吴茱萸6g,醋香附15g,醋元胡15g,制川乌10g,黄芪30g,枳壳12g,升麻15g,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2)寒湿型:睾丸肿大,阴囊冰冷硬痛或不痛,舌淡苔白腻,脉沉紧。
配方组成:川楝子25g,小茴香15g,当归20g,炒白芍20g,高良姜15g,乌药15g,醋香附15g,青皮15g,木香15g,苍术15g,橘核20g,荔枝核20g,茯苓20g,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3)气滞型:多发于一侧睾丸坠胀痛,痛引少腹和两胁,胸满闷,口苦腹胀,舌黯苔黄,脉弦细。
配方组成:荔枝核20g,木香15g,川楝子25g,大小茴香各12g,菖蒲18g,醋香附15g,醋元胡15g,柴胡15g,青皮15g,枳实15g,沉香10g,郁金15g,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细菌性前列腺炎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区别有哪些
1.避免性活动过度或滥用壮阳药;
2.避免经常性交中断或忍精不射;
3.避免长期停止性生活;
4.饮食上避免过食辛辣等刺激物,不要大量饮酒。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中医治疗方法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难度相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前列腺炎,难度较大,而且病程明显较长,很多人因此求助于中医。一般来说,中医治疗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惯常采用辩证治疗,西安男科医院的专家今天就为大家详细介绍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中医辩证治疗。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见效么
中医辩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证)
症见多年不孕,月经延后,经血量少,颜色偏淡,质地较稀,可逐渐发展至闭经;或月经周期不定,经血量多不净。患者常感头晕目眩,耳鸣怕冷,腰酸腿软,脸色晦暗,神疲乏力。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见效么?中医认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时宜采用具有益肾调冲功效的药物,如右归丸加减。
中医辩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气滞血瘀证)
症见多年不孕,月经延后,经血量少,色紫红夹有血块,可逐渐发展至月经不畅甚至是闭经。痛经的症状比较严重,且患者有情志不舒,烦躁易怒,胸胁和乳房均感胀痛,体毛丰盛等表现。中医认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时宜采用具有理气行滞、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如逍遥散合膈下逐瘀汤加减。
中医辩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肝经湿热证)
症见多年不孕,月经稀发或闭经,偶有行经经血量少,或月经周期紊乱。患者有体毛丰盛,面部痤疮,行经前胸胁和乳房胀痛的表现,且伴有四肢肿胀,大便干燥,小便赤黄,白带增多,阴部瘙痒等症状。中医认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时宜采用具有清热利湿、疏肝调经瘀功效的药物,如丹栀逍遥散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中医辩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脾虚痰湿证)
症见形体肥胖,多年不孕,月经稀发或闭经,偶有行经经血量少。白带量增多,毛发丰盛,胸闷痰多,头晕乏力,四肢倦怠,大便溏泻等症状。中医认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时宜采用具有化痰除湿、通络调经功效的药物,如苍附导痰丸加减。
肾虚的中医辩证治疗是怎样的
一、中医辩证治疗肾虚之肾阳虚
怕冷、四肢欠温、小便偏多,色淡质稀、脸色苍白、性欲冷淡、女性宫寒不孕,男性阳痿早泄。舌淡苔白、脉沉迟等症状属肾阳虚型。肾虚的中医辩证治疗是怎样的?此类肾虚治疗的时候应以温补肾阳为原则,可用的药物有鹿茸、附子、桂枝、白术、甘草、黄芪、白芍、茯苓、山萸肉、淮山药、补骨脂、枸杞子、菟丝子、冬虫夏草、海龙、海马等。
二、中医辩证治疗肾虚之肾阴虚
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舌燥、头晕耳鸣、腰膝酸痛、失眠多梦、脸色潮红,形体消瘦、小便赤黄,大便干结、女性月经稀发或闭经,男性阳强易举、遗精早泄。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属肾阴虚型。此类肾虚治疗的时候应以滋肾补阴为原则,可用的药物有熟地黄、菟丝子、牛膝、龟板胶、鹿角胶、山药、山茱萸、枸杞子等。
三、中医辩证治疗肾虚之肾气虚
腰膝酸软,四肢无力,小便频多,淋漓不尽,或夜尿频多,部分患者有遗尿症状,气短,脸色苍白。女性白带增多,月经量多,色淡质稀,男性遗精早泄。舌淡白,脉细弱或沉弱等症状属肾气虚型。此类肾虚治疗的时候应以补肾益气原则,可用的药物有补骨脂、枸杞子、菟丝子、附子、桂枝、黄精、茯苓、山萸肉、淮山、桑寄生、党参、白术等。
中医辩证治疗宫颈糜烂有怎样的疗效
中医辩证治疗宫颈糜烂方案一
饮食不节,劳倦过度,脾虚湿盛,反侮肝木,肝郁发热会引起湿热下注导致宫颈糜烂,临床症状为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相兼、质稠,心烦易怒,胸胁胀痛,口苦口腻,口干不欲饮,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中医治疗宫颈糜烂以疏肝清热,利湿止带为原则,选用龙胆草、山栀、黄芩、车前子、泽泻、生地、土茯苓、当归、通草、柴胡、甘草、椿根皮等药物来治宫颈糜烂,疗效显著。
中医辩证治疗宫颈糜烂方案二
经行产后,胞脉空虚,或因手术创伤,湿毒之邪乘虚而入,损伤任带二脉引起湿毒内侵导致宫颈糜烂,临床症状为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绿,或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质粘腻,或如脓样,伴腥臭气,小腹胀痛,腰骶酸痛,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糙,脉滑数。中医辩证治疗宫颈糜烂有怎样的疗效?中医治疗宫颈糜烂以清热解毒,化湿止带为原则,选用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白术、天葵子、茯苓、泽泻、栀子、紫草、椿根皮、败酱草等药物来治宫颈糜烂,疗效显著。
中医辩证治疗宫颈糜烂方案三
素体肾气不足,下元亏损,或因房劳过度,伤及肾元,使带脉失约,任脉不固引起脾肾两虚导致宫颈糜烂,临床症状为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或月经不调,不孕,精神倦怠,食少便溏,小便清长,腰膝酸软,苔白滑,脉沉弱而缓。中医治疗宫颈糜烂以健脾温肾,除湿止带为原则,选用白术、菟丝子、山药、苍术、茯苓、炙甘草、车前子、党参、补骨脂、柴胡、黑芥穗、巴戟天等药物来治宫颈糜烂,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