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按摩哪个部位可以助睡眠 旋摩全腹和胃安寐

按摩哪个部位可以助睡眠 旋摩全腹和胃安寐

仰卧于床上,用左右手掌面置于上,下腹部,然后两手交替作顺时针环形揉动,动作柔和缓慢,用力更要均匀协调,旋摩50-60次左右,这种方法有助于和胃安眠。


按摩哪个部位可以助睡眠

用两手拇指的直面,分别按压两侧小腿的三阴交穴,本穴为足三阴之交会穴,可以调理足三阴之经气,以健脾助运,通经活血。后用中指按压两侧足三里穴,此为胃经合穴,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寐不安”,对消化不良引起的失眠,按压此穴,可和胃安寐。继之再用两手拇指着于小腿内侧的阴陵泉穴,余指在小腿外侧阳陵泉穴,作自上而下推移至三阴焦穴和绝骨穴,约推移40-50次。

将两手掌面相对搓热,用两手掌根及掌面贴附在腰的两侧,自“肾俞”至“大肠俞”进行往返上下推摩,待腰部有温热感为宜,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推摩腰部可以益肾固本,有助安神助眠。

仰卧于床上,用左右手掌面置于上,下腹部,然后两手交替作顺时针环形揉动,动作柔和缓慢,用力更要均匀协调,旋摩50-60次左右,这种方法有助于和胃安眠。

自我按摩穴位可改善失眠

①头部按摩。以中指指腹自下而上交替按摩印堂穴30次,再沿眉按摩眉棱骨,太阳穴各30次。

②耳部按摩。以双手拇指,食指循耳廓自上而下按摩30,再揉双侧耳垂30次,至红为度。

③腹部按摩。临睡前取仰卧位,将双手搓热,环形按揉腹部,顺时针和逆时针各30次,除有安眠作用外,还有健脾和胃助消化作用。

④颈部按摩。以食指按摩耳后乳突旁凹陷安眠穴30次,拿捏颈项30次,以颈部有压迫感为度。

⑤足心按摩。晚上洗脚过后,以拇指按揉足心涌泉穴各90次,有强肾调肝安眠作用。

提醒:安眠药不能长期服

健康的睡眠状态应该是能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应维持7至8小时,但不一定强求,应视个体差异而定。专家提醒,除了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外,失眠者应主动积极寻求并消除失眠的原因,适当运用睡眠诱导,如聆听催眠音带,饮一杯热牛奶,适当食用苹果、香蕉、梨等一类水果。

按摩哪个部位可以助睡眠 搓摩耳部加速入眠

患者仰卧,闭目少思,用双手大鱼际以每秒2-3次的频率,用力搓摩耳根约30秒,然后依此法搓摩耳根后部约30秒钟,再改用两手掌心以每秒钟2次的频率轻柔整个耳部约1分钟,中医认为,耳部通过经络与整个身体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经常搓摩耳部,可加速入眠。施用此法时,应注意用力均匀,频率一致,以局部发热为度。


中医教你如何改善睡眠

按摩穴位 让你静心睡眠

静心安眠

此类患者的特点是以入睡前思绪繁多为主要表现,平素情绪易紧张、易兴奋或用脑过度。

(1)拍心包经

由上自下以空掌拍打双上肢心包经循行部位5-8分钟,重点在肘部内侧,心包经位于双上肢内侧的正中线上。

中医认为,失眠与心有关。所以,拍打心包经可以清心除烦,可白天做,对于失眠伴有思绪多、压力大、平素情绪易紧张者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2)梳头法

如果您担心穴位找不准也没有关系,可以用简单的梳头法来疏通整个头部的经络,达到放松助眠的方法。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把梳头当作“安眠药”。

具体的操作方法:用梳子梳头,方向为:(1)前发际、头顶、后头、项部,左中右三行;(2)从头顶中央作为起点,呈放射状分别向头角、太阳穴、耳上发 际、耳后发际方向梳。左右相同。睡前梳头至少五分钟。也可用指叩,双手弯曲,除拇指外,余四指垂直叩击头皮,方向与要求同梳子梳法。

和胃安眠

此类患者的特点是失眠伴有平素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大便不畅。

(1) 摩腹法

古人说,胃不和则卧不安,可见胃肠不调和就会影响到睡眠,以摩腹法理气和胃,使人安然入睡。取仰卧位,左右两手重叠,右手掌心在下,附于脐上,左手掌心放右掌背上,两手均匀用力,顺时针方向旋转摩动。由脐部开始,逐渐扩大范围至全腹。

专家说,揉此穴时默数100次为一轮。从少至多,最多能揉30轮。并能增加胃肠蠕动,消除胃中宿食,使胸膈畅快。

(2)推胫骨

睡前取坐位,两手虎口分别卡在双膝,从上向下按揉,初始时指按压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髁下缘,见左上图标记处)和阳陵泉(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小 头前下方凹陷处,见左上图标记处),然后向下用力推动,在经过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见左上图标记处)和三阴交(位 于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见左上图标记处)两穴时加力按压,这样一直推到踝部,反复操做10~20次。可以健运脾胃,宁心安眠。

补虚安眠

此类患者失眠的特点是夜尿过频影响睡眠,平素疲劳、怕冷,腰膝酸软者。

教你自我按摩治疗失眠

失眠不是指很难入睡,以下3种情况才是属于失眠:

一、起始失眠:入睡困难,直到半夜才能入睡。

二、间断失眠:睡不安宁,容易惊醒,常有恶梦。

三、终点失眠:入睡不困难,不过,常常半夜醒后无法再度入睡。

失眠怎么治疗?中医按摩来助眠

抹额:以两手指屈成弓状,第二指节的内侧面紧贴印堂,由眉间向前额两侧抹,约40次左右。

按揉脑后:以两手拇指罗纹面,紧按风池,用力旋转按揉,随后按揉脑后,约30次左右。酸胀为宜。

搓手浴面:先将两手搓热,随后掌心紧贴前额,用力向下擦到下颌,连续10次。

按摩耳廓:人体躯干和内脏均在耳廓有一定反应部位,按摩它有助于调节全身功能。

​5大健康助眠术让白领睡得香

睡不着、睡不稳、睡不够……失眠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流行病。失眠包括不易入睡,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寐,或彻夜不能眠,并常伴有日间精神不振、反应迟钝、体倦乏力甚则心烦懊恼,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及工作、学习和生活。

专家解析,人的正常睡眠是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地转化的结果,这种规律一旦被破坏,就可导致失眠的发生。因此,正常的睡眠,依赖于人体的“阴平阳秘”,脏腑调和,气血充足,心神安定。

专家总结,现代人失眠的原因主要有:

1、生活繁忙,常常因工作、学习、娱乐、应酬而熬夜,扰乱了人体的生物钟,该睡的时候不睡,想睡的时候睡不着。

2、中医讲“胃不和则卧不安”。饮食不节,损伤脾胃,痰热上扰心神而致人不寐。因此,常常应酬或有胃肠道疾病的人常常被失眠所困扰。

3、受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等纷扰,使人思虑过度,伤及心脾而成失眠。

1 阅读助眠术

有效指数:★★★(五★为最高)

点评:睡前阅读可以帮助人体进入安静的状态,做好睡前的“准备”。养成睡前阅读的习惯后,每次睡前读书的时候,就相当于是给机体一个“即将进入睡眠状态”的提示。如能持之以恒,有助于恢复人体睡眠的生物钟。同理,睡前听一些和缓安静的音乐,或者练习硬笔字等,让人在睡前平静下来,也同样有助于睡眠。

建议:睡前阅读固然好,但需要注意书籍的选择。一般可以选择一些轻松休闲的读物,睡前最好的陪伴是游记、散文一类的书,让阅读时的心情放松和愉悦,不需要太多激发脑细胞的思考。尽量不要选择恐怖、战争、侦探一类的小说,否则,反而使人更兴奋而不能入眠。

2 芳香助眠术

有效指数:★★★★★

点评:芳香助眠术通过香熏、沐浴、按摩等方法,调动人体的嗅觉、味觉、触觉、视觉、听觉五大感觉功能,消除忧郁、焦虑、烦闷、愤怒等情绪和疲劳感,使身心舒畅、平静,使人安神定志,安然入眠。

建议:芳香助眠术最好在舒适的环境内进行,可以配以舒缓宁静的音乐。但需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精油或香熏。购买时选择具有安神、助眠功效的,当然同时也要闻起来让自己舒服的精油,如薰衣草、百合、檀香等。另外,按摩的时候手法要轻柔。

3 瑜伽助眠术

有效指数:★★★★★

点评:瑜伽是生理上的动态运动及心灵上的练习。瑜伽的习练目标是达到对自身心灵的良好理解以及调控,通过呼吸、体位、动作和冥想,恢复内心平静。睡眠瑜伽可以通过配合和缓的呼吸,以柔和缓慢的拉伸动作使身心放松,进入宁静的状态,帮助改善睡眠。睡眠瑜伽和其他瑜伽的区别就是放松,整个过程都是围绕着如何使自己放松来进行的,通过呼吸、体位等方法,从而进入深层休息的状态。

建议:睡眠瑜伽可以在睡前1-2小时进行,时间约30分钟,尽量使自己身心放松,不必强求高难度的动作。注意配合和缓深长的呼吸,可以同时冥想平静、令人放松的画面。

4 刮痧、按摩助眠术

有效指数:★★★★★

点评:人体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机制,而利用刮痧、按摩等方法,是通过外力刺激全身经络气血,激发机体的修复潜能,使气血通畅,阴阳调和,从而改善睡眠质量。用刮痧梳刮拭头部、脚底,有助于促进睡眠,缓解头痛。此外,每晚睡前半小时,先擦热双掌,揉面、搓耳朵、按头皮、揉腹、搓颈肩、搓脚……有利于促进睡眠。

建议:刮痧、按摩手法不宜过重,可配合运用一些安眠的穴位。如阴虚火旺、心烦不眠的人们,常伴有头晕耳鸣、健忘、腰酸、口干、手足心热等,可以用刮痧梳刮拭脚底涌泉穴;肝郁化火的人,常有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口干口苦、目赤耳鸣、头晕目眩等,可按摩下肢内侧的肝经,解郁行气散火;而脾胃受损,平素患有消化系统疾病或饮食不节的患者,可按摩腹部,健脾和胃,行滞消食。

5 食物助眠术

有效指数:★★★★

点评:研究发现,钙、镁并用可成为天然的放松剂和镇定剂。钙含量丰富的牛奶被公认为“助眠佳品”。坚果类食物中镁含量较多,在临床上,核桃常被用来治疗失眠、健忘、多梦等症状。

建议:核桃、葵花籽、莲藕、莲子、大枣、龙眼肉等,从中医的角度讲,这些助眠食物大多具有滋阴、养血的作用,平时可适当食用,或做成食膳,调理气血,改善睡眠。

一般来说不建议睡前饮食,睡前过饱,反致失眠。

六种方法轻松改善失眠症状

●静心安眠

此类患者的特点是以入睡前思绪繁多为主要表现,平素情绪易紧张、易兴奋或用脑过度。

(1)拍心包经

由上自下以空掌拍打双上肢心包经循行部位5-8分钟,重点在肘部内侧,心包经位于双上肢内侧的正中线上。

中医认为,失眠与心有关。所以,拍打心包经可以清心除烦,可白天做,对于失眠伴有思绪多、压力大、平素情绪易紧张者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2)梳头法

如果您担心穴位找不准也没有关系,可以用简单的梳头法来疏通整个头部的经络,达到放松助眠的方法。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把梳头当作“安眠药”。

具体的操作方法:用梳子梳头,方向为:(1)前发际、头顶、后头、项部,左中右三行;(2)从头顶中央作为起点,呈放射状分别向头角、太阳穴、耳上发 际、耳后发际方向梳。左右相同。睡前梳头至少五分钟。也可用指叩,双手弯曲,除拇指外,余四指垂直叩击头皮,方向与要求同梳子梳法。

●和胃安眠

此类患者的特点是失眠伴有平素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大便不畅。

(1) 摩腹法

古人说,胃不和则卧不安,可见胃肠不调和就会影响到睡眠,以摩腹法理气和胃,使人安然入睡。取仰卧位,左右两手重叠,右手掌心在下,附于脐上,左手掌心放右掌背上,两手均匀用力,顺时针方向旋转摩动。由脐部开始,逐渐扩大范围至全腹。

专家说,揉此穴时默数100次为一轮。从少至多,最多能揉30轮。并能增加胃肠蠕动,消除胃中宿食,使胸膈畅快。

(2)推胫骨

睡前取坐位,两手虎口分别卡在双膝,从上向下按揉,初始时指按压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髁下缘,见左上图标记处)和阳陵泉(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小 头前下方凹陷处,见左上图标记处),然后向下用力推动,在经过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见左上图标记处)和三阴交(位 于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见左上图标记处)两穴时加力按压,这样一直推到踝部,反复操做10~20次。可以健运脾胃,宁心安眠。

●补虚安眠

此类患者失眠的特点是夜尿过频影响睡眠,平素疲劳、怕冷,腰膝酸软者。

(1)推八髎穴、温补肾俞

肾俞(在腰部,在和肚脐同一水平线的脊椎左右旁开两指宽处)为肾之背俞穴,具有良好的温阳固肾的作用,与八髎穴合用可起到暖肾助眠的效果。

每天临睡前,两手摩擦八髎穴2-3分钟。然后将双手搓热,置于双肾俞穴上2-3分钟,肾俞有温热感、放松感。

(2)川椒浴足、搓涌泉穴

睡前用高桶沐足20-30分钟,每次加入川椒粉20克,水要没过脚踝,最好达小腿位置。烫脚时随加热水,先温后热,使足部烫得发红。泡脚后,可按摩一下足底涌泉穴。

专家说,涌泉穴是神经上的保健要穴,对于神经衰弱、腰膝酸软有良好的作用。川椒辛、温,入脾、胃、肾经,沐足可交通阴阳,温肾助眠。

中医按摩5穴位治疗失眠

经常失眠的人怎么办?中医认为经常失眠的人是身体阴阳不平衡,那么,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有哪些呢?中医治疗失眠常采用食疗、针灸、按摩等手法。例如,失眠者如果配以穴位按摩,便可达到疏通经络,调节阴阳的作用。接下来,小编为你介绍按摩治疗失眠的方法及按摩误区。

按摩穴位法

1、天门开穴法

两拇指指腹紧贴于印堂穴,双手余指固定头部二侧。左拇指先自印堂穴垂直向上推移,经神庭穴推至上星穴,然后两拇指呈左下、右上,左上、右下同时交替推摩。手法由缓至速、由轻至重,反复推摩约1分钟,此时推摩局部产生热感,并向眉心集中。

2、百会穴点按掌摩法

用右手拇指尖在百会穴点按,待局部产生重胀麻感后立即改用拇指腹旋摩,如此反复交替进行约30秒,紧接用掌心以百会穴为轴心,均匀用力按压与旋摩约30秒。

3、玉锤叩击法

以指尖作锤,双手同时进行,从后向前,从左至右叩击整个头部,反复依次紧叩,不可遗漏。叩击时由腕部发力,甩力均匀,不可太重,不可太轻,以有较强的振荡感而不觉疼痛为度。约1分钟。

4、十指梳理法

以指代梳,指尖着力于头皮,双手同时进行,从前额开始呈扇状自前向后推摩。手法以揉为主,柔中带刚。此时会感到头部轻松舒适感。约1分钟。

5、抚摩静息法

用双掌分别摩头、摩面、摩颊。手法轻揉,约1分钟,再结束整个按摩疗程。

中药失眠疗法

失眠症是中医脑科常见病。早在二千年前,中国有一部古医书《内经》称本症为“不寐”或“不得眠”。由此可见,中医是最早认识失眠症的。

在中医治疗方面,治病求其本,主要是采用中药和针灸治疗。

中医应用中药治疗失眠症已有二千年的临床丰富经验,应用的药方擢发难数。中药有调节人体睡眠/清醒周期,改变患者睡眠质量,服用后无昏睡感,不影响工作,无强制性催眠作用,需要睡眠时即可入睡,可长期服用,无成瘾性,养心安神之功。

相关推荐

失眠的穴位

大概你也曾听说过可以帮改善失眠的现象,但是对于如何进行你却是一知半解的,下面,我们就具体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自我治疗失眠的方法,一起来学学吧。失眠法①头部。以中指指腹自下而上交替印堂穴30次,再沿眉眉棱骨,太阳穴各30次。②耳部。以双手拇指,食指循耳廓自上而下30,再揉双侧耳垂30次,至红为度。③腹部。临睡前取仰卧位,将双手搓热,环形按揉腹部,顺时针和逆时针各

哪个部位排便 腹法

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两腿屈曲,者利于患者右侧,将一手或两手伸展放于右下腹,顺结肠向上,向左,向下进行推展,推至左下腹而止,然后再从左下腹起如前法进行推按,每日进行1次,每次推按十分钟。作用:有通常胃肠气机作用,通过推按以促使肠内容物疏通,适宜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便秘,对肠蠕动功能下降者尤为适宜。

失眠怎么调理

失眠怎么调理?1、头部:以中指指腹自下而上交替印堂穴30次,再沿眉眉棱骨,太阳穴各30次。2、耳部:以双手拇指,食指循耳廓自上而下30,再揉双侧耳垂30次,至红为度。晚上失眠怎么调理?3、腹部:临睡前取仰卧位,将双手搓热,环形按揉腹部,顺时针和逆时针各30次,除有安眠作用外,还有健脾和胃消化作用。4、颈部:以食指耳后乳突旁凹陷安眠穴30次,拿捏颈项30次,以颈部有

哪个部位排便 腹部通便法

方法:取站立位,全身放松,双手之拇指指腹分别按于下腹部两侧(相当于升结肠,降结肠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交点处),力度以能耐受为宜,不可太动力,但力度太轻则达不到按压效果。同时配合呼吸调息,即定位按好后,深吸一口气,尽量使膈肌下降,腹部鼓起,并憋气至能耐受程度,然后徐徐呼出,反复进行,注意呼吸过程中按压不可停止,吸气时应意念排便,晨起练习10-15分钟。作用:此方法具有调理脏腑,通导大便之功效,凡有大

治疗失眠的穴位

都市人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导致睡眠欠佳,甚至彻夜难眠,影响日常生活。中医认为,形成失眠的原因很多,思虑劳倦,内伤心脾,阳不交阴,心肾不交,肝阳扰动等均可影响心神而导致不寐。 综合而言,不寐与心、脾、肝、肾的关系最为密切,临床辨证应分清虚实,虚者多表现为寐而不酣、易醒;实者则表现为较难入睡、寐而梦多、甚至彻夜难眠。按辨证论治的原则,治疗应补虚泻实,调整阴阳。除了服用合适的中药治疗,穴位也是很有

失眠全靠5部位

5部位改善失眠揉捻耳垂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双侧耳垂部位,轻轻地捻揉,使之产生酸胀和疼痛的感觉,揉捻约2分钟。搓涌泉穴于每日临睡前取仰卧位,微屈小腿,以两足心紧贴床面,做上下擦动作,每日30次。点揉神门穴神门穴位于腕横纹肌尺侧端,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于每日临睡前用一拇指指端的螺纹面,点揉另一手的神门穴,以感酸胀为宜,左右手各重复30次。按压心包经循着双侧上臂内侧中线,由上向下按压,

怎样通过缓解失眠症状

主穴点揉>四神聪位置:在头顶部,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就是百会穴,百会穴前、后、左、右各一寸处,共4个穴位,统称四神聪。方法:被者坐位,者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别对准四神聪的4个穴位,持续点揉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功效:治疗神经衰弱、失眠不寐、眩晕、健忘、耳鸣、耳聋等。按揉>安眠穴位置:在颈部,耳后高骨的外后缘。方法:被者仰卧位或坐位,者双手中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安眠穴约2分

中医治疗失眠最好的方法有几种

一、中药治疗失眠最好的方法:1、远志:远志性微温、味辛苦,可入肺经、心经、具有宁心安神、祛痰开窍的功效,适合有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乳糖肿痛、心神不安、多梦等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用远志治疗失眠的方法是:取远志,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临睡前一次服完。2、合欢皮:合欢皮性平、味甘,可入心经、肝经,具有安神解郁、活血消肿的功效,适合有郁闷不乐、烦躁不安、健忘等情志抑郁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用合欢皮

睡眠不好有什么偏方

1、睡眠不好有什么偏方酸枣仁汤:取酸枣仁3钱捣碎,水煎,每晚睡前1小时服用。可防治因血虚所引起的心烦不眠。静心汤:取龙眼肉、川丹参各3钱,以2碗水煎取半碗,睡前30分钟服用。可达到镇静的效果,尤其对因心血虚衰所引起的失眠,功效较佳。安神汤:取生百合5钱蒸熟,加入一个蛋黄,以适量水搅匀,加入少许冰糖,煮沸后再以少许水搅匀,于睡前1小时饮用。百合有清心、安神、镇静的作用,经常饮服,可收立竿见影之效。2

教你自我治疗失眠

失眠怎么治疗?据统计,我国有10%的人患有失眠症,且大部分是年轻人,主要是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熬夜过多等因素造成的。那么,失眠了怎么治疗呢?今天为你介绍中医疗法。失眠不是指很难入睡,以下3种情况才是属于失眠:一、起始失眠:入睡困难,直到半夜才能入睡。二、间断失眠:睡不安宁,容易惊醒,常有恶梦。三、终点失眠:入睡不困难,不过,常常半夜醒后无法再度入睡。失眠怎么治疗?中医眠抹额:以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