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的真伪鉴别
红花的真伪鉴别
正品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主产于新疆,全国均有栽培,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
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疼等功能。
由于前几年价位较高,市场上出现假劣红花,现就市上一些掺假手段揭露如下:
伪品红花一般多以添加杂质来加重其份量,也有用其它花类染色后加工而掺入红花中的。
杂质类:用净红花加入细沙、滑石粉、玉米糖稀、红颜色及杏黄色加工而成。
伪品类:用陈菊花、黄连须等粉碎后染色加工而成。
鉴别方法:
1.从重量上进行鉴别:纯净红花(标准麻袋)每包20-23公斤,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伪品一般麻袋中加上塑料薄膜,装的较松,也会超过25公斤。
2.从颜色上进行鉴别:净品红花,颜色鲜艳。伪品红花,颜色较暗淡。
3.从手感上进行鉴别:净品红花,手感柔软,泡松。伪品手感,觉得有硬硬的感觉,较顶手,轻揉后手中留有细微杂物。
4.水鉴别:把本品放入水杯中,加入热水,轻轻搅拌,放置一会。把上半部分倒掉,这时水杯底如有杂物,系伪品或含杂。如用菊花染色者,上面颜色会洗掉,露出原形。
注:红花与菊花药性相反,误用伪品,非但不能治病,还会加重病情。
五灵脂的真伪鉴别
真品
药材商品中分为灵脂块与灵脂米两类。
灵脂块,又称糖灵脂,为鼯鼠粪粒和尿的混合物,呈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表面黑棕色或灰棕色,凹凸不平,有油润性光泽。粘附的完整粪粒呈长椭圆形,表面裂碎处显纤维性,质硬,但较易破碎,断面黄棕色或棕褐色,不平坦。灵脂米又称散灵脂,为干燥的粪粒,呈长椭圆形,长5~12mm,直径3~6mm,两端钝圆。表面微粗糙,黑棕色或棕褐色,淡黄色的纤维散在。体轻而质松,易折断,断面黄绿色或黄褐色,手捻之易成粉,纤维性。投入热水中,即可漂浮水面,两指轻捏有弹性,不变形。
伪品
呈椭圆形或类圆形,长6~10mm,直径4~7mm,表面灰黑色,较平滑,淡黄色的纤维散在。体轻质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淡棕色,颗粒状,内层黄绿色,纤维性。内外两层可剥离,完整者剥离后,内有一完整的、形似灵脂米的小颗粒,呈长椭圆形,长4~6mm,直径3~4mm。体轻质松,手捻易碎,破碎后为纤维状粗粉,黄绿色。外层呈壳状或片状,内壁较平滑,淡棕色,可见散在的纤维,体轻质硬。投入热水中下沉,浸泡片刻,外层渐渐松散,用搅棒连续搅动,水变混浊,水面上漂浮出形似灵脂米的小粪粒,沉淀片刻,沉淀物呈泥浆状。此伪品为某动物粪便,采用打水丸的方式,将粘土及少量植物粗粉的混合物,粘着于粪便的外围,用草木灰包衣,干燥后,掺入正品中出售。伪品为何种动物的粪便,有待进一步查明。
麝香真伪鉴别
招数一——手捏法:用手压捏不带毛的囊皮,会有柔软的感觉,不应该有异物感。而且被压捏下陷后的皮囊,放手后可弹起,恢复原状。
招数二——手搓法:麝香仁外表多带有些脱落的内膜或皮毛,颜色偏棕色,且气味浓烈,带有特异的香气,颗粒自然疏松。可取麝香仁少许放在手心里加少量水润湿,然后用手捻搓。真正的麝香不粘手、不结块。搓成团状后,一放开手就立即散开,或弹之即散,而香味会在手上经久不散。
招数三——口尝法:取少许麝香放在舌尖与齿门之间,进行咬尝,若是正品,应感觉粘牙,但没有砂子类杂质等硌牙的感觉,味道微苦且麻辣,香气浓烈,扩散迅速,立即窜入鼻腔。
招数四——火烧法:取麝香放在金属片上,在下面用微火燃烧,开始时麝香会崩裂跳动,发出暴裂声,随之熔化膨胀,冒出黑色的油泡。而后麝香开始燃烧,香气四溢,烧尽后的灰呈白色或灰白色。如果是伪品或劣品,燃烧过程中会出现火焰、火星,并伴有烧焦的味道。
招数五——水溶法:将麝香放入盛有开水的杯中,可见水被染成淡黄色,水质清澈,若有沉淀物出现,说明有矿物掺杂;如果水质混浊,说明有淀粉类或植物类物质掺杂。
招数六——葱鉴法:取缝针1枚,穿上棉线,再将棉线浸入浓葱汁中,然后将葱汁线穿过麝香囊,来回穿过2~3次,如果葱气消失说明是正品。
牛黄的真伪鉴别
牛黄为贵重药材,一些不法分子用植物的粉末加蛋清、蛋黄和牛胆汁等制成,或用其他动物的胆结石等伪充,以假乱真,牟取暴利,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鉴别真伪牛黄,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目试:真品(正品)天然牛黄有蛋黄及管黄两种。蛋黄多呈卵形、不规则球形、类方圆形或类三角圆形,表面金黄色或棕黄色,细腻而稍带光泽,有的外表面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断面黄色或棕黄色,可见明显排列整齐的层纹,层层重叠,气清香。管黄呈管状,表面不平或有横曲纹,或为破碎的小片,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有裂纹及小突起,断面有较少的的层纹,有的中空,色较深,质坚实。人工牛黄多呈粉状,也有不规则球状者,浅棕黄色至金黄色。
二、手试:以手摸、擦、捏进行鉴别,一般经验是三个“三分”。即:
①牛黄上手轻三分。牛黄质地疏松,比一般同体积的物品要轻些。不管是泥团或常见的伪晶,一般比牛黄重,故有牛黄上手轻三分的提法。
②遇水磨擦黄三分。传统鉴别牛黄,用少许牛黄加水磨在指甲上,显黄色,习称“挂甲”或“透甲”,一般来说只要有些水分的牛黄颗粒在白纸或砂玻板上擦几擦,同样出现淡黄色的痕迹,这种颜色不一定很深,但能较长时间地保留不变。
③用手捏牛黄碎三分。牛黄硬度在1~2°左右,很容易给捏碎,如捏不碎者,—般应视为伪品。
三、口试:将牛黄少许放在舌尖,有一股凉气扩散到舌心至舌根,味微苦而甘甜,没有其他腥膻杂味,嚼之似泥而没有渣杂,唾液可染成淡黄色。伪品多味苦而难于嚼碎,有时有滑腻感。
四、水试:牛黄不溶于水,置水中先浮而后沉,不胀、不溶、不变色,煮到水沸仍保持块状;将缝衣针润水粘上牛黄粉,垂直沉下水中,可见杯内从上至下有一条线,然后再慢慢扩散。人工牛黄煮沸后水呈黄色而混浊,静置片刻即沉淀,水变回原色。
五、火试:取一根小针烧红,刺入牛黄中,牛黄破裂而呈层状,质细密酥脆,内心有白点,并伴有清香气味者为真品。
六、醋试:取一干燥洁净试管,放入牛黄粉末(成块稍加压碎),加入2ml醋酸,加热至沸,溶液即现淡绿色至深绿色。品质好的牛黄液体呈深绿色而清澈;质次的呈绿色至稍黑而混浊;人工牛黄呈淡绿色或青绿色。伪晶牛黄多为黄色或茶红色。
以上鉴别牛黄真伪方法,有时采用一二种就可以,如果把握不大,可逐个进行加以区别。
阳起石的真伪鉴别
正品阳起石与误用品阴起石的主要区别点:一是正品全体乳白色或有相间的纵花纹,表面有纤维状纹理;二是质松软,撕之成丝绵状而光滑;三是附粘手上不易去掉。
而误用品阴起石一是全体呈银灰色而微绿有光泽;二是断面显层状纹,质软松酥;三是用手可捻成薄鳞状或短纤维状,附粘于手有滑感,不易掉落。两者用火烧热,正品不导热,误用品导热。
菟丝子真伪鉴别
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江苏、辽宁、吉林等省。
正品 菟丝子呈类圆形或卵圆形,直径1~1.5mm,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微粗糙。放大镜下观察表面有细密深色小点,一端有微凹的线形种脐。质坚硬。用开水浸泡,表面有粘性,加热煮至种皮破裂时露出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无臭,味微苦、涩。以色灰黄、颗粒饱满者为佳。
伪品 据调查,全国尚有同属多种植物的种子在不同地区作菟丝子使用:
1.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 R. Br.的种子是商品小粒菟丝子的主要品种之一,其性状特征与正品极为相似,难以区分。但二者种子横切面特征则有所差异,即不同品种的种皮两层栅栏细胞的长度比例不同,菟丝子栅栏细胞两列,外列细胞略短,壁木化,长15~20?滋m,内列细胞较长,壁非木化,长23~35?滋m,外侧近交界处有光辉带;南方菟丝子外列细胞壁木化,长15~20?滋m,内列细胞较长,壁非木化,长35~40?滋m。
2.日本菟丝子(金灯藤)Cuscuta Japonica Choisy的种子在黑龙江、吉林、甘肃等省使用,称大粒菟丝子,与菟丝子主要区别为:茎较粗壮,黄色带紫红色瘤状突起;花密集成短穗状花序,花柱长,合生为一,柱头2裂,药材种子较大,直径3~5mm。表面淡褐色或黄棕色,光滑,放大镜下观察,具不整齐的短线状斑纹。
林蛙油的真伪鉴别
形状:不规则块状,弯曲而重叠。块大者长可达3厘米左右。
外表:表面黄色或浅褐色,具脂肪样光泽,偶带灰白薄状干皮,手摸有滑腻感;
质地:质地不十分坚硬,易折断(略有水分的雪蛤不会折断)。断裂后成块状,碎块断裂处可见灰白色脂样薄膜状物;
遇水膨胀情况:冷水浸泡,体积可膨胀40——60倍左右,呈棉絮、云朵状,弹性较好;
气味:气腥,味微甘 真雪蛤油久泡不烂,泡48小时都没问题,低价的假雪蛤油48小时以后就与水混沌不清,绝大部分溶于水了。
除了蟾蜍输卵管之外,还有以鱼类精巢冒充林蛙油的。这种伪品易于鉴别,有较脓的鱼腥味,水浸后基本不膨胀。此外还有以塑料、蜡块参入蛙油之中,这些东西,只要仔细检查极易发现。
市面上还有用农田、水塘里的青蛙、红肚蛤蟆输卵管冒充林蛙油,甚至还有用明太鱼的肠子制成的伪林蛙油。但经过浸泡后放大只有20倍左右。
龟板真伪鉴别
1.正品龟甲 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背甲及腹甲。背甲:本品呈椭圆形拱状,边缘整齐,前端略凹入,后端圆,前窄后宽,背棱3条,其正中的一条隆起较明显。长9~16cm,宽6~12cm,高3~6cm。外表面呈棕色,颈盾一枚,缘盾左右各11枚,类长方形,第11缘盾明显较臀盾小。臀盾双枚,类长方形,连接处稍凹入。腹甲:本品呈板片状,近椭圆形,长8~15cm,宽5~8cm,前端平截,后端具三角形深缺刻,两侧有呈翼状向后弯曲的甲桥,有的已除去。外表黄色,角质盾片12块,每块具紫褐色放射状纹理或大部分呈紫褐色,喉盾呈三角形,腹盾间的中缝线最长,肱盾间的中缝线最短,内表面黄白色,骨板9块。
2.非正品龟甲 为龟科动物马来闭壳龟的背甲及腹甲。背甲:本品呈椭圆形拱状,隆起较高,中央有1条隆起不明显的背景棱。长15~19cm,宽12~15cm,高7~9cm。表面灰褐色,颈盾较小,前宽后窄,第3椎盾呈六边形,缘盾近方形,臀盾类方形。腹甲:本品呈板片状,近椭圆形,长8~19cm,宽4~10cm,前后两端圆形,两侧无甲桥。外表面黄白色,盾片具黑色斑点。腹盾间的中缝线最短,内表面近白色,舌板和下板间具一横折纹。
藏红花真假怎么鉴别
藏红花分辨真假的话,可以通过泡水的方式来进行分辨,真的藏红花丝在泡水的时候,泡水的水的颜色是黄色或者是金黄色,浓度十分大的时候才会达到橙红色。
而假货的话,为了达到红色的外观,其会染上红色,所以假的藏红花泡出来的水可能是红色,或者是带有红色。
藏红花的入药部分是藏红花花朵雌蕊柱头,经过采摘烘干之后,其外观是一根一根的红色花丝,花丝顶端呈现出喇叭口膨大。
而若是是采用其他的花的花丝来冒充藏红花的话,那么其外观是跟藏红花丝有明显的差别的,并且颜色可能会有颜色的情况。
藏红花怎么鉴定真假
藏红花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一些不法药贩使用价格低廉的草红花冒充藏红花,以假乱真,牟取暴利。所以有必要将两种药材加以比较,以识别真伪。
草红花也叫红花、红蓝花。是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红花的干燥管状花。河南、河北、四川、浙江等省均有种植。味辛,性温。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的功效。《本草衍义补遗》中说其“多用则破血,少用则养血”。适用于妇女经闭、产后恶露不行、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所含红花油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还是制作外伤药的原料。
藏红花又叫番红花,是鸢尾科多年生草木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我国只有少量栽培,其花为青紫色或紫红色,有特异香气。性味甘寒,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等功效与草红花相似,但作用更强烈。此外,藏红花还有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的作用,常用来治疗忧郁气闷、惊悸发狂等症。
鉴别方法
二者不是同一种药,但外形相似,但藏红花花丝比红花长,颜色比草红花深。还可取少许藏红花浸入水或酒精中,可见花柱头有黄橙色直线下降,且逐渐将水染色,而伪品则没有;二是取藏红花放在玻璃片上,滴上一滴碘酒,真品不变色,伪品变成其他颜色。
如何鉴别花旗参的真伪
1、尝一下味道:取直径为0.8厘米,厚约0.2厘米的参片置口中,西洋参与生晒参均微甘,但进口西洋参味浓,生津作用强烈,口感可持续2分钟左右;国产西洋参味不如进口货,口感持续时间约1分钟;生晒参味较淡,生津作用较弱。
2、看质地、裂隙:进口西洋参质地坚实而重,置手中感到沉重而坚实;国产西洋参质地次之;生晒参质地较轻,置手中有轻浮感。西洋参质地较致密,断面裂隙不明显;生晒参断面可见明显裂隙。
3、看皱纹:进口西洋参纵皱纹,不规则,粗而深;国产西洋参表面较光滑,纵皱纹细而浅,根头部横皱纹明显可见。生晒参根的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纹,但纵皱纹不如进口西洋参粗而深。
4、闻香味:西洋参具有特殊香气,进口者香气更浓;生晒参具青草样香气。
如何鉴别真假西红花
“一揉二闻三水浸,四碘五镜来把关”是简单而快速鉴别西红花伪品的常用方法。
“一揉”是用手揉,对外观艳丽的西红花,用手揉时有时手会被染成红色,或手上有油样感觉,或有重坠感,直接可认定为伪品。
“二闻”是指用鼻子闻其气味,正品西红花气特异,略微有刺激性,味微苦,伪品一般无气味或有菜油样气味。
“三水浸”是指对真假不易辨认的西红花用水浸泡来辨别。假西红花浸入水中,水被染成红色,柱头不呈喇叭状,真西红花浸水中,水被染成黄色,柱头呈喇叭状,有短缝,在短时间内,用针拨之不破碎,伪品浸入水中则容易碎断;掺加有植物油或矿物油的,浸入水中,水面有油花;掺有甘油、硝酸胺等水溶性物质的,则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增高;掺有合成染料或其他色素,浸入水中时水被染成红色或橙黄色。
“四碘”是指对于以上三步还不能鉴别是否掺有杂质的西红花时,可以取待测样品少许,加碘液1-2滴,真品不变色,变为蓝色、蓝黑色或紫色的则是掺杂的伪品。
“五镜”是指对于特别不易鉴别的伪品,正品西红花有如下特征:柱头上缘细胞呈长条形,密集呈绒毛状;花柱的细胞含有小型草酸钙或方晶、簇晶;花粉粒呈球形,表面较光滑;导管具环纹,取样品少许投入水中,水面无油状漂浮,水被染成黄色。伪品则不具备上述特征。
阳起石的真伪鉴别
【鉴别要点】
正品阳起石与误用品阴起石的主要区别点:一是正品全体乳白色或有相间的纵花纹,表面有纤维状纹理;二是质松软,撕之成丝绵状而光滑;三是附粘手上不易去掉。[1]
而误用品阴起石一是全体呈银灰色而微绿有光泽;二是断面显层状纹,质软松酥;三是用手可捻成薄鳞状或短纤维状,附粘于手有滑感,不易掉落。两者用火烧热,正品不导热,误用品导热。
【名典鉴别】
1、梁·《名医别录》曰:“阳起石生齐山山谷及琅琊或云山、阳起石,云母根也。采无时。”
2、陶弘景曰:“此石所出与云母同,而甚似云母,但厚异尔。今用乃出益州,与矾石同处,色小黄黑。但矾石、云母根未知何者是?俗用乃稀,仙经服之。”
3、唐·苏恭曰:“此石与白色肌理似殷蘖,仍夹带云母滋润者为良,故本经一名白石,今用纯黑如炭者误矣。云母之黑者名云胆,服之损人,则黑阳起石亦必恶矣。今齐山在齐山西北,无阳起石。石乃在齐山西北六七里卢山出之。本经云山或卢字讹也。太山,沂州惟有黑者,白者独出齐州。”
4、李珣曰:“太山所出黄者绝佳,邢州鹊山出白者亦好。”
5、宋·苏颂曰:“今惟出齐州,他处不复有。齐州惟一土山,石出其中,彼人谓之阳起石。其山常有温暖气,虽盛冬大雪遍境,独此山无积白,盖石气熏蒸使然也。山惟一穴,宫中常禁闭。至初冬则州发丁夫,遣人监取。岁月积久,其穴益深,才凿他石,得之甚难。以白色明莹若狼牙者为上,亦有挟他石作块者不堪用。每岁采择上供之余,州中货之,不尔无由得也。货者虽多,而精好者亦难得。旧说是云母根,其中犹带云母,今不复见此矣。古方服食不见用者,今补下药多使之。”
6、明·《本草蒙筌》附于云母项下:“又阳起石,即云母根宜明莹若狼牙者胜,有云头两脚,及鹭鸶毛者尤佳。”
7、李时珍曰:“今以云头两脚轻松如狼牙者为佳,其铺茸茁角者不佳。王建平典术乃云,黄白而赤重厚者佳,云母之根也。庚辛玉册云:阳起,阳石也。齐州拣金山出者胜,其尖似箭镞者力强,如狗牙者力微,置大雪中倏然没者真。”
8、清·《本草从新》:“阳起石。出齐州阳起山,云母根也。虽大雪遍境,此山独无。以云头两脚、鹭鸶毛、色白湿润者良,真者难得。”
【快速鉴别】
阳起石为长条形或扁长条形,大小不一;全体乳白色、青白色至青灰色相间的纵花纹,有的带黄棕色,表面显纤维状纹理;质松软,小块者可折断,断面呈纤维状,易纵向裂开,捻碎后呈丝状,其丝绵软而光滑,富弹性,粘在皮肤上不易去掉;气无,味淡;以针束状,色乳白,质柔软,易撕碎、无杂质者为佳。
茴香的真伪鉴别
小茴香是常用的温里药,具有散寒止痛、理气和中的功效,同时,也是常用的香料,常用于烹饪中。小茴香为伞形科植物的果实,其幼苗在北方还常被作为蔬菜食用。伞形科植物往往形态相似,特别是果实,经常会被混淆,市场上偶见以伞形科植物莳萝的果实冒充小茴香使用的,要加以鉴别区分。
正品小茴香 果实长椭圆形,有的稍弯曲,长4~8毫米,直径1.5~2.5毫米,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两端略尖,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时有细小的果柄,背面有纵棱5条,有特殊香气,味微甜、辛。
伪品莳萝 外形和小茴香相似,但较小且圆,为广椭圆形,扁平,长3~4毫米,直径2~3毫米,厚约1毫米,背棱稍突起,侧棱延展成翅。
核桃粉的真伪鉴别
指标和颜色
看营养成分表:核桃的最主要营养在于核桃富含丰富的优质不饱和脂肪酸,因此核桃粉脂肪的含量往往能说明产品的营养价值。那些脂肪含量只有3%、4%甚至更低的核桃粉基本上不含核桃或核桃含量极低,如果蛋白质含量同时也仅有百分之三、四的话,这样的产品基本上没有营养价值的。造成大头儿童的劣质奶粉大部分也是这样低营养指标的产品。
看颜色:优质核桃粉的颜色应该呈核桃仁的自身颜色——黄褐色,而劣质核桃粉主要原料是大米粉或糊精加香精调配而成,所以颜色呈白色或乳白色。
闻产品气味
优质核桃粉不用添加任何香精,产品呈核桃粉特有的原生自然气味,无异味,无香精刺鼻味道。劣质核桃粉仅有香精味,开袋后2米开外就能闻到香精味道,近距离闻其味尖、浓、刺鼻,长期食用过多香精食品容易造成人的味觉弱化。
尝产品味道
优质核桃粉为天然核桃香味,味浓悠长,口感略带核桃苦涩味,味厚持久。劣质核桃粉只有香精味道和膨化大米味道,无核桃的天然味道,入口后淡而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