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足五里的准确位置图片 足五里功效和作用

足五里的准确位置图片 足五里功效和作用

功效:疏肝理气,清利下焦。

作用:足五里属足厥阴肝经,位于大腿内侧,为肝经脉气所发之处,具有疏肝理气,清利下焦湿热的作用。肝脉循 少腹绕阴器,抵小腹,故足五里治疗肝气郁滞或肝经湿热下注所致的小腹,少腹胀痛,阴痒,睾丸肿痛,影响膀胱气化的小便不利,影响胞脉固摄作用的阴挺等。

主治:小腹胀痛,小便不同,阴挺,睾丸肿痛,嗜卧,四肢倦怠,阴囊湿痒,腰酸背痛,尿频,尿急等肾虚病症。

足五里的位置及作用 足五里穴名解析

足,指穴位在足部;五里,指这个穴位气血的作用范围像五里一样广大。本穴物质为阴廉穴传来的冷降水湿及水湿风气中的脾土尘埃,到达本穴后,由天部归降地部,覆盖的范围如同五里之广,故而得名。也称“五里穴”,“股五里”,因为这个穴位在股内侧,大约当箕门上五寸处,为了与上肢手阳明大肠经同名穴(手五里)区分,《针灸甲乙经》就称之为“股五里”。

足五里的定位在哪里

足五里准确位置

足五里穴位于大腿内侧,耻骨联合上缘的下方,长收肌的前缘,气冲下3寸,按压有动脉搏动感处。

足五里的作用

足五里为足厥阴肝经穴位,按摩足五里有行气提神,疏肝理气,通利水道的作用。按摩这个穴位对少腹胀痛,小便不通,阴挺,睾丸肿痛,四肢倦怠,嗜卧具有良好的疗效;长期按摩,还能够有效治疗阴囊湿疹,尿潴留,遗尿,阴部痒湿,股内侧痛,胸闷气短等疾患。

足五里保健按摩手法

1,正坐,垂足,把手放在大腿的根部,手掌心朝着腿部,四指并拢,食指的指尖所在部位取穴。

2.四指并拢,从下往上揉按,有胀,酸,疼痛的感觉。

3.两侧穴位,先左后右,每次按揉3-5分钟,也可以两侧穴位同时按揉。

足五里的意思是什么

1、足五里穴:经穴名。《针灸甲乙经》原名五里。《圣济总录》名足五里。属足厥阴肝经。别名:五里穴。

2、穴位含义:肝经的冷降水湿及脾土尘埃在此覆盖五里广。

3、名解:足,指穴在足部。五里,指本穴气血的作用范围如五里广。本穴物质为阴廉穴传来的冷降水湿及水湿风气中的脾土尘埃,至本穴后由天部归降地部,覆盖的范围如五里广,故名。五里名意与足五里同。

4、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风气及随风气中吹带的脾土尘埃。

5、运行规律:由天冷降归于地部。

足五里准确位置视频 足五里常用配伍

1.配中极,三阴交,阴陵泉,针刺泻法,清热利湿,治疗下焦湿热之小便不通,小腹胀痛,尿闭,遗精等。

2.配气海,中极,下髎,血海,三阴交,风市,蠡沟,针刺泻法,清湿热,利下焦,治疗湿热下注之阴囊湿痒,睾丸肿痛等症。

3.配脾俞,足三里,三焦俞,阴陵泉,针刺泻法,健脾祛湿,益气化痰,治疗痰湿困脾之嗜卧,四肢倦怠。

4.配足三里,三阴交,百会,气海,针刺补法,益气升陷,治疗脾虚中气下陷之阴挺。

足五里穴的功能作用有哪些

足五里在大腿内侧,当气冲(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直下3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足五里属足厥阴肝经,位于大腿内侧,为肝经脉气所发之处,具有疏肝理气,清利下焦湿热的作用。肝脉循 少腹绕阴器,抵小腹,故足五里治疗肝气郁滞或肝经湿热下注所致的小腹,少腹胀痛,阴痒,睾丸肿痛,影响膀胱气化的小便不利,影响胞脉固摄作用的阴挺等。

足五里准确位置视频 足五里准确位置

足五里穴位于大腿内侧,耻骨联合上缘的下方,长收肌的前缘,气冲下3寸,按压有动脉搏动感处。

足五里准确位置视频 足五里的作用

足五里为足厥阴肝经穴位,按摩足五里有行气提神,疏肝理气,通利水道的作用。按摩这个穴位对少腹胀痛,小便不通,阴挺,睾丸肿痛,四肢倦怠,嗜卧具有良好的疗效;长期按摩,还能够有效治疗阴囊湿疹,尿潴留,遗尿,阴部痒湿,股内侧痛,胸闷气短等疾患。

急脉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急脉穴配伍应用方法

临床上配足五里,血海,活血通络,治股内侧肿痛;配大敦,足五里,疏肝理气止痛,治疝气,阴茎痛;配关元,归来,有益气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少腹痛。

足五里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足五里穴穴位解剖

在耻骨结节下方,有内收长肌,内收短肌;有股内侧动脉浅支,其内侧是股动脉;布有闭孔神经浅支和深支,当股神经行走处。

手五里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手五里的功效作用

手五里属手阳明大肠经,穴居上臂外侧前缘,有通经活血,理气散结之功效。适用于肘臂挛痛,上肢疼痛,瘰疬,咯血,肋间神经痛,偏瘫。

足五里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足五里配伍治病方法

小腹痛可配中极,气海;少腹痛可配归来,五枢;小便不利可配中极,三阴交;阴痒可配中极,蠡沟,曲泉,大敦;阴挺可配百会,中极,秩边。

相关推荐

阴包的准确位置怎么找 阴包的配伍疗法

1、阴包穴配气海、中极、肾俞:有补肾益气,固摄膀胱的作用,主治遗尿。 2、阴包穴配关元、血海、三阴交:有活血通经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 3、阴包穴配交信:治月经不调。 4、阴包穴配箕门、五里、血海:治膝股内侧疼痛,小儿麻痹的肌萎缩。 5、阴包穴配关元、肾俞:治气虚不固之遗尿。

五里的准确位置图 手五里主治病症

1、中医病症:肘臂孪急,疼痛不举,风湿肿胀,上肢不遂;咳嗽,吐血;胃脘胀满,疼痛;嗜卧,身黄,疟疾,惊恐,瘰疬等。 2、西医病症:咯血,肺炎,扁桃体炎,胸膜炎,腹膜炎,肋间神经痛,颈淋巴结核,恐怖症,偏瘫,上肢疼痛,嗜睡等。

五里的准确位置

五里穴位于人体的臂外侧,当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曲池穴上3寸处。

三里的准确位置图女

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相连穴位: 犊鼻:在膝盖前区,髌韧带外侧凹陷中。正坐屈膝,在髌骨下缘,髌骨与胫骨之间大筋两侧处可见两个凹陷,外侧凹陷正中即是本穴。 解溪:在踝区,踝关节前面中央凹陷中,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小儿三里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小儿三里的准确位置

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当胫骨前肌上。

阴包的意思是什么

1、阴包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厥阴肝经。 2、别名:阴胞。 3、名解:阴包:阴,水也。包,收也。阴包名意指肝经的水湿之气在此为云集之状。 4、本穴物质为曲泉穴传来的弱小阴湿水气及五里穴外渗下行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天地二部水湿皆聚集本穴,本穴如肝经水湿的包收之地,故名阴包。阴胞名意与阴包同。 5、穴位含义:肝经的水湿之气在此为云集之状。 6、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和地部水液。 7、运行规律:天部水湿化雨冷降,地部水湿则渗入脾土之中。

五里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五里配伍治疗方法

1.配肩髃,曲池,手三里,少海,外关,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活络,通利关节,治疗经气不利之肩肘臂挛急,疼痛等。 2.配臂臑,扶突,曲池,支沟,针刺平补平泻法,舒豁痰化瘀散结,治疗痰瘀凝结之瘰疬。 3.配大椎,曲池,支沟,液门,针刺泻法,大椎点刺出血,退热截疟,治疗感受疟邪之疟疾。 4.配肺俞,中府,尺泽,孔最,针刺泻法,宣肺泄热,凉血止血,治疗肺热咳嗽,吐血等。 5.配大钟,照海,二间,针刺泻法,解困醒神,治疗阴盛阳虚之嗜睡。

通里的准确位置图 通里穴功效作用

类属:通里为心经络穴。 功效:清心安神,通舌利咽。 作用机制:穴属心经,为心经络穴,别走小肠经,可调理心气,行气活血,清心安神而治疗心痛,心烦,失眠,心悸,怔忡等;心开窍于舌,心脉上挟咽,系目系,连大脑,本穴有开郁泻火,疏通心络,利咽喉,通舌窍的作用,可治暴喑,舌强不语,头痛,头晕,目眩,另外,可治疗循经病症如腕臂疼痛等。

阴廉的位置图和作用 阴廉的位置

阴廉穴在人体大腿内侧,当气冲穴直下2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外缘。 快速取穴法: 1.仰卧位,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处旁开2横指处,五里向上量1横指处。 2.取立正姿势,两手叉着髋部,手掌心向着腿,四指并拢平贴在小腹部,小指刚好在腿根部,拇指位于腿外侧,无名指的指尖所在的部位就是阴廉穴。

窍阴准确位置图片 窍阴的准确位置

精确定位:在第4趾末节外阿侧,距趾甲角0.1寸。 简易取穴:位于部4趾末节外侧旁开0.1寸处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