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病毒性肝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一)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偶有异常淋巴细胞出现,重症肝炎患者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可增高,血小板在部分慢性肝炎病人中可减少。
(二)肝功能试验肝功能试验种类甚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进行。
1.黄疸指数,胆红素定量试验黄疸型肝炎上述指标均可升高,尿检查胆红素,尿胆原及尿胆素均增加。
2.血清酶测定常用者有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血清转氨酶在肝炎潜伏期,发病初期及隐性感染者均可升高,故有助于早期诊断,业已证实AST有两种,一为ASTs,存在于肝细胞质中,另一为ASTm,存在于肝细胞浅粒体中,当肝细胞广泛坏死时,血清中ASTm增高,故在重症肝炎时以ASTm增加为主,由于ASTm的半衰期短于ASTs,故恢复也较早,急性肝炎中ASTm持续升高时,有变为慢性肝炎可能,慢性肝炎中ASTm持续增高者,应考虑为慢性活动性肝炎,血清转氨酶除在各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期可增高外,其他肝脏疾病(肝癌,肝脓肿,肝硬化等),胆道疾病,胰腺炎,心肌病变,休克,心力衰竭等,均可有酶值的升高,某些生理条件的变化亦可引起转氨本科升高,如剧烈体育活动或妊娠期可有轻度ALT的一过性升高,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在重症肝炎时升高最早,在助于早期诊断,果糖1,6-二磷酸酶是糖原合成酶之一,各型慢性肝炎血清含量明显升高,血清鸟嘌噙酶(GDA)与ALT活性一致,并具有器官特异性,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在慢性肝炎时可轻度升高,在淤胆型肝炎酶活力可明显升高,血清硷性磷酸酶(AKP)在胆道梗阻,淤胆型肝炎中可升高,肝硬化时血清单胺氧化酶(MAO)同工酶MAO3可升高,而正常人,急,慢性肝炎患者MAO3区带不增高,对肝硬化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
3.胆固醇,胆固醇酯,胆硷脂酶测定肝细胞损害时,血内总胆固醇减少,梗阻性黄疸时,胆固醇增加,重症肝炎患者胆固醇,胆固醇酯,胆硷脂酶均可明显下降,提示预后不良。
4.血清蛋白质及氨基酸测定慢性活动性肝炎时蛋白电泳示γ-球蛋白常>26%,肝硬化时γ-球蛋白可>30%,但在血吸虫病肝硬化,自身免疫性疾病,骨髓瘤,结节病等γ-球蛋白百分比均可增高。
血清前白蛋白系由肝脏合成,又名甲状腺结合蛋白,维生素A转运蛋白,其分子量为60000,半衰期1.9天,pH为8.6,其电泳移动速度比血清白蛋白快,故称前白蛋白,肝实质细胞损害时,其浓度即下降,其下降幅度与肝细胞损害程度一致,重症肝炎时其值很低,甚至接近零,急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值降低者分别可达92%和83.8%,随着病情的恢复而恢复正常,但肝癌,肝硬化,梗阻性黄疸等疾病中其值亦可降低,应予注意。
检测血浆中支链氨基酸(BCAA)与芳香族氨基酸(AAA)的比值,如比值下降或倒置,则反映肝实质功能障碍,对判断重症肝炎的预后及考核支链氨基酸的疗效有参考意义。
5.血清前胶原Ⅲ(PⅢP)测定血清PⅢP值升高,提示肝内有纤维化将形成可能文献报道其敏感性为31.4%,特异性为75.0%,PⅢP正常值为<175μg/L。
(三)血清免疫学检查测定抗HAV-IgM对甲型肝炎有早期诊断价值,HBV标志(HBsAg,HBEAg,HBCAg及抗-HBs,抗-HBe,抗-HBc)对判断有无乙型肝炎感染有重大意义,HBV-DNA,DNA-P及PHSA受体测定,对确定乙型肝炎病人体内有无HBV复制有很大价值,高滴度抗HBc-IgM阳性有利于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有人用基因工程方法获得HBsAg的前S1(pre S1)和前S2基因,用组织化学及固相放射免疫测定可研究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中前S抗原在肝细胞中的定位,在有HBV复制的肝细胞中常含有HBsAg的前S1和前S2,血清中可测定抗-前S1和抗-前S2,前者于潜伏期即出现,后者在病毒复制终止前出现,故抗-前S1阳性可作为急性乙型肝炎早期诊断指标,抗-前S2可为肝炎恢复的指标。
丙型肝炎常有赖排队甲型,乙型,戊型及其他病毒(CMV,EBV)而诊断,血清抗HCV-IgM或/和HCV-RNA阳性可确诊。
丁型肝炎的血清学诊断有赖于血清抗HDV-IgM阳性或HDAg或HDV cDNA杂交阳性;肝细胞中HDAg阳性或HDV cDNA杂交阳性可确诊。
戊型肝炎的确诊有赖于血清抗HEV-IgM阳性或免疫电镜在粪便中见到30~32nm病毒颗粒。
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reaction,PCR)是一种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检测病毒性肝炎的新方法,PCR是试管内特异性DNA在引物(primer)作用下的多聚酶链反应,在几小时内能合成百万个同一种DNA,大大增加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在病毒性肝炎时,因血清中病毒含量太少,目前检测方法尚不够灵敏,易造成漏诊,而PCR能检测血清中病毒含量104/ml时亦能呈阳性反应,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PCR最初应用于乙型肝炎的诊断,目前对丙型肝炎亦可用此法检测而确诊。
免疫复合物(IC),补体(C3,C4),IgG,IgA,IgM,IgE以及自身抗体(抗-LSP,抗-LMA等)测定对慢性活动性肝炎诊断有参考意义。
(四)肝穿刺病理检查对各型肝炎的诊断有很大价值,通过肝组织电镜,免疫组化检测以及以Knodell HAI计分系统观察,对慢性肝炎的病原,病因,炎症活动度以及纤维化程度等均得到正确数据,有利于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肝脏怎么查呢
1、肝功能: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等。各类肝炎都可以引起ALT、AST升高,一些药物如抗肿瘤药、抗结核药,都会引起肝脏功能损害。大量喝酒、食用某些食物也会引起肝功能短时间损害。肝癌、胆管梗阻、急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GGT、ALP升高。
2、B超:检查腹部器官有无占位性疾病、肝胆慢性病变、血管瘤、胰脏等器官病变及肿瘤。脂肪肝、肝硬化、肝胆结石等疾病。
肝功能异常就是得了乙肝吗
肝功能检查是肝病患者经常要做的,其检查项目有很多,出现转氨酶偏高的异常现象时,很多朋友就担心自己是得了乙肝。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专家的介绍。
专家介绍,通常,在肝功能化验单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谷丙转氨酶(alt),另一种是谷草转氨酶(ast)。一般来讲肝功能异常指的就是这两种转移酶偏高。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其特点是病机复杂、病程长、慢性化,检测肝功能指标、转移酶往往异常。因此,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以致于会认为“乙肝就是肝功能异常”。
导致肝功能异常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病毒性肝炎、慢性非病毒性肝炎(如脂肪肝、肝硬化、肝癌)以外,其他如感冒、饮酒过量、过度疲劳、某些药物因素及生理变化(如妊娠反应)等,都可以导致异常,因此,肝功能异常不一定都是乙肝引起的。
但是alt的正常上限是40单位,如果alt血清值超过正常上限2.5倍,并持续半个月以上,可考虑肝胆疾病;如果测定值超过正常上限20倍,一般说,只能是肝胆疾病引起,并主要是肝细胞损伤所致;如果hbv标志物为阳性,可以诊断为乙肝。
乙肝病毒携带者申领健康证难在哪
首先,申请办理健康证是按照统一制定的《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表》和检查套餐收费。乙肝既然不影响体检结果,那乙肝表面抗原还要不要检查?要不要收费?《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规定,健康检查单位不得随意增减健康检查项目和频次,不得擅自提高收费标准,严禁乱收费。这些具体操作办法也亟待修改。
其次,按照以前有关部门对《食品卫生法》的理解,申请食品行业健康证需检查的“病毒性肝炎”,在执行中实际上是乙肝病毒检测和化验肝功能。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明确了病毒性肝炎为“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乙肝不检了,要不要按照新法开始专门的甲肝、戊肝病毒检测?因为肝功能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甲肝、戊肝病毒感染的可能。不检查就是违法发证。如果检查,怎么查?怎么收费?
要解决上述问题,光有国家法律还不够,还需要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和经办机构完善制度、理顺关系。
社会在进步,法治在完善,乙肝病毒携带者获得平等的就业权利是大势所趋。目前,他们在这些方面仍然面临一些困难,说明社会、政府和有关执行机构对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的落实还不够好。既然是大势所趋,而且关系到1亿多公民的平等权利,为什么有关部门不能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行动,来面对和解决这些难题呢?
什么是肝功能五项
很多人都认为肝功能五项就是乙肝五项,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因为肝功能检查项目有很多,但是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是不用逐一检查的,因此就有了肝功能五项的说法。可以说,肝功能五项只是肝功能检测中的一种。
肝功能五项检查主要是针对人体肝脏代谢物质指标的检查,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检查项目,这些指标的异常反应出的是肝组织损伤情况。
进行肝功能五项检查,能够及时的帮助患者发现和诊断某些疾病,像是判断患者是否有急慢性肝炎,酒精肝,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从而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防危害到人体健康。
于肝脏患者而言,检查这些项目能够使医生及时掌握病情,以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
不过,肝功能检查不能判断人体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要想判断,需要患者进行乙肝五项检查。
睾丸炎检查费用多少呢
男性出现睾丸炎虽然也是常见的,但是有个别患者可能是会因为症状性方面的病变症状有一定的提醒之后,从而是会让患者意识到有可能是睾丸部位出现一定的病变问题,而最终想要确定是否是存在睾丸炎这个病变问题,患者是需要通过及时性检查并有效确定病情的轻重,而在每个患者选择性检查这个过程中,由于检查项目的不同是会造成价钱也出现波动。
一般情况下,睾丸炎检查的项目虽然是比较多,但是在大体上的检查项目都是一致的,而产生的检查费用大约是在300-800元这个范围内有效地进行波动,而最终的检查费用是因人而异的,毕竟每个患者最终所选择检查的项目不一定是全部一致,所以最终的精确费用肯定是会出现波动性,并不是说每个患者都是一致的检查费用,因此最终的精确价钱是因人而异的。
通过上述可知,睾丸炎检查费用大约是在300-800元这个范围内,而根据每个患者自身的检查项目有所不同,而在进行检查时就会使检查费用出现一定的波动性,而面对于不同项目的检查下,最终所产生的检查费用肯定是会因人而异的。
过敏性皮炎如何鉴别诊断
虫咬症:典型皮损为风团样丘疹,顶端有小疱,多无全身症状。
药疹:有明确的服药吏,有一定的潜伏期,皮损突然发生,除固定型药疹外,多对称分布。
疥疮:有接触传染史、好发部位及典型皮损,若能查到疥螨即可确诊。
过敏性皮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检查项目:过敏源筛查、实验室检查
1、对变态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原发刺激物引起的病例,病变范围广泛伴全身症状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的“A”、“B”。
3、过敏原检查。
详解慢性肝炎的诊断检查项目
慢性肝炎多患者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慢性肝炎患者到医院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后,才可以接受治疗。那么慢性肝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下面专家为您详细介绍慢性肝炎的检查项目。
慢性肝炎的检查项目1.乙肝五项:查看机体是否感染乙肝病毒。
慢性肝炎的检查项目2.乙肝病毒DNA检测:通过检测了解乙肝病毒的活跃程度以及传染性强弱等信息。
慢性肝炎的检查项目3.血常规:如果病情进入肝硬化阶段,血象也可以直接提示病情的严重程度。
慢性肝炎的检查项目4.甲胎蛋白:对于乙肝患者来说,根据甲胎蛋白检测结果可以鉴别肝炎还是肝癌。
慢性肝炎的检查项目5.肝穿刺检查:从肝脏取活组织进行检查,可以进一步确定病情,有助于确诊。
慢性肝炎的检查项目6.B超或CT检查:可以了解肝脏的形态、门脉内径、回声等信息,可以判定病情有无恶化。
慢性肝炎的检查项目7.肝功能检查:查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球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胆碱酯酶等各项指标,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生化全套能检查人体哪些疾病
生化全套是什么东西呢?生化全套检查包括大部分的常规检查项目,如肝功能检查、血脂检查就属于其中之一,它是对身体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对身体情况的一种全面了解,可以检查出来潜伏的疾病。那么通过生化全套检查能检查出人体哪些潜在的疾病呢?泉州延年健康管理体检专家表示,生化全套检查项目有很多,不同的生化全套检查项目,能检查出不同性质的疾病,下面将针对常见的几项检查项目来做讲解。常见的生化全套检查项目以及对应可能检查出的疾病: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 升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2、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GOT) 升高:常见于心肌梗塞发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血清总蛋白 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 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烧伤,失血等。 4、血清白蛋白 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 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病,肾脏疾病更为明显。 5、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升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转移癌、骨折恢复期。另外,少年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骨胳系统活跃,可使ALP增高。 注意:使用不同绶冲液,结果可出现明显差异。 6、血清r-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或r-GT) 升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7、血清总胆红素 增高:常见于肝脏疾病、肝外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急性黄疸性肝炎、新生儿黄疸、慢性活动期肝炎、闭塞性黄疸、病毒性肝炎 胆石症、阻塞性黄疸胰头癌、肝硬化。 8、血清直接胆红素 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9、血清甘油三酯 增高:可以由遗传、饮食因素或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等。TG值2.26mmol/L以上为增多;5.65mmol/L以上为严重高TG血症。 降低:常见于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性病变、原发 性B脂蛋白缺乏及吸收不良。 10、血清载脂蛋白B 载脂蛋白B是低密度脂蛋白的结构蛋白,主要代表LDL的水平,病理状态下APOB的变化往往比LDL明显。 增高:常见于高脂血症、冠心病及银屑病。 降低:常见于肝实质性病变。 11、血清总胆固醇 (1)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的判断; (2) 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及分类; (3)CHO增高或过低可以是原发的(包括遗传性),营养因素或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甲状腺病、肾病等。当CHO值在5.17-6.47mmol/L时,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边缘;6.47-7.76mmol/L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水平;>7.76mmol/L为动脉粥样硬化高度危险水平;
常见的肝功能检查项目
常用的肝功能检查项目有:
1、谷-丙转氨酶(ALT、GPT)参考值0.0-40U/L;
2、谷-草转氨酶(AST、GOT)参考值0.0-41U/L;
3、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参考值5-50U/L;
4、碱性磷酸酶(ALP、AKP)参考值15-121U/L;
5、总胆汁酸 (TBA)参考值0-12umol/L;
6、总蛋白(TP)参考值60-85g/L白蛋白(Alb,A)参考值40-55g/L球蛋白(Glb,G)参考值20-30g/L;
7、总胆红素(TBil)参考值0-20umol/L直接胆红素(DBil)参考值0.0-5.6umol/L间接胆红素(IBil)参考值1.7-17.3umol/L。
别看这么多数据吓了你一跳,它的上下波动可是各有各的意义,主要临床意义有:
1-4项为主要的酶类检查。肝细胞坏死时,肝细胞内的各种酶释放到血液中,导致酶指标增高。
1、ALT:为肝细胞受损最敏感的指标之一,主要分布肝细胞内。轻-中度增高见于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血吸虫病、心脏疾病、胆囊疾病、使用某些药物后、化学药品中毒等,显著增高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中毒性肝炎等。
2、AST:主要分布组织细胞内,心肌细胞内最多,其次为肝细胞中。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外伤、肝癌、激烈运动后、使用某些药物后等。特别要指出的是要注意ALT/AST的比值变化,>1提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轻型;<1提示肝硬化、肝癌、重症肝炎、肝坏死、心肌梗死;若<3通常为原发性肝癌。
3、GGT:广泛分布于肝细胞毛细胆管和胆管系统。轻度增高见于急慢性胰腺炎、胆囊疾病,中度增高见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癌、显著增高见于胰腺癌等。阻塞性黄疸的患者明显升高。
4、ALP:大部分来自于肝脏、骨骼、小肠、肾脏等。增高见于阻塞性黄疸、黄疸性肝炎、肝硬化、佝偻病、使用某些药物后,显著增高>500U/L者,应警惕恶性病变。
5、TBA:是由胆固醇在肝内分解产生的。增高见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对慢性肝炎尤其是肝硬化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6、TP、Alb,A、Glb,G、A/G:A/G比值为1.5-2.5:1,当肝功能受损时,可出现总蛋白降低、A/G比值减小甚至倒置,一般白蛋白降低程度与肝炎的严重程度相平行。慢性和重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白蛋白浓度降低,同时球蛋白产生增加,A/G比值倒置。
7、TBil、Dbil、IBil:用于判断黄疸类型及黄疸程度。
肝炎的检查项目包括什么
肝病专家表示,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就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对于乙肝的检查,首先要检查一下乙肝五项,乙肝五项主要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表面e抗原、乙肝表面e抗体,乙肝表面核心抗体。是用来判断是否感染乙肝或粗略估计病毒复制水平的初步检查,为了肝脏健康,建议大家在闲余时间都要到医院做下乙肝五项检查。
另外对于肝炎检查项目还包括肝功能检查,以了解患者的肝脏损伤情况,是否需要治疗等。那么肝功能检查项目有哪些呢?肝病专家指出,临床上反应肝功能检查项目包括检查肝损伤的血清转氨酶、排泄功能的胆红素、合成功能的总蛋白、白蛋白等。如慢性肝炎时转氨酶ALT可持续或反复升高,有时可成为肝损害的唯一表现。
肝炎检查项目有哪些?B超检查也是不可缺少的,B超检查在诊断肝硬化(特别是静止期肝硬化)方面有重要价值;对监测重症肝炎病情发展、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在彩色超声指引下进行肝脏穿刺采集肝活检标本可提高准确性和安全性。对于监测重症肝炎以及对预后的估计有很重要的意义。
肝病专家提醒大家,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及严重程度不相同,因此肝炎检查项目应根据自身的状况来选择,如果是首次检查只检查乙肝五项即可,在确诊感染乙肝病毒后,再做肝功能检查和B超检查等,以便全面了解病情。另外为了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大家在做检查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以避免误诊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如何看懂产检单结果
血型检查:检查项目:1.ABO血型 2.Rh血型。检查血型,以备生产时输血,准妈妈了解自己的血型很重要。如果丈夫为A型、B型或AB型血,孕妇为O型血,生出的小宝宝有ABO溶血的可能。在亚洲人中Rh血型阴性的较少,大多数为Rh血型阳性。如果男女Rh血型不合,也有可能发生小宝宝溶血。如果准妈妈为Rh阴性,在生产前医院还要预先备好Rh阴性的血液,一旦分娩时发生意外,就能够及时输血。
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查项目:1.螺旋体抗体血凝试验(TPHA)2.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性疾病。如果孕妇患梅毒可通过胎盘直接传给胎儿,有导致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可能。正常孕妇这两项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反应。当机体受到梅毒螺旋体感染后,会产生两种抗体,表现为RPR阳性和TPHA阳性。RPR阳性的特异性不高,会受到其它疾病的影响而出现假阳性,TPHA阳性可作为梅毒的确诊试验。
艾滋病的血清学检查:检查项目:艾滋病(HIV)抗体。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直译名称,是一种严重的免疫缺陷疾患,其病原体是HIV病毒。正常孕妇HIV抗体为阴性。如果感染了HIV病毒,则结果为阳性。HIV病毒会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会造成新生儿HIV病毒感染。
乙型肝炎(HBV)病毒学检查:检查项目:乙肝病毒抗原。在病毒性肝炎中,以乙型肝炎发病率最高,在妊娠早期可使早孕反应加重,且易发展为急性重症肝炎,危及生命。乙肝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母婴传播的概率达到90%以上。正常孕妇各项指标均为阴性。如果单纯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阳性,说明以前感染过乙肝病毒,现已经痊愈,并且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
丙型肝炎(HCV)病毒检查:检查项目:丙型肝炎(HCV)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是丙肝的病原体,75%患者并无症状,仅25%患者有发热、呕吐、腹泻等。丙型肝炎病毒也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正常孕妇检查结果为阴性,如果为阳性,说明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需引起医生和孕妇的重视。
TORCH综合症产前筛查:检查项目:风疹病毒(RV)、弓形虫(TOX)、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抗体、人体微细病毒(B19)。准妈妈在妊娠4个月以前如果感染了以上这些病毒,都可能使胎儿发生严重的先天性畸形,甚至流产。最好是在准备怀孕前进行此项检查,正常为阴性,如果检查呈阳性,应经治疗后再怀孕。对于家中养宠物的准妈妈更要进行检查。
中国人最常得这 肝癌
病毒性肝炎,主要是乙肝和丙肝;大量饮酒或肥胖导致的肝硬化;发霉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
所以我们能做的是控制好肝炎,戒酒,不要吃霉变的食物。
目前没有常规筛查项目。如果出现不适,请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推荐相应的检查。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感染乙肝。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实验室检查(1)周围血象:急性期白细胞常稍低或正常,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偶可有异常淋巴细胞,但一般不超过10%,慢性肝炎白细胞常减少。急性重症肝炎则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可显著增加。部分慢性肝炎病人中血小板可减少。
(2)肝功能试验:
①血清酶测定:血清酶的种类繁多,主要检查反映肝实质损害的酶类。根据国内经验丙氨酸转移酶(ALT)、羧门冬氨酸转移酶(AST)更灵敏,应用也更广泛,虽然其特异性不强,但如能除外其他引起升高的因素,特别是当数值很高(大于正常值10倍以上),持续时间较长时,对肝炎的诊断价值很大。AST有2种,一种是位于细胞质的ASTs,另一种为ASTm,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重症肝炎时以ASTm增加为主。由于ASTm的半衰期短于ASTs,故恢复也较早,急性肝炎中ASTm持续升高时,有变为慢性可能。慢性肝炎中ASTm持续增多者,应考虑为慢性活动性肝炎。也有人认为ALT/AST比值对于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病毒性肝炎时比值为0.56,梗阻性黄疸时为1.03,正常人为1.15。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在重症肝炎时升高最早,有助于早期诊断。果糖1,6二磷酸酶是糖原合成酶之一,各型慢性肝炎血清含量明显升高。
②其他:凝血酶原时间及其活动度的测定可用于判定重症肝炎,如注射维生素K后仍明显异常,常表示肝细胞组织严重受损,预后不良。此外如胆固醇、胆固醇酯明显降低,亦常提示预后不良,血氨测定有助于肝性脑病的诊断。
2.血清学及病原学检测(1)甲型肝炎:
①病原学检查:在潜伏期后期和急性早期,可检测到HAV病毒与抗原。可使用免疫电镜检测HAV颗粒,或用CDNA-RNA分子杂交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AVRNA。用放射免疫(RIA)和酶免疫(EIA)检测HAAg。
②血清学检查:测定抗HAV抗体,常用RIA和EIA法,可分别测定抗HAV IgG和IgG抗体。抗HAV-IgM急性期病人发病第1周即可阳性,1~2个月抗体滴度和阳性率下降,于3~6个月后消失,因此对早期诊断十分重要,特异性高。HAV-IgG在急性期后期和恢复早期出现,持续数年或以上,主要用于了解过去感染情况及人群中免疫水平,对流行病学调查更有意义。
(2)乙型肝炎:
①HBV抗原-抗体的测定:人体感染HBV后,血液中可出现一系列的HBV有关的血清学标志,可作为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的指标。常用的标志有HBsAg、HBeAg和HBeAg及其抗体系统。测定方法以RIA和EIA为最灵敏。
A.HBsAg与抗-HBs的检测:HBsAg阳性是HBV感染的特异性标志,其滴定度随病情恢复而下降,慢性肝炎、无症状携带者可长期检出HBsAg,但HBsAg的滴度与病情无平行关系。HBsAg为病毒表面外壳,无传染性。血清中抗-HBs阳性,提示有过HBV感染,它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血清中出现阳性表示机体有免疫力,不易再次得乙型肝炎。此外乙型肝炎预防接种后,检测抗-HBs是评价疫苗效果的重要标志之一。
B.HBeAg与抗-HBe的检测:由于HBeAg是核心抗原的成分,其阳性和滴度常反映HBV的复制及判断传染性的强弱。急性乙肝时HBeAg呈短暂阳性,如持续阳性提示转为慢性,在慢性HBV感染时,HBeAg阳性常表示肝细胞内有HBV活动性复制;当HBeAg转阴,伴抗HBe转阳常表示HBV复制停止。抗HBe出现于急性乙肝的恢复期,可持续较长时期。抗-HBe的出现意味着血清中Dane颗粒少或无,传染性低。
C.HBcAg与抗-HBc的检测:应用电镜和免疫酶染色技术可检出肝细胞核内的HBcAg。一般认为血清内无游离的HBcAg,故不能直接从血清中测定HBcAg,但可从血中找Dane颗粒,用去垢剂脱去Dane颗粒的蛋白外壳,暴露出HBcAg,以已知的抗-HBc用酶标法可检测HBcAg。HBcAg阳性表示HBV在体内复制,反映血清中Dane颗粒数量与DNA多聚酶关系密切。抗HBc包括抗HBc总抗体、抗HBcIgM和抗HBclgG。抗HBc出现于急性乙型肝炎的急性期,恢复后可持续数年或更长,滴度则逐渐下降。慢性HBV感染者,抗HBc持续阳性。单项抗HBc阳性表示过去可能感染过HBV,须与其他标志结合起来判断,分别测抗HBcIgM和HBcIgG更有意义。急性乙肝病人抗IgM呈高滴度阳性,特别对于HBsAg已转阴性的病人(“窗口期”),抗HBclgM阳性可确诊为急性乙肝。抗HBcIgG出现时间较迟于HBclgM,主要见于恢复期和慢性感染。
D.前S1、前S2和PHSA受体(与多聚人血清白蛋白结合的能力)均为HBV的外壳蛋白,其阳性率和滴定度与HBsAg滴度、HBeAg、HBV-DNA呈正相关,可作为HBV感染的新标志。血清中前S1抗体阳性是急性乙型肝炎早期诊断指标,因抗-前S1在乙肝潜伏期出现,前S2抗体在病毒复制终止前出现,故血清中抗-前S2是肝炎恢复期的指标。
②病毒标志:
A.HBV-DNA的检测:应用DNA分子杂交和PCR技术测定,HBV-DNA阳性表示体内有HBV复制,对本病确诊和抗病毒药物疗效考核有参考意义。
B.DNA多聚酶的检测:为HBCAg核心成分,DNA多聚酶(DNAP)阳性为HBV存在的直接标志之一,并表示体内病毒在复制。
(3)丙型肝炎:目前HCV体外培养系统还没建立,还不知道HCV抗原的全部免疫学特征,并由于病毒变异和血清标志水平低微,故HCV的检测困难。血清抗原低于现行方法的可检出水平,只能检出抗体。
①抗HCV检测:血清中出现HCV抗体可诊断为HCV感染。现在抗-HCV试剂分别来自各个基因片段,存在着不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亦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如抗体阳性不能区分是现症感染或是既往感染,不能确定感染已痊愈还是仍携带病毒具有传染性,故对每一检测报告的解释,需要密切联系临床,并要熟悉各种试剂的特点、意义、价值和限制。判定发生困难时,还须用PCR法检测HCV-RNA来确定。
②HCV-RNA检测:检测血清抗体不是病毒血症的直接证据,近年来采用反转录RNA PCR检测血中HCV-RNA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阳性出现早。应用较广,可检测组织和体液中RNA。但操作程序较复杂,技术要求严,检测成本高,只限于有条件实验室进行研究。
(4)丁型肝炎:HDV是缺陷性病毒,只能依附HBV感染而复制和表达。而丁型肝炎无特殊临床特征,遇下列情况应考虑:HBsAg携带者急性肝炎发作,急性肝炎有双相转氨酶升高。乙型慢活肝但无HBV复制,原有乙肝合并重型肝炎或肝衰竭,主要诊断根据血清内病毒RNA、HDAg、抗HDV抗体和肝组织内HDAg和病毒RNA测定。但以血清学方法测抗原和抗体最普通。
①HDAg:当患急性肝炎时,血清HDAg出现于潜伏期后期和急性期早期,以后很快消失。慢性感染时,用RIA或EIA的检出率极低,但用免疫印渍法测定仍可检出,或当抗HDV出现后转阴,但肝脏内持续有HDAg。
②抗HDV:分别测定HDV-IgM和抗HDV-IgG。急性HDV感染时,临床症状出现数天后,抗HDV-IgM出现阳性,一般持续2~4周,抗HDV-IgG随后阳性。二者抗体的滴度一般不高。慢性HDV感染时,抗HDV-IgM持续阳性,并伴有高滴度的抗HDV-IgG。测定HDV-IgM不仅有助于早期诊断,其滴度的下降和增高,往往表示疾病缓解或进展。
③HDV-RNA:用分子杂交技术、核酸印迹试验或PCR法可测定血清和肝脏内病毒核酸的存在。
(5)戊型肝炎:
①粪便病毒检测:从潜伏末期和急性期初期的病人粪便中,急性和恢复期血清处理后,可用免疫电镜(IEM)检测到27~34nm病毒样颗粒。
②特异性抗体测定:患者急性期血清内含有高滴度的IgM抗体,在恢复期病人血清内可测出低水平的IgG抗体。
B型超声诊断对判断肝硬化、胆道异常、肝内外占位性病变有参考价值。肝活检对确定弥漫性肝病变及区别慢性肝炎临床类型有重要意义。
肝功能的各项指标含义
功能的各项指标代表着什么呢?
常用的肝功能检查项目有:
1、谷-丙转氨酶(alt、gpt)参考值0.0-40u/l;
2、谷-草转氨酶(ast、got)参考值0.0-41u/l;
3、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参考值5-50u/l;
4、碱性磷酸酶(alp、akp)参考值15-121u/l;
5、总胆汁酸 (tba)参考值0-12umol/l;
6、总蛋白(tp)参考值60-85g/l白蛋白(alb,a)参考值40-55g/l球蛋白(glb,g)参考值20-30g/l;
7、总胆红素(tbil)参考值0-20umol/l直接胆红素(dbil)参考值0.0-5.6umol/l间接胆红素(ibil)参考值1.7-17.3umol/l。
别看这么多数据吓了你一跳,它的上下波动可是各有各的意义,主要临床意义有:
1-4项为主要的酶类检查。肝细胞坏死时,肝细胞内的各种酶释放到血液中,导致酶指标增高。
1、alt:为肝细胞受损最敏感的指标之一,主要分布肝细胞内。轻-中度增高见于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血吸虫病、心脏疾病、胆囊疾病、使用某些药物后、化学药品中毒等,显著增高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中毒性肝炎等。
2、ast:主要分布组织细胞内,心肌细胞内最多,其次为肝细胞中。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外伤、肝癌、激烈运动后、使用某些药物后等。特别要指出的是要注意alt/ast的比值变化,>1提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轻型;<1提示肝硬化、肝癌、重症肝炎、肝坏死、心肌梗死;若<3通常为原发性肝癌。
3、ggt:广泛分布于肝细胞毛细胆管和胆管系统。轻度增高见于急慢性胰腺炎、胆囊疾病,中度增高见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癌、显著增高见于胰腺癌等。阻塞性黄疸的患者明显升高。
4、alp:大部分来自于肝脏、骨骼、小肠、肾脏等。增高见于阻塞性黄疸、黄疸性肝炎、肝硬化、佝偻病、使用某些药物后,显著增高>500u/l者,应警惕恶性病变。
5、tba:是由胆固醇在肝内分解产生的。增高见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对慢性肝炎尤其是肝硬化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6、tp、alb,a、glb,g、a/g:a/g比值为1.5-2.5:1,当肝功能受损时,可出现总蛋白降低、a/g比值减小甚至倒置,一般白蛋白降低程度与肝炎的严重程度相平行。慢性和重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白蛋白浓度降低,同时球蛋白产生增加,a/g比值倒置。
7、tbil、dbil、ibil:用于判断黄疸类型及黄疸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