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针灸曲骨的作用 曲骨针刺注意事项

针灸曲骨的作用 曲骨针刺注意事项

曲骨穴近膀胱,该穴忌深刺,以免针尖穿过腹白线刺破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腹膜壁层,进入腹腔膜而有可能刺中膀胱,故应在排尿后进行针刺,尿闭者沿皮刺。

曲骨的针刺深度和方法

取穴:仰卧,在下腹部,当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处取穴。

进针方向:从腹侧面向背侧面直刺,与腹壁成90°。

针刺深度:直刺0.1-1.5寸,其局部会有酸胀感,并可向外生殖器扩散。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手三里穴针刺怎么操作

手三里针刺方法

取穴:坐位或侧卧位,前臂外侧缘,肘横纹以下2寸距外上髁2.2寸,桡骨外侧缘处。

进针方向:从外向内,与外侧面成90°。

进针深度:针0.5-0.8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胀向手远侧端。

作用主治

手三里属手阳明大肠经腧穴,里,有居之意,穴居肘髎为3寸,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刺之有祛风止痒,通络止痛,和胃理肠,消肿止痛之功,用于治疗牙痛,颊颌肿,肩膊疼痛,上肢不遂,手臂顽麻,急性腰扭伤,落枕,坐骨神经痛,腹痛吐泻,伤风感冒。

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疏风散热,消肿止痛。配合谷,下关,颊车,针刺泻法,治疗风热牙痛;配颊车,翳风,外关,合谷,针刺泻法,治疗风火颊肿;配鱼际,扶突,天鼎,二间针刺泻法,治风热失喑。

2.配天枢,中脘,曲池,璇玑,针刺平补平泻法,理肠胃,消积滞,通腑气,治疗食滞胃肠之腹胀,泄泻。

3.本穴通经活络。配肩髃,曲池,外关,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上肢不遂;配肩髃,肩髎,臑俞,曲池,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肩痹疼痛;配曲池,天井,少海,手五里,外关,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肘挛不伸。

曲泉针刺深度 针刺曲泉的作用主治

曲泉为足厥阴肝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入,为合水穴,本穴具有清胆泻肝,清热利湿,舒筋活络,缓急止痛之功,多用于治疗阴挺,少腹痛,小便不利,阴痒,外阴部痛,遗精,疝气,惊狂,膝,股内侧疼痛诸症。

阳痿患者的针灸疗法

针灸治疗阳痿有独特疗效,且操作方便,近些年来积累了不少经验。针对不同类型的阳痿有不同的针灸方法,现介绍如下:

①肾气虚弱。取会阴、长强、肾俞为主穴,取三阴交、曲骨、然谷、曲泉为配穴。会阴针1.5寸;针长强穴时,针尖向上与骺骨平行刺入0.5~1.5寸,局部多有痛胀,或放射至肛门部,古人在针此穴时,以大痛为度;肾俞穴刺1寸.三穴在得气之后向左向右交叉捻转,用补法。配穴得气后左右交叉捻转用补法,留针5分钟。每次针主穴3个,配穴1~2个。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每次并用艾条雀啄灸会阴穴49次。

②命门火衰。取长强、会阴、命门为主穴,取肾俞、关元、太溪为配穴。针主穴得气后向右捻转3600停,再捻,如此30秒,取针。针配穴得气后留针5分钟。另以艾条作雀啄灸,先关元后会阴穴,各49次。

③湿热下注。取肝俞、行间、曲泉、会阴为主穴,取阳陵泉、膀胱、水分为配穴。先针主穴,捻转泻法不留针。后针配穴,平补平泻。7次为1个疗程。

④肝气郁结。取太冲、会阴、曲骨为主穴,取行间、中极、急脉、太溪为配穴配先针太冲、行间、中极穴,泻法不留针。其他穴位平补平泻。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⑤惊恐伤肾。取胆俞、肾俞、长强、心俞、神门、阳陵泉等穴。以艾条雀啄灸胆俞、肾俞穴各49次;针长强、心俞、神门穴。长强穴刺痛出针,心俞、神门穴捻转补法,阳陵泉穴深刺泻法。

Tips:

部分穴位位置

会阴穴:位于人体肛门和生殖器的中间凹陷处。

长强穴:位于尾骨端与肛门之间。

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曲骨穴: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命门穴: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关元穴: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

肝俞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行间穴:在足背侧,当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中极穴: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

太溪穴: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心俞穴: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神门穴: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阳陵泉:人体的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

针灸曲骨的作用 曲骨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髂腹下神经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主要有髂腹下神经的分支。

曲骨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曲骨穴穴位解剖

在腹白线上,有腹壁下动脉及闭孔动脉的分支;布有髂腹下神经分支。

曲骨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曲骨的作用

曲骨为任脉,足厥阴肝经之会,虽然曲骨名和水五官,但它和膀胱泌尿系统的关联最大,所以刺激这个穴位所治的疾病都与水液有关,如通利小便,调理月经等,可以说它是治理下焦疾病的一个重要腧穴,具有调理冲任脉气,补肾培元,调理湿热,固冲止带的功效。

曲骨主治疾病:赤白带下,月经不调及小便淋沥,遗精,遗尿,阴囊湿疹,五脏虚弱,膀胱炎,产后之功收缩不全,子宫内膜炎等。

性猝死的急救

传统:古时,女子出阁之日,父母赠其银簪,可谓深有用意,洞房花烛日,防风之备哉!得风之时,无事一方切不可惊慌失措,忽然中断停战了事,非也,殆矣!否则有性命之危。无事一方,应紧抱中风一方,保持原有姿势,以银簪,细针刺其长强与人中二穴,或以指甲重按前述二穴。危急患者,加之嘴对嘴人工呼吸术,或可得救。切不可含羞戴丑,必要高声大呼:“来人哪,快家人哪!出人命了,救命啊…”往外方请求援助于圈口尚开之时,施艾火,顺序灸百会两次,劳宫,独阴,各灸一次,前述乃六大保命要穴,余穴则视人授之。(非紧要关头,无灸曲骨,灸曲骨,特危重钓命耳,灸之男则阳事永不起,切应慎之再慎)然亦可以金银花30g,生甘草20g,苦瓜干20g,鬼箭雨15g(下药忌柴胡,大黄)水煎,日剂,日再服,轻则两剂可愈。之于所以介绍此方,是因年青后学医者,鲜有识症。治则无从着手,误治或失治而送命者,数见不鲜。故介之与同道以活人,以利病人焉。此病洋医举手无措,无见一例治愈,束手待毙。是病罕见亦载于歧黄经籍。

现代:如猝死一旦发生,性交的另一方不能离开现场,而应立即进行抢救,如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摩。如是脱阳病人猝然昏迷、人事不醒,可采取针刺人中、合谷、三阴交等穴位,用强刺激兴奋手法,可迅速取得效果。如病人有心脏病或脑血管病史,此时最好边抢救边嘱人去请医生,不要把患者置于一边,以免贻误抢救时机。

中医针灸治疗阳痿的方法

针灸方式:

①肾气虚弱。取会阴、长强、肾俞为主穴,取三阴交、曲骨、然谷、曲泉为配穴。会阴针1.5寸;针长强穴时,针尖向上与骺骨平行刺入0.5~1.5寸,局部多有痛胀,或放射至肛门部,古人在针此穴时,以大痛为度;肾俞穴刺1寸.三穴在得气之后向左向右交叉捻转,用补法。配穴得气后左右交叉捻转用补法,留针5分钟。每次针主穴3个,配穴1~2个。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每次并用艾条雀啄灸会阴穴49次。

②命门火衰。取长强、会阴、命门为主穴,取肾俞、关元、太溪为配穴。针主穴得气后向右捻转3600停,再捻,如此30秒,取针。针配穴得气后留针5分钟。另以艾条作雀啄灸,先关元后会阴穴,各49次。

③湿热下注。取肝俞、行间、曲泉、会阴为主穴,取阳陵泉、膀胱、水分为配穴。先针主穴,捻转泻法不留针。后针配穴,平补平泻。7次为1个疗程。

④肝气郁结。取太冲、会阴、曲骨为主穴,取行间、中极、急脉、太溪为配穴配先针太冲、行间、中极穴,泻法不留针。其他穴位平补平泻。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⑤惊恐伤肾。取胆俞、肾俞、长强、心俞、神门、阳陵泉等穴。以艾条雀啄灸胆俞、肾俞穴各49次;针长强、心俞、神门穴。长强穴刺痛出针,心俞、神门穴捻转补法,阳陵泉穴深刺泻法。

针灸最为中医治疗不可忽视的一块,对于治疗阳痿也是有着它独到的效果。阳痿虽然是一个让男性患者很痛苦的一件事,不过患者朋友一定不能有太大的心理压力,不然只会加重病情。心理因素是引起阳痿的重要原因。患者朋友一定要放松心态,积极治疗,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相关推荐

中医芒针治疗女性子宫脱垂效果好

(一)取穴 主穴:维道、维胞、维宫、环上。 配穴:关元、曲骨、阴陵泉、三阴交、百会。 维宫穴位置:维道下2寸。 环上穴位置:自尾骶骨至大转子连线上2寸为环中穴,其外上5分即是穴。 (二)治法 主穴每次选1穴,配穴酌取2~3穴。维道、维宫、维胞之操作如下:用26号6寸长芒针,令病人取仰卧位,双腿屈起,快速进针,针尖沿腹股沟向耻骨联合方向透刺,深度在肌层与脂肪层之间。双侧同时进针,至得气后,进行捻转,捻转幅度和频率均由小到大,由慢渐快,强度则以病人可耐受为度,直运针至会阴部有抽动感,自觉子宫体徐徐上升。 环上

针灸减肥 想要身材好不可错过这方法

减肥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不一定每种都有效果,甚至有些还会带来副作用的,因此,我们在选择减肥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针灸减肥的效果非常明显,每个人的饮食习惯,生活规律,减肥史等都会影响任何产品的效果。提醒您!不科学的使用方法、没有足够的毅力、没有找准最适合自己体质的减肥方法都会造成减肥不成功的原因。 临床统计显示,针灸减肥总有效率达98%。完成整个治疗过程后停止治疗,稳定率达92.3%和89.6%。减肥过程中体重不会直线下降,需经过治疗期-稳定与调整期-巩固期三个过程。治疗结束后,需在指导下进行行为矫正,通

湿疹艾灸哪个部位

湿疹艾灸主要取穴: 阿是穴:皮损局部。 曲池:屈肘90°,肘横纹拇指侧纹头端。 足三里:外膝眼正中直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旁开1中指宽。 三阴交:足内踝高点上3寸。 阴陵泉:膝关节内下方高骨下凹陷中。 解析:疏调皮损局部经络之气,祛风止痒;曲池行气活血,疏风止痒;足三里健脾化湿,补益气血,标本兼顾;三阴交,阴陵泉运脾化湿,除肌肤之湿热。 施灸方法: 1.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可施行艾条灸,麦粒灸或温针灸法。 2.皮损局部阿是穴用艾条灸法。 3.阴陵泉一般不就,可用皮肤针叩刺出血后再加拔气罐。 4.急性期每日1

针刺少海怎么操作正确

少海针灸操作方法: 取穴:坐位或仰卧,肘关节极度屈曲,肘横纹肉侧端处,及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进针方向:从掌侧面直刺向背侧面与肘窝平面成90°。 进针深度:直刺0.5-1.5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局部可有酸胀,麻感,可有向指端放射的触电感。 作用 少海穴是手少阴心经之合水穴。针刺少海可以安养心神,通利血脉。同时该穴位近肱骨内上髁,亦可疏通筋脉,缓急止痛。现代常用于治疗颈淋巴结结核,头痛,心绞痛,腋胁痛,肩痛,手抖,瘙痒,下肢痿痹等症。

生完孩子不排尿怎么办 针灸推拿

生完孩子不排尿,妈妈还可以进行针灸推拿治疗,帮助排尿,可采用强刺激法刺激尿穴、关元、气海、三阴交及阴陵泉穴。 推拿利尿穴:利尿穴位于脐与耻骨联合之间,在该点推压并间断向耻骨联合方向下推,按逆时针方向,先轻后重,每日3-4次,每次10-15分钟。 新针:气海透曲骨,三阴交透悬钟。 针穴或穴位封闭:主穴选三阴交、阴陵泉,配穴为关元、气海。 耳针:膀胱穴。

曲池针刺方法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长伸肌和桡侧腕短伸肌-肱桡肌。浅层布有头静脉的属支和臂后皮神经,深层有桡神经,桡侧返动,静脉和桡侧副支,静脉间的吻合支。 位置:坐位,前臂旋前,肘关节半屈,在肘横纹外侧端,前臂背腹面交界处;对肱桡关节。 简易取法:仰掌屈肘成45°,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即是本穴。 进针方向:从上向下直刺与肘部平面成90°。 深度:针0.5-1.0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酸向深面或向前臂及手。

中医是如何有效治疗子宫脱垂的

一、体针治疗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患者的主穴为百会、气海、子宫、关元、大赫、三阴交、维道、曲骨、横骨。配穴为足三里、肾俞、太溪、脾俞。主穴每次选4个,轮替使用,百会穴每次均取。配穴酌取2个。子宫、维道、气海向耻骨联合方向呈45度角斜刺,关元、大赫、曲骨、横骨均直刺。腹部诸穴深度为1.5~2寸,得气后,以捻转补泻为主,当病人觉阴道或子宫有上提感时,即嘱其收小腹,深吸气,医者随即把运针之大拇指向前一推,以增强针感,促使子宫上提。下肢穴微向上刺,背部穴宜向脊椎方向刺,施以补法。百会穴用艾条作雀啄法薰灸15~20分钟

女性治疗外阴瘙痒的五大调理方

一、起居调养法 1、注意外阴卫生,切忌搔抓,忌用肥皂,不用热水洗烫。内裤要宽松,最好用棉布。 2、睡觉时盖被不要太厚过热。 3、有感染时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4、保持精神舒畅,忌烦怒、悲痛、激动等情绪变化。 二、药物调养法 1.常用验方 蛇床苦参汤主治阴痒:蛇床子60克,苦参60克。水煎,先取汁半碗内服,将余汁加温熏洗。 花蛇狼毒汤:花椒、蛇床子、狼毒、白矾各30克,煎水,熏洗。 鲜樗树皮外洗治阴痒:鲜樗树皮100克,白矾60克,食醋250毫升。先将樗树皮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沸约20~30

阴陵泉穴针刺怎么操作

阴陵泉针刺方法 取穴法:坐位,在绯肠肌内侧缘,胫骨内髁下缘1横指处。 简易取法:坐位,用拇指沿小腿内侧胫骨内缘(胫骨内侧)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关节下时,胫骨向内上弯曲之凹陷即是本穴。 进针方向:从内向外与小腿内侧面成90°,直刺。 深度:针0.5-1.2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2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局部可有酸胀感,可向下扩散。 针刺阴陵泉作用 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腧穴,合水穴,有健中宫,助运化,调水液,利水湿,消水肿,止泻泄之力,用于治疗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水肿,小便不利,

曲骨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曲骨穴配伍治病方法

遗精,阳痿可配肾俞,秩边,三阴交;阴囊湿疹,阴痒可配曲泉,蠡沟;月经不调可配关元,三阴交,血海;痛经可配三阴交,地机;赤白带下可配带脉,阴陵泉,蠡沟;疝气可配归来,箕门,大敦;小便不利可配气海,次髎,三阴交;遗尿可配膀胱俞,三阴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