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米饭的功效与作用 补脾益肾
乌米饭的功效与作用 补脾益肾
白糯米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当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南烛叶味酸涩、入心、脾、肾经,因此平时适当地吃一些乌米饭的话,对人体来说具有益气健脾的作用,
肾病食谱大全
1)、淮麦粳米粥
配方:淮山药100克、小麦100克、粳米5 0克。
制作方法:淮山药(鲜)切小丁250克。若无鲜淮山药就将干淮山药用碎粉机打成100目粉末。将小麦、粳米洗净,按常规煮粥方法,将麦米煮开花后,把干淮山药粉100克用水调稀,慢慢倒入粥锅内,边倒边顺一方向搅均,再煮5分钟即可。若用鲜淮山药时,将山药丁、麦、米按常规煮粥方法制作,但一定要水开后再将小麦、粳米、山药丁倒入锅中,常搅动,待米烂汁稠即可食用。每日2~3餐随量食用。
功效:养阴清热止渴。
按语:但脾肺虚寒、痰湿内盛者不宜食用。
2)、麦粳粥
配方:麦门冬50克,粳米150克。
制作方法:将洗净的麦门冬用烤箱烤干打成100目粉末(用量30克),鲜品洗净切成细末备用(鲜品量50克)把粳米洗净放入砂锅内,加足水按常规煮粥法,待粥米开花倒入鲜麦门冬末,煮熟后即可。若用麦门冬粉时用清水调成稀糊,待米煮开花时倒入粥内,边倒边顺一方向搅匀,沸后煮几分钟即可,每日2~3餐温食,作为主食。
功效: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肾生津。
按语:现代研究表明麦门冬有降低血糖作用,并能促进胰岛细胞恢复。但脾胃虚寒泄泻、痰饮及风寒咳嗽者忌用。
3)、地骨皮饭
配方:地骨皮1 5克、粳米300克、青蛙280克。
制作方法:地骨皮洗净,加水煎成浓汁备用;青蛙宰杀后去皮、内脏,洗净切块备用;粳米按常规煮焖成干饭;炒锅放油煸炒青蛙,放入料酒,倒入地骨皮浓汁焖 热,调入精盐、味精、调料拌匀即可,倒入粳米饭上面再焖5分钟即可食用,将饭与青蛙拌匀作为主食,中晚餐温服。
功效:滋阴清热,补虚益损。
按语:本饭有补虚而清热之功
4)、苦瓜烩瘦肉
配方:苦瓜1 50克、精猪瘦肉1 0 0克、盐、味精、菜油适量。
制作方法:精猪瘦肉洗净去肥肉筋,切簿片,用水芡粉拌匀,加微盐码味备用;苦瓜洗净切簿皮,炒锅放油把肉片过油五成熟起锅、锅内留底油少许把苦瓜煸炒至七成熟放微盐,把肉片倒入锅内烩炒几下,放入调味料装盘即可。
功效:养阴清热、除烦止渴。
按语: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乌豆炖猪肉汤
配方:乌豆5 0克、精瘦猪肉200克、精盐少许。制作方法:乌豆选洗干净后用温水浸泡8小时,猪瘦肉切蚕豆大的粒。将砂锅洗净,把乌豆连泡豆水一同倒入砂锅内,倒入瘦肉粒,倒少量料酒,武火烧开文火炖90分钟,炖熟烂后即可,吃时放少许盐、味精。
功效:补肾。用于糖尿病性慢性肾炎的补益。
5)、乌龟清炖猪肚汤
配方:乌龟1只(1斤左右者),猪肚一个(1斤左右者)、精盐少许。
制作方法:将乌龟杀死去头、壳肉分离去内脏、足爪,洗净血水,切小块备用;猪肚洗净去油脂再反复用碱、醋置净切小块,与龟肉一道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放少许料酒,用武火烧开,文火炖熟透,吃时加少许盐、味精即可。早晚各一次,两天内服完,间隔一天后再服一剂,七天为一疗程。
功效:滋阴益气,用于糖尿病性,慢性肾炎的补益。
樱桃核的功效与作用 补脾益肾
樱桃核味甘、酸,归脾、肾经,呕补脾益肾的功效,可以配伍不同的中药治疗脾虚泄泻、肾虚遗精、腰腿疼痛、四肢不忍、瘫痪等病症。
鲢鱼的功效与作用 补脾益气
鲢鱼味甘性温,能起到温中益气、祛除脾胃寒气、暖胃补气、利水止咳的作用,尤其适合冬天食用。常用于脾胃虚弱、水肿、咳嗽、气喘等病的治疗,还可以治疗胃寒疼痛或由消化不良引起的慢性胃炎。
黑饭豆的功效与作用
食物概述
品名:黑饭豆,又名乌饭豆,某些地方也叫乌青豆,是饭豆(眉豆)中的一种。 百科名片性味:性甘味平、无毒;归脾、肾经。
一年生缠绕草本。小叶3,顶生小叶菱状广卵形,侧生小叶斜菱状广卵形,长约6—10厘米,宽约4.5—10.5厘米,顶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截形,两面沿叶脉处有白色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2—4朵丛生于花序轴的节上;尊上部2齿几完全合生,其余3齿近相等;花冠白色或紫红色,旗瓣基部两侧有2附属体;子房有绢毛,基部有腺体,花柱近顶端有白色髯毛。荚果扁,镰刀形或半椭圆形,长5—7厘米;种子3—5颗,扁,长圆形,白色或紫黑色。花果期7—9月。
药用价值:
消肿下气、润肺燥热、活血利水、祛风除痹、补血安神、明目健脾、补肾益阴、解毒的作用。
主理:对腰膝疼痛、肾虚体弱、脾虚久泻、贫血、气短、消化不良、梦遗滑精、尿频尿急、白浊带下有良好疗效。
黑饭豆的功效与作用
适宜:体虚之人及小儿盗汗、自汗,尤其是热病后出虚汗者食用;老人肾虚耳聋、小儿夜间遗尿者食用;妊娠腰痛或腰膝酸软、白带频多、产后中风、四肢麻痹者食用。
用量:40~50克/每次。
提醒:慢火煮熟至透烂。婴、幼、小儿少食。气郁痞胀、溺赤便秘、食不运化忌之。
民间一般是误把“乌豆”叫“黑豆”,把“黑豆”叫“乌豆”。其实乌豆和黑豆不是同一种豆豆的,乌豆又叫“乌饭豆”。 乌豆是属于饭豆类别。如果说饭豆是豆中珍品,那么乌豆就是饭豆中的极品了! 乌豆的营养、价值同饭豆而优于饭豆。
5大中药改善男人肾虚
枸杞子
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老年肾虚之人,食之最宜。如《本草通玄》记载:“枸杞子,补肾益精,水旺则骨强,而消渴、目昏、腰疼膝痛无不愈矣。”《本草经疏》中也说:“枸杞子,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老人阴虚者十之七八,故服食家为益精明目之上品。”
何首乌
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历代医家均用之于肾虚之人。明·李时珍说过:“何首乌,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清代名医黄宫绣亦云:“何首乌,诸书皆言滋水补肾,黑发轻身,备极赞赏。”凡是肾虚之人头发早白,或腰膝软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者,食之皆宜。
杜仲
性温,味甘微辛,能补肝肾、强筋骨,对肾虚所致的腰脊酸疼、足膝软弱无力、小儿肾虚两下肢麻痹以及妇女肾亏引起的习惯性流产者,最为适宜。正如明代医家缪希雍解释说:“杜仲主腰脊痛,益精气,坚筋骨,脚中酸痛。盖腰为肾之府,动摇不能,肾将惫矣。杜仲补其不足,益肾故也。”
芡实
性平,味甘涩,有益肾固涩、补脾止泄的双重功效。《本草经百种录》称之为“脾肾之药也”。《本草从新》亦说它能“补脾固精”。《本草新编》中还说:“芡实不特益精,且能涩精补肾,与山药并用,各为末,日日米饭调服。”凡肾虚之人遗精、早泄、带下、小便不禁或频多者,宜常食之。
菟丝子
有补肾益囘精,养肝明目的作用,用于腰膝酸痛,遗囘精,糖尿病,小囘便不禁,目暗不明等症。成药中参力源、肾骑士胶囊等,菟丝子均为主要成分之一。根据现代研究,菟丝子含糖甙、维生素A样物质,动物实验有收缩子囘宫和抗利尿的功效。
带鱼的功效与作用 补脾益气
带鱼味甘,性微温,能补脾益气。可用于营养不良、毛发枯黄、食欲不振、恶心、体倦等症,将带鱼蒸熟或煎熟食用可改善由脾虚气弱引起的上述症状。还可益血补虚。可用于病后体虚,外伤出血,产后乳汁不足等症。
菱角的功效与作用 补脾益气
《本草纲目》有记载,食用菱角可以补脾健胃,强健体魄,健力益气,是一种很好的滋补品,菱角粉粥对肠胃有益,经常食用菱角对身体有补脾益气的功效。
乌米饭的功效与作用 安神明目
乌米饭有养肝肾的功效,而肝血和肾精有养眼、补髓的功效,养肝肾则可安神明目。可如果出现肝肾阴虚,身体就会有头晕目眩、目干涩、手抖、乏力等症状,食用乌米饭调补可缓解这一类症状。
生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补脾益气
生甘草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
乌米饭的功效与作用 益肠胃
乌米饭中的糯米性甘温,入脾胃经,有健脾养胃的功效;另外,南烛叶性平胃酸,能开胃消食,有益肠胃,食用乌米饭有益肠胃的功效,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