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患者的护理方法
心梗患者的护理方法
心肌梗死患者每天都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压力,同样家人也是很紧张的。所以患上这种疾病后如果想要更好的恢复身体,一定要学会如何进行日常的护理,这点是很重要的。如果您和您的家人在这方面有盲区的话,那么我们来看一下专家的介绍,这是对您非常有帮助的。
1、心理治疗
平时病人精神上要保持舒畅愉快,应消除紧张恐惧心情,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激动。并避免过度劳累及受凉感冒等。因这些因素都可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2、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
卧床期间应加强护理。进食、漱洗、大小便均要给予协助,尽量避免患者增加劳力。以后可按病情逐渐增加活动量。休养环境应安静、舒适、整洁、室温合适。
3、避免肢体血栓形成及便秘
对于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应定期作肢体被动活动,避免肢体血栓形成。由于卧床及环境、排便方式的改变,容易引起便秘。要提醒病人排便忌用力过度,因排便用力可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心肌缺氧而危及生命,可给些轻泻剂或开塞露通便,便前可给予口含硝酸甘油片或消心痛等。
4、饮食宜清淡
要吃易消化、产气少,含适量维生素的食物如青菜、水果和豆制品等,每天保持必需的热量和营养,少食多餐,避免因过饱而加重心脏负担,忌烟、酒。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和巧克力等,有心功能不全和高血压者应限制钠盐的摄入。同时正确记录出入水量。
5、心绞痛和心肌梗塞一旦发生,首先庆让病人安静平卧或坐着休息,不要再走动,更不要慌忙搬动病人。如给平内舌下含硝酸甘油片不见效而痛未减轻时,应观察病人脉搏是否规律,若有出冷汗、面色苍白和烦躁不安加重的情况,应安慰病人使之镇静,去枕平卧,有血压表的可以测量血压。然后可请卫生站或地段医院医师出诊,初步处理平稳后再转送医院治疗。如病人发生心脏突然停跳,可在其胸骨下段用拳头叩击,进行胸外挤压及人工呼吸。
6、警惕不典型的发病表现
有时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的症状很不典型,如有的病人可出现反射性牙痛,也有的心肌梗塞先发生胃痛。遇到这种情况,力必提高警惕,凡有冠心病病史的病人,均不可忽视,应尽早就医诊治。在病情平稳恢复期要防止病人过度兴奋,使其保持稳定的情绪,适量的体力活动,以预防病情的反复。
以上就是心肌梗死的护理方法,如果还有疑问的话,请详细咨询一下医生。在任何疾病下都离不开护理这一环节,可见护理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改掉那些坏习惯,这样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很大帮助的。
肾虚吃什么 黑木耳
中医认为其具有清肺益气、活血益胃、润燥滋补强身之效。现在研究表明,黑木耳胶体具有较强吸附力,能够清洁肠胃。
还含有核酸、卵磷脂成分,具有健美、美容,延缓衰老之效。黑木耳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能补血,高血脂、心梗、脑梗患者多食可溶栓,降低血小板数量。
心梗患者应如何锻炼
心梗患者每次锻炼之前,一定要做一下准备活动,活动一下身体,舒展一下筋骨,如举举臂、伸伸腿、扭扭腰都可以,时间在10分钟左右即可。如果不做准备活动,直接开始运动,会使心率迅速加快。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且心肺功能都不正常的老年人,严重时会导致血压急剧上升,出现急性心梗发作或发生心力衰竭。需要注意的是,在做准备活动时,要放松心情,张开嘴尽量多呼吸一些新鲜空气,举臂、伸腿、扭腰时,动作幅度不能太大,要慢慢地使身体得到全面放松,使心脏处于最佳状态,再慢慢投入到体育锻炼中。
每周至少要进行3次体育锻炼,每次不低于20分钟,锻炼项目有散步、打太极、骑自行车、做广播体操、打乒乓等,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环境条件自行确定。锻炼结束后,如果感到十分疲劳或出现关节痛、小腿疼痛等,这说明活动量过大了,下次应适当减少运动量。锻炼快要结束时不要立即停止,接着做10分钟左右的还原活动,可进行一般速度的步行或弯腰伸臂等。之后静止休息15分钟后才可以进餐或洗澡,尤其不要马上卧床休息,这样对心脏不利。
专家表示说大家知道心梗患者也能选择性的运动时,还是需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能做过量的运动,以免发生危险,要让心脏逐步适应这样的运动状态。
记住这「四要四不要」能救命 第二个“不要”
喝点水。传说:一旦心梗发生,马上扶起患者喝点水,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心梗发生。这种做法对于一个生命体征正常的急性心梗患者没什么坏处;而对于一个已经发生休克,甚至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来说,不但起不了抢救的作用,反而会因此要了命。
这种情况下,患者意识不清,喝水很容易导致误吸,发生吸入性肺炎,这对急性心梗患者无疑是雪上加霜。另外,如果心梗患者一次喝下太多水,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不健全的心脏真的难以承受这样的负担,患者反而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
浅谈急性心肌梗塞的三大特点
1、消化道症状
有约30%的急性心梗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表现为腹部胀气、呃逆、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主要是因为心脏病变刺激迷走神经或病变在心脏下壁,引起胃肠道反应所致。易被误诊为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
2、呼吸道症状
有的急性心梗患者只感觉胸闷、憋气或自认为气不够用,主要是由于急性心梗发作时,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排血量下降、造成肺部淤血,并发支气管感染所致。易被误诊为肺心病。
3、神经精神症状
有的急性心梗患者表现为突然言语不清、一侧肢体瘫痪、意识不清、抽搐,主要是因为急性心梗发作时,心排血量急剧下降,导致脑供血不足,尤其是原有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更易发生脑循环障碍。易被误诊为脑血管疾病。
不良生活习惯易诱发心肌梗死
1、吸烟过多:
吸烟会促使动脉硬化,增大患心梗的危险。另一个方面,吸烟会引起冠状动脉收缩、痉挛,导致血管闭塞,发生心梗。很多人就是在吸烟时心梗发作的。前面提到的这位23岁的心梗患者有7年的吸烟史,平均每天吸1包烟。
2、暴饮暴食:
导致年轻人心肌梗死的原因有哪些,食道和胃部离心脏近,过多饮食会导致心脏血管急剧收缩,发生痉挛。如果抢救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
3、过度劳累:
中青年心梗的发病人群主要是脑力劳动者,有的人工作起来几天都不休息。这种没有规律、过于劳累的生活,非常容易导致冠状动脉痉挛,从而诱发心梗。
4、压力过大:
生活节奏快,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往往会集中到一起。人在紧张时,会大量分泌肾上腺素,导致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交感神经兴奋,这很容易引起心梗发作。
年轻人患心肌梗死危害更大
首先,中青年很难想到自己会得心梗。中青年心梗患者可能没有心脑血管病史,即使发生胸闷、胸口疼等症状,也不会想到心梗上去,许多患者因此耽误了抢救时间;
其次,是中青年身体内没有代偿机制。从儿童期开始,一些脂肪纹就会附着在血管内膜上,随着年龄增大,逐渐形成斑块,这些斑块一旦破裂,里面的内容物流出,极易引起血栓。
不良生活习惯是心肌梗塞的元凶
心肌梗死越来越年轻化,很多年轻人成为了心肌梗死的患者,并且超越了老年人成为了主要人群,最小的心肌梗死患者才21岁,近年来许多高级白领突发猝死的事件,应该要引起我们的警惕。其中不良生活习惯是心肌梗死的元凶,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年轻人患心肌梗死的原因。
年轻人患心肌梗死的原因
1、吸烟过多:
吸烟会促使动脉硬化,增大患心梗的危险。另一个方面,吸烟会引起冠状动脉收缩、痉挛,导致血管闭塞,发生心梗。很多人就是在吸烟时心梗发作的。前面提到的这位23岁的心梗患者有7年的吸烟史,平均每天吸1包烟。
2、暴饮暴食:
导致年轻人心肌梗死的原因有哪些,食道和胃部离心脏近,过多饮食会导致心脏血管急剧收缩,发生痉挛。如果抢救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
3、过度劳累:
中青年心梗的发病人群主要是脑力劳动者,有的人工作起来几天都不休息。这种没有规律、过于劳累的生活,非常容易导致冠状动脉痉挛,从而诱发心梗。
4、压力过大:
生活节奏快,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往往会集中到一起。人在紧张时,会大量分泌肾上腺素,导致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交感神经兴奋,这很容易引起心梗发作。
年轻人患心肌梗死危害更大
首先,中青年很难想到自己会得心梗。中青年心梗患者可能没有心脑血管病史,即使发生胸闷、胸口疼等症状,也不会想到心梗上去,许多患者因此耽误了抢救时间;
其次,是中青年身体内没有代偿机制。从儿童期开始,一些脂肪纹就会附着在血管内膜上,随着年龄增大,逐渐形成斑块,这些斑块一旦破裂,里面的内容物流出,极易引起血栓。
以上就是年轻人患心肌梗死的原因,对于有不良嗜好的年轻人们,你们一定要注意了,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您敲响警钟。祝您身体健康。
乱停药会造成心梗的复发
第一,心梗患者出院后不能随意停药。很多心梗患者有擅自停药的情况,有的像张先生一样自我感觉良好就停药;有的因为听说药物副作用多就停用;有的因为担心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会引起出血就停药了。我们见过许多因乱停药引起惨痛教训的案例,有的甚至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建议心梗患者出院后坚持用药,发现症状好转时,如果希望停药或减量,应先咨询医生。
第二,对目前的治疗、处方或药物副作用有疑虑或担忧时,应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第三,心梗治疗中,生活方式的调整十分重要,应注意戒烟,作息规律并合理锻炼,否则可能再次引发心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