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类型分类
烧伤类型分类
烧伤类型分类
烧伤可能会由不同的外部热源接触皮肤导致,比如火焰、化学品、摩擦、电流、辐射和高温等。
因此烧伤也可以据此分成化学烧伤、电烧伤、辐射烧伤和烫伤等。
化学烧伤
化学烧伤(chemicalburns)的损害程度,与化学品的性质、剂量、浓度、物理状态(固态、液态、气态)、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的大小,以及当时急救措施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化学物质对局部的损伤作用,主要是细胞脱水和蛋白质变性,有的产热而加重烧伤。有的化学物质被吸收后可发生中毒。
电烧伤
电流通过人体可以造成全身电击伤和局部电烧伤。电流通过人体有"入口”和“出口”,入口处较出口处重。入口处常炭化,形成裂口或洞穴,烧伤常深达肌肉、肌腱、骨周.损伤范围常外小内大。
烫伤 烫伤
英文名scalding来源于拉丁语calidus,意思是“热”,通常是由高温液体(水或油)或气体(蒸汽)导致,通常情况是洗澡时皮肤与高温的水龙头接触或热饮洒在皮肤上发生。又称沉浸烫伤,通常是四肢沉浸在热水表面下发生,在国外是虐待儿童案中幼儿被灼伤的原因。皮肤表面产生的水泡中满是组织液,这是皮肤对热力的反应。
烧伤的分类有哪些呢
目前国际上对烧伤严重程度的判定仍无统一标准,临床上多采用1970年全国烧伤会议讨论通过的分类方法下面让急诊科的专家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烧伤的分类(1)成人烧伤严重程度
①轻度烧伤:总面积在10%以下的Ⅱ度烧伤。
②中度烧伤:总面积在11%~30%或Ⅲ度烧伤面积在10%以下的烧伤。
③重度烧伤:总面积在31%~50%之间或Ⅲ度烧伤面积在11%~20%之间,或总面积不超过31%,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全身情况严重或有休克者,有复合伤或合并伤(如严重创伤、化学中毒等),有中、重度吸入性损伤者。
④特重烧伤:总面积在51%以上或Ⅲ度烧伤面积在21%以上者。
烧伤的分类(2)小儿烧伤严重程度和成人不同
①轻度烧伤:总面积在5%以下的Ⅱ度烧伤。
②中度烧伤:总面积在5%~15%的Ⅱ度烧伤或Ⅲ度烧伤面积在5%以下的烧伤。
烧伤的分类
烧伤主要指热力、化学物质、电能、放射线等引起的皮肤、粘膜、甚至深部组织的损害,皮肤热力烧伤较为多见。据统计,每年因意外伤害的死亡人数,烧伤仅次于交通事故,排在第二位,而且在交通事故伤害中也有大量伤员合并烧伤。我国烧伤年发病率约为1.5%~2%,即每年约有2000万人遭受不同程度烧伤,其中约5%的烧伤病人需要住院治疗。烧伤对健康的危害既包括生理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烧伤可以根据伤害的机制、深度、程度和关联伤害及并发症进行分类。请特别注意第二种分法。
根据烧伤损伤到皮肤不同的深度,可粗略将烧伤分成一度,二度,三度和四度烧伤。这个方法是由16世纪法国著名的外科医生、现代外科奠基人之一Ambroise Pare所创建并沿用至今。在了解这个概念之前,必须了解皮肤的概念。皮肤指身体表面包在肌肉外面的组织,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主要承担着保护身体、排汗、感觉冷热和压力的功能。人和高等动物的皮肤由表皮(epidermis)、真皮(dermis)、皮下组织三层组成。而表皮和真皮又分别由很多层构成,表皮是: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真皮是:乳头层和网状层烧伤后的皮下组织
要非常精确地判定烧伤的深度总是不太容易,特别是在二度烧伤的案例中,因为二度烧伤的深度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鉴于此,即使在最初进行治疗的情况下,二度烧伤也有可能会演变成三度烧伤。而区分浅表烧伤(一度、浅二度)和the partial-thickness burn对于烧伤的诊断治疗至关重要,因为前者可能会自然愈合,但是后者常常需要外科清创术和植皮手术。
1.Ⅰ度烧伤
又称红斑性烧伤,仅伤及表皮的一部分,但生发层健在,因而增殖再生能力活跃,常于3~5天内愈合,不留瘢痕。
2.浅Ⅱ度烧伤
伤及整个表皮和部分乳头层。由于生发层部分受损,上皮的再生有赖于残存的生发层及皮肤附件,如汗腺及毛囊的上皮增殖。如无继发感染,一般经1~2周左右愈合,亦不留瘢痕。
3.深Ⅱ度烧伤
烧伤深及真皮乳头层以下,但仍残留部分真皮及皮肤附件,愈合依赖于皮肤附件上皮,特别是毛囊突出部内的表皮祖细胞的增殖。如无感染,一般需3~4周自行愈合,常留有瘢痕。临床变异较多,浅的接近浅Ⅱ度,深的则临界Ⅲ度。
4.Ⅲ度烧伤
又称焦痂性烧伤。一般指全程皮肤的烧伤,表皮、真皮及皮肤附件全部毁损,创面修复依赖于手术植皮或皮瓣修复。
5.Ⅳ度烧伤
烧伤深及肌肉、骨骼甚至内脏器官,创面修复依赖于手术植皮或皮瓣修复,严重者需截肢。
6.浅度烧伤
创面在伤后21天内自行愈合的烧伤,包括Ⅰ度烧伤和浅Ⅱ度和部分较浅的深Ⅱ度烧伤。
7.深度烧伤
创面自行愈合需要21天以上的烧伤。包括较深或伴感染的深Ⅱ度烧伤、Ⅲ度烧伤和Ⅳ度烧伤,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深Ⅱ度烧伤表皮发白或棕黄,去除坏死皮后,创面微湿或红白相间,感觉迟钝,可见粟粒大小的红色小点,一般需3~4周愈合,Ⅲ度烧伤局部表现可为苍白、黄褐色、焦黄,严重者呈焦灼状或炭化,皮肤失去弹性,触之硬入皮革,干燥无渗液,感觉差,需要手术植皮治疗,愈合后有瘢痕。
8.中度烧伤
成人烧伤面积在11%~30%之间(小儿5%~15%)或Ⅲ度烧伤面积在10%以下(小儿5%以下),并且无吸入性损伤或者严重并发症的烧伤。
9.重度烧伤
成人烧伤面积在31%~50%之间(小儿16%~25%之间)或Ⅲ度烧伤面积在10%~20%之间(小儿10%以下),或成人烧伤面积不足31%(小儿不足16%),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全身情况严重或有休克;②复合伤(严重创伤、冲击伤、放射伤、化学中毒等);③中、重度吸入性损伤;④婴儿头面部烧伤超过15%。
酒精性肝病如何分级
酒精性肝病主要是由于长期过量饮酒所导致的肝脏疾病,由于酒精性肝病发展过程中各类病变多有不同程度的联合,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个人掌握标准不同,诊断难于统一、且在病理诊断之后,时常需要加以文字等描述。为了使病理分类指标更加标准化,更能全面反映病变特点与程度,使病理分类更加明确、客观,根据酒精性肝病的基本病变特点,制定了酒精性肝病的分级分期标准,然后根据分级分期进行分类。
在制定分级分期标准中,参考了对慢性肝炎的分级分期标准。通过136例酒精性肝病肝穿的验证,证明这个方案的可行性。它明确地划分了病变程度、指标标准化,既有利于病理医师掌握,也有利于临床与病理医师的沟通,更有利于动态观察病情,监测疗效,知道临床。
在病理与临床医师达到共识后,分级、分期有利说明诊断分类。建议采用五型分类,分类与分级、分期并用。五型分类为轻症酒精性肝病(aml)、酒精性脂肪肝(afl)、酒精性肝炎(ah)、酒精性肝纤维化(af)和酒精性肝硬化(ac),合并病毒性肝炎者,在以上五型基础上附以病毒性肝炎类型(如甲、乙、丙型病毒性肝炎)。在五型分类诊断之后附以分级分期,这样可以更全面反映出酒精性肝病三种主病演变的程度。
嘴唇类型的分类
中国传统对嘴唇的审美要求是其色要红润、其形要小巧,嘴角微翘显得俏皮。中国古典文学中对美女的红唇赞颂有加,如樱桃与绽桃,真可谓美不胜收。长期以来,人们对美的唇型基本达成了共识,即:上下唇协调对称,双侧饱满对称,上下唇厚度适中,唇的曲线、弧度优美流畅。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嘴唇的定义:唇部是吞咽和说话的重要器官,也是构成面部美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产生丰富的表情,形态特别引人注目。
嘴唇的位置:唇部位于面部的1/3处
嘴唇的类型:有专家发表女性美唇标准值应为:上红唇8.2毫米,下红唇9.1毫米,根据嘴唇上下层平均厚度分为4类:
1.小薄唇:厚度在4毫米以下;
2.中等唇:5毫米;
3.偏厚唇:9~12毫米;
4.厚凸唇:大于12毫米。
按照口裂的宽度,也可分为三型:
1.樱桃小口其口裂宽度在35毫米以下,属窄型,是女性较美的一种口型。
2.中等口裂宽度在36~50毫米之间,多数男女的口裂属此型
3.宽大的口裂常大于50毫米,俗称大嘴巴,外观不美。
根据唇的形态,将唇型轮廓分为:方型唇、尖型唇、圆型唇。
嘴唇的修饰:
厚嘴唇:过厚的嘴唇需要需要在原唇线的内侧,用浅棕色的唇线笔画出略缩小嘴唇形状的新唇线,选择颜色略深的口红与唇线衔接,但不能太鲜艳或太浅,用比较含蓄的色彩修饰,可以产生缩小唇部体积的效果。
薄嘴唇:用比口红略深的唇线笔,在原唇线外画出适宜面型的嘴唇形状,再选略深的口红色与唇线相接,向嘴唇内侧晕染,嘴唇内侧可选择略浅或带些光亮的口红色,以增添嘴唇的丰润效果。
鼓突嘴:这类嘴型的修饰要点是准确选择口红的颜色,应选择中性色彩,同时不能描画清晰的唇线。另外可以突出眼睛的魅力,转移人的视觉重心。
烧伤的临床表现及分类
1.Ⅰ度烧伤
又称红斑性烧伤,仅伤及表皮的一部分,但生发层健在,因而增殖再生能力活跃,常于3~5天内愈合,不留瘢痕。
2.浅Ⅱ度烧伤
伤及整个表皮和部分乳头层。由于生发层部分受损,上皮的再生有赖于残存的生发层及皮肤附件,如汗腺及毛囊的上皮增殖。如无继发感染,一般经1~2周左右愈合,亦不留瘢痕。
3.深Ⅱ度烧伤
烧伤深及真皮乳头层以下,但仍残留部分真皮及皮肤附件,愈合依赖于皮肤附件上皮,特别是毛囊突出部内的表皮祖细胞的增殖。如无感染,一般需3~4周自行愈合,常留有瘢痕。临床变异较多,浅的接近浅Ⅱ度,深的则临界Ⅲ度。
4.Ⅲ度烧伤
又称焦痂性烧伤。一般指全程皮肤的烧伤,表皮、真皮及皮肤附件全部毁损,创面修复依赖于手术植皮或皮瓣修复。
5.Ⅳ度烧伤
烧伤深及肌肉、骨骼甚至内脏器官,创面修复依赖于手术植皮或皮瓣修复,严重者需截肢。
6.浅度烧伤
创面在伤后21天内自行愈合的烧伤,包括Ⅰ度烧伤和浅Ⅱ度和部分较浅的深Ⅱ度烧伤。
7.深度烧伤
创面自行愈合需要21天以上的烧伤。包括较深或伴感染的深Ⅱ度烧伤、Ⅲ度烧伤和Ⅳ度烧伤,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深Ⅱ度烧伤表皮发白或棕黄,去除坏死皮后,创面微湿或红白相间,感觉迟钝,可见粟粒大小的红色小点,一般需3~4周愈合,Ⅲ度烧伤局部表现可为苍白、黄褐色、焦黄,严重者呈焦灼状或炭化,皮肤失去弹性,触之硬入皮革,干燥无渗液,感觉差,需要手术植皮治疗,愈合后有瘢痕。
8.中度烧伤
成人烧伤面积在11%~30%之间(小儿5%~15%)或Ⅲ度烧伤面积在10%以下(小儿5%以下),并且无吸入性损伤或者严重并发症的烧伤。
9.重度烧伤
成人烧伤面积在31%~50%之间(小儿16%~25%之间)或Ⅲ度烧伤面积在10%~20%之间(小儿10%以下),或成人烧伤面积不足31%(小儿不足16%),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全身情况严重或有休克;②复合伤(严重创伤、冲击伤、放射伤、化学中毒等);③中、重度吸入性损伤;④婴儿头面部烧伤超过15%。
膝关节软组织损伤如何治疗呢
软组织损伤是指各种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以及风寒湿邪侵袭等原因造成人体的皮肤、皮下浅深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韧带、关节囊、滑膜囊、椎间盘、周围神经血管等组织的病理损害,称为软组织损伤。临床表现: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
软组织损伤的主要分类:扭伤类,挫伤类,碾压伤类;有急性筋伤,慢性筋伤类;有开放性损伤类,闭合性损伤类等。中医治肌无力肌肉萎缩! 让口腔溃疡不再复发 谈甲亢病的防与治 治疗皮炎、湿疹、荨麻疹 中医称软组织损伤为“筋伤”。临床分型有:
(1)初期,即伤后1~2周,以气滞血瘀,疼痛、肿胀或瘀血化热为主。治宜攻利法、攻下逐瘀、行气活血和清热凉血为主。
冻伤 - 分类
按损伤的性质分类
冻伤可分为冻结性损伤与非冻结性损伤两类。
冻结性与非冻结性的损伤的区别,主要在于受损伤时环境的温度是否达到组织冰点以下和局部组织有无冻结史而定。在实际遇到的伤员中,以局部冻伤最为常见,临床上通常所说的冻伤,即指此类损伤。有时轻微的局部冻伤与冻疮往往不易区别。此外,也有以损伤进行分类的,即分为全身性损伤(包括冻僵与冻亡)和局部性损伤(包括冻伤,冻疮,战壕足,浸泡足(手)等)。
局部性损伤多发生于身体暴露部位,如足,手,耳和颜面等。其中以足部尤为多见,据统计约占冻伤总数的半数以上。例如抗美援朝期间我志愿军某部统计的后送冻伤伤员中,下肢冻伤占97.3%,上肢占2.7%,但平时与战时也略有不同,据某寒区部队近年冻伤的统计,足占52.8%,手占36.5%,颜面占11.7%(耳鼻)。
伤风感冒分为哪些类型
风寒感冒
恶寒重,轻热或不发热,无汗,鼻痒喷嚏,鼻塞声重,咯痰液清稀,肢体酸楚,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感冒:微恶风寒,发热重,有汗,鼻塞浊涕,咯痰稠或黄,咽喉肿痛,口渴,苔薄黄,脉浮数有力;
夹湿则头痛如裹,胸闷纳呆;夹暑则汗出不解,心烦口渴。
分类病人除了有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还有畏寒、低热、无汗、肌肉疼痛、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咽喉红肿疼痛、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等特点,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这种感冒与病人感受风寒有关。治疗应以辛温解表为原则。病人可选用伤风感冒冲剂、感冒清热冲剂、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午时茶颗粒等药物治疗。若病人兼有内热便秘的症状,可服用防风通圣丸治疗。风寒型感冒病人忌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复方感冒片等药物。 治疗风寒感冒的关键就是需要出点汗(中医称辛温解表),有很多方法的,包括桑拿、用热水泡脚(最好加点酒)、盖上两层被子、喝姜糖水、喝姜粥等等。风寒感冒主治方是桂枝汤,伤寒论首方,也称和剂之王(麻黄汤也主治风寒感冒,但在南方慎用)。 总结: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风热感冒
病人除了有鼻塞、流涕、咳嗽、头痛等感冒的一般症状外,还有发热重、痰液粘稠呈黄色、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便秘等特点。治疗应以辛凉解表为原则。病人可选用香雪抗病毒口服液、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冲剂、银翘解毒丸、羚羊解毒丸等药物治疗。风热型感冒病人忌用九味羌活丸、理肺丸等药物。
寒火感冒
寒包火的感冒(表现为流清涕,大便干燥,咽部红肿,发热)和风热感冒(表现为喉痛、面红、舌苔黄等)可以靠喝苦丁茶来泻火、清热,缓解感冒的一些症状,如咽喉肿痛、头疼、眼睛肿胀等,但不能预防和治疗感冒,还是要吃银翘解毒丸、莲花清瘟胶囊等药物。
暑湿型感冒
病人表现为畏寒、发热、口淡无味、头痛、头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此类型感冒多发生在夏季。治疗应以清暑、祛湿、解表为主。病人可选用藿香正气水、银翘解毒丸等药物治疗。如果病人胃肠道症状较重,不宜选用保和丸、山楂丸、香砂养胃丸等药物。
时行感冒
病人的症状与风热感冒的症状相似。但时行感冒病人较风热感冒病人的症状重。病人可表现为突然畏寒、高热、头痛、怕冷、寒战、头痛剧烈、全身酸痛、疲乏无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等症状。治疗应以清热解毒、疏风透表为主。病人可选用香雪抗病毒口服液、防风通圣丸、重感灵片、重感片等药物治疗。如果时行感冒的病人单用银翘解毒片、强力银翘片、夏桑菊感冒片或牛黄解毒片等药物治疗,则疗效较差。
中毒型流感病人则表现为:高热、说胡话、昏迷、抽搐,有时能致人死命。因此病极易传播,故应及早隔离和治疗。
总之,感冒病人应根据自身的病情特点选用不同的中成药治疗,否则会影响疗效,延误病情。
烧伤的等级分类是什么
烧伤,因为其烧伤的程度不同,所以其所处的分类也是不同的。那烧伤的等级分类是什么呢?
一级
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它器官不能代偿,需特殊医疗依赖及完全护理依赖方可维持生命及基本生活者。
二级
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需特殊医疗依赖和大部护理依赖者。
三级
三级烧伤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器官严重缺损或者是畸形,并且有严重的功能障碍和并发症,需要特殊的医疗以及护理来维持。
四级
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需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可以自理者。
五级
器官大部缺损或明显畸形,有较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需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六级
器官大部缺损或明显畸形,有中度功能障碍或并发症,需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七级
患者的器官大部分缺损或者是畸形,并且有轻度的功能障碍或者是并发症,需要一般的医疗依赖,不过生活是可以自理的。
器官大部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或并发症,需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八级
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有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九级
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十级
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烧伤疤痕临床分类
1增生性瘢痕:在皮肤损伤愈合后瘢痕仍然继续增生,突出于正常皮肤表面,形状不规则,不向周围扩张。多呈紫红色,质地硬韧,有灼痛及痒感。
2表浅性瘢痕:多见于浅二度烧伤、皮肤表浅擦伤或表浅感染,皮肤平软,仅外观较粗糙,有时留有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
3萎缩性瘢痕:也称扁平瘢痕,表面平滑光亮有明显的色素减退或沉着,瘢痕稳定基底较为松动,与正常皮肤边界清楚,一般不会引起功能障碍;
4瘢痕疙瘩:是以强大增生能力为特点的瘢痕,并向四周皮肤呈蟹足样浸润,又称为蟹足肿,常见于青壮年,病变高于皮肤呈紫红色,质地硬,有痒感,病理上是由大量漩涡状排列的纤维束构成。
蹼状瘢痕图册5挛缩性瘢痕:又称蹼状瘢痕,瘢痕似鸭蹼,呈皱襞样,多发生在关节屈侧,也见于颈部。眼角、口角、鼻唇沟、阴道口、会阴部等;烧伤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关节处的蹼状瘢痕可使关节挛缩不能伸直;管腔口处的蹼状瘢痕会使管腔口狭窄,发生在其它部位则可影响外观及功能。
6瘢痕癌:发展过程为:先是在烧伤瘢痕处因损伤出现溃疡,或先为小丘疹,发痒,增大成溃疡,长期不愈;继而出现表皮增生-假性上皮瘤样增生-癌变的移位过程。
治疗软组织损伤药酒是怎样的
软组织损伤是指各种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以及自己疾病病 理等原因造成人体的皮肤、皮下浅深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韧 带、关节囊、滑膜囊、椎间盘、周围神经血管等组织的病理损害,称 为软组织损伤。临床表现为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软组织 损伤的主要分类有:扭伤类,挫伤类,碾压伤类;急性筋伤,慢性筋 伤类;开放性损伤类,闭合性损伤类等。 中医学对软组织生理功能的认识是维持活动力、卫护其他重 要的器官和组织,软组织损伤为“筋伤”范畴,多为气血损伤瘀滞 局部所致,病理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