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开天门是什么意思 开天门的作用

开天门是什么意思 开天门的作用

开天门镇静安神,提神醒脑的作用。有助于疏肝理气,缓解眼部和头面部疲劳,促进血液循环,可以帮助孩子安神镇惊。推拿的时候配合其他穴位对治疗小孩外感发热,头痛,精神萎靡等症很有效果。

而且,开天门不是幼儿专用,成年人推拿此穴也会感到轻松舒服。

宝宝感冒咳嗽流鼻涕小妙招 推拿治疗宝宝外感咳嗽

治则:疏风解表,宣肺止咳

穴位:开天门、推坎宫、肉太阳、清肺经、运内八卦、推揉膻中、揉乳房、乳根、揉肺腧、分推肩胛骨。

功效: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可以疏风解表;推揉膻中、运内八卦可以宽胸理气化痰止咳;清肺经、揉乳房乳根、肺腧、分推肩胛骨可以止咳化痰。此推拿对宝宝感冒咳嗽流鼻涕有很好的作用。

开天门的作用 成人开天门的好处

开天门能使头面部气血通畅,大脑血液循环加快,这对脑力劳动者来说是非常可行的保健妙法。

成人按摩能清醒头脑,镇静安神,改善睡眠,减压明目,对于上班族来说是快速消除疲劳的小动作;

如果有感冒,发热,头痛等症,也适合用此法进行按摩,有助于发汗解表,开窍醒神,防治感冒,缓解头痛。

小儿推拿风热感冒的方法是什么

宝宝风热感冒:清肺经、清天河水清泻肺热;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拿风池疏风解表;按揉肺腧宣发肺气。疏风清热,宣肺解表

清肺经:妈妈可一手持宝宝无名指以固定,另手以拇指从指端向指根方向推300次左右即可

清天河水:妈妈一手持患宝宝手,另手食、中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300次

开天门:50次

天门穴又叫攒竹,位于印堂中至前发际成一直线。操作时,两拇指交替自下向上推,称“推攒竹”或称“开天门”。

揉太阳:200次。太阳穴的正确位置是在颞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拿风池:5次,风池穴在颈部,与风府穴相平

按揉肺腧200次。肺俞穴 属膀胱经 位于第三胸椎棘突旁开

开天门按摩图 开天门的临床应用

1.作为推拿起式,即不论小儿何病,总先“开天门”。含有天人相应,开经穴之意,此时一定左右两手交替往上推,且必须24次。

2.常与推坎宫,运(揉)太阳,揉耳后高骨合用,称头面四大手法,主治头面诸疾,如头昏,头痛,头重,流涕,鼻塞,迎风流泪,赤眼等,外感内伤均宜。

3.能疏风解表,开窍,治疗风邪外感之恶风发热,头痛,身痛,无汗等,风寒风热均可配伍后运用。

小儿头部按摩穴位

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高骨合用,称之为头部按摩四法,常用于头痛、轻型感冒发热发汗等症,也用于平时的保健按摩。开天门俗称“开天眼”,有醒脑、明目、增智的作用。

开天门

两手拇指交替从眉心推至前发际,每天一至两次,每次30~50遍。开天门能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

小儿头部按摩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等症,若惊惕不安,烦躁不宁可与清胆经、揉百会合用。

推坎

两手拇指分别从眉心同时分推向眉梢,每天一至开天门两次,每次30~50遍,适用于外感发热、惊风、头痛,也适用于眼疾。若用于治疗目赤,可与清胆经、掐揉鱼际交、清天河水合用。

揉太阳

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即太阳穴。此法有补泻之分。用双手中指罗纹面着力或双手拇指罗纹面着力,从下向前再向上向后揉圈运动为补法,由前向后直推为泻法,称为推太阳。

每天一至两次,每次30~50遍。补法可用于外感发热、头痛、惊风、眼疾,也可以消除疲劳、安神健脑,对偏头痛也有很好的疗效。外感表实头痛用泻法,推太阳主要用于外感发热。

揉高骨

耳后入发际处即耳后高骨,乳突后缘下凹陷中偏上,相当于风池穴。用两手拇指着力分按两穴揉圈,每天一至两次,每次30~50遍,用于头痛、感冒头痛、惊风、烦躁不安。

揉百会

百会位于两耳尖直上与头顶正中线交会处,每天揉一至两次,每次揉100~200遍或指压3~5分钟,用于头痛、感冒鼻塞、脱肛、遗尿、惊痫。

开天门的作用 开天门是什么意思

天门穴又名攒竹穴,意思是说膀胱经的湿冷水汽在这里吸热上行,水汽量小,就像扎了一捆小竹竿一样,可以过滤掉身体下方传来的水湿之气。

医学典籍中记载:先从眉心向额上,推二十四数,谓之开天门。

按摩头上的穴位有什么好处呢

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高骨合用,称之为头部按摩四法,常用于头痛、轻型感冒发热发汗等症,也用于平时的保健按摩。开天门俗称“开天眼”,有醒脑、明目、增智的作用。

(1)开天门。两手拇指交替从眉心推至前发际,每天一至两次,每次30~50遍。开天门能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等症,若惊惕不安,烦躁不宁可与清胆经、揉百会合用。

(2)推坎宫。两手拇指分别从眉心同时分推向眉梢,每天一至

开天门两次,每次30~50遍,适用于外感发热、惊风、头痛,也适用于眼疾。若用于治疗目赤,可与清胆经、掐揉鱼际交、清天河水合用。

(3)揉太阳。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即太阳穴。此法有补泻之分。用双手中指罗纹面着力或双手拇指罗纹面着力,从下向前再向上向后揉圈运动为补法,由前向后直推为泻法,称为推太阳。每天一至两次,每次30~50遍。补法可用于外感发热、头痛、惊风、眼疾,也可以消除疲劳、安神健脑,对偏头痛也有很好的疗效。外感表实头痛用泻法,推太阳主要用于外感发热。

(4)揉高骨。耳后入发际处即耳后高骨,乳突后缘下凹陷中偏上,相当于风池穴。用两手拇指着力分按两穴揉圈,每天一至两次,每次30~50遍,用于头痛、感冒头痛、惊风、烦躁不安。

开天门的作用 开天门注意事项

开天门的时候,被按摩者基本以感觉舒适,且按摩者方便操作为好,如果被按摩者面部有磕伤,碰伤,最好等痊愈之后再做推拿。

治疗小儿咳嗽的推拿方法

小儿外感风寒咳嗽推拿方法

主证:咳嗽,头痛,鼻塞,流涕,发热轻,恶寒重,咳痰稀白,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

治则:解表散寒,宣肺止咳。

推拿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按揉天突,推揉膻中,揉肺俞,推肺经,分推肩胛骨,运内八卦。

推拿方解:开天门,推坎宫,运耳后高骨,推三关,掐揉二扇门以解表散寒;按揉天突,推揉膻中,运内八卦以宽胸理气,化痰止咳;揉肺俞,推肺经,分推肩胛骨髁宣肺化痰止咳。

小儿外感发热咳嗽推拿方法

主证:咳嗽,头痛,鼻塞,流浊涕,恶寒轻,发热重,咳痰黄稠,口渴咽痛,脉浮数,苔薄黄,指纹鲜红。

治则:解表清热, 宣肺止咳。

推拿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拿风池,退六腑,清天河水,按揉天突,推揉膻中,揉肺俞,分推肩胛骨,推肺经,运内八卦。

推拿方解: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拿风池,退六腑,清天河水以解表清热;按揉天突,推揉膻中,运内八卦以宽胸理气,化痰止咳;揉肺俞,分推肩胛骨,推肺经以宣肺化痰止咳。

宝宝感冒的4种推拿方法

开天门。一般用两手拇指交替从两眉中点向上推至前发际,推24次或3~5分钟。“开天门”是推拿的起式,小儿出现各种不适,都可以先做开天门,有天人相应之意。此手法可以开经络,活气血,调阴阳;同时还有祛风解表,醒脑明目的功效,可与其他穴位配伍治疗风寒、风热感冒,缓解外感风邪所致的恶风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

推坎宫。从眉心到两侧眉稍所成的横线为坎宫。具体推法为:用两拇指指腹从眉心向两侧眉梢分向推动30~50次。此法可疏风解表,止头痛,醒脑明目,适用于风寒感冒,有恶寒发热、无汗、身痛、头痛等症状者。

揉太阳。两眉后凹陷处为太阳穴,可用两拇指或中指指尖在眉后凹陷处揉动30~50次。此手法可疏风解表,止头痛,清热明目,适用于外感发热,有头痛、目赤肿痛、视物不清等症状者。

揉耳后高骨。可用两拇指或两中指指尖在耳后乳突(隆起的高骨)下方的凹陷处按揉30~50下。此手法可疏风解表,镇惊除烦,可以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高热惊厥等症状。

宝宝流鼻涕有眼屎怎么办

1、开天门。一般用两手拇指交替从两眉中点向上推至前发际,推24次或3~5分钟。“开天门”是推拿的起式,小儿出现各种不适,都可以先做开天门,有天人相应之意。此手法可以开经络,活气血,调阴阳;同时还有祛风解表,醒脑明目的功效,可与其他穴位配伍治疗风寒、风热感冒,缓解外感风邪所致的恶风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

2、推坎宫。从眉心到两侧眉稍所成的横线为坎宫。具体推法为:用两拇指指腹从眉心向两侧眉梢分向推动30~50次。此法可疏风解表,止头痛,醒脑明目,适用于风寒感冒,有恶寒发热、无汗、身痛、头痛等症状者。

3、揉太阳。两眉后凹陷处为太阳穴,可用两拇指或中指指尖在眉后凹陷处揉动30~50次。此手法可疏风解表,止头痛,清热明目,适用于外感发热,有头痛、目赤肿痛、视物不清等症状者。

4、揉耳后高骨。可用两拇指或两中指指尖在耳后乳突(隆起的高骨)下方的凹陷处按揉30~50下。此手法可疏风解表,镇惊除烦,可以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高热惊厥等症状。

宝宝睡眠不好如何推拿 开天门

位置:两眉之间向上至前发际成一直线处。

操作方法:用两拇指交替由下向上直推,称开天门。每天开天门100次。

功效:有开窍醒脑,镇静安神的功效。

小儿推拿治伤风感冒

1.推拿哪里治疗风热感冒

清肺经

妈妈可一手持宝宝无名指以固定,另手以拇指从指端向指根方向推300次左右即可。

清天河水

妈妈一手持患宝宝手,另手食、中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300次。

开天门50次

穴又叫攒竹,位于印堂中至前发际成一直线。操作时,两拇指交替自下向上推,称“推攒竹”或称“开天门”。

揉太阳200次

太阳穴的正确位置是在颞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拿风池5次

风池穴在颈部,与风府穴相平。

按揉肺腧200次

肺俞穴 属膀胱经 位于第三胸椎棘突旁开。

以上就是有关小儿推拿治疗风热感冒的相关内容了,感冒分为很多种,推拿的手法也不一样,所以家长们在治疗小儿感冒的时候一定要辩证,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更好的治愈宝宝的病情。

2、宝宝感冒的4种推拿方法

开天门。一般用两手拇指交替从两眉中点向上推至前发际,推24次或3~5分钟。“开天门”是推拿的起式,小儿出现各种不适,都可以先做开天门,有天人相应之意。此手法可以开经络,活气血,调阴阳;同时还有祛风解表,醒脑明目的功效,可与其他穴位配伍治疗风寒、风热感冒,缓解外感风邪所致的恶风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

推坎宫。从眉心到两侧眉稍所成的横线为坎宫。具体推法为:用两拇指指腹从眉心向两侧眉梢分向推动30~50次。此法可疏风解表,止头痛,醒脑明目,适用于风寒感冒,有恶寒发热、无汗、身痛、头痛等症状者。

揉太阳。两眉后凹陷处为太阳穴,可用两拇指或中指指尖在眉后凹陷处揉动30~50次。此手法可疏风解表,止头痛,清热明目,适用于外感发热,有头痛、目赤肿痛、视物不清等症状者。

揉耳后高骨。可用两拇指或两中指指尖在耳后乳突(隆起的高骨)下方的凹陷处按揉30~50下。此手法可疏风解表,镇惊除烦,可以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高热惊厥等症状。

相关推荐

缓解小儿感冒的中医方法

天门 一般用两手拇指交替从两眉中点向上推至前发际,推24次或3~5分钟。“天门推拿的起式,小儿出现各种不适,都可以先做天门,有天人相应之意。此手法可以经络,活气血,调阴阳;同时还有祛风解表,醒脑明目的功效,可与其他穴位配伍治疗风寒、风热感冒,缓解外感风邪所致的恶风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 推坎宫 从眉心到两侧眉稍所成的横线为坎宫。具体推法为:用两拇指指腹从眉心向两侧眉梢分向推动30~50次。此法可疏风解表,止头痛,醒脑明目,适用于风寒感冒,有恶寒发热、无汗、身痛、头痛等症状者。 揉太阳 两眉后

小儿寒咳要怎么推拿

小儿寒咳推拿处方 治疗原则:散寒宣肺,止咳化痰。 推拿处方:天门,推坎宫,揉太阳,黄蜂入洞,揉耳后高骨,揉外劳宫,推三关,揉膻中,揉肺俞。 推拿方法:1.天门:用两拇指沿两眉中间至前发际自下而上交替直推30-50次。 2.推坎宫:用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分推30-50次。 3.揉太阳:用两拇指揉眉后凹陷处30-50次, 4.黄蜂入洞:用两拇指按揉鼻唇沟中,鼻翼旁0.5寸的迎香穴20-30次。 5.揉耳后高骨:用两拇指揉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30-50次。 6.揉外劳宫:用两拇指揉掌背上与内劳宫相对处的外劳

按摩头部必须知道的四大手法作用

()天门:两手拇指交替从眉心推至前按摩,每天按摩1到2次即可,每次25~50次,经常按摩()天门能够窍醒脑,镇静安神。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等一些症况。 (推)坎宫:两手大拇指分别从眉心必须同时分推向眉梢处,每天1次即可,每次25~50次,可以有效的缓解外感发热、惊风、头痛等。 (揉)太阳: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一横指的意思:指一“食指”的宽度,也就食指的直径长度)即太阳穴。用双手中指罗纹面用力或双手大拇指罗纹面用力,从下向前再向上往后揉圈运动为补法,每天1到2次,每次25~50

小儿麻疹如何推拿 麻疹前期推拿方法

治则:解肌透表。 治法:天门(攒竹),分推坎宫,推太阳,按风门,清脾经,清胃经,清肺经,推三关,揉肺俞。

宝宝感冒试试四种推拿法

宝宝感冒试试4种推拿方法 天门。一般用两手拇指交替从两眉中点向上推至前发际,推24次或3~5分钟。“天门推拿的起式,小儿出现各种不适,都可以先做天门,有天人相应之意。此手法可以经络,活气血,调阴阳;同时还有祛风解表,醒脑明目的功效,可与其他穴位配伍治疗风寒、风热感冒,缓解外感风邪所致的恶风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 推坎宫。从眉心到两侧眉稍所成的横线为坎宫。具体推法为:用两拇指指腹从眉心向两侧眉梢分向推动30~50次。此法可疏风解表,止头痛,醒脑明目,适用于风寒感冒,有恶寒发热、无汗、身痛、头痛

宝宝咳嗽有痰按摩哪里 不同病症的咳嗽有痰如何推拿按摩

宝宝病情:舌苔白,痰稀、白黏,畏寒怕冷并伴有鼻塞流清涕。 调理原则:疏风散寒。 按摩位置 天门、分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拿风池、拿肩井、揉一窝风。 按摩时间 天门40次、分推坎官40次、揉太阳2分钟、揉耳后高骨2分钟、推三关200次、掐揉二扇门2分钟、揉一窝风1分钟、拿风池3次、拿肩井3次。 宝宝病情:舌苔黄或红,痰黄而黏,出汗发热并伴有鼻塞流黄鼻涕。 调理原则:清热解表。 按摩位置 天门、分推坎官、运太阳、清天河水、揉小天心、捏脊可退肺热、健脾胃。 按摩时间 天门30次

小儿发热按摩哪里 宝宝外感型发烧按摩图解

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各1分钟,清肺经,清天河水各3分钟;风热表现的话,加推脊2分钟;风寒表现则加推三关1分钟,掐揉二扇门,拿风池各3-5次。 按摩方解: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能有助于祛除在表的邪气;清肺经,清天河水,能有助于清热;推脊以加大清热的力度;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拿风池,重在帮助发汗退热。

小儿推拿治感冒管用吗

小儿感冒最常见的儿科疾病,在最近天气变化比较频繁的情况下特别容易发生。治疗小儿感冒最常用的方法就药物治疗,其实除了药物治疗,治疗小儿感冒还有很多方法,使用小儿推拿能治感冒。 1、用两手大拇指指腹自两眉中间直推至前发际,即为天门天门具有疏风解表、窍醒神、镇惊安神作用。 2、用两手大拇指指腹沿眉毛上缘向两侧分推至眉梢,为推坎宫。推坎宫有发汗解表、醒脑明目的作用。 3、用拇、中指指腹按揉两侧眉梢与目外眦之间的太阳穴,为运太阳。运太阳有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的作用。 4、耳后高骨位于耳后入发际。

宝宝咳嗽按摩手法图解 小儿外感咳嗽按摩

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清肺经,运内八卦,揉掌小横纹各1分钟;揉膻中,乳旁,乳根,分推膻中,揉肺俞,分推肺俞各1分钟;按弦走搓摩10遍,拍上背部30次。 按摩方解: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能疏散表邪;清肺经,运内八卦,推揉膻中,揉乳旁,揉乳根,揉肺俞,分推肺俞,揉掌小横纹,摩胁肋,拍上背部,有助于肺气顺畅,化痰止咳。

外感发热小儿推拿 小儿外感发热推拿方解析

本方疏风解表,治一切外感发热症。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为治外感的主要推拿法,配拿风池功在疏风解表;清肺经,揉肺俞则宣通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