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落枕可以刮痧吗

落枕可以刮痧吗

落枕可以刮痧。

通过循经走穴刮痧,可以消炎止痛,祛风散寒,疏通经络,帮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渗出和水肿吸收,加快血管和神经功能恢复,达到防治落枕的目的。

落枕可以刮痧吗 落枕刮痧刮哪里

刮拭部位:颈枕部,肩背部,上肢,下肢。

刮拭步骤:1.刮拭颈枕部胆经,从风池穴经完骨穴刮至肩井穴处,以皮肤出痧为度。2.刮肩背部督脉风府至大椎穴,再刮肩背部小肠经从肩中俞经肩外俞,曲垣,秉风等刮至天宗穴处,以皮肤出痧为度;3.刮上肢小肠经,从阳谷经腕骨穴刮至后溪穴处,以皮肤出痧为度;4.刮下肢胆经,从阳陵泉往下经光明等穴刮至悬钟穴处,以皮肤出痧为度。

老人有心脏病可以刮痧吗

刮痧是一种传统的民间疗法,是指用特定器具(如玉石、牛角等)沾上水或润滑剂,在经脉上轻刮,从而使局部充血的疗法,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之目的。

刮痧的适应症较广泛,比如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痉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其中,刮痧对于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效果较好,比如腹泻、感冒等。

但刮痧并非人人适合,有心脏病的人要慎刮痧。刮痧可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另外刮痧可以促进毛细血管破裂,以破裂后的刺激促进新的循环,而这个过程会增加心脏负担,因此,有心脏病的人刮痧是很危险的。刮痧后,应多饮热水,以助发汗退热。

落枕的刮痧疗法

(一)症状

气滞血瘀型落枕临床表现为晨起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疼痛加剧,头部歪向病侧,舌脉如常人;风寒外袭型则表现为颈部疼痛、头转侧受限,并伴恶风微发热,头痛等表证,舌淡,苔薄白。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

(2)定位: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肩外俞: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悬钟: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后溪:微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3)刮拭顺序

先刮肩颈部的大椎、天柱、肩外俞,然后刮手、臂部的后溪、列缺,最后刮下肢悬钟穴。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大椎穴,由上至下,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然后刮天柱穴至肩外俞穴,两侧都要刮拭,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之后刮上肢手、臂部的后溪、列缺,用力宜重,出痧。最后刮下肢外侧的悬钟穴,重刮,30次,出痧为度。

二、病例

席某,男,31岁。患者晨起颈项不舒服,转头时疼痛。颈项强直,不得转侧。取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在涂抹刮痧油之后,行刮痧治疗,治疗1次后患者症状即消除。

落枕刮痧有用吗

落枕刮痧是有用的。

落枕多是因睡眠时枕头过高、过低或过硬,或睡眠时姿势不良,头项过度偏转等,可使局部肌肉处于过度紧张状态,发生静力性损伤;或因颈背部遭受风寒侵袭,如严冬受寒,盛夏着凉,风寒外邪使颈背部某些肌肉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僵凝疼痛,功能障碍而致。

其临床表现以睡眠后颈部出现疼痛,头常歪向患侧,活动不利,不能自由旋转后顾,如向后看时,须整个躯干向后转动为特征。

而刮痧能够通过刮拭特定的部位,刺激颈部相应的肌肉,缓解落枕而产生的肌肉紧张、痉挛等症状。

落枕刮痧部位图

1.刮拭颈项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足拇趾根部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2.刮拭斜方肌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平刮法反复刮拭足底脚趾下方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3.刮拭颈椎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足拇趾外侧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重点刮拭板下不光滑、凸凹及沙砾、结节处。

操作原理

刮拭颈项、斜方肌及颈椎反射区能够刺激相应肌肉,缓解肌肉紧张、痉挛的症状。

1.刮拭颈项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拇指第一掌骨掌侧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2.刮拭斜方肌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平刮法反复横向刮拭手掌四指下方横带状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3.刮拭颈椎反射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双手掌背侧正中上方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4.刮拭颈肩区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双手掌各手指根部两侧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5.刮拭落枕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双手背侧第二、第三掌指关节后0.5寸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1.刮拭阳陵泉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膝盖外下方的阳陵泉穴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2.刮拭后溪穴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小指指根外侧部位30次,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操作原理:

阳陵泉穴可以舒筋理肌,缓解肌肉痉挛;后溪穴通于督脉,善于治疗颈部各种病症。

1.刮拭督脉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背部正中的督脉15次,重点刮拭后颈部,或以局部出痧为度。督脉位于脊柱正中,故刮拭力量要适中,不可过大,以免刮破皮肤。

2.刮拭足太阳膀胱经

局部涂抹少量刮痧油,以竖刮法反复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的膀胱经两条侧线30次,重点刮拭后颈部,或以局部出痧为度。

操作原理:

督脉行于颈部,刮之能够有效缓解颈部气血凝集,经脉闭阻之症;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表,刮之能够祛风解痉,缓解局部肌肉痉挛。

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

落枕是肌肉痉挛的一种表现,每个季节都可能会发生,发生落枕的原因主要是颈部脉络受损、经气不调,睡觉时颈部的位置不当,或者颈部受到风寒、负重都会引起落枕,落枕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治疗落枕可以用刮痧的方法。

落枕的症状

落枕的临床表现为晨起突感颈后部、上背部疼痛不适,以一侧为多,或两侧俱痛,或一侧重,一侧轻。多数患者可回想到昨夜睡眠位置欠佳,或有受凉等因素。由于疼痛,使颈项活动欠利,不能自由旋转,严重者俯仰也有困难,甚至头部强直于异常位置,使头偏向病侧。检查时颈部肌肉有触痛,浅层肌肉有痉挛、僵硬,摸起来有“条索感”。

刮痧治疗

(一)症状

气滞血瘀型落枕临床表现为晨起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疼痛加剧,头部歪向病侧,舌脉如常人;风寒外袭型则表现为颈部疼痛、头转侧受限,并伴恶风微发热,头痛等表证,舌淡,苔薄白。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

(2)定位: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肩外俞: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悬钟: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后溪:微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3)刮拭顺序

先刮肩颈部的大椎、天柱、肩外俞,然后刮手、臂部的后溪、列缺,最后刮下肢悬钟穴。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大椎穴,由上至下,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然后刮天柱穴至肩外俞穴,两侧都要刮拭,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之后刮上肢手、臂部的后溪、列缺,用力宜重,出痧。最后刮下肢外侧的悬钟穴,重刮,30次,出痧为度。

二、病例

席某,男,31岁。患者晨起颈项不舒服,转头时疼痛。颈项强直,不得转侧。取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在涂抹刮痧油之后,行刮痧治疗,治疗1次后患者症状即消除。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落枕的话可以试一试,另外有一个缓解落枕的小方法,就是用吹风机

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

(一)症状

气滞血瘀型落枕临床表现为晨起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疼痛加剧,头部歪向病侧,舌脉如常人;风寒外袭型则表现为颈部疼痛、头转侧受限,并伴恶风微发热,头痛等表证,舌淡,苔薄白。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

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

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

(2)定位: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肩外俞: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悬钟: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后溪:微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3)刮拭顺序

先刮肩颈部的大椎、天柱、肩外俞,然后刮手、臂部的后溪、列缺,最后刮下肢悬钟穴。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大椎穴,由上至下,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然后刮天柱穴至肩外俞穴,两侧都要刮拭,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之后刮上肢手、臂部的后溪、列缺,用力宜重,出痧。最后刮下肢外侧的悬钟穴,重刮,30次,出痧为度。

刮痧治疗落枕

项从刮:以后项部督脉经3穴(脑户、风府、哑门为主要刺激点。辅以枕外隆凸下至乳突根部,沿颅骨下肌层左右各分成六个等分,以每一个等分为一个刮拭带,左右两侧共计12个。

项五带:从后发际项正中线至第三胸椎棘突下(身柱穴)为第一带;第二带起于风池穴,经肩上(肩井)至肩髃;第三带同第二带(对侧);第四带、第五带为第三颈椎至第三胸椎两侧夹脊。(第二、第三带必须加强肩井穴刮拭;第五带需以刮板厚角作点、按、揉等复合性手法)[1]。

桥弓刮:自乳突沿胸锁乳突肌自上而下刮至锁骨上窝(胸锁乳突肌痉挛、压痛时刮拭)。

八字刮:自肩胛提肌起点附近沿其走行方向刮至其止点(肩胛内上角),在其止点作点、按、揉等复合性手法。(肩胛提肌痉挛、压痛时刮拭)。

刮痧时应有明显感应,即酸胀感,偶有放射感。一次未愈者隔两日进行下一次治疗。

3 、治疗结果

治疗后颈部疼痛消失,活动自如,无明显压痛为治愈。30例患者均治愈,一次治愈者27例,两次治愈者3例。治愈率100%。

4 、体会

落枕主要是因为两个方面:一是肌肉扭伤,如夜间睡眠姿势不良,头颈长时间处于过度偏转的位置;或因睡眠时枕头不合适,过高、过低或过硬,使头颈处于过伸或过屈状态,均可引起颈部一侧肌肉紧张,使颈椎小关节扭错,时间较长即可发生静力性损伤,使伤处肌筋强硬不和,气血运行不畅,局部疼痛不适,动作明显受限等。二是感受风寒,如睡眠时受寒,盛夏贪凉,使颈背部气血凝滞,筋络痹阻,以致僵硬疼痛,动作不利。刮痧能够松解痉挛肌肉,扩张毛细血管,增强血液循环,散寒祛瘀,调行气血,通络止痛;实乃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的一种自然疗法。特种刮痧疗法治疗落枕简、便、廉、验,值得推广。

脖子疼能刮痧 脖子疼能刮痧吗

可以。

脖子是可以刮痧的,刮痧能够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受风、落枕、或者颈椎病引起的颈部疼痛可以进行刮痧,能够缓解疼痛。不过身体正面的脖子部位(喉咙部位)不太适宜刮痧,身体背面的脖子部位是可以刮痧的。

中暑可以刮痧吗 中暑可以刮痧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刮痧,就是利用刮痧器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主要适应于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因此,中暑是可以刮痧的。

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

(一)症状

气滞血瘀型落枕临床表现为晨起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疼痛加剧,头部歪向病侧,舌脉如常人;风寒外袭型则表现为颈部疼痛、头转侧受限,并伴恶风微发热,头痛等表证,舌淡,苔薄白。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

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

(2)定位: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肩外俞: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悬钟: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后溪:微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3)刮拭顺序

先刮肩颈部的大椎、天柱、肩外俞,然后刮手、臂部的后溪、列缺,最后刮下肢悬钟穴。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大椎穴,由上至下,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然后刮天柱穴至肩外俞穴,两侧都要刮拭,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之后刮上肢手、臂部的后溪、列缺,用力宜重,出痧。最后刮下肢外侧的悬钟穴,重刮,30次,出痧为度。

二、病例

席某,男,31岁。患者晨起颈项不舒服,转头时疼痛。颈项强直,不得转侧。取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在涂抹刮痧油之后,行刮痧治疗,治疗1次后患者症状即消除。

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

(一)症状

气滞血瘀型落枕临床表现为晨起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疼痛加剧,头部歪向病侧,舌脉如常人;风寒外袭型则表现为颈部疼痛、头转侧受限,并伴恶风微发热,头痛等表证,舌淡,苔薄白。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

刮痧的方法 落枕怎么办 脖子落枕怎么办

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

刮痧的方法 落枕怎么办 脖子落枕怎么办

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

刮痧的方法 落枕怎么办 脖子落枕怎么办

(2)定位: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肩外俞: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悬钟: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后溪:微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3)刮拭顺序

先刮肩颈部的大椎、天柱、肩外俞,然后刮手、臂部的后溪、列缺,最后刮下肢悬钟穴。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大椎穴,由上至下,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然后刮天柱穴至肩外俞穴,两侧都要刮拭,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之后刮上肢手、臂部的后溪、列缺,用力宜重,出痧。最后刮下肢外侧的悬钟穴,重刮,30次,出痧为度。

二、病例

席某,男,31岁。患者晨起颈项不舒服,转头时疼痛。颈项强直,不得转侧。取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在涂抹刮痧油之后,行刮痧治疗,治疗1次后患者症状即消除。

相关推荐

刮痧和拔罐的区别在哪里

刮痧 刮痧是将附着于毛细血管壁的瘀血压出,然后再经吸收,经过全身循环,将废物从尿液排出。 刮痧善于祛瘀:适应症: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中暑或者感冒时,可在后背膀胱经刮痧;对于疼痛处,可在痛点及周围刮,顺着经络,哪儿痛就刮哪儿。 拔罐 对于刮痧无法解决的肌骨疼痛,可采用拔罐法。病灶点深的,如果一拔很快出现黑紫印,那深层的瘀血就被拔出来了;如果还是罐下无痕,那就要耐心地在此处拔几天,每天10分钟,直到出现黑印为止。 1、罐印紫黑而暗:一般

中暑可以刮痧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刮痧,就是利用刮痧器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主要适应于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因此,中暑是可以刮痧的。 二 中暑刮痧的主要穴位 2 中暑患者临床上行主要以壮

刮痧5注意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刮痧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刮痧对于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 刮痧虽好,但在操作前后要注意以下问题,避免在刮痧防治疾病时着凉感冒,或造成新的麻烦。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

落枕刮痧好还是拔罐好 落枕拔罐拔哪里

取穴:风池,大椎,肩井,肩外俞,天宗。 操作方法:患者取合适的体位,施术者找准穴位,并进行常规消毒,选择大小适宜的火罐,一手持夹酒精棉的镊子,一手持罐,将酒精棉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片刻,迅速将棉球抽出,即可将罐拔于穴位上,根据拔罐的负压大小及患者的皮肤情况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落枕刮痧好还是拔罐好 落枕症候特点

气滞血瘀型落枕临床表现为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疼痛加剧,头部歪向病侧,舌脉如常人;风寒外袭型则表现为颈部疼痛,头转侧受限,并伴随恶风微发热,头痛等表证,舌淡,苔薄白。

患颈椎病能刮痧

理论基础 刮痧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器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 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颈椎病、肩周炎、落枕、腰腿痛、失眠、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刮痧治疗颈椎病 根据有度网统计资料显示:在现代文明病中颈椎病高居榜首。无论身处何地,它总是无孔不入,时刻威胁人们的健康。 刮痧可直接在颈椎的痛处进行,一出痧,疼痛马上会得到一定的缓解。专家提醒市民,刮痧不要

落枕了怎么快速好起来 艾灸治疗

艾灸是以艾热刺激体表穴位,通过激发经气来调节经络,温经散寒。对于落枕的治疗有不错的疗效。艾灸时可以灸颈部两侧经络,艾灸后配合刮痧,疗效更佳。

头痛刮痧刮哪里最好 头痛穴位刮痧方法

枕部及颈肩部:用刮痧板的圆角点按百会穴,沿枕部自上而下向肩部刮拭,重点加强完骨,风池,天柱穴的刮拭。 面部:用刮痧板的圆角分别点按头维,太阳穴。 前臂及手部:沿前臂后侧自上而下刮拭,由曲池经外关穴刮拭至合谷穴,重点加强曲池,外关,合谷穴,用刮痧板的圆角点按列缺穴。 下肢:沿足太阴脾经走行,自上而下由血海穴刮拭至阴陵泉穴,重点加强血海,阴陵泉穴,刮拭足三里,丰隆穴,三阴交,按揉太冲穴。

刮痧有哪些好处

人体可以刮痧的部位很多,常用的有第七颈椎上下左右四处,喉骨两旁,两臂弯,两腿弯,脊椎两旁,前胸肋骨间,后背肋骨间,两足内外踝后的足跟肌腱处,左右肋下肝脾区,以及两肩胛岗上和岗下等处。背部刮痧取俯卧位,肩部取正坐位。刮拭后会出现青紫色出血点。 刮痧的适应症 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先将准备刮痧的部位擦净,用刮痧板的边缘蘸上刮痧油或按摩油,在确定部位进行刮痧刮痧要顺一个方向刮,不要来回刮,力量要均匀合适,不要忽轻忽重。如有痧症,连刮两臂弯十几

三伏天拔火罐注意哪些 三伏天拔罐好还是刮痧

各有各的好处。 拔罐和刮痧都属于中医疗法,两者都具有很好养生保健的作用,其中: 1、刮痧善于补虚祛寒以身体内有寒气,有血淤的时候,最好使用刮痧的方法来解决,例如感冒、中暑,落枕、肌肉痉挛适用刮痧治疗。 2、拔罐则可补可泄,具有温补阳气、增强体质、散寒祛湿、通络行气、活血化瘀等作用,适宜颈肩疼、腰背疼、风湿等症。 因此选择拔罐或刮痧,首先要针对自己的病情来看,然后再操作才是最好的对症治疗方法,如果不确定自身病症的,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来判断,不可盲目自行判断,以免影响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