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肿多长时间会消
麦粒肿多长时间会消
麦粒肿是睑腺炎的俗称,是睑板腺的感染,一般是用眼不卫生所导致的,大多数的麦粒肿可以在抗感染治疗1周左右逐渐消退,如果2周左右还不消退的话,要考虑手术切除。建议麦粒肿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对症治疗。
眼睛疙瘩很疼怎么回事 麦粒肿
麦粒肿又叫针眼、睑腺炎,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麦粒肿会使眼睑皮肤红、肿、痛、热,当脓肿聚集时会出现黄色的疙瘩,常发生在睫毛根部皮脂腺内。患有麦粒肿的人最好的方法是做手术切开囊肿,以防炎症继续扩散。
眼霜使用不当也会导致麦粒肿
由于近期天气比较热,人体油脂分泌就相对旺盛,分泌物再加上眼霜很容易堵住眼睑腺体,一旦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就会进入腺管感染而诱发麦粒肿。麦粒肿一般分两种,即内麦粒肿与外麦粒肿。外麦粒肿表现为眼睑局部性红肿,有小硬结,触及会疼,但症状很快会消失痊愈。内麦粒肿因炎症在较坚实的睑板组织内,所以疼痛较剧烈,炎症持续时间也长,严重时整个眼睑红肿,影响其侧耳前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感。
麦粒肿流脓后几天会瘪
一般在3天左右。
因为人体细胞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在麦粒肿流脓后,如果排脓彻底,并且伤口没有受到感染,一般在3天左右,麦粒肿会逐渐消肿,所以麦粒肿在流脓后,一般会在3天左右变瘪。
哪些原因导致宝宝眼睛麦粒肿
麦粒肿一般分两种,即内麦粒肿与外麦粒肿。外麦粒肿表现为眼睑局部性红肿,有小硬结,触及会疼,但症状很快会消失痊愈。内麦粒肿因炎症在较坚实的睑板组织内,所以疼痛较剧烈,炎症持续时间也长,严重时整个眼睑红肿,影响其侧耳前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感。另外,当孩子的眼睑皮肤发红、局部肿胀时就可能得了麦粒肿,这时还有可能引起发烧。
得麦粒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注意眼部的卫生造成的。“人眼睑有防御外界病菌侵袭的能力,但孩子如果经常用脏手揉眼,细菌很容易乘虚而入,从而引起‘针眼’。因此,家长平时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手部生。”
另外,人面部的血管和供应脑部的血管互相连接,用手挤压麦粒肿,脓液中的细菌很有可能通过血液逆流,引起其他更严重的后果。裴玉喜说,孩子患了麦粒肿后,早期眼睛或眼睑缘会出现痒痛,一般不会全身不适,此时可以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如利红霉素眼膏、托百士眼药水等,可以控制感染扩散。
对于脓头未形成、不太严重的麦粒肿,家长可以对其局部热敷,比如用一块干净的热毛巾给孩子湿敷病眼,这样可促进眼睑的血液循环,缓解症状,促进炎症消散。但是,一旦脓肿形成,出现了脓头,热敷就没用了,这时应该带孩子到医院及时切开脓肿,放出脓液。
麦粒肿患者应注意哪些问题?
麦粒肿患者应注意哪些问题?麦粒肿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俗称“针眼”,以青少年和儿童发病较多见。患了麦粒肿要及时治疗,但是治疗的方法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有所不同。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麦粒肿患者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患了麦粒肿早期切忌挤压或用未消毒的针挑及过早切开。因为眼睑血管丰富,其静脉与眼眶静脉及颜面静脉相通,而且没有静脉瓣来阻止其血液回流,又与颅腔静脉相通,炎症一旦扩散,轻者引起眶蜂窝织炎,重者能导致海绵窦血栓形成败血症,危及生命。
第二,不能用热水袋代替湿热敷。因热水袋渗透浅,作用弱,仅引起表层的组织充血。做湿热敷时要防止烫伤皮肤,特别是幼儿及老年患者更要注意,可在眼睑上涂薄层凡士林或盖凡士林纱布预防。
第三,对于脓肿已形成并出现脓点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做切开排脓。如果脓肿已经自行穿破,可用干净棉花轻轻拭去脓液。
第四,由于麦粒肿很容易复发,因此,在治疗痊愈后要继续用药一周左右,以防复发。
第五,有些麦粒肿会反复发作,对于这类患者应及早到医院查明病因并进行正确的治疗。
综上所述,以上是关于麦粒肿患者应注意的问题的介绍,希望对您的健康有所帮助。
麦粒肿有什么危害
让人疼痛难忍虽然一般情况下麦粒肿的病变范围不适很大,但是它所带来的疼痛却不是一般人能够忍受的,许多麦粒肿患者每日要经受疼痛、痒的折磨。
留下眼睑疤痕
麦粒肿虽然对人的视力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导致溃脓后,可能会在眼睑上留下疤痕,若任其自破排脓,常因疤痕收缩而引起眼睑变形、外翻、上下睑裂闭合不全等后遗症。
眼睑脓肿麦粒肿的局部感染如果靠近外眦部,局部红肿往往较剧,可涉及同侧面颊部,甚至还会引起反应性球结膜水肿。如果致病菌毒性剧烈,则在脓液未向外穿破前,炎症已扩散,侵犯整个睑板而形成眼睑脓肿。
引起严重并发感染因为眼睑血管丰富,其静脉与眼眶静脉及颜面静脉相通,而且没有静脉瓣来阻止其血液回流,又与颅腔静脉相通。如果治疗不当,在脓肿尚未成熟时过早切开,或者挤压脓肿,会造成感染扩散,轻者引起眶蜂窝织炎,重者可引起败血症或海绵窦脓毒血栓等,甚而危及生命。
散粒肿肉芽肿手术治疗
霰粒肿是一种非常多见的儿童眼病,最初发病时,儿童表现的是眼睑上可以看见一个小的肿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肿物逐渐增大。霰粒肿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结膜面型,它的表现是结膜面呈暗红色。肿物不向眼睑皮肤面发展,这种儿童可以通过眼睑结膜面手术,手术中在结膜面做一个小的切口,将霰粒肿囊腔中的坏死变性组织刮出即可。手术后眼睑不遗留瘢痕。
还有一种霰粒肿是皮肤面型,这种孩子的霰粒肿肉芽肿会向眼睑的皮肤面发展,肿物逐渐增大。肿物的囊腔中可以存在大量的血性坏死组织。这种霰粒肿比较复杂,如果不积极治疗,最终囊肿破裂,皮肤面遗留一个大的不规则的瘢痕组织,严重的眼睑皮肤面缺损会造成眼睑的外翻。
医院临床中接诊了大量的散粒肿的患儿,最初家长惧怕手术,一直坚持保守治疗,还有的家长认为这种病是麦粒肿,等着孩子麦粒肿的脓头破了自然就会好了,这两种的看法都是不对的。我们在临床上发现儿童的散粒肿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应该尽早手术。有些家长怕孩子手术时疼痛,一再拖延手术时间,最后散粒肿发展成为散粒肿肉芽肿从皮肤面破溃,眼睑形成较大的疤痕。部分孩子由于皮肤面形成较大的肉芽肿只能全麻下行皮肤修整手术。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麦粒肿患者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患了麦粒肿早期切忌挤压或用未消毒的针挑及过早切开。因为眼睑血管丰富,其静脉与眼眶静脉及颜面静脉相通,而且没有静脉瓣来阻止其血液回流,又与颅腔静脉相通,炎症一旦扩散,轻者引起眶蜂窝织炎,重者能导致海绵窦血栓形成败血症,危及生命。
第二,不能用热水袋代替湿热敷。因热水袋渗透浅,作用弱,仅引起表层的组织充血。做湿热敷时要防止烫伤皮肤,特别是幼儿及老年患者更要注意,可在眼睑上涂薄层凡士林或盖凡士林纱布预防。
第三,对于脓肿已形成并出现脓点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做切开排脓。如果脓肿已经自行穿破,可用干净棉花轻轻拭去脓液。
第四,由于麦粒肿很容易复发,因此,在治疗痊愈后要继续用药一周左右,以防复发。
第五,有些麦粒肿会反复发作,对于这类患者应及早到医院查明病因并进行正确的治疗。
麦粒肿的临床表现
麦粒肿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很陌生,很多人可能都得过麦粒肿,尤其是小儿。很多人都想知道麦粒肿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疾病呢?为何会得这种疾病呢?这种疾病有什么症状表现呢?下面就让专家来给我们解答。
在睫毛也就是眼毛的根部有两种腺体:皮脂腺和汗腺,作为眼睑支架的睑板,它的内层还有一种腺体叫睑板腺,起湿润眼球的作用。如果这些腺体因细菌感染后产后急性化脓性炎症,这就是麦粒肿,也称为睑腺炎。皮脂腺发生感染时称为外麦粒肿;睑板腺发生感染则称为内麦粒肿。
麦粒肿有什么表现呢?外麦粒肿俗称针眼,与我们平时所见的皮肤疖肿是一回事。初起时,患儿眼睑边缘出现局限性红肿,因为疼痛而不让人触摸。3~4天后,红肿的中央皮肤颜色变为黄白色,并可见到脓头。如果脓头自行破溃或经手术脓液引流排出后,红肿会很快消退,整个病程约一周。由于睑板腺比睫毛根部的腺体大,并且睑板本身结构坚韧,所以内麦粒肿的疼痛要比外麦粒肿厉害。
还有一点需要家长注意的是,长在内、外眼角的麦粒肿,特别是内麦粒肿,在其附近的眼球表面常常会出现一个“水泡”,家长不要为此紧张,这是因为麦粒肿压迫周围的组织引起的球结膜水肿。随着病情的缓解,“水泡”会随之消失。
那么,为什么会得麦粒肿呢?如经常用手揉眼,由于手经常接触许多不洁物品,往往常有很多的病菌,这些病菌会通过揉眼这种不良习惯而带入眼内,引起眼睛的感染。此外,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身体不适的状况下(如学习负担过重、体力消耗大、消化不良、糖尿病等),身体的抵抗力弱,病菌也会趁虚而入,引起眼部的感染。
以上就是专家介绍的有关麦粒肿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朋友们对疾病的认识有进一步的了解。麦粒肿相对来说虽不是什么大病,但是也不可忽视,平时就要多注意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是关键,尤其是小儿的卫生安全更应该注意。
常吃热辣火锅竟然会得眼病
问诊实录吃火锅染“偷针眼”疑为传染病
“医生,我眼睛又肿又痛,很难受!”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诊室,不到30岁的阿杰向黄仲委教授诉苦道。
“以前出现过这种症状吗?”黄教授问。“没有,倒是有个朋友,前两天一起吃火锅就发现他眼睛有点怪,说是患了"偷针眼",我该不会是被传染了吧?”“这两天眼睛都有什么感觉?”黄教授边查看他的眼睛边接着问。“一开始觉得有点痒,也没太在意,今天是第二天了,早上起来发现眼睑好像长了什么东西,硬硬的,一压还痛,很像我那朋友的症状。我会不会传染给家里人啊?”阿杰担心地问。
“确实是"偷针眼"。但你放心,这不是什么传染病。你最近常吃火锅?”黄教授又问。“天气冷,跟朋友聚在一起最常吃的就是火锅,难道有问题?” “虽说吃火锅不是直接的病因。但你还别不信,我今天一上午就接诊了好几个你这样的患者,都是最近常吃火锅的。”黄教授告诉阿杰。
专家说法过食热气火锅双眼也会遭殃
“"偷针眼"是广州方言对常见眼睑病——睑腺炎的俗称,在医学上又名麦粒肿。”黄教授解释说,其实麦粒肿不是流行性眼病,是细菌感染引起睑腺体的急性炎症。这种眼部炎症根据受累腺组织的不同部位,又可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
外麦粒肿是睫毛毛囊所属的皮脂腺受感染,俗称“偷针眼”。这种病初起2~3天会觉得眼痒,并伴有眼睑水肿、充血,继而有胀痛和压痛,在近睑缘处可触到硬结。感染发生在外眼角者,疼痛特别显著,除了外侧球结膜水肿,耳前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约3~5天后,硬结逐渐软化,在睫毛根部可出现黄色脓头,积脓一经穿破皮肤向外排出后,眼部的红肿会迅速消退,疼痛亦随之减轻。
内麦粒肿为睑板腺急性化脓性炎症,眼睑红肿一般不很明显。腺体化脓后在充血的结膜面可隐见黄色的脓头,脓液若突破睑板和结膜的屏障后流入结膜囊,也有的从睑板腺开口处排出,个别可穿破皮肤,排出后,红肿即消退。但若致病菌毒性剧烈,炎症扩散,会侵犯整个睑板并形成眼睑脓肿。
“中医认为,麦粒肿的发作是由于自身脾胃蕴热加上外感风热所致。”黄教授指出,近来门诊已经接诊了好几个吃多了火锅后长麦粒肿的患者,这与天冷火锅汤底材料多辛辣温热,而且围炉温度高,他们吃肉往往又偏多,导致热气和上火有关。
麦粒肿不治疗会好吗
麦粒肿是眼睑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一般情况下,是很难自愈的。麦粒肿不去除的危害比较大。
首先,急性炎症过后麦粒肿本身机化增生易形成肉芽肿—睑板腺囊肿,睑板腺囊肿会压迫眼球引起患者眼部异物感,眼睑沉重感;
其次,因为眼睑内血管丰富,其静脉与眼眶静脉、面部静脉、颅腔静脉相通,而且没有静脉瓣来阻止其血液回流,炎症一旦扩散,轻者引起眶蜂窝织炎,重者能导致海绵窦血栓形成败血症,危及生命。所以,麦粒肿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霰粒肿和麦粒肿区别
霰粒肿亦称睑板腺囊肿,是睑板腺出口阻塞,分泌物潴留引起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儿童及成年人均可罹患。病程缓慢,眼睑表面皮肤隆起可触及硬结,硬块大小不等,大如樱桃,小如绿豆,与皮肤无粘连,无压痛,相应睑结膜面呈紫红或灰红色隆起。多发生在上睑,也可上、下睑并发,可单个亦可多个同时或先后发生。
霰粒肿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结膜面型,它的表现是结膜面呈暗红色.肿物不向眼睑皮肤面发展,可以通过眼睑结膜面手术,手术中在结膜面做一个小的切口,将霰粒肿囊腔中的坏死变性组织刮出即可.手术后眼睑不遗留瘢痕。
还有一种是皮肤面型,霰粒肿肉芽肿会向眼睑的皮肤面发展,肿物逐渐增大.肿物的囊腔中可以存在大量的血性坏死组织.这种霰粒肿比较复杂,如果不积极治疗,最终囊肿破裂,皮肤面遗留一个大的不规则的瘢痕组织,严重的眼睑皮肤面缺损会造成眼睑的外翻。
麦粒肿为细菌(常见为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睑腺体的急性炎症,根据受累腺组织的不同部位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外麦粒肿是睫毛毛囊所属的皮脂腺(Zeiss腺)受感染,俗称“偷针眼”。初起时痒感逐渐加剧,眼睑水肿、充血,有胀痛和压痛,在近睑缘处可触到硬结。发生在外眦部者疼痛特别显著,外侧球结膜水肿,耳前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数日后硬结逐渐软化,在睫毛根部有黄色脓头,积脓一经穿破皮肤,向外排出,红肿迅速消退,疼痛亦随之减轻。
内麦粒肿为睑板腺急性化脓性炎症。因睑板腺被牢固的脸板组织包围,病变较深,故眼睑红肿不很明显。腺体化脓后在充血的结膜面可隐见灰黄色的脓头,多突破睑板和结膜的屏障,而流入结膜囊,也有的从睑板腺开口处排出,个别的可穿破皮肤。脓液排出后,红肿即消退。如果致病菌毒性剧烈,则在脓液未向外穿破前,炎症已扩散,侵犯整个睑板而形成眼睑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