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妈妈不懂宝宝“深浅睡眠”
多数妈妈不懂宝宝“深浅睡眠”
在破纪录现场,帮宝适育儿专家联盟成员、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刘玺诚专家介绍说:“对于0-2岁的宝宝来讲,睡眠好才能长得好。良好的睡眠是健康身体和情智开发的基础。”但是,如何让宝宝睡得好,很多妈妈还存在盲区。
宝宝睡不好?73.5% 妈妈不懂“深浅睡眠”
“为什么宝宝晚上睡觉总会一惊一惊的?”生活中,不少妈妈都发现,宝宝晚上睡觉很不安稳,并认为这是睡眠有问题的表现。其实,在专家看来,当宝宝睡眠中出现眼动、吸吮等无意识的动作、声音时,可能是宝宝处于浅睡状态。
专家刘玺诚介绍说:“宝宝的睡眠有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两种状态。若按脑电图表现来判断,非快速眼动睡眠属于‘深睡眠’,快速眼动睡眠则属于‘浅睡眠’。宝宝的睡眠过程也是深一阵、浅一阵,深浅睡眠不断交替。”
不过,据帮宝适与《聪明宝宝》的联合调查显示,73.5% 妈妈并不了解“深浅睡眠”,甚至有67.6%的妈妈认为“浅睡眠就是宝宝睡不踏实,是对宝宝不好的”。事实上,浅睡眠对于宝宝的成长同样非常重要。
浅睡促智力 深睡长体格
“很多妈妈觉得,浅睡眠就是质量不高的睡眠,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刘玺诚专家介绍说,夜晚睡眠时,宝宝白天看到的、听到的东西依然在大脑里储存着;当进入浅睡阶段,宝宝就会在脑子里对这些知识进行滚动“复习”,巩固记忆,从而建立和发展脑细胞新的功能联系。除了“复习知识”,在浅睡眠阶段,大脑还会增加蛋白质合成,促进宝宝的脑部发育。
相比浅睡眠对宝宝的大脑发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深睡眠则有助于宝宝的体格生长发育。“在宝宝深睡眠阶段,影响体格发育的生长激素的分泌会增多。“ 刘玺诚专家如是说。据卡托研究表明:人体每天70%的生长激素都是在深睡时分泌的;一旦出现睡眠问题,就会打乱宝宝深睡时生长激素的分泌,使宝宝的内分泌和代谢系统受到影响。
睡觉常见问题
妈妈烦恼:冬天天气冷,晚上怕小宝会踢被子着凉,所以我会给小宝准备一个睡袋,保暖工作做好了,晚上睡觉我们也能安稳一些。但不知为什么,小宝就是不愿意睡睡袋,抱着他等他睡了,正想把他放进去,他就醒了,还哭闹扭扭捏捏就是不要进睡袋。我们也没办法了。
宝宝不愿意进睡袋,其中一个原因是他喜欢被人抱着入睡的感觉。抱着睡确实可以让宝宝获得一种安全感,但也容易让宝宝形成依赖。宝宝在深度睡眠的状态妈妈把他放进睡袋是完全没问题的,但在浅睡眠的状态下,他只要感知妈妈的拥抱消失了,他就立刻惊醒大哭,所以问题并不在睡袋,而是依赖心理作祟。
建议家长学习分辨宝宝的深浅睡眠,在深睡眠时轻轻放下。并且从现在开始,慢慢让宝宝在婴儿床上睡觉,逐步培养独立入睡的能力。至于睡觉保暖问题,睡袋固然是妈妈们最方便实用的选择,但如果宝宝确实对睡袋有抗拒心理,妈妈可以给宝宝穿上一个小肚兜,或者在肚子上裹上一条毛巾,这样就不会肚子着凉啦!
宝宝浅睡眠对身体好吗
1、良好的睡眠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情智开发的基础。宝宝的睡眠有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两种状态。若按脑电图表现来判断,非快速眼动睡眠属于深睡眠,快速眼动睡眠则属于浅睡眠。宝宝的睡眠过程也是深一阵、浅一阵, 深浅睡眠不断交替。当宝宝睡眠中出现眼动、吸吮等无意识的动作时,并非是睡不安稳的表现,而可能正处于浅睡眠状态。
2、最近一项调查显示,73.5%的妈妈并不了解深浅睡眠,67.6%的妈妈认为浅睡眠就是宝宝睡不踏实,对宝宝不好。事实上,浅睡眠对于宝宝的成长同样重要。浅睡眠并非质量不高的睡眠。夜晚睡眠时,宝宝白天看到的、听到的东西依然在大脑里储存着,当进入浅睡眠阶段时,宝宝就会在脑子里对这些知识进行滚动复习,巩固记忆,从而建立和发展脑细胞新的功能联系。除了复习知识,在浅睡眠阶段,大脑还会增加蛋白质合成,促进宝宝的脑部发育。
新生儿不睡觉睡眠浅的原因
1.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每天应睡大概16个钟头,但是现实中,很多宝宝的睡眠时间却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妈妈普遍觉得新生儿很难进入深度睡眠,哪怕睡着了还会产生微小的声音,觉得宝宝很容易醒,还会哭闹。
妈妈认为这些表现都说明宝宝是醒着的。但是,宝宝其实是睡着了的,只是未进入深度睡眠,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岁数小的儿童要比岁数大的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来帮助大脑发育。
孩子深睡和浅睡兼而有之,越小的时候,浅睡越多。刚出生的孩子,在45分钟的睡眠周期内,浅睡占据半数时间。
2.父母过度关心
浅睡中孩子可能会微笑、四肢抽动、嘟嘴甚至还会发出些许声音,但这些都是正常的。这些表现并非证明孩子睡得不好,这恰恰证实了孩子正处于浅睡中。父母不需要立刻去查看孩子、过分地关心他,孩子并不是饿了或要起夜,有时候适当放任不管反而更好。
3.浅睡有助于孩子大脑发育
哪怕在浅睡中,大脑也可以得到发育。做梦是浅睡的一个标志,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可能会做梦,但是孩子由于太小,不会描述自己的梦。
清醒时的所看所听都贮存在大脑中,不论是蛋白质的合成还是做梦刺激大脑,都是有助于大脑发育的,梦可以弥补清醒时刺激的不足。一般来说,岁数越小的宝宝,大脑发育更处于至关重要地位,浅睡阶段也就越久。
宝宝夜醒该不该喂奶
人类的正常睡眠,一般是由浅睡眠期到深睡眠期再到浅睡眠期,这样反复几个周期构成。婴儿也如此,由浅睡眠期逐渐进入深睡眠期,会睡得很熟,一般持续70~120分钟,然后转入浅睡眠期,婴儿就会有一些小动作,易醒。一夜如此反复交替3~5次。随着月龄增长,婴儿的脑神经发育完善,睡眠时间相应减少,浅睡眠到深睡眠的周期也相应延长,深睡眠时间占比也提高了。所以婴儿夜醒或出现吮吸、翻身、微笑等动作,多是处在浅睡眠状态,大多是无意义的。如果排除生病或不适造成的夜醒,不要急着喂奶,可做如下处理:
1.婴儿在浅睡眠期出现各种动作时,家长先静静地观察一会儿,婴儿往往能自行再次入睡。如果家长有动作,反而会影响宝宝的正常睡眠。
2.如果婴儿醒来哭闹,确定没有异常情况(如生病、需要换纸尿裤等),可以稍加安抚,让他自己入睡。
3.如果确实饿了,一般安抚是无效的。婴儿会彻底清醒哭闹,头不停扭动,嘴巴不停张开寻找奶头。此时,可以适当喂哺,但是时间不宜太长,不能养成含着奶头睡觉的习惯。婴儿不吸吮时可转动奶头,刺激吸吮,吃饱后可抱起轻轻拍嗝,再放至右侧卧位入睡,防止呛奶。
宝妈要根据宝宝的月龄大小来选择合理的夜奶次数:
新生儿哺乳没有昼夜之别,在宝宝饥饿时或者想要吃奶时,宝妈就应该给TA喂奶,不过两次喂奶间隔最好3小时左右。
2-3个月的宝宝对奶水的需求量有所增加,如果宝宝在睡前喂足奶,夜醒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喂1-2次奶。
4-7个月的宝宝夜醒后最多喂奶一次,不过,宝妈在喂奶前不妨先轻抚宝宝的额头或轻拍宝宝的肩部,等宝宝情绪安定下来也许能再次入睡。
8个月以上的宝宝夜醒后不建议喂奶,宝妈可以参照以上方法安抚宝宝,并留意宝宝是否出现生病等异常状况。
宝宝浅睡眠不是睡不好
“宝宝的睡眠有深睡眠和浅睡眠之分,两者都是宝宝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而实际上,宝宝的浅睡眠经常被打扰。”
近日,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刘玺诚表示,许多妈咪并不了解“深浅睡眠”。
刘玺诚介绍说:“对于0-2岁的宝宝来讲,睡眠好才能长得好。良好的睡眠是健康身体和情智开发的基础。”但是,如何让宝宝睡得好,很多妈妈还存在盲区。宝宝的睡眠有深睡眠和浅睡眠之分,深一阵浅一阵,不断交替。但据帮宝适与《聪明宝宝》的联合调查显示,73.5%的妈妈并不了解“深浅睡眠”,甚至有67.6%的妈妈认为“浅睡眠就是宝宝睡不踏实,是对宝宝不好的”。事实上,浅睡眠对于宝宝的成长同样非常重要。
据专家介绍,浅睡眠可以促进宝宝的脑部发育;深睡眠则有助于宝宝的体格生长发育。保证良好的深睡眠和浅睡眠都是宝宝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完整睡眠需要深浅睡眠都不受打扰,尤其是浅睡眠,如果打扰了宝宝的浅睡眠,可能还会影响宝宝深浅睡眠的过渡。”
不过,保证宝宝浅睡眠不受干扰并不容易。研究表明,婴幼儿大部分尿床都发生在浅睡时期;但现实生活中,宝宝尿床后,很容易被妈妈唤醒更换纸尿裤或是因为纸尿裤不够干爽自然醒来。因此,专家建议,睡前妈妈要给宝宝更换可以保持整夜干爽的纸尿裤及柔软衣服,尽量避免外界因素打断宝宝睡眠周期。
与宝宝同睡的那些禁忌
1、宝宝可以更好地入睡
处于浅层睡眠的宝宝需要哄着入睡,而不是放下就睡,特别是在前几个月,宝宝要经过较长的浅层睡眠期才可以睡着。由大人抱着,或者是和大人一起躺在大床上,宝宝就可以更容易地入睡。宝宝会记住这些熟悉的画面,从中学到爱和信任。靠着爸爸或妈妈睡着,都会帮宝宝建立一个健康的睡眠态度,让宝宝学会不讨厌睡觉,也不害怕睡觉。
2、 宝宝可以睡得更好
想象一下宝宝的睡眠状态。当宝宝从深层睡眠进入浅层睡眠时,他就进入了易醒期,这种过程通常每小时都会发生一次,如果这时醒来,宝宝很难自己再回到深层睡眠阶段。你是宝宝最熟悉的人他可以接触你,闻到你的气味,听到你的声音。你在他身旁,就是向他传达这样的一个信息:快睡吧,没事,宝宝感觉一切平安,就会平稳地度过这个易醒期,再次进入沉睡。如果宝宝确实醒了,只要有你在身边,熟悉的抚摸或者是几分钟的喂奶,就可以安慰宝宝回到沉睡状态,而不会吵醒家里的其他人。
3 妈妈也可以睡得更好
那些和宝宝同睡一张床的妈妈们表示,尽管在夜里安抚宝宝时会醒来,但她们在第二天还是感觉休息得比较好。这些妈妈和宝宝在夜间处于和谐状态,他们的生物钟和睡眠周期是一致的。经常有妈妈注意到:“我会在宝宝醒来之前的几秒钟自动醒来。当宝宝开始扭动身体时,我就把手放在他身上,然后他就会慢慢地睡去。有时候这些都是自动完成的,我自己甚至都没有完全醒来。”并不是所有的妈妈都可以和宝宝达到这种和谐同步的状态,但这是最佳组合:妈妈睡眠充足,宝宝也很满足。
婴儿真实的睡眠状态你知道吗
你不知道的大人的睡眠方式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精力许多不同的睡眠阶段和循环。现在我们来看看大人的睡眠方式。
成人不知不觉进入梦香时,大脑开始休息,慢慢停止大部分工作,使你进入深层睡眠阶段,也叫做“非快速眼动阶段”,因为在这个阶段眼球是不动的。处于沉睡状态的成人,身体静止不动,呼吸均匀,肌肉放松,没有知觉。一个半小时以后,你的大脑开始活动,你也进入了浅层睡眠阶段,或者称之为快速眼动阶段,眼球会在紧闭的眼皮下活动。在浅层睡眠阶段,我们有思维活动,大脑没有真正地休息。可能还会做梦,翻身,拉一拉被子,甚至会醒来去洗手间,然后回来继续睡觉,重新进入深层睡眠阶段。大人的深层睡眠和浅层睡眠会几个小时循环一次。一般情况下,每个夜晚,成人会有6个小时深层睡眠,2个小时浅层睡眠。
你不知道的婴儿的睡眠方式
成人可以很快地从清醒状态直接进入深层睡眠,但是宝宝不行。婴儿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浅层睡眠,才会进入深层睡眠。
宝宝想要睡觉的时候,眼皮开始慢慢往下垂,在妈妈怀里打哈欠,最后眼睛完全闭上了,但是眼皮还在挑动,呼吸也不均匀,手和四肢还是弯曲的。偶尔还会抽动一下,或者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嘴巴还会做出吮吸动作。如果妈妈认为这个时候宝宝睡的香可以放到床上去,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这个阶段婴儿还处在浅层睡眠状态,并没有熟睡,只要你一放下,他就会醒。
当宝宝处在浅层睡眠状态,妈妈应该继续抱着宝宝,进行摇晃、喂奶、踱步等方式来哄宝宝进入深层睡眠。等到宝宝微笑和抽动消失了,呼吸也均匀了,肌肉完全放松,握紧的小拳头也松开了,四肢自然下垂。此时,妈妈才可以把宝宝安心地放到床上去。
这就是很多妈妈疑惑的宝宝一放下就醒的问题答案。通常几个月大的婴儿在熟睡前都要经过长达20分钟左右的浅层睡眠期,然后才会开始慢慢进入深层睡眠阶段。如果你在浅层睡眠时就把他放下,一般他都会醒来。等到宝宝长大一些,就可以不经过浅层睡眠进入深层睡眠阶段。所以妈妈应该学会分辨宝宝的各种睡眠阶段,这样才可以在熟睡的时候将他移动,而不会导致他哭闹!
哪些是新生儿睡觉的谣言
婴儿睡眠谣言1:只要宝宝睡眠时间充足就行了
婴儿睡眠是否足够确实影响着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婴幼儿在睡眠期间,身体内的生长激素会比其他时间高3倍,但是这并不代表“只要宝宝睡眠时间充足就行了”。
想必爸爸妈妈一定了解,我们在睡眠时,会分为深层睡眠与浅层睡眠。只有深层睡眠才是保证第二天精力充沛的基础。婴儿睡眠中分泌的生长激素同样也是主要依靠深层睡眠。
婴儿睡眠谣言2:宝宝睡眠时间不够 一定会影响生长发育
正如我们前文谈到的,婴儿睡眠时间是否充足影响着宝宝的生长发育。不过每一个宝宝都是不一样的,存在着个体差异。比如按照我们0-1岁宝宝睡眠时间标准中所说,1-3个月的宝宝平均睡眠时间在16个小时左右。如果自家宝宝精神状态特别好,食欲、消化能力都正常,那么宝宝每天睡眠14个小时,也是可以的。但是,爸爸妈妈要注意的是,婴儿睡眠时间不要偏离宝宝睡眠时间标准太多,如果有此类情况就需要尽快咨询医生,检查宝宝发育情况是否良好。
婴儿睡眠谣言3:抱着宝宝睡觉 宝宝睡得更有安全感
没错,爸爸妈妈如果抱着宝宝睡觉,确实会令宝宝心理上感受到父母的爱。但是我们在《抱着宝宝睡觉BB易驼背》中提到过,婴幼儿期的骨骼发育还未成熟和定型,抱着宝宝睡觉会让宝宝的脊柱长期处于弯曲的状态,时间长了就会有驼背的危险。另外,如果宝宝习惯了爸爸妈妈抱着自己睡觉,如果夜晚发现没有在父母的怀中,那么依赖心理就会形成,夜晚再次入睡就会很难了。爸爸妈妈要学着训练宝宝独立入睡的习惯养成。
婴儿睡眠谣言4:宝宝睡觉一有动静 就得拍一拍
我们经常在生活中或者电视上看到,宝宝在睡眠过程中稍有动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开始拍一拍宝宝的后背,希望能够安抚宝宝。其实,婴儿睡眠与我们成人是一样的,拥有深层睡眠与浅层睡眠。婴儿的深、浅层睡眠的比例是大致相同的,并且不断交替。浅层睡眠中的宝宝经常会手、腿活动,脸上也会有奇奇怪怪的表情出现。这类情况出现时,爸爸妈妈可以观察一下小宝宝,是否过段时间,宝宝是否可以回到正常睡眠中。如果在宝宝进行深、浅层睡眠交替中,由于轻拍,打扰了宝宝,那么就会破坏宝宝的睡眠规律,反而不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