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马油真假 膏体鉴别
如何鉴别马油真假 膏体鉴别
假的马油膏体就像是平时使用的乳液一样,很稀;而真的马油膏体粘稠、细腻,呈练奶一样的稠状油霜。
真假八角鉴别
八角又名大料、八角茴香。八角茴香的同科同属不同种植物的果实统称为假八角。假八角茴香含有毒物质,食用后会引起中毒。常见的假八角茴香有红茴香、地枫皮和大八角。
真八角(八角茴香)——常由八枚骨突果集成聚合果,呈浅棕色或红棕色。整体果皮肥厚,单瓣果实前端平直圆钝或钝尖。大料的特殊香气浓郁而强烈,滋味辛、甜。
红茴香——由骨突果7~8枚组成聚合果。果实整体瘦小,呈红棕色或红褐色,单瓣果实前端尖而向上弯曲。气味弱而特殊,味道酸而略甜。
地枫皮——由骨突果10~13枚组成聚合果。呈红色或红棕色。果皮整体瘦薄,单瓣果实前端长而渐尖,并向内弯曲成倒钩状,象鸟嘴样。香气微弱而呈松脂味。滋味平淡,有麻舌感。
大八香——曲骨突果10~14枚组成聚合果。呈棕灰色或灰褐色。果皮皮薄,单瓣果实的前端长而渐尖、略弯曲。气味弱而特殊,滋味淡,有麻舌感。
如何鉴别马油真假 涂抹感觉鉴别
真品的马油涂抹在皮肤上会很快被皮肤吸收,并且会感觉到细腻湿润,保湿效果好,而假的马油涂抹时感觉较为粗糙,甚至会有颗粒感,同样保湿效果也不明显。
燕窝的真假鉴别
漂白燕窝的鉴别方法: 将经过漂白的燕窝浸入水中即取出,约半分钟后,用拇指及食指擦摸数次,手指会粘有化学药品的臭味且漂白的燕窝炖煮后涨率不大,易化水,无天然的蛋清味。
涂胶燕窝的鉴别方法: 将涂上胶质的燕窝浸入水中即取出,约半分钟后,用拇指及食指擦摸数次,手指会感受粘性,有时会嗅到化学药品味道。
染色燕窝的鉴别方法: 所谓染色燕窝,多以低价白燕染成红色或黄色,当作高价的血燕或黄燕来卖。这类假血燕假黄燕炖制一、二小时后,其质地软烂如白燕,红色或黄色尽失效于水。而真正的血燕及黄燕,由于是天然的颜色,一般炖制后不会变色,但也有部分微粒会溶与水中,燕窝汤可能会显出淡淡的红色或黄色,但燕窝丝的色泽几乎不变。同时由于血燕丰富的营养素及矿物质含量,令真血燕久炖后质地依然爽实。
海藻燕窝的鉴别方法: 多见于市面上的燕饼或燕丝。有真假混合的,也有百分之百用海藻经漂白、晒干、水煮制成的人造燕窝。颜色实白,少光泽,质粗坚硬,有海藻味,而天然燕窝条色泽通透,有光泽,无异味。
鱼翅的真假鉴别
1、 看色泽、透明度、黏度和弹性,人造鱼翅不像真鱼翅那样有透明度,颜色混浊。
2、是看弹性和韧性,假鱼翅用手一掰就断了,而真鱼翅怎么掰也只会变弯而不会折断。使用温水泡好的真鱼翅用手轻轻一拽也会断,而假鱼翅却不容易断,原因是假鱼翅里有鱼胶。
3、天然鱼翅黏性很强,就像每次啃完骨头后手上会粘有一层胶状的物质,而假的鱼翅条条分明,几乎没有什么黏性。
4、人造鱼翅加工后与真鱼翅十分相似,但营养成分却大不一样。人造鱼翅味不鲜,没有丝质口感,也不像真鱼翅那样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软骨素和骨质素。
5、假鱼翅的制作工序一般是把假的鱼翅泡好后,再添加一些柠檬黄、大红等色素,最后用专门的老汤勾一下芡,就能以假乱真。
6、鱼翅在泡发前是白色的,做成熟食成晶莹剔透的半透明状或接近全透明状,形态十分饱满,真正的鱼翅有一端稍微圆粗,另一端则是渐细的针状。
7、家鱼翅是金黄色,即使是泡发后做熟,也依然会呈现淡黄色或黄褐色,鱼翅质地十分脆。假鱼翅都是人为切出来的长短,不仅没有翅肉,两端也都是一般粗细的切面。
豆粕的真假鉴别
外观鉴别法: 对饲料的形状、颗粒大小、颜色、气味、质地等指标进行鉴别。豆粕呈片状或粉状,有豆香味。纯豆粕呈不规则碎片状,浅黄色到淡褐色,色泽一致,偶有少量结块,闻有豆粕固有豆香味。反之,如果颜色灰暗、颗粒不均、有霉变气味的,不是好豆粕。而掺入了沸石粉、玉米等杂质后,颜色浅淡,色泽不一,结块多,可见白色粉末状物,闻之稍有豆香味,掺杂量大的则无豆香味。如果把样品粉碎后,再与纯豆粕比较,色差更是显而易见。在粉碎过程中,假豆粕粉尘大,装入玻璃窗口中粉尘会粘附于瓶壁,而纯豆粕无此现象。用牙咬豆粕发粘,玉米粉则脆而有粉末。
外包装检查法: 颗粒细、容量大、价格廉,这是绝大多数掺杂物所共同的特点。饲料中掺杂了这类物质后,必定是包装体积小,而重量增加。豆粕通常以60公斤包装,而掺入了大量沸石之类物质后,包装体积比正常小。
水浸法: 取需检验的豆粕(饼)25克,放入盛有250毫升水的玻璃杯中浸泡2-3小时,然后用手轻轻摇晃则可看出豆粕(碎饼)与泥沙分层,上层为豆粕,下层为泥沙。
显微镜检查法: 取待检样品和纯豆粕样品各一份,置于培养皿中,并使之分散均匀,分别放于显微镜下观察。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纯豆粕外壳内外表面光滑,有光泽,并有被针刺时的印记,豆仁颗粒无光泽,不透明,呈奶油色;玉米粒皮层光滑,并半透明,并带有似指甲纹路和条纹,这是玉米粒区别于豆仁的显著特点。另外,玉米粒的颜色也比豆仁深,呈桔红色。
碘酒鉴别法: 取少许豆粕(饼)放在干净的瓷盘中,铺薄铺平,在其上面滴几滴碘酒,过1分钟,其中若有物质变成蓝黑色,说明掺有玉米、麸皮、稻壳等。
容重测量鉴别法: 饲料原料都有一定的容重,如果有掺杂物,容重就会发生改变。因此,测定容重也是判断豆粕是否掺假的方法之一。具体方法为:用四分法取样,然后将样品非常轻而仔细地放入1000ml的量筒内,使之正好到1000ml刻度处,用匙子调整好容积,然后将样品从量筒内倒出,并称量。每一样品重复做3次,取其平均值为容量,单位为g/l。一般纯大豆粕容重为594.1g/l-610.2g/l,将所测样品容重与之相比,若超出较多,说明该豆粕掺假。
生熟豆粕检查法: 饲料应用熟豆饼做原料,而不用生豆饼,因生豆饼含有抗胰蛋白酶、皂角素等物质,影响畜禽适口性及消化率。方法是取尿素0.1克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被测豆粕粉0.1克,加蒸馏水至100ml升,盖上瓶塞于45℃水中温热1小时。取红色石蕊试纸一条浸入此溶液中,如石蕊试纸变蓝色,表示豆粕是生的,如试纸不变色,则豆粕是熟的。
马油真假鉴别图 气味鉴别
假的马油膏体有一种刺鼻的气味,就像是洗洁精的味道;而真正的马油膏体会有一种淡淡的很自然的清香,让人闻起来很舒服,没有刺激感。
马油真假鉴别图 外包装鉴别
正品厂家生产的马油一般包装质量较好,纸质以及印刷都会比较细腻、清稀;而假的马油包装比较劣质,字和纸质的纹路都不是非常清晰。
真假麻油鉴别五方法
1.水鉴别:用筷子蘸一滴麻油滴在清水面上,纯麻油会呈现出无色透明的薄薄大油花,然后凝成若干个细小的油珠。掺假麻油的油花小而厚,且不易扩散。
2.颜色识别:将油提子盛满麻油,然后由高处向油缸内倾倒,若溅起的油花是淡黄色的,表明麻油中掺有菜籽油。
3.加热识别:将麻油放入锅内加热,若加热后发白,说明掺有猪油;若加热后变得很清,说明兑入了菜籽油;若加热后发浑,说明兑入了米汤,过不久就会有沉淀物出现。
4.气味识别:取一点油于手中不断摩擦发热,香味纯正的是麻油;有豆腥气的可能掺有豆油;有辛辣味的,则掺有菜籽油。
5.震荡法:取一瓶麻油轻轻震荡,如果气泡透明,且很快消失,一般是纯正麻油。如气泡不透明,呈黄色,并且消失比较慢,则是劣质麻油。
藏红花真假怎么鉴别 泡水鉴别
正品泡在水里会立即呈现黄色,并直线下降,逐渐扩散,水可连续冲四次,到第四次时水仍是黄色的。而假冒藏红花泡在水里,上浮的部分较多,泡在水里偏红。
活性酵素晶体真假鉴别
在适度环境常温下,『活性酵素晶体』表面会凝结成一颗颗透明体的小小珍珠状;代表原物料的纯正,无石化与其他杂质成分。
*真假晶体分别置放汤匙上以酒精灯燃烧,『活性酵素晶体』5秒左右即开始溶解呈现米色的粘稠液体(果汁状),没有刺鼻味道,没有灰黑烟雾;代表『活性酵素晶体』属亲水性、分子小、熔点低、容易清洗不残留。把加热完的晶体倒出来,因为『天然活性酵素晶体』成分是石化界面活性剂,真正的天然活性酵素晶体会慢慢变回原来的固体。
而纯度低的晶体在酒精灯的燃烧下,会开始发黑烧焦,变成黑色的残渣。
*放置于冰箱冷冻30分后,『活性酵素晶体』呈现雾状的不透明体,再放置于常温中大约15分钟,『天然活性酵素晶体』回覆成晶莹剔透的状态;代表『活性酵素晶体』会因外在温度改变而形成自我保护的生物现象。
*使用『天然活性酵素晶体』清洁脸部5~7天,鼻头粉刺与毛孔明显改善15%~35%;代表『天然活性酵素晶体』能深层分解油脂,洁净毛曩,促进毛孔与毛曩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