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患水痘要注意饮食调养
小儿患水痘要注意饮食调养
小儿患水痘期间,宜吃下列食物。
绿豆性凉,味甘,能清热解毒,并能利水,水痘者宜用绿豆煎汤饮,或用绿豆煮粥服食。《本草纲目》云:“绿豆治痘毒。绿豆消肿治痘之功虽同赤豆,而清热解毒之力过之。”
赤小豆性平,有利水除湿、和血解毒的作用。明代药学家李时珍认为,赤小豆适宜水痘患儿煨汤喝,有与绿豆同等功效。
胡萝卜性平,味甘,有健脾化滞的功用。《岭南采药录》中记载:“凡出麻痘,始终以此煎水饮,能清热解毒,鲜用或晒干用均可。”笔者的经验是,用胡萝卜配合等量的荸荠100~150克,煎水代茶饮,对小儿水痘者颇宜。
荸荠性寒,味甘,能清热,化痰、消积。唐代食医孟诜认为荸荠可以“消风毒,除胸中实热气”。清代医家黄宫绣也说荸荠“解毒发痘”,故小儿水痘、发热咳嗽、口干烦躁之时,最宜用荸荠煎汤服,或用鲜荸荠绞汁饮用。
甘蔗性寒,味甘,有清热、生津、止渴的功效。对出水痘的患儿,发热口干、咳嗽烦渴者,食之尤宜。清代医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指出:“凡痘疹不出,及闷痘不发,毒盛胀满者,此痘属急症,宜青皮甘蔗榨汁与食,不时频进,则痘立起。”
芦根性寒,味甘,有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的作用。小儿患水痘期间,发热烦渴、口干舌燥、面赤唇红,或痘后津伤、口中干渴者,可用芦根煎水饮服,最为有益。
梨性凉,味甘,能清热、生津、化痰、止咳,尤其适宜小儿水痘期间发热咳嗽、咯吐黄痰、口干烦渴者食用。
关于孕期患水痘的疑问解答
如果我在怀孕期间起水痘,会对我的孩子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呢?
水痘是疱疹病毒(DNA病毒),它通过呼吸系统感染(带状疱疹病毒通过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以后潜伏在体内并反复发作,引起皮肤破损、神经痛;但它不通过呼吸系统感染,也不会引起先天性感染)。怀孕母亲感染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会导致婴儿患水痘,并且患有多种异常,例如皮肤疤痕、四肢畸形、手指和脚趾畸形、眼睛和大脑发育异常以及智力障碍等。尽管这种概率很小,但是第一个三月期感染者,发生上述异常的概率最高,接近10%。
怀孕16周后感染该病毒,似乎对婴儿没有危害或者危害很小;然而分娩前几天的感染,具有一定危害。孕期感染水痘的母亲产下的婴儿中15%在分娩后5天内感染病毒,这当中30%的婴儿死于严重的病毒性肺炎。
出水痘不能吃什么
猪肉
为温补性食物。水痘为急性疱疹性传染病,中医认为是外感时邪病毒,实证宜泻不宜补。所以,水痘患儿,莫食猪肉。
羊肉
性温热,能益气补虚,但水痘为病毒传染性疾病。《中药大辞典》认为:外感时邪之人忌食羊肉,故水痘之儿亦当忌之。
鸡肉
若小儿出水痘时,痘疹内陷,难以发出者,食之则宜。若水痘愈后,则应忌之。
鸡蛋
小儿出水痘期间,适宜清淡饮食。
肉桂
俗称桂皮、官桂,为民间常用的五香调料。性大热,味辛甘,属纯阳之物,温热助火、燥烈伤阴。
此外,专家提醒家长们:小儿患有水痘期间,还应当忌吃生姜、大葱、大蒜、洋葱、韭菜、辣椒、胡椒、芥菜、芫荽、香菇、南瓜、香椿头、鹅、虾肉、带鱼、黄瓜、荔枝、桂圆肉、梅子、杏子、大枣、柿子、石榴、樱桃、栗子、以及炒花生、炒蚕豆、炒瓜子、糍耙、年糕、肥肉、猪油、茴香、咖喱、芥末等。
水痘的危害有哪些
水痘属病毒性传染病,和带状疱疹属同一种病毒感染。有些人,甚至一些医生因为儿童期患水痘愈后良好,所以常常轻视了水痘的危害。其实,儿童患水痘后有可能继发水痘脑炎、原发性水痘肺炎等严重的并发症。
另外,葡萄球菌、链球菌还可经皮疹感染,引起疖、痈、脓皮症,丹毒或蜂窝织炎等,甚至引起败血症、肺炎、化脓性关节炎或骨髓炎。孕妇在怀孕3~4个月内感染水痘,日后所生婴儿可能患先天性水痘综合症。孕妇在分娩前患水痘时,其所生婴儿得不到母体抗体保护,出生后5~10天内可发生严重水痘。
有些小儿患水痘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颅脊神经节中,不致被血清中抗体清除。成年后,或者当机体免疫状态发生变化时,病毒再度活跃,而引起带状疱疹。
水痘病人的饮食宜忌
冬春交际之时是水痘高发时候,水痘是由水痘疱疹病毒引起的,主要发生在10岁以下孩子身上,但成人也会长水痘。长水痘要注意饮食吗?有哪些食物不宜吃?有哪些食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呢?
水痘患者应忌食哪些食物?
1、鸡蛋:小儿出水痘期间,适宜清淡饮食。
2、羊肉:性温热,能益气补虚,但水痘为病毒传染性疾病。《中药大辞典》认为:外感时邪之人忌食羊肉,故水痘之儿亦当忌之。
3、肉桂:俗称桂皮、官桂,为民间常用的五香调料。性大热,味辛甘,属纯阳之物,温热助火、燥烈伤阴。
水痘患者宜使用哪些食疗方?
1、芦根60克,野菊花10克,水煎连服2-3天。
2、紫草0.3克,陈皮0.15克,为粗末,新汲水煎服。适用于小儿痘疮紫暗,发出不畅。
3、黄芩5克,木通2.5克,共为细末,或水煎,分3-4次口服。若服散剂,其量减半。本方有清热利湿之功,适用于水痘湿热较盛者。
4、柴胡3克,茯苓6克,桔梗3克,生甘草1.5克,黄芩1.5克,竹叶10片,灯草1团,水煎服。适用于水痘轻症。
5、黑豆、绿豆、赤小豆各60克(生用),甘草90克。将豆淘净,同甘草用雪水或长流水煮至豆熟为度,去甘草将豆晒干,又入汁再浸,再晒干。逐日取豆任意食用。
适用于痘疹将发之际,服之令多者少、少者可无或有终生不出者。 温馨提示:水痘患者要注意忌油腻、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及发物。但其实水痘患者一般不需要特别加强营养,宜给予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流质及半流质饮食。
水痘的饮食调理
绿豆性凉,味甘,能清热解毒,并能利水,水痘者宜用绿豆煎汤饮,或用绿豆煮粥服食。《本草纲目》云:“绿豆治痘毒。绿豆消肿治痘之功虽同赤豆,而清热解毒之力过之。”
赤小豆性平,有利水除湿、和血解毒的作用。明代药学家李时珍认为,赤小豆适宜水痘患儿煨汤喝,有与绿豆同等功效。
胡萝卜性平,味甘,有健脾化滞的功用。《岭南采药录》中记载:“凡出麻痘,始终以此煎水饮,能清热解毒,鲜用或晒干用均可。”笔者的经验是,用胡萝卜配合等量的荸荠100~150克,煎水代茶饮,对小儿水痘者颇宜。
荸荠性寒,味甘,能清热,化痰、消积。唐代食医孟诜认为荸荠可以“消风毒,除胸中实热气”。清代医家黄宫绣也说荸荠“解毒发痘”,故小儿水痘、发热咳嗽、口干烦躁之时,最宜用荸荠煎汤服,或用鲜荸荠绞汁饮用。
甘蔗性寒,味甘,有清热、生津、止渴的功效。对出水痘的患儿,发热口干、咳嗽烦渴者,食之尤宜。清代医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指出:“凡痘疹不出,及闷痘不发,毒盛胀满者,此痘属急症,宜青皮甘蔗榨汁与食,不时频进,则痘立起。”
芦根性寒,味甘,有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的作用。小儿患水痘期间,发热烦渴、口干舌燥、面赤唇红,或痘后津伤、口中干渴者,可用芦根煎水饮服,最为有益。
梨性凉,味甘,能清热、生津、化痰、止咳,尤其适宜小儿水痘期间发热咳嗽、咯吐黄痰、口干烦渴者食用。
小孩出水痘怎么好的快 对症食疗
小儿患水痘时,多食欲不振,可选用下列食疗,既可以增加营养,又可以清热解毒,促进身体恢复。
原料:黄花菜、马齿苋各30克,白糖。
做法:黄花菜泡发后切碎;在锅内加清水,放入黄花菜和马齿苋,大火煮沸后,小火煮20分钟,去渣留汁,加入白糖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缩短水痘病情痊愈的时间。
原料:红小豆、绿豆、黑豆各3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上述三种豆子,放入锅中加水,大火煮沸后,小火再煮1小时,调入白糖食用。
功效:此粥可促使水痘透发,患有水痘且体质较弱的孩子可适当食用。
原料:金银花10克,甘蔗汁100毫升。
做法:金银花放入沸水锅中煎成100毫升的汁液。将煎好的金银花汁兑入甘蔗汁中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促进水痘愈合。
原料:鲜荷叶1张(干品30-50克),大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荷叶洗净煎煮后取汁,与大米共煮成粥,调入适量冰糖,早晚服食。
功效:清热透疹,降温。适合水痘患儿吃。
为何出水痘的孩子不能用激素呢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自限性疾病,常在春天发病流行,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水疱为特征。好发于2—10岁的儿童。整个病程大约7—10天,只要不感染或发生并发病,就不需要用抗生素。对于水痘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必要时可酌情对症处理。如发热较高时,可以给予退热药,但特别要提醒的是不能应用激素类药品。
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去氢可的松(强的松、泼尼松),是临床上儿科的常用药,常用于治疗急性感染引起的发热,可为何出水痘的孩子却不能用呢?
因为皮质激素类药物,能抑制人体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减少抗体生成,降低机体免疫力,不但不能抑制和杀灭病毒,反而能阻止溶酶体的破裂,使之不能释放出核酸酶去破坏病毒核酸。故而在对水痘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若应用可的松,就有激活水痘病毒的可能,从而导致病情迅速恶化。
具体表现在体温继续升高不降,水痘扩大破溃,如果破溃融合成片,就会发生坏死,此时极易并发继发性感染,若不能及时得到正确的抢救,症状会急剧恶化,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说,如果把小儿患水痘引起的发热,误当急性感染造成的高热来治疗,使用可的松则是非常危险的。
小儿患水痘皮肤护理很重要
临床表现:
大多见于1~10岁的儿童,潜伏期2~3周。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经2~3天水疱干涸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瘢痕。皮损呈向心性分布,先自前颜部始,后见于躯干、四肢。数目多少不定以躯干为多,次于颜面、头部,四肢较少,掌跖更少。黏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皮损常分批发生,因而丘疹、水疱和结痂往往同时存在,病程经过2~3周。若患儿抵抗力低下时,皮损可进行性全身性播散,形成播散性水痘。水痘的临床异型表现有:大疱性水痘、出血性水痘、新生儿水痘、成人水痘等。
小儿水痘的护理措施:
1、观察体温变化,如有高热可用物理降温,避免使用阿司匹林。
2、皮肤的护理
(1)室温适宜 衣被不宜过厚,以免造成患儿不适,增加痒感。勤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2)剪短指甲 婴幼儿可戴并指手套,以免抓伤皮肤,继发感染或留下瘢痕。
(3)皮肤瘙痒 吵闹时,设法分散其注意力,或用温水洗浴、局部涂0.25%冰片炉甘石洗剂或5%碳酸氢钠溶液,亦可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物。疱疹破溃时涂1%甲紫,继发感染者局部用抗生素软膏,或遵医嘱给抗生素口服控制感染。
(4)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精神、体温、食欲及有无呕吐等,及早发现并发症,并予以相应的治疗及护理。如有口腔疱疹溃疡影响进食,应予补液。
出水痘不能吃什么
猪肉:为温补性食物。水痘为急性疱疹性传染病,中医认为是外感时邪病毒,实证宜泻不宜补。所以,水痘患儿,莫食猪肉。
羊肉:性温热,能益气补虚,但水痘为病毒传染性疾病。《中药大辞典》认为:外感时邪之人忌食羊肉,故水痘之儿亦当忌之。
鸡肉:若小儿出水痘时,痘疹内陷,难以发出者,食之则宜。若水痘愈后,则应忌之。
鸡蛋:小儿出水痘期间,适宜清淡饮食。
肉桂:俗称桂皮、官桂,为民间常用的五香调料。性大热,味辛甘,属纯阳之物,温热助火、燥烈伤阴。
小儿患有水痘期间,还应当忌吃生姜、大葱、大蒜、洋葱、韭菜、辣椒、胡椒、芥菜、芫荽、香菇、南瓜、香椿头、鹅、虾肉、带鱼、黄瓜、荔枝、桂圆肉、梅子、杏子、大枣、柿子、石榴、樱桃、栗子、以及炒花生、炒蚕豆、炒瓜子、糍耙、年糕、肥肉、猪油、茴香、咖喱、芥末等。