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诊断的注意事项
羊水栓塞诊断的注意事项
但是要做出快速而正确的诊断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小编这就来告诉大家一些羊水栓塞诊断的注意事项,以保证诊断进一步的准确性、及时性。
1、血栓栓塞:由下肢或骨盆静脉处产生的血栓引起肺部血栓栓塞绝大部分通常发生在分娩之后,并且总是伴随着胸痛。
2、气泡栓塞:可能发生在子宫破裂、加压输血、分娩或剖宫产时胎盘前置的操作处理之后。它伴随着胸痛,但它与羊水栓塞的一个重要不同是在心脏听诊会有明显的水车声样杂音(心包摩擦音)。
3、胃内容物误吸或反流:通常发生在意识丧失、无反射性咳嗽的病人,或发生在全身麻醉诱导或苏醒时。导致发绀、呼吸窘迫、咳嗽、心动过速、血压过低和肺水肿。
4、妊娠病人出现惊厥抽搐和昏迷也许类似于羊水栓塞综合征,但是通过观察病人是否出现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可将这两种情况加以区别。
5、药物的毒性反应和(或)局部麻醉药中毒都会引起惊厥,使之与羊水栓塞综合征相混淆,但是这种症状发作是由药物作用暂时引起的,可与羊水栓塞区别开。另外,药物中毒的早期临床表现通常会出现高血压。
6、急性左心衰竭最常见于患有风湿性心脏疾病的妊娠病人,有心电图的改变和其他临床症状如心脏杂音及风湿热病史记录可帮助进行诊断。
7、在鉴别诊断中需要考虑脑血管意外,但它与羊水栓塞有十分明显的区别,没有发绀、血压过低和肺水肿。对脑脊髓液的检查也对诊断有帮助。
8、产科病人出现出血性休克也许与胎盘破裂、前置胎盘或子宫破裂有关。子宫收缩乏力、子宫颈撕裂、宫内残留物或子宫翻出都可能导致产后出血。详细的病史记录和进行身体检查,如果有血流动力学监测可见中心静脉压降低,病人可无呼吸窘迫、发绀,这些结果都可以引导医师进行正确诊断和治疗。
羊水栓塞危害很大,首先可能会堵塞肺部的血管,造成肺栓塞,而如果肺栓塞,人体的氧气供应就会受阻。羊水栓塞比血栓等栓塞更危险的地方在于,来自羊水中胎儿的成分是异体成分,不仅会堵塞血管,还会引起免疫反应,可导致过敏性休克。
产检能不能查出羊水栓塞
专家表示,产检虽然没有办法直接检查出羊水栓塞,但是可以检查出一些高危因素。通过做超声波检查可诊断出90%的前置胎盘,使用分娩监视装置可早期发现胎盘早剥;及早发现妊娠高血压症,一旦有高血压、水肿和蛋白症症状,一定要积极进行治疗,避免重度妊高症的发生。
30岁以上的产妇、早产或过期产者及经产妇,尤其是胎膜早破、子宫体或子宫颈发育不良的孕妈妈属于羊水栓塞容易发生群体,因此要积极配合医生所做的正确处理。
产检能不能查出羊水栓塞?羊水栓塞几乎无法预知,个体差异不同,无特定人群必定出现该症状,但高龄产妇、生产次数多的产妇、胎盘早期剥离的病人、胎儿死在子宫内的孕妇、使用催生素而造成产痛非常强烈的产妇以及有胎儿窘迫的现象时则较易发生羊水栓塞症。
羊水栓塞的诊断方法都有哪些呢
羊水栓塞的诊断是很难及时、准确地做出来的,而这也正是处理羊水栓塞时的难题,需要了解清楚状况,并迅速做出正确诊断,从而才能及时、正确地处理羊水栓塞哦。
确切的诊断通常是在尸检时作出的,通过母体循环和肺部小动脉、肺毛细血管中的羊水物质证实。对于活着的病人,可从右心吸出血液,鉴定其中的胎毛、胎发或胎儿鳞屑,从而作出诊断。
其他用来确定羊水栓塞的诊断手段包括:
(1)拍胸片:可见右心房和右心室扩大、明显的弥散性肺水肿;
(2)肺部扫描:它可以显示某些栓塞区域灌注减少;
(3)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初期由于急性肺动脉高压引起的中心静脉压升高以及最终由于大出血导致的中心静脉压大幅下降;
(4)凝血因子的检查:一般来说,在妊娠时凝血因子会增加,但是,由于羊水栓塞和DIC,血液无法凝结。
羊水栓塞的定义是什么
羊水栓塞的定义是什么?羊水栓塞通常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及其有型物质异常进入母体所产生的一种并发症,主要会引发休克、呼吸循环衰竭、全身出血倾向,甚至是猝死。可见羊水栓塞是相当危险的一种并发症,医学上解决的方法是早诊断、早处理。待生产的孕妇一定要对待可能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羊水栓塞现象。
羊水栓塞的定义相对复杂,但我们应该明白的是羊水栓塞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所以孕妇要做好孕前检查,通过做超声波能够清楚的检测婴儿的状况,发现是否可能出现羊水栓塞的情况。
羊水栓塞(amnioticfluidembolism)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或猝死的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发病率为4/10万-6/10万,羊水栓塞是由于污染羊水中的有形物质(胎儿毳毛,角化上皮,胎脂,胎粪)和促凝物质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近年研究认为,羊水栓塞主要是过敏反应,是羊水进入母体循环后,引起母体对胎儿抗原产生的一系列过敏反应,故建议命名为“妊娠过敏反应综合征”。
羊水栓塞的发生通常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羊膜腔内压力增高(子宫收缩过强或强直性子宫收缩);
2、胎膜破裂(其中2/3为胎膜早破,1/3为胎膜自破);
3、宫颈或宫体损伤处有开放的静脉或血窦。发生羊水栓塞通常有以下诱因:
1、经产妇居多;
2、多有胎膜早破或人工破膜史;
3、常见于宫缩过强或缩宫素(催产素)应用不当;
4、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胎盘、子宫破裂或手术产易发生羊水栓塞。
从羊水栓塞的定义不难看出这种情况的严重性,除了产前做好各方面的检查、检测工作,还要做好羊水栓塞的预防措施,比如正确的使用催产素,避免孩子在出生的过程中过度用力挤压腹部,以及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只有各个方面同时做到位才能保证生产的安全。
什么是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AFE)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的肺栓塞,导致出血,休克和发生血管内凝血等一系列病理改变,是产科的一种少见而危险的并发症.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AFE)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的肺栓塞,导致出血,休克和发生血管内凝血等一系列病理改变,是产科的一种少见而危险的并发症.发生率文献报道不一致,为1∶5000~1∶80000.羊水栓塞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早诊断,早处理,以及早用肝素和及早处理妊娠子宫.还是希望您去医院做下检查
羊水栓塞八大治疗措施
1、及时正确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2、抗休克:羊水栓塞引起的休克比较复杂,与过敏、肺源性、心源性及DIC等多种因素有关。故处理时必须综合考虑。
3、吸氧:应争取行正压持续给氧,至少用面罩给氧,鼻导管给氧效果不佳。有条件时可使用人工呼吸机,供氧可减轻肺水肿,改善脑缺氧及其他组织缺氧。
4、解除肺动脉高压:供氧只能解决肺泡氧压,而不能解决肺血流低灌注,必须尽早解除肺动脉高压,才能根本改善缺氧,预防急性右心衰竭、末梢循环衰竭和急性呼吸衰竭。
5、抗过敏:出现过敏性休克应该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常选用氢化可的松,即时500mg,一般每日1000~2000mg,静脉滴注。但激素可抑制网状内皮系统功能,使已激活的凝血因子不能及时清除而加重DIC,故反复应用时应注意,在使用肝素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本药为好。
6、预防心力衰竭:可用快速洋地黄制剂,去乙酰毛花苷(西地兰)0.2~0.4mg稀释于25%葡萄糖液20ml,静脉注射,必要时4~6小时重复一次,总量每日<1.2mg。另辅以呋塞米40~80mg,静脉注射,防治心力衰竭,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7、防治DIC:羊水栓塞诊断一旦确立,就应开始抗凝治疗,尽早使用肝素,以抑制血管内凝血,保护肾脏功能。首次应用肝素量1mg/kg(约5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内,静脉滴注,1小时滴完。可用试管凝血时间测定法作监护,确定是否需要重复给药。维持凝血时间在20分钟左右为好。羊水栓塞可发生在产前、产时或产后。应警惕严重的产后出血发生,最安全的措施是在给肝素的基础上输新鲜血,并补充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悬液及鲜冻干血浆等,以补充凝血因子,制止产后出血不凝。
8、防治多器官损伤:羊水栓塞时受累器官除肺与心脏外,其次便是坚肾脏。为防止肾功能衰竭,在抗休克时必须注意肾的血灌注量,血容量未补充前不用或慎用缩血管药物,当血容量补足后,血压回升而每小时尿量仍少于17ml时,应给予利尿药物治疗。无效者常提示急性肾功能衰竭,应尽早采用血液透析等急救措施。
羊水栓塞的死亡率高吗
羊水栓塞一旦发生,产妇的死亡率非常高,甚至有些医师认为,只要发生羊水栓塞症,产妇几乎都难逃一死。虽然也有一些医院认为,产妇发生羊水栓塞症,经过适当的处理之后,生命得以挽回,但这样的个案,实际上无法证明是真的得了羊水栓塞症;反之,能证明有羊水栓塞症的病人,都是死后经过解剖才找到证据的。
也就是说,羊水栓塞实在是难以忽略的威胁所在,我们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
羊水栓塞应该做哪些检查
羊水栓塞应该做的检查:
一、非特异性检查
1、心电图:
右心室,右心房扩张,还可见到心肌劳损的表现,同时有心动过速。
2、胸片:
可能无异常表现,70%的患者可有轻度的肺水肿症状,表现为双侧弥漫性点状浸润阴影,沿肺门周围分布,肺部轻度扩大,心影可能会增大。
3、血氧饱和度:
突然下降往往可以提示有肺栓塞的问题。
4、凝血功能的检查:
结果相差较多,其结果取决于患者生存的时间和临床上出血的程度。
①血小板计数<100×109/L;
②凝血酶原时间延长,10秒即有诊断意义;
③血浆纤维蛋白原<1.5g/L即可诊断,实际上往往较为严重,Clark等的资料中有8例纤维蛋白原无法检出或是为该实验室检查有史以来的最低值;
④凝血块观察,取正常产妇血5ml放试管内,置温箱中观察8~12分钟血块形成,低纤维蛋白原患者血液不易凝结,30分钟血凝块少,而弥散显示血小板已相当低,继发纤溶;
⑤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延长;
⑥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增加,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及乙醇胶试验阳性。
二、特异性检查
1、母体循环或肺组织中羊水成份的检测:
由于羊水栓塞的发生主要是羊水及其羊水中的有形成分进入母血中,引起肺血管栓塞和痉挛所致,因此,人们把在母血,子宫血管中和肺组织中找到来自于胎儿的成分如胎儿鳞状上皮细胞,毳毛,粘液作为诊断标准,母血的阳性率在50%左右,尸检的阳性结果在73%。
母体血中查找羊水成份采用以下的方法:
血标本取自右心室最好,临床上可利用中心静脉压测定时插管取上腔或下腔静脉血,或行肺动脉飘浮导管监测时采血,或心跳骤停时心内注射时取血,血液离心静止分成三层,为血细胞,羊水,表层为血浆,取中层泖片染色进行镜检;
同时可以采用辅助染色的方法,譬如油红染色查找胎儿脂肪,用Ayoub-Shklar染色角蛋白,抗人角蛋白血清通过免疫过氧化物酶方法能检测母体肺组织中角蛋白的存在,但是这一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差,同时不少学者对此还持相反意见,Clark等学者观察了大量临床病例和动物实验,发现正常孕妇血中带有鳞状上皮细胞和其他羊水成分,而不发生羊水栓塞,提出肺循环中出现鳞状上皮细胞或毳毛可能并非病态,因此,单纯发现肺循环中存在鳞状上皮细胞不能诊断羊水栓塞。
2、母血清及肺组织中的神经氨酸-N-乙酰氨基半乳糖(SialylTn)抗原检测: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是一种新的羊水栓塞诊断方法。Kobayashi等研究发现,粘液性糖蛋白的单克隆抗体TKH-2能识别羊水中粘液性糖蛋白中的寡糖结构。用免疫印迹技术,TKH-2能检测到胎粪上清液中极低浓度的SialylTn抗原,能被TKH-2识别的抗原不但在胎粪中大量存在,同时也可出现在清亮的羊水中,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发现。
在胎儿小肠,结肠,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中包含有与TKH-2发生反应的抗原,用放射免疫检测法在胎粪污染的羊水和清亮的羊水中都可测到SialylTn抗原。但前者明显高于后者,现发现SialylTn抗原是胎粪和羊水中的特征性成分之一,SialylTn抗原大约占了胎粪的十分之一,羊水中SialylTn抗原的来源仍不十分清楚,由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的粘膜上皮都有SialylTn抗原的表达,认为除了胎粪是羊水中SialylTn抗原的主要来源外,部分可能来源于胎儿呼吸道的粘液蛋白。
妊娠后孕妇血清中SialylTn抗原浓度有所不同,如果羊水中有胎粪污染,孕妇血清中SialylTn抗原浓度[(20.3±15.4)U/ml]稍高于羊水清亮者[(11.8±5.6)U/ml],但具有诊断价值的是在羊水栓塞患者或有羊水栓塞样症状者的血清中,SialylTn抗原显著升高,约为(105.6±59.0)U/ml,Kobayashi等的研究证实,羊水栓塞患者血清中,SialylTn抗原的水平显著高于非羊水栓塞患者,妊娠后血清中SialylTn抗原主要来自母胎屏障被破坏或者胎儿血清中的SialylTn经过胎盘到母体血循环。
羊水中的SialylTn抗原少量进入母血循环,不足以导致羊水栓塞,似乎提示羊水栓塞的发生与进入母血循环的SialylTn抗原量有关,因此用灵敏的放射免疫竞争检测法定量测定血清中的SialylTn抗原,是一种简单,敏感,非创伤性的诊断羊水栓塞的手段,可用于羊水栓塞的早期诊断,在孕产妇死亡后的组织学诊断仍然十分重要,用TKH-2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肺组织,发现羊水栓塞或有羊水栓塞样症状的患者,肺血管出现明显的强阳性染色,且这种强阳性染色可被羊颌下腺粘液蛋白完全抑制,表明它具有免疫特异性。
3、组织抗凝因子的测定:
如前所述,羊水中的有形成分不是引起羊水栓塞的主要原因,而一些体液因子如组织因子样促凝物质,白三烯等在病生理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羊水栓塞发生后大约40%的病人出现致死性的凝血功能障碍,组织因子的凝血活性可被抗组织因子蛋白拮抗,因此理论上可以通过检测母血中的组织因子作为区分其它产科DIC的依据。
4、肺组织中肥大细胞的测定:
近年来,对羊水栓塞的发生机理有大量文献报道,认为羊水栓塞的发生是机体对羊水中的胎儿成分产生过敏反应,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织胺,类胰蛋白酶和其他介质引起机体发生严重的病生理改变所致,类胰蛋白酶是一种中性蛋白酶,是T细胞和肥大细胞分泌颗粒的主要成分,Fineschi等用特殊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循环中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发现因羊水栓塞和过敏性休克死亡者肺组织中肥大细胞数量都明显升高,两者之间无差异,死于创伤性休克者肺组织肥大细胞数量明显低于羊水栓塞和过敏性休克者,存在显著的差异,表明用免疫组化检测肺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可诊断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的抢救流程
羊水栓塞一旦确诊,应立即抢救产妇。其主要原则为:改善低氧血症、抗过敏和抗休克、防治DIC和肾衰竭、以及预防感染。
1、改善低氧血症
(1)给氧,保持呼吸道畅通。出现呼吸困难、发绀者,立即面罩给氧。专人护理,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在抢救过程中正确有效及时完成治疗计划。
(2)解除肺动脉高压及支气管痉挛。选用药物缓解肺动脉高压和改善肺血流灌注,是预防忧心衰竭、呼吸衰竭及末梢循环衰竭的有效措施。
2、抗过敏
在改善缺氧的同时,应迅速抗过敏。如果产妇出现过敏性休克,则应该用大剂量皮质激素,常选用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
3、抗休克
(1)扩容:即为补充血容量,在抢救过程中,应尽快输新鲜血以补充血容量。
(2)升压: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准确地测定出血量,并观察血凝情况,特别护理应详细记录情况和24h的出入量。
(3)纠正酸中毒和心衰:在抢救过程监控这些情况,一旦出现酸中毒或心衰,应立即用药。防治心力衰竭,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3、防治DIC
羊水栓塞诊断一旦确立,就应开始抗凝治疗,尽早使用肝素,以抑制血管内凝血,保护肾脏功能。羊水栓塞可发生在产前、产时或产后。应警惕严重的产后出血发生,最安全的措施是在给肝素的基础上输新鲜血,并补充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悬液及鲜冻干血浆等,以补充凝血因子,制止产后出血不凝。
4、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
羊水栓塞时受累器官除肺与心脏外,其次便是坚肾脏,应留置导尿管,保持导尿管的通畅,观察尿的排出量和性质,及时反映情况,采取措施,防止肾功能衰竭。
5、预防感染
防感染,在各项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茵操作,正确使用对肾脏毒性最小的广谱抗生素,防止肺部和生殖道感染。
6、产科处理
(1)分娩前发生羊水栓塞:羊水栓塞在胎儿娩出前或刚临产而发生时,在改善母体呼吸循环功能,并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后,尽快结束分娩。
(2)第一产程发病:此时胎儿不能及时娩出,应立即做好剖腹产手术前的准备,行剖腹产结束分娩。
(3)第二产程发病:宫口已开全或接近开全时发病应及时做好阴道分娩及手术助产,准备娩出胎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多数可经阴道分娩。
(4)对子宫的处理:产后对无法控制的阴道流血患者,予以子宫切除术,做好腹部全子宫切除手术的前后准备和护理。切除子宫可减少胎盘剥离面大血窦的出血,控制病情不再继续恶化。
羊水栓塞的诊断
羊水栓塞的诊断是很难及时、准确地做出来的,而这也正是处理羊水栓塞时的难题,需要了解清楚状况,并迅速做出正确诊断,从而才能及时、正确地处理羊水栓塞哦。
羊水栓塞出现两个阶段的临床表现:
第一阶段,产妇在羊水成分进人体内后出现肺血管痉挛、严重的低氧血症和右心衰,这种严重的低氧血症可解释少数存活下来的产妇出现神经系统损害。当存活下来的产妇建立起中心血流动力学监测时,这些最初的改变已消失。
第二阶段特点是左心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及DIC。左心衰竭的发生可能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流减少或羊水对心肌的直接损害。总之,羊水栓塞典型的临床表现最初阶段为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或低氧血症,随后出现左心室衰竭、肺动脉高压和凝血异常。
确切的诊断通常是在尸检时作出的,通过母体循环和肺部小动脉、肺毛细血管中的羊水物质证实。对于活着的病人,可从右心吸出血液,鉴定其中的胎毛、胎发或胎儿鳞屑,从而作出诊断。
其他用来确定羊水栓塞的诊断手段包括:
(1)拍胸片:可见右心房和右心室扩大、明显的弥散性肺水肿;
(2)肺部扫描:它可以显示某些栓塞区域灌注减少;
(3)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初期由于急性肺动脉高压引起的中心静脉压升高以及最终由于大出血导致的中心静脉压大幅下降;
(4)凝血因子的检查:一般来说,在妊娠时凝血因子会增加,但是,由于羊水栓塞和DIC,血液无法凝结。
羊水栓塞死亡率高的原因
1、怀男胎的孕妇。有统计数字表明,发生羊水栓塞的孕妇中怀男胎的更多见。
2、子宫张力比较高的女性,比方说怀了双胎,羊水过多,加压分娩或者不规范地使用缩宫素,容易发生羊水栓塞。
3、剖腹产也是发生羊水栓塞的原因之一。顺产或剖腹产都有可能发生羊水栓塞,但剖腹产发生羊水栓塞的比例远高于顺产,其发生的概率约比顺产高五至六倍。
羊水栓塞虽然发生的概率比较低,但是它的危害性却是极大的,所以说我们必须要对羊水栓塞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知道他的起因,然后才能防患于未然,做到生产前的一切合理准备,防止这种危害生命的情况发生。
羊水栓塞是怎么回事?以上就是简单的关于羊水栓塞的相关介绍,我们在了解了羊水栓塞以后,那么我们在怀孕和生产的过程当中,平时的生活上一定要多加的注意。生产的时候一定要多听取医生的建议。做出最适合我们的生产方式,能顺产最好顺产,但是如果不能顺产就要进行剖腹产。
羊水栓塞抢救流程
羊水栓塞一旦确诊,应立即抢救产妇。羊水栓塞的抢救流程遵循的主要原则为:改善低氧血症、抗过敏和抗休克、防治DIC和肾衰竭、以及预防感染。
1、改善低氧血症
(1)给氧,保持呼吸道畅通。出现呼吸困难、发绀者,立即面罩给氧。专人护理,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在抢救过程中正确有效及时完成治疗计划。
(2)解除肺动脉高压及支气管痉挛。选用药物缓解肺动脉高压和改善肺血流灌注,是预防忧心衰竭、呼吸衰竭及末梢循环衰竭的有效措施。
2、抗过敏
在改善缺氧的同时,应迅速抗过敏。如果产妇出现过敏性休克,则应该用大剂量皮质激素,常选用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
3、抗休克
(1)扩容:即为补充血容量,在抢救过程中,应尽快输新鲜血以补充血容量。
(2)升压: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准确地测定出血量,并观察血凝情况,特别护理应详细记录情况和24h的出入量。
(3)纠正酸中毒和心衰:在抢救过程监控这些情况,一旦出现酸中毒或心衰,应立即用药。防治心力衰竭,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3、防治DIC
羊水栓塞诊断一旦确立,就应开始抗凝治疗,尽早使用肝素,以抑制血管内凝血,保护肾脏功能。羊水栓塞可发生在产前、产时或产后。应警惕严重的产后出血发生,最安全的措施是在给肝素的基础上输新鲜血,并补充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悬液及鲜冻干血浆等,以补充凝血因子,制止产后出血不凝。
4、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
羊水栓塞时受累器官除肺与心脏外,其次便是坚肾脏,应留置导尿管,保持导尿管的通畅,观察尿的排出量和性质,及时反映情况,采取措施,防止肾功能衰竭。
5、预防感染
防感染,在各项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茵操作,正确使用对肾脏毒性最小的广谱抗生素,防止肺部和生殖道感染。
6、产科处理
(1)分娩前发生羊水栓塞:羊水栓塞在胎儿娩出前或刚临产而发生时,在改善母体呼吸循环功能,并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后,尽快结束分娩。
(2)第一产程发病:此时胎儿不能及时娩出,应立即做好剖腹产手术前的准备,行剖腹产结束分娩。
(3)第二产程发病:宫口已开全或接近开全时发病应及时做好阴道分娩及手术助产,准备娩出胎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多数可经阴道分娩。
(4)对子宫的处理:产后对无法控制的阴道流血患者,予以子宫切除术,做好腹部全子宫切除手术的前后准备和护理。切除子宫可减少胎盘剥离面大血窦的出血,控制病情不再继续恶化。
顺产容易羊水栓塞吗
事实上,顺产或剖腹产都有可能发生羊水栓塞,但剖腹产患羊水栓塞的比例远高于顺产。剖腹产增加了羊水栓塞的发生率,约比顺产发生的概率高五至六倍。
羊水栓塞在临床上罕见。发生率大概在五千分之一到两万分之一左右,死亡率以前是百分之八十多,近五年由于诊断标准变化,医学技术发展,死亡率有所下降,但也至少在百分之六十以上。虽然病因至今还是个医学难题,但一些高危因素已经陆续被人类发现。所谓的羊水栓塞就是产妇的羊水进入循环,侵入血管后使血管痉挛,产生栓塞的效果,继发多脏器衰竭,不及时干预的话,就会死亡。急性羊水栓塞, 产妇可能在瞬间停止心跳。
产妇分娩时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包括子宫破裂,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等。目前,羊水栓塞在我们国家孕婴产妇死亡中一直排在第三位,在孕婴产妇死亡中占百分之二十的比例;第一位是产后出血。羊水栓塞一旦发生就很凶险,发生的概率又很低,大大增加了救治难度,一般经验不是很丰富的团队确实不容易应对。
孕妇怎样预防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的预防,首先是要定期做好产检。其次,则是在产程中若烦躁、寒战等感觉,应及时告诉医生。具体包括以下6点:
1、加强产前教育,注意诱发因素
30岁以上的产妇、早产或过期产者及经产妇,尤其是胎膜早破、子宫体或子宫颈发育不良的产妇容易发生羊水栓塞。
对有诱发因素者,应严密观察,提高发生羊水栓塞警惕,如剖宫产、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急产等。
2、产检发现可导致病发因素
通过B超检查可诊断出90%的前置胎盘,使用分娩监视装置可早期发现胎盘早剥。而这2种异常情况可能是造成羊水栓塞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