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厥应该如何预防
惊厥应该如何预防
1.热性惊厥的预防:热性惊厥为引起小儿惊厥最常见的病因,热性惊厥的最好预防是不发热,但发热后应用退热药物是否能够预防热性惊厥发作,一直存在争议。目前现有证据表明单纯应用退热药物并不能预防热性惊厥的发作,仅能增加患儿的舒适度。国外最为推崇的是安定栓剂短程应用,但国内并无该药制剂。国内一般采用安定口服或灌肠,咪达唑仑滴鼻、滴口腔峡膜腔等。对于发热不高就抽搐的病人也可长期应用丙戊酸钠或苯巴比妥口服。
2.惊厥儿童的疫苗接种:惊厥儿童是否可以接种疫苗一直没有相应定论,其实就疫苗说明书明确规定仅三种疫苗即流脑、乙脑和百白破疫苗禁用于癫痫患者。对于热性惊厥由于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接种后发热,有可能导致热性惊厥,但发生率较低,已有研究发现麻疹疫苗接种后3~7天可能诱发热性惊厥发作。因此对于惊厥患儿的预防接种,如果是热性惊厥,尤其是单纯性热性惊厥一般不必禁忌疫苗接种;对于复杂性热性惊厥或发作频繁或癫痫尚未控制者一般暂缓接种,如果癫痫控制半年以上,虽然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是不会增加惊厥发作,仅小部分病例可能出现惊厥发作,但如果不接种疫苗,也有罹患相应传染病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则患者或家长需要权衡既往惊厥的复发情况、可能接触相应传染病的风险等综合考虑是否接种。
怎么预防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对宝宝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那么怎样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呢?以下措施可供参考:
一、 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至5岁小儿,约占95%,对这一年龄组的小儿应特别注意平时加强护理,注意营养,增强体质,尽量减少发热生病。
二、 过高热惊厥的小儿,当患感冒或热性病初期,应预先给口服退热剂(如阿斯匹林)及镇静剂(如鲁米那),或采用物理降温,以防体温突然升高。
三、 对既往曾有多次发作者,有的医生主张长期服用鲁米那以预防复发。当存在高热惊厥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时,应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由医生决定是否需要长期服药。
小儿惊厥的预防措施
预防复发就是要在易发年龄(6岁以前)完全避免再次发作,防止惊厥持续状态,减少癫痫的发生,避免智力发育障碍。目前常用间歇服药法,即初次发作以后,当发热时立即用药,这种方法易被家长接受。但若选用苯巴比妥,实际并不能达到防止复发的目的。
因为苯巴比妥至少规律服用7天才能在血中达到稳定的治疗浓度,一次苯巴比妥口服后也需4~6小时才达到血药浓度高峰,所以这种方法不能在体温骤升时起到保护作用。因此有人试用安定栓剂,每次5毫克,在发热期间每8小时一次,有一定效果。 为预防复发,也有人提出了长期用药,即不论是否发热,每天坚持服药。但热性惊厥发病率很高,而严重后遗症只是少数,一律长期服药会造成大多数病人不必要的负担,且苯巴比妥也可引起嗜睡、兴奋不安、多动等副作用。
(1)长程用药
持续规律口服苯巴比妥或丙戊酸钠到3-4岁。但长期口服上述药物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且间歇短程应用地西泮可以收到良好效果。所以目前认为采用此法治疗的患儿应加以限制。第一,体温在38℃以下有惊厥发作2次以上者;第二,热性惊厥持续15min以上(包括惊厥持续状态)用地西泮间歇短程治疗无效者;第三, 热性惊厥复发频繁(每年5次以上)应用地西泮短程治疗无效者。
(2)间歇服药法
目前常用间歇服药法,即平时不用药,只在每次发生热性疾病的初期,当体温刚升达到37.5℃时,立即将地西泮溶液直肠灌入或口服地西泮片剂,也可用地西泮 栓剂,剂量为0.3~0.5mg/kg,年长儿最大剂量为10mg。若8h后仍发热,可再给药1次。必要时再过8h给第3次。初次发生热性惊厥的病儿中, 只有20%~40%复发,
但若选用苯巴比妥,实际并不能达到防止复发的目的。因为苯巴比妥至少规律服用7天才能在血中达到稳定的治疗浓度,一次苯巴比妥口服后也需4~6小时才达到血药浓度高峰,所以这种方法不能在体温骤升时起到保护作用。
以下患儿为短程地西泮预防的对象比较合理,第一是首次热性惊厥具有复发危险因素的患儿,包括首发年龄15个月以下,有一级热性惊厥遗传史,有一级癫痫遗传 史及复杂性热性惊厥。第二是无复发危险因素但以后有过1次复发者。此法简便易行,效果较好,但治疗显效的关键在于刚开始发热时立即用药。
七个月宝宝发烧抽搐怎么回事呢
高热惊厥是指小儿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升高>=39℃时发生的惊厥,并排除颅内感染及其它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身或局部肌群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高热惊厥分为单纯性高热惊厥和复杂性高热惊厥两种。
惊厥为全身性对称发作(幼婴儿可不对称),发作时意识丧失,过后意识恢复快,无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惊厥持续约10秒钟至数分钟,极少超过10分钟,多发作1次。各年龄期(除新生儿期)小儿均可发生,以6个月至4岁多见,单纯性高热惊厥预后良好,复杂性高热惊厥预后则较差。
常见治疗方法
1、首选安定静注,控制惊厥后用苯巴比妥钠或其他药物以巩固和维持疗效。安定有抑制呼吸、心跳及降低血压的副作用,故应准备心肺复苏措施。
2、异戊巴比妥钠或硫喷妥钠在以上止惊药物无效才时使用,硫喷妥钠可引起喉痉挛,使用时勿搬动头部以防喉痉挛的发生,一旦发生喉痉挛应即将头后仰,托起下颌,防舌根后坠,并肌注阿托品解痉。
3、惊厥呈持续状态而出现颅内高压时,应采用20%甘露醇、速尿等降颅压措施。
4、高热者多行物理降温或/及药物降温。
5、对不同病因的惊厥给予相应的病因治疗。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七个月宝宝发烧抽搐怎么回事呢也都很清楚了。抽搐的现象很容易产生一些并发症或是后遗症,甚至会导致一些脑部疾病出现,总之是需要提高防治意识的。平时也要注意预防高热惊厥,一旦发烧就要尽快降温处理。
如何预防小儿惊厥
1)、加强护理和小儿体格锻炼。
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多让小儿到室外活动,使机体能适应环境,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2)、要注意营养。
小儿除了奶类饮食以外,还应当及时添加辅食,比如鱼肝油、钙片、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以及各种矿物质,不能让小儿饥饿,以免发生低钙和低血糖性惊厥。
3)、要适当合理用药,防止小儿误服有毒的药品。
4)、加强看护。防止小儿撞跌头部引起脑外伤,更不能随意用手打小儿头部。
如果小儿发生了惊厥,要让小儿侧卧,解开衣领用手帕裹压舌板或者把筷子放在上下齿之间,防止其咬伤舌头;要让小儿保持安静,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如果惊厥的小儿发高烧,可以用凉水、井水或者30%-50%的酒精擦浴,或者用冷盐水灌肠,并且用安乃近滴鼻或者肌注退烧针剂。惊厥不止的,要立即送医院治疗。
惊厥的预防
1、间歇短程预防性治疗:即仅在每次患儿发热性疾病初期,当体温刚升高达37.5℃时,立即将安定溶液直肠注入或给口服安定,也可用安定栓剂,剂量0.5mg/kg,年长儿最大剂量为10mg。若8小时后仍有发热,可再次直肠注入或口服安定一次,必要时8小时后重复给药第3次。由于热性惊厥多发生在热程早期体温骤升时,所以及时给药是间歇短程用药预防复发的关键。家长或托幼工作人员要认真观察小儿,早期发现发热性疾病,并立即用药治疗,才能获得良好效果。若安定治疗时间过晚,将影响预防性治疗的效果。一般可预防3/4的热性惊厥发作。安定短程预防性治疗的适应证为:①首次热性惊厥但有复发危险因素的患儿,包括首发年龄15个月以下、一级亲属有热性惊厥、癫痫史等;②无复发危险因素但已有热性惊厥反复发作者。
2、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对复杂性热性惊厥、频繁热性惊厥(每年5次以上)或热性惊厥持续状态,对间歇短程治疗无效者,可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预防发作。目前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药物只有两个即苯巴比妥和丙戊酸钠,可预防热性惊厥的发作,但一般认为对癫痫的发生率并无明显影响。
小儿惊厥的预防措施
(1)长程用药
持续规律口服苯巴比妥或丙戊酸钠到3-4岁。但长期口服上述药物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且间歇短程应用地西泮可以收到良好效果。所以目前认为采用此法治疗的患儿应加以限制。第一,体温在38℃以下有惊厥发作2次以上者;第二,热性惊厥持续15min以上(包括惊厥持续状态)用地西泮间歇短程治疗无效者;第三, 热性惊厥复发频繁(每年5次以上)应用地西泮短程治疗无效者。
(2)间歇服药法
目前常用间歇服药法,即平时不用药,只在每次发生热性疾病的初期,当体温刚升达到37.5℃时,立即将地西泮溶液直肠灌入或口服地西泮片剂,也可用地西泮 栓剂,剂量为0.3~0.5mg/kg,年长儿最大剂量为10mg。若8h后仍发热,可再给药1次。必要时再过8h给第3次。初次发生热性惊厥的病儿中, 只有20%~40%复发,
但若选用苯巴比妥,实际并不能达到防止复发的目的。因为苯巴比妥至少规律服用7天才能在血中达到稳定的治疗浓度,一次苯巴比妥口服后也需4~6小时才达到血药浓度高峰,所以这种方法不能在体温骤升时起到保护作用。
以下患儿为短程地西泮预防的对象比较合理,第一是首次热性惊厥具有复发危险因素的患儿,包括首发年龄15个月以下,有一级热性惊厥遗传史,有一级癫痫遗传 史及复杂性热性惊厥。第二是无复发危险因素但以后有过1次复发者。此法简便易行,效果较好,但治疗显效的关键在于刚开始发热时立即用药。
婴儿惊厥的预防
小儿惊厥对儿童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积极进行预防,是保护儿童健康的有效措施。预防的方法主要有:
1.加强护理和小儿体格锻炼。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多让小儿到室外活动,使机体能适应环境,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2.要注意营养。小儿除了奶类饮食以外,还应当及时添加辅食,比如鱼肝油、钙片、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以及各种矿物质,不能让小儿饥饿,以免发生低钙和低血糖性惊厥。
3.要适当合理用药,防止小儿误服有毒的药品。
4.加强看护。防止小儿撞跌头部引起脑外伤,更不能随意用手打小儿头部。如果小儿发生了惊厥,要让小儿侧卧,解开衣领用手帕裹压舌板或者把筷子放在上下齿之间,防止其咬伤舌头;要让小儿保持安静,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如果惊厥的小儿发高烧,可以用凉水、井水或者30%-50%的酒精擦浴,或者用冷盐水灌肠,并且用安乃近滴鼻或者肌注退烧针剂。惊厥不止的,要立即送医院治疗。
小儿高热惊厥的预防
1、由于高热惊厥常见于体质较差的小儿,因而平日要加强孩子的体质锻炼,增强肌体免疫力。
2、气候多变的季节需给孩子及时增减衣服,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3、常备退热药,及时观察测量体温,一旦体温达38℃即口服退热药物,以防高热引起抽风。
4、喝点盐开水。对既往有高热惊厥史者,若处于感冒初期,并伴有发热(体温≥37.8℃)口渴时,应适当增加饮水量,可喝两杯淡盐冷开水(一次饮水量100~200ml,间隔1~3小时),以预防高热惊厥复发及惊厥性脑损伤。
怎样预防宝宝惊厥
1.加强护理和小儿体格锻炼。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多让小儿到室外活动,使机体能适应环境,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2.要注意营养。小儿除了奶类饮食以外,还应当及时添加辅食,比如鱼肝油、钙片、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以及各种矿物质,不能让小儿饥饿,以免发生低钙和低血糖性惊厥。
3.要适当合理用药,防止小儿误服有毒的药品。
4.加强看护。防止小儿撞跌头部引起脑外伤,更不能随意用手打小儿头部。如果小儿发生了惊厥,要让小儿侧卧,解开衣领用手帕裹压舌板或者把筷子放在上下齿之间,防止其咬伤舌头;要让小儿保持安静,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如果惊厥的小儿发高烧,可以用凉水、井水或者30%-50%的酒精擦浴,或者用冷盐水灌肠,并且用安乃近滴鼻或者肌注退烧针剂。惊厥不止的,要立即送医院治疗。
新生儿惊厥的预防
做好孕期保健工作,积极防治各种孕期感染性疾病,防止早产和孕妇糖尿病,低钙血症等;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防止宫内产时的缺氧和损伤,防止发生HIE,ICH;防止发生代谢性异常性疾病;同时也要做好遗传学咨询工作,防止遗传代谢性疾病,染色体病,亦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先天性畸形发生率下降。
如何预防小儿惊厥
避免高热,发热后及早采用物理降温,口服退热药物,及时去医院就诊
如果宝宝发生高热惊厥你会处理吗
宝宝高烧时,如果出现高热惊厥,常常会令爸爸妈妈手足无措。别慌!此时你的每一步护理对宝宝都很重要。 高热惊厥分为单纯性高热惊厥和复杂性高热惊厥两种。各年龄期(除新生儿期)小儿均可发生,以6个月至4岁多见,单纯性高热惊厥预后良好,复杂性高热惊厥预后则较差。
高热惊厥多发生在宝宝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通常是39℃的高烧出现不久,或体温突然升高时,发生全身或局部肌群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甚至伴有意识丧失。历时大约3~5分钟,长的可达10分钟。 惊厥发作时 特别注意: 立即帮宝宝侧身俯卧,头稍后仰,下颏略向前突,不用枕头;或去除枕头,让宝贝平卧,头偏向一侧。这样舌根不会阻塞呼吸道,呕吐也不会引起窒息。切忌在惊厥发作时给宝贝灌药,否则有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
解开衣服: 特别是胸口部分,加强散热保持呼吸通畅:用消毒纱包裹压舌板或把消毒纱布搓成筷子的宽度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宝宝咬伤自己的舌头。但不要把勺子、筷子、手指等直接放入宝宝口中。这样做有时会导致不能呼吸,或者损坏牙齿,或吞入咬碎东西等情况。同时要用手绢或纱布及时清除宝宝口、鼻中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 在宝宝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并经常更换;保持毛巾的温度不要过高,或将热水袋中盛装凉水或冰水,外用毛巾包裹后放置宝宝的枕部、颈部、大腿根处。
及时送医
及时就医: 经过上述方法处理后,即使宝宝惊厥已经停止,也要带他到医院进一步查明惊厥的真正原因。就医途中,应该将宝宝的头暴露在外,伸直颈部保持呼吸通畅。切勿将宝宝包裹太紧,易使宝宝口鼻受堵,造成呼吸道不通畅。 如何预防 1、由于高热惊厥常见于体质较差的小儿,因而平日要加强体质锻炼,增强肌体免疫力。 2、注意及时增减衣服,预防上呼吸道感染。3、常备退热药,观察测量体温,一旦达38℃即口服退热药物,以防高热引起抽搐。4、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